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明夷 第五十章 客星入楚

第三卷 明夷

第五十章 客星入楚

「上策不選,那還有其他中下策嗎?」
不久,宇文護和楊忠軍的前鋒游騎已逼近武寧,沿途搜索前進,並驅逐民夫整修道路橋樑。梁朝武寧太守宗均偵察到西魏軍的舉動,判斷西魏不日將發起進攻,急忙命人飛騎報往江陵。
郢州刺史長孫儉親往武關道迎接元帥于謹,遇之於丹水。當夜他向于謹介紹軍資準備的情況,對五萬人的作戰,當前儲備足可支持兩到三個月。長孫儉不清楚長安對進攻江陵的詳細計劃,請教於謹。于謹只是輕描淡寫一番,告之宇文護、楊忠為一路,以阻援為主;其餘各軍為一路,主攻江陵。他要長孫儉加入中軍,隨自己進攻江陵。
長孫儉又問:「從十月初以來,我軍逐漸出關,江陵方面已有警覺了。我擔心蕭繹察覺我方意圖,提早抽身前往下游避險。」
繼高平軍之外,從九月到十月期間,西魏軍主力分期南下。十月中,柱國常山公于謹、和圖書中山公宇文護從長安出發。于謹等人出發后,西魏軍的異動已經無法掩蓋。不過這個時候,關中各部,加上在穰城的長孫儉,在樊城的楊忠和在漢東竟陵的李岐豐,已經有五萬之眾。
領軍胡僧祐說:「可能是邊境軍人活動,可讓宗均詳查,不必大驚小怪。」
元帝讀完,臉色並不慌亂,把書交給王褒、王琛、黃羅漢等近臣傳看。
于謹笑道:「及早抽身是上策,不過他必不願走。公不見從侯景過江以來,四、五年間,蕭繹從江陵出來過嗎?」
十月底,于謹等中軍到達襄陽,同梁岳陽王蕭詧會合。于謹令宇文護和楊忠所部屯駐襄陽,而讓蕭詧帶兵隨自己一同去漢東竟陵。此時蕭詧已完全投靠西魏,受封梁王。他對去竟陵不解,問:「襄陽向南的武寧有重兵,為何不攻武寧?」于謹卻說:「軍國之事自有安排,梁王但隨我去便是!」蕭詧不和*圖*書敢多問,只得帶領所部隨同於謹從沔水東岸向南去竟陵。
哪知才過了一天,武寧被圍的消息傳來!而每日必到的王琛信使,也沒有回來!
元帝聞報,將信將疑。又開始復講《老子》,只是百官都著戎服以聽。文武群臣大多不以為然,有人私下議論說:「身披戎服聽講《老子》,又有什麼用?官家這麼來,無非作戲罷了。」
侍中王琛也附和道:「前月魏侍中宇文仁恕來聘,臣同他相談多日,揣宇文之容色,必無動干戈之理。」
長孫儉細想一下,確實沒有。其間侯景溯江來攻,蕭紀浮江來伐。蕭繹雖調兵遣將,但自己的確不曾移動過。
雖說叫人再去詳查,畢竟心中掛著這個事,本來要繼續講《老子》,這幾日也作罷了。元帝又以領軍將軍胡僧祐為大都督,並宣布內外戒嚴。
黃羅漢看完后說:「二國正通好,庾信還在長安,又沒有嫌隙發生,不至於吧?」和_圖_書
使者走後,是夜,元帝登鳳皇閣,望滿天星空,徒倚欄杆嘆息道:「客星入翼、軫、今必敗矣!」左右侍從和嬪御聽到了很害怕,都掩袖哭泣。舍人高善寶壯著膽子勸慰他說:「陛下但獎勵三軍,堅守城陴,不日王僧辯就到了。」元帝只閉目搖頭不答。
元帝這才罷講輟朝,獨與諸近臣商議道:「西虜背信棄義,興師侵我。為今之計,只有力戰了!」
于謹說:「此人懦而無謀,多疑少斷,又受不了行旅顛簸。以我推測,必不願捨棄江陵安樂處,渡江去投王僧辯。」
再說宇文護、楊忠軍圍武寧之後,于謹即命李岐豐率高平騎兵五千騎,渡漢水襲江陵。
尚書右僕射張綰請元帝速征王僧辯、王琳兩軍勤王。元帝只是下令,征揚州刺史王僧辯為大都督、荊州刺史,陳霸先徙鎮揚州。他命王僧辯火速西上,救援江陵。他還下不了決心調廣州刺史王琳北返,此時王琳已經www.hetubook•com.com深入嶺南,正在接管嶺表各州郡。
元帝沉吟不語,良久方說:「使者今天就回去,讓宗均再詳細查查,有多少魏人,修路幹什麼?」他又說:「王侍中辛苦一趟,去往長安,就說商談兩國疆境之事。一路過襄、樊,看看西虜虛實。你多帶些隨從,每日親筆修書,派一人回來送信,告之所見情形。」
過了幾日,王琛派信使回報:「臣已至石梵,境上帖然,前言恐皆兒戲耳。」石梵毗鄰沔水,對岸就是西魏重鎮竟陵。此時竟陵只有荊州刺史李岐豐屯軍,于謹大軍還沒有到。歧豐到竟陵后,也做偃戈息武之狀,故而對岸覺察不出異常來。
黃門侍郎周弘正直言道:「陛下如早做遷都打算,或不至於此。」元帝聽了只是嘆氣。而勸阻遷都的宗懍、黃羅漢等人都低頭默然不語。
他又嘆口氣說:「庾叔弈早對我說有客星入主之象,勸我遷都。我對他說『禍福在天』,沒再議論。可和圖書恨術士杜景豪,卻說『去則不利』,害我臨此一劫!」於是命人連夜捕杜景豪下獄。庾叔弈就是庾季才,字叔弈,此時領太史之職。
「中策者,移郭內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軍;下策者,不做移動,據守羅郭。軍民人眾都進到子城,防禦範圍小了,人也多了,自然不利我方攻城。不過蕭繹身邊沒有羊侃那樣的守城大將,他又無將才,做不了如此大的遷移。況且庶民軍士擠入子城,吃住飲水,到處污穢不堪。蕭繹小兒養尊處優,只會看書講經,和風流文士坐而論道罷了,哪裡願意和下等之人擠在一起狼狽度日?所以他必取下策,最多發檄四方,讓王僧辯和王琳回援。」
武寧警報傳到江陵,信使卻被閽者擋在宮門外。原來梁元帝蕭繹正在龍光殿講《老子》,群臣畢集,此時不宜叨擾。天氣驟然降溫,身穿單衣的信使只得在門口跺著腳等了半日。元帝講習已畢,這才有人將武寧的公函呈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