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明夷
第六十五章 凱旋長安
按照府兵宿衛京師制度,正趕上大將軍漁陽公宇文盛所部進京。此時他督軍沿途戒嚴,正好看見了這一幕。他問左右攔馬之人是誰,都說不知。他就派人去高平軍中問,回來稟報道:「是隴西公李大將軍的親信都督史靜,杜陵人。」
宇文盛剛才見史靜攔馬的背影,頗為喜愛,他對左右說:「這個人讓我想起了賀若敦年輕時的風采。」他很想把史靜調入自己麾下。後來找到機會,就當面向李岐豐索要,稱願用十匹駿馬交換。歧豐十分不願,婉言道:「良馬易得,一將難求。」宇文盛索人不得,未免怏怏,但也無可奈何。宇文盛字保興,軍中稱宇文八郎。
跟在最後進城的,是大將軍隴西郡公李岐豐所在的高平騎兵數百騎。李岐豐一騎在前,快馬而過。人們不認識他,正在互相打聽這是那一路部隊,卻看見數名騎士手擎灰黃色鴻鵠大旗緊隨著通過。有人才說:「是當年的長安漢軍,在高平牧馬,領兵是隴西公李柱國的世子。」
宇文護進位大將軍,其子宇文會受封江陵公。
剛看過前面無數的錦繡精騎,如今一下子看到平常裝束的高平騎兵,人們不免有些失望。都說高平騎兵和隴西鐵騎並稱精銳,橫行江漢令敵聞風喪膽。如今見到的,卻是風塵僕僕面露倦容的一群人,馬兒都是雜色,騎馬的人著裝既不華麗,也不統一。騎士更是高矮不一,極目所望,難有高挺俊俏威風凜凜的人,反而有不少醜陋和凶神惡煞之輩。甚至還有面目猙獰的突厥蠻人或者其他西域胡人,也赫然策馬其中。
再說獻俘已畢,于謹領諸將來朝宇文泰。此番征梁大獲全勝,俘獲甚眾,宇文泰大喜過望,不令諸將回家,而直接在府和_圖_書中設宴招待大家。眾人通宵暢飲,主客盡歡,直到第二天快天黑了才散去宴席。短短一年之間,西魏平蜀取梁,疆界大開國力日盛。宇文泰苦心經營關西二十年,一直為關東所逼,局促一隅,時值這一年方才真正揚眉吐氣。如今國家雄踞西方,人物豐茂,虎視東境和長江下游,怎不令宇文泰心花怒放、喜不自禁呢?撤去宴席后,他又命人持酒一壺,前往武功蘇綽墓祭掃,告慰國師在天之靈。
高平軍陣亡將士也各得撫恤,其中都督長孫遠獲贈儀同三司、夏州刺史,長孫遠之子長孫覽已在高平軍中。賀若縱、展貴、崔孟起等人之家屬也各獲撫恤,家中子弟年長者都入高平軍。
當夜于謹回府,心中不安,叫來諸子訓誡道:「我家雖以功勛謀取富貴,但須知鋒頭太盛,必定招人嫉恨。就算是曠世明君,也有猜忌功臣的時候。切勿因我有功于朝廷,你們就在外面行事招搖,招人閑話。越是此時,越是要恭謹謙和,這才是持久之道!」
至於戰死的將士,則撫恤家屬,提拔家中後進。追贈胡文伐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都督十州諸軍事、晉州刺史,追封魏昌縣公,謚曰忠武。由其子貴定襲爵,授冠軍將軍。
後面有一個騎士突然停住馬,他待馬兒奔來的時候,一個側身,抓住了馬的鬃毛,遂即轉身用力扭轉馬頭,三下兩下就把馬兒給攔了下來。他拽住韁繩,騰出手去理順馬鬃,馬兒馴服地如同見到了主人。
正在這個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有一匹空鞍的驚馬逆著隊伍跑過來。旁邊圍觀的男女很多,見無主的馬兒狂奔逼近,人們如退潮般驚慌地後退。那馬兒逆高https://m.hetubook.com.com平軍奔跑,那些高平騎兵都緩緩抖韁,馬兒步伐一點不亂,一副從容不迫見多識廣的樣子。
