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明夷 第四十九章 西風過茂陵

第三卷 明夷

第四十九章 西風過茂陵

過了一會,李璋帶人飛快地騎馬回來。還沒有到,他就高喊說:「聽村人說,那是茂陵。很久沒有人看管,早都荒廢了。」
這個時候,突然聽到史靜在遠處喊道:「這裡有馬的石像,煞是好看!」眾人忙循聲聚攏來看。有人認得,指著石像說:「這是馬踏匈奴。你看馬的肚子下面,是不是有一個人!」
上寫道——
而薛禮良想的是:「誰說漢人武不勝胡?霍驃騎如果再世,必能直上陰山,捉那突厥可汗!」
「故人已物去,念君思斷腸。
見梁師古一箭射死雙兔,歧豐也甚為高興。師古回來后,他指著兩隻兔子笑著說:「灰兔好比蕭繹,白兔好比王僧辯。既擒蕭繹,再破僧辯,一戰而平江漢。師古,你可了不得啊!」眾人聽了也都大笑。
眾人也都依次拜祝,各有禱詞。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遙遙望見道路北邊數裡外,有一處如小山狀的土丘突兀而起。李璋在歧豐的身側,他指著土丘問史念佛:「那土山立得奇怪,卻是一個什麼所在?」史念佛端詳一下說:「可能是古代的皇陵吧。」李璋一時好奇心起,徵得歧豐同意后,他帶了兩騎,奔往土丘的方向去了。
西風柳林岸,停馬空惆悵。」
歧豐見親信騎士梁師古還在身邊,就對他說:「師古,這兩隻兔子交給你了!」
邊看著庾信揮筆,歧豐邊在心裏暗想:「我這一去是攻人之國,而他卻渾然不知,還在出使以求和平。我和他雖有君子之交,明知即將與之為敵,而不能告訴他,實是遺憾。」
「誰解秋風客,生如冠軍侯。
快天黑時,史念佛回來說:「江陵派來的使節正在驛站休息。」
而庾信見歧豐身材略高,頭戴幞頭,臉上有一道豎立的刀疤。看他身上穿著紅色的圓領窄袖戎服www•hetubook.com.com,腰束犀牛皮帶,上懸胡刀,足下則是一雙鹿皮靴。
安定人梁師古默念說:「我先祖在前後漢都有顯赫聲望,請霍將軍助我不負先祖之名!」
眾人很快來到陵前,卻無法將眼前情形同輝煌的帝陵聯繫起來。陵園很大很寬,極目所望,但只見院牆傾頹,斷裂石碑橫七豎八倒了一地,半人高的艾草佔滿陵園,聽到動靜的老鼠在高處的石階上亂竄,間或還能看見一兩隻狐狸探身出來張望。一陣西風吹來,蒿草順風倒伏,發出嘩嘩的響聲。除此之外,就只有偶爾幾聲不知名的鳥叫了。斜陽西垂,金黃色的陽光耀人眼目,四周更顯得孤寂荒涼。
歧豐就對李璋、史靜等人說:「霍去病可是非凡之人,令匈奴聞風喪膽,二十多歲就封侯拜將。據稱他是毗沙門天王轉世,真可謂武人之神。」
楚使遠江漢,秦客卧隴雲。
「這還是天子的陵墓,而哪些叱吒風雲的王侯將相何處安身呢?恐怕早就鋤做田土,永遠消失了吧?」置身此處,不由得不發出感慨,顯赫一時的權勢和富貴,最終還換不來一座荒涼的土墳。
由於拜掃霍去病馬踏匈奴石像的緣故,當夜他們沒能趕到咸陽北渡口宿營,改在茂陵東面的渭水北岸過夜。第二天一早起來,歧豐見四野人跡罕至,沿渭水一帶野草叢生,雜以稀疏的樹林,必是野獸出沒之地,索性命大軍在此狩獵一日。他們以渭水為屏障,在北岸圈出一個大的半圓,將大片的荒地和樹林圍在其中。狩獵軍人策馬持弓,在其中驅逐野獸,然後射殺之。
