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明夷 第六十三章 玉石俱焚

第三卷 明夷

第六十三章 玉石俱焚

至於梁主出降前就出走的游擊將軍樊猛,也未能逃過這次殺戮。他的屍體漂浮江中多日,才被打撈起來。他的頭頸上多處中箭,想必是在浮江的時候遭到射殺。
梁王蕭詧令人將元帝屍體用布帕裹纏,用蒲席收殮,外束白茅,載在一乘牛車之上,趁夜葬于津陽門外亂葬崗上。當夜蕭詧派人殺元帝諸子,愍懷太子元良、始安王方略、桂陽王大成等同時遇害,可謂斬盡殺絕。
何言異螻蟻,一旦損鵾鵬。」
寂寥千載后,誰畏軒轅台?」
歧豐得報,不僅搖頭嘆息,暗道:「于謹號稱天下智者,如此看來,終不過白起、王翦之流,比之蕭、韓則差之甚遠哩!」當然,他對梁元帝終不免抱有同情,不能挽救他的生命,還是有些惋惜。
「夜長無歲月,安知秋與春?
原來,侯景佔據建康期間,先後殺梁主蕭衍而立其子蕭綱為帝,后又殺蕭綱而立豫章王蕭棟。不久,侯景廢蕭棟而自稱皇帝,旋即敗亡。王僧辯大軍入城后,豫章王兄弟都被解救了出來。王僧辯出征前,梁元帝就密令王僧辯殺盡建康宗室:「六門之內,自極兵威!」僧辯大恐,推辭道:「討賊之謀,臣自當己任;而成濟之類的勾當,還請別舉他人。萬死不敢從命!」元帝無奈,改為密令時任宣猛將軍的朱買臣執行。建康城破后,買臣遇豫章王m.hetubook.com.com兄弟,大喜,即呼之上船共飲,待將其灌醉后,把蕭棟及其二弟蕭橋、蕭樛三人皆沉于江中。朱買臣返回江陵后,便得以升遷為武昌太守。
蕭詧想到自己也是要在江陵居住的,怕遭元帝鬼魂糾纏,就找來僧侶念經為之超度,祝其早升西界。此後蕭詧在江陵稱帝,津陽門日落前必須關閉,不分寒暑,說是怕鬼魂趁夜色進城。又改津陽門為長陽門,據說可用陽氣鎮壓鬼邪。凡此種種,無非是心中有鬼。
「松風侵曉哀,霜霧當夜來。
力主元帝定都江陵的太府卿黃羅漢和御史中丞劉彀,被西魏人俘虜后,徑直加入生口營中,準備擄往長安賣作奴隸。不料有一日,王褒陪西魏軍將前來視營,被劉彀瞥見了,跪地呼號大哭。王褒極力為之求情,方才解脫出來,同時又救出黃羅漢,準備以降臣身份解往長安。
朱買臣無言以對,只得引頸就戮。臨刑前,他要來一碗酒食吃了。他雖已入道,不過多日作戰,發須都長起來了,乃自慚笑道:「以此面目見我佛,甚為不恭!」於是請行刑者先用短刀,為其剃了鬚髮。他再把隨身的法衣穿了,盤腿而坐,再不管他人,只顧拈珠念經,超度自己。那行刑者持刀在後,手起刀落,一顆光溜溜的人頭頓時滾落在地。而觀察他的和-圖-書嘴唇尚在蠕動,似乎還在繼續念經呢。
而傅准只顧哭著繼續念元帝的絕命詩,其第四首曰:
梁主出降前口頭任命的守城大都督謝答仁,此時躺在殿內,因身上箭傷極重,早已不能站立。西魏人揮刀砍殺,漸漸逼近。答仁身子半坐,背靠在彌勒佛像底座,身邊還有弟弟謝葳蕤和胡僧佑的兒子胡宗慶兩人。他知此番必死,仍不忘口中咒王褒、宗懍、黃羅漢等人道:「禍國的奸賊,我變作厲鬼,魂飛長安,也要取走你等的性命!」說罷創口迸裂,漸漸恍惚不覺。葳蕤和宗慶兩人,則抱住半昏狀態的謝答仁,蜷縮在佛像底座,邊哭邊念佛名道:「無量壽彌勒菩薩往生西方凈土!無量壽彌勒菩薩往生西方凈土!」念不過數遍,西魏人提刀來到跟前,血淋淋的大刀帶著寒光劈落,可憐三人俱遭慘死。
梁王蕭詧早就仰慕尚書右僕射張綰,入子城后特將之帶入自己營中。西魏人素知張綰江陵朝重臣,指名道姓要來提他去長安。無奈此時張綰病重,氣息奄奄,根本無法承受千里路程的顛簸。蕭詧又格外求情,這才留在江陵,成為蕭詧復國之重臣,后卒于江陵。
傅准念罷,手上所捧的布巾,早已被淚水浸濕。
「人世逢百六,天道異貞恆,
蕭詧聽了冷笑道:「猛犬的主子已死,你也該去陪你的主子m.hetubook.com.com了!」
