第一卷 即鹿無虞
第四章 韋念賢
「比天柱大將軍還厲害嗎?」阿至羅問。
崔公接著說:「曹孟德在《短歌行》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嗷嗷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之句,乃招賢引士之意,與阿至羅所說的誘引有所不同。」
崔公問念賢何故來此求學,他只說是祖父安排。崔公也就不便多問,平時教授,更多青睞念賢,問他讀過什麼?念賢說,《爾雅》、《孝經》、《論語》都已習過。《史記》、《易經》和《詩經》雖然自學過,但不甚了了。於是崔公與之講《詩》,講到《鹿鳴篇》,有「嗷嗷鹿鳴,食野之苹」,問有何意。阿至羅在座,一聽和-圖-書來勁了,搶先發言說:「我知道,麋鹿、野鹿愛吃野果。阿干學鹿鳴,引它們來射死。剖開肚子,先吃鹿肝。」
「曹孟德是誰?」阿至羅並沒有完全聽懂念賢與老師的對話,他只明白了曹孟德是一個人,寫了個什麼詩。「曹孟德就是曹操,這個人可了不得。他是個大英雄,他橫掃河朔,一統中原。」
此事之後,婆羅等人不再直接同老博士對抗,但逃學卻不在話下,常常數日不來上課。從綠眉澤回來后的一天,天下大雨,廂房裡空蕩蕩的。等博士來的時候,只有乙弗伽洛、阿至羅和韋念賢三個人對他起身行禮。念賢https://m.hetubook.com.com來自長安附近的京兆郡,乃是關西大族杜陵韋氏的子弟。他與阿至羅年紀相仿,但一身漢家裝束,與習鮮卑舊俗的六鎮子弟迥異。他不剃頭,不編髮,用發笈將頭髮盤在頭頂固定住,身著寬鬆長袍。他坐立起居,都講究合乎于禮,一些繁縟的細節讓人摸不著頭腦。室內走動,都要先面向東,然後方行。老師問他何故,他答道:
「哈哈」,崔公大笑,「所謂見仁見智,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呵呵,好,好!」,崔公微笑著制止他,又問念賢。
「天柱大將軍?天下官稱,唯此最為可笑了!」崔和圖書公暗道,「小子為何竟然將爾朱榮同曹操相提並論?」轉念又想:「此子自小生於六鎮,在鄴城做了爾朱氏的俘虜,後來又在晉陽山中當人質。眼裡看到的,全是契胡人的飛揚跋扈,聽到的,都是對爾朱榮的阿諛稱讚。耳濡目染,自然認爾朱榮為千載不遇的聖人了。有此想法,到也正常。此子夙根非常,我若能令其得知人間正道,也不枉圓覺寺師徒情分一場了。」於是他正色斂容,盯住阿至羅,一字一句地說:「比天柱大將軍還厲害!」。阿至羅抬起頭,吃驚地發現崔公臉上浮現一種從未有過的莊嚴。崔公接著說:「曹孟德有詩曰:『騰蛇乘霧
https://www.hetubook•com•com
,終為土灰!』」「國君在東,家慈也在東,安能不敬。」
阿至羅觀察念賢,平時進退行止,多有講究。比如如果老師召喚,他一定要小步疾走,即所謂「趨」;而老師在室內,如果他要先出去,必定背對門口,拱手躬身趨退。等等禮儀,阿至羅困惑不解,去問崔公,崔公撫髯大笑,說:「阿至羅,你是代來之人,居關西就不明禮數了。豈不知山東衣冠之族,比這更繁縟呢。」
念賢沉吟片刻,說道:「鹿得食相呼,是念及同胞之情,不肯獨食。鹿尚如此,而況人乎?」
其實在關中,念賢早已小有名氣。七歲為學,就耽於書本,日夜不輟。www•hetubook•com•com念賢的祖父,曾經任隴東郡太守,在建義年間做過關西大行台右丞,雍州大中正,禮賢下士,廣羅人才,關西人稱之為「韋賢」。他對念賢抱有很大期望,他曾對賓客誇讚念賢,說他「此子有我家風,他日必為我家千里駒。」有一次,婆羅的阿干博居羅又帶來一個看相的道士,相一面十錢。博居羅對眾人說:「法師在長安早出了名的,專相人面,極准。不像那個沼澤里的老瞎子,鬼鬼祟祟亂摸,還不讓人明白。」眾人哄的一下都圍過去了,一時觀者如堵,唯獨念賢頹然獨坐,不為所動。崔公問他為何不去,他笑答道:「男兒生死富貴在天,相面有什麼用呢?」崔公大為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