「唔。」庾信的名字,歧豐早在上一次荊州任上就已得知。尤其是他的駢文之妙,文采綺麗,用典精巧之極,簡直出神入化,北朝人https://m.hetubook.com•com物,沒有人能比得了他的。由於心懷欽慕,歧豐遂單騎前往青泥驛求見庾信。
欣遇青泥飲,對酌隴右才。
史靜細細品味,果然氣運不俗,就定下心,給兒子改名叫史萬歲。
歧豐也騎馬趕過來,端詳一會,點頭說:「馬踏匈奴,那就是冠軍侯霍去病的墓前石像了。」他朝四處望去,荒草叢生,哪裡還有霍去病墳墓的痕迹。只有這座石像,矗立在沒膝的荒草中。馬背上的岩石摸起來很光滑,顯然是數百年來村民、路人在上面騎坐嬉戲的緣故。
兩人落座清談,歧豐聞庾信所言,論及儒、佛、老、庄等各家,意雖並無甚麼深刻新奇,但詞彩華然,輕妙高遠。即便是當年太子座下關中名士共論,如蘇綽、盧辯等人,號稱文采,今日一比,也太偏於質樸,無有此等綺麗風妙。這就是所謂齊梁兩朝江左之學,非北朝之士所具備了。歧豐同庾信長談,如沐春風,就連時間飛快流逝也都完全忘記了。
詩曰:
西風過茂陵,捲起千古愁。」
眼見天色發白,歧豐起身推開窗扉,外面夾雜著細雨的清冷空氣吹了進來,窗格外,後面的山頭在低垂的雲霧中若隱若現。歧豐才想起帶來的禮物,連忙去馬廄牽出馬,把準備好一件狐皮裘奉上說:「北地天涼,請收下抵禦風寒吧。」
歧豐早知南朝要派使臣來聘,沒想到在此不期而遇。他想歷來使者都是當世之名士,不覺來了興趣,就問:「正使的名字叫什麼?」史念佛說:「探聽過了,是散騎常侍庾信,字子山。建康朝的東宮學士,詩賦俱佳,號稱當世無二。」
眼見天將向晚,眾人都上了馬轉身返回大道。史靜默想剛才祝詞,覺得給兒子起名萬喜,雖則喜慶,但氣勢不夠,不知會不https://m•hetubook•com•com會影響日後武運。他就把情況跟歧豐說了,請他幫自己再起一個好名字。歧豐一下子想到大將軍李遠,字萬歲,名字頗有氣勢。連大統天子知道了,登基的時候特意令李遠扶自己升殿,就是為討「萬歲」這兩個字的氣運。他隨口說:「『萬歲』不錯,可以用在你兒子身上。」
秋分寒律動,灞陵杯酒新。
中秋欲屏扇,余菊尚浮懷。
以後數日,大軍渡渭東進,不日來到藍田。南邊青色的群山已近在眼前,山前是武關道的起點。再往前行,就要進入山地,穿過武關,順著丹水去往南陽盆地。山前有座驛站,名叫青泥驛,來往關中和南陽的官私行旅都在此歇腳。
駐馬舊林曉,沾露五更衣。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關中大亂之前,官府也還略有看護。此後關中人口銳減,田園荒僻,更無人顧得上這些古陵墓。歧豐在這條東西大道上來去許多次,還從未注意到茂陵就在路邊。眼見天色尚早,他就令停下來休息,帶了十幾個親信騎士,直奔不遠處的茂陵。
歧豐非常高興,將詩收下。兩人舉水酒告別,然後分道揚鑣。歧豐回到營地,不久也和了一首詩,叫人飛馬送往驛站,敬贈庾信。
解裘予君子,長願憶故人。
歧豐只派了史念佛等幾人去驛站打聽消息,命高平軍駐紮在山外,準備刻日入山。
馬的肚子以下,早被荒草遮住了。眾人連忙撥開草,俯下身去看。果然在馬腹下面,有一個仰面朝天的人像,似乎是被馬兒踏翻在地。
聘魏中秋於藍田青泥驛別李荊州隴西公詩
就要作別了,庾信命人鋪開紙,為歧豐作詩留念。
詩曰:
庾信聽說新去任上的荊州刺史李岐豐來訪,急忙放下書筆出迎,兩人在驛站庭院內見了面。當時天色www.hetubook.com.com向晚,秋風微寒。歧豐見庾信個子不高,身材清瘦,年紀約莫在四十歲上下。他蓄著精美的鬍鬚,頭戴菱角巾,身穿白色長袍,依照主人禮拱手相迎。
到槐里之後,稍事準備,歧豐即引軍沿著渭水北岸東行。
輪到史靜,他把斫刀掛在腰間皮帶上,把弓套在背上,雙掌合十,然後俯身一拜。他想的卻是:「弟子有子名萬喜,年方五歲,希望他成人後能獲取像霍將軍那樣的功績,封狼居胥,威震胡漢!」
早上出發,到中午停下來只吃了一些乾糧,準備天黑前趕回咸陽渡宿營。天氣極好,湛藍的天空下,天地交界之處,南北兩邊如屏風般的山頭隱隱可見,夾在中間的是如帶的渭水和兩岸狹長的關中平原。
九月天高氣爽,歧豐在近百騎的簇擁之下,去槐里接收屯軍。槐里在武功之東,咸陽的西面。當歧豐輕騎趕往咸陽渡的時候,多年前隨諸少年去往綠眉澤打獵以及自己多次孤身上隴的情形,頓時湧上心頭。人世滄桑,悲歡離合,漸漸歧豐也早過而立之年了。
他見庾信停筆寫罷,急忙展開來看。上面提頭寫著——
他又說:「武人之神不可被輕慢,我等既然來了,就該禮拜才是。」於是命眾人一起動手,剷除石像四周的雜草,倒出水囊的水洗抹石馬身上的污泥。然後,歧豐領頭對石像俯身一拜,遙祝道:「漢驃騎將軍冠軍侯天上有靈,願他日天下一統,重光大漢朝之天威。弟子世襲武職,願以此為志,請佑我建立功業、不負此生!」
師古應諾一聲,從馬鞍旁的弓袋上拽出弓,策馬縱身朝兔子奔去。他一邊逼近兔子,一邊從箭囊中抽出兩支尖頭細長的穿甲箭,一支含在嘴裏,另一支飛快搭上弓,對準近旁的灰兔射去。說也奇怪,那灰兔見有馬追來,加速奔跑,一下子hetubook.com.com追到了白色兔子的身側,幾乎與白兔并行奔躍。正在此時,梁師古射出的利箭飛來,從灰兔身上穿過,竟又射入白兔的體內。兩兔同時栽倒,猶在地上撲騰掙扎,師古早已飛馬趕到,提起它們的耳朵,一手一個高舉起來,朝立馬原地的歧豐示意。
別後侍清夜,共此月徘徊。
他永遠忘不了,須彌騎一匹黃驃馬,在柳林邊靜候的情景。四野寂靜無人,從渭水上飄過來的細雨打濕了他的錦袍。如今舟渡依舊,故人早已無存,再見此景,縱使身邊騎士如雲,卻仍令人感覺孤單和悲蒼:
歧豐立馬圍場邊,眼見眾人獵取不少鹿、狐等畜,心裏回想起大統年間龍門射獵的情形。當年楊忠手擒猛虎,其情其景如在眼前,不知自己軍中能否出這樣的揜于猛士。正想著,突然從草叢中竄出兩隻野兔,顏色一白一灰。它們飛快地從歧豐的馬下鑽過,一前一後朝遠處跑去。
西魏秘密任命柱國常山公于謹為南道大行台,總督討梁。不過準備過程非常隱秘,不僅被徵集各軍都不知道要去往哪裡,而且從九月開始發兵后,各部都化整為零,分期下襄陽。其中開府隴西公李岐豐所率高平軍最先發。高平軍全是騎兵,馬皆有副,分兩路從原州和槐里出發。本來準備合兵藍田的,但為了減少江陵方向的警覺,也不再匯合了。改由歧豐帶槐里的一支先出武關,對外則稱新刺史到任。
河渭鳴三輔,赤霞照漢台。
歧豐站在馬踏匈奴石像側,眼望遠處斜陽下高聳的茂陵,陣陣西風吹打頭上的帽子。站立良久,心生感慨,口佔一詩曰:
不知不覺天曉雞鳴,兩人這才止住高論。庾信讓人送上茶點、水酒等物,兩人稍事休息了一會。庾信又把著人抄寫的自己幾年來詩集一本,送與歧豐,歧豐欣然收下。
飲於藍田青泥驛和庾常侍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