屠殺結束后,佛殿內橫滿死屍,流出的鮮血浸沒殺人者的腳踝,竟漫過兩側門檻的缺口留到了殿外。殿中塑像,不論菩薩、羅漢,渾身都濺滿了鮮血。西魏人梟去數十個首級,堆在佛陀像的腳底,似乎站在殿中央的不再是彌勒菩薩,而變成了用人頭供奉的阿修羅。
一個西魏人騰身坐在土囊上,另一個人摁住土囊下還在抽搐的身子。不一會,土囊下的身體就僵硬不動了。
指揮屠殺的是儀同三司斛斯純和長孫儉的兒子長孫隆。斛斯純腰懸斫刀,腳登鹿皮靴,站在殿外冷眼旁觀整個殺人過程。他轉頭對長孫隆說:「五十年內,敢直視北人眼睛的吳人,都死在這裏面了!」
元帝明白了,他轉過身,從身下破席下抽出一塊布巾,沖傅准說:「傅尚書請過來。」一面把布巾遞出。傅准惶恐應諾,急忙躬身接過布巾,見上面用小楷寫有詩四首。元帝一笑,說:「本來以為無人能識,就藏在席子下面了。不想傅尚書竟來,天待我不薄啊。請卿宣讀為我送行!」
勸元帝遷都的黃門侍郎周弘正,則得以僥倖逃過西魏人追捕。出江陵后,他沿江召集逃命官吏數十人,一同朝建康投奔王僧辯去了。
十二月初六日,西魏人將元帝提至子城外營中幽閉。當天晚上,蕭詧派來監刑的人到來,於是即刻行刑。https://m.hetubook.com.com不知是否有意為之,蕭詧派來監刑的竟是江陵朝的舊臣,度支尚書傅准。他雖然屈身投降蕭詧,但讓他親眼見舊主受戮,心中怎不惶恐悲傷?
「南風且絕唱,西陵最可悲。
今日還蒿里,終非封禪時。」
原陵五樹杏,空得動耕人!」
西魏人清點宮中人口的第二日,鎖在同泰寺大殿內的上百江陵朝都督將佐全遭處死。西魏人執大刀從兩側門進入,逢人邊斫。這些武人被拘押多日,食不果腹非傷即病,身邊沒有任何護衛的武器,哪裡抵擋得了如狼似虎的西魏軍士。可憐百戰之餘的將士,竟如羔羊般慘遭殺戮。
西魏軍入子城后,武昌太守朱買臣帶部曲親信數十人出城投奔了梁王蕭詧。蕭詧將朱買臣的部曲盡數接收,卻唯獨不放過朱買臣。買臣不解,蕭詧冷言道:「你忘了豫章王兄弟是怎麼死的了嗎?」
此時,朱買臣聽得蕭詧喝問自己豫章王之事,心中大驚,不過還辯解道:「君命難違,買臣不過一隻猛犬而已!」
其實,李岐豐和長孫儉都建議將元帝獻俘長安,請天子升城受降,責元帝之不義,黜而幽禁之。如此對待亡國之君,既合古禮,顯大邦之儀,又因元帝尚在,王僧辯、陳霸先等在下游就不便擁立新帝。這樣一來,南北外交,尚有迴旋餘地。而元帝一死,則下游王、陳等人則可引北齊為援,割江據https://m•hetubook.com.com守,憑空多添仇敵,實非萬全之計。
眼淚早已滴落布巾之上。他哽咽著,讀第二首詩:
元帝死後,西魏軍準備北返。江陵文武之中,文臣多擄往長安,武人多死。交代如下:
西魏軍官不說話,讓人將一個半人高沉甸甸的土囊扔在地上。
此刻元帝頭纏布巾、身著素服,正一個人坐在暗處。他見西魏軍人一起湧入,由於早有預料,心下反而坦然,只靜坐不動。燭光搖曳中,他見到傅准也隨西魏人一同進入,站在一旁低頭不語。領頭西魏軍官急於完事,揮手讓人去綁縛元帝。元帝霍然立身舉手道:「不必!我不反抗。」他又問:「用何種死法送我?」
買臣死後,他的親信隨從中有多人不願偷生,要隨之而去的,也都遭斬首。
十二月初五日,西魏人決定處死梁元帝。
聽著傅准帶著哭腔的誦讀,元帝緩緩側身躺下,如佛之卧姿,背朝行刑軍人不動。兩個行刑軍人提起土囊,兜頭朝元帝捂下。
傅准知元帝正在受刑,不敢去看,一邊流淚一邊高誦第三首詩:
傅准聽到這裏,眼中早已含淚,他用力大聲讀詩道:
但于謹既得了江陵人口、財貨,深知將士飽掠后思歸心切,急於按照約定立蕭詧為帝,然後撤兵北返。而蕭詧又屢請儘快處置元帝,以絕民望。在於謹看來,元帝對之毫無實際價值,索性做一個順水人情,就將元帝交出來處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