其餘將領也論功行賞,頒賜不等。其中王文達、侯幾通功勛最高。王文達受封開府儀同三司、張掖縣公,賜奴婢生口兩百;侯幾通受封開府儀同三司、新陽縣公,為鎬京之師副帥,位置只在李岐豐之下。爾朱敏功勛亞於侯幾通,也授予侍中、開府。
西魏恭帝率文武升子城正南明德門受俘。大軍自東門入外城,到明德門沿線,長安幾乎傾城出動,圍觀凱旋將士和江陵戰俘。沿途兩側士女如堵,爭相一睹百戰鐵騎之風采。
于謹貴為柱國常山公,朝參往來,隨從不過兩三騎而已。雖然出入朝堂,卻常思靜退。名位雖重,仍然謙挹謹慎,從不臧否人物。柱國之間相聚,與群公歡顏,而對後進新銳,也隨和相待。故而朝野上下,都說常山公有長者風範。
楊忠、宇文護是偏師,故而功勛不如前三人。
不久,朝廷序論平梁之功,頒賜封賞。帶兵諸將功勛順序為:于謹第一,長孫儉第二,李岐豐第三,楊忠第四,宇文護(薩保)第五。
再說江陵重臣,如王褒、王克、元羅、沈烱、劉彀、宗懍、殷不害等人至長安,宇文泰都厚禮待之。授王褒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沈烱、劉彀、宗懍等皆為儀同三司。
今巨猾未平,公豈得便獨善其身乎?
再說平梁功臣,長孫儉位列第二。這是因為他功在定謀,所以雖然沒有疆場戰功,功勞仍在李岐豐等人之上。長孫儉已進位大將軍,又進驃騎、開府儀同三司、昌寧公,采邑千戶,奴婢生口一千。長孫儉長子長孫隆受封儀同三司。
于謹已經m.hetubook.com•com是柱國大司空常山公,論官爵勛階已為極致。宇文泰為彰其功,為之增邑一千戶,賞賜奴婢千五百口。宇文泰親到于謹府上,排宴歡飲。賞梁之寶物無數,另有金石絲竹樂一部,男女樂工十人。席間又別封于謹新野郡公,采邑兩千戶。于謹驚而且懼,離席堅辭不受。宇文泰不許,說:「若無新野的采邑,司空用什麼養活幾千家口呢?」
楊忠仍為大將軍,賜奴婢生口五百,屯軍穰城,監視江漢地區。楊忠之子楊堅(普六茹堅)因父功勛,十五歲的他,就得以受封散騎常侍,別封成紀縣公。
因宗懍等人極力勸阻元帝遷都,導致渚宮覆沒,江陵士庶淪為奴婢,很多在長安的江陵人都挾恨他們。宗懍遭此羞辱,終究由於心中有愧,而不予追究。因其文學出眾,宗懍後來同王褒等人在麟趾殿刊定群書,竟得善終。
元旦第二天,大家都到宇文泰府中拜賀,送來各色禮物。于謹所送之禮是自己所乘的駿馬,另有出征時候穿的金色鎧甲。眾人都誇讚馬兒的俊俏和鎧甲做工的精細,只有宇文泰看出於謹有求退的意思,特別手書,令人悄悄交給於謹。上面寫道——
旁邊圍觀的民眾和軍吏見了,都對他的馴馬技巧和力量讚嘆不已。
李岐豐位列第三,進位大將軍,受封驃騎大將軍、加侍中,增邑隴西郡一千戶,奴婢生口五百。李岐豐庶弟李璋奮戰有功,封武寧縣子,散騎常侍。特別賜李岐豐八歲的長子李澄為散騎常侍,歧豐次子李湛為銀青光祿大夫,兩子都例籍宮中禁衛千牛備身。
于謹諸子在長安者都在下首陪坐。除了長子于寔為開府儀同三司萬年公,次子于翼為驃騎大將軍、侍中、禁中宿衛大都督之外,其
hetubook•com.com餘各子都還沒有官勛。宇文泰就在席間指定於謹的第三子于義為儀同三司、車騎大將軍。于謹固辭,說:「小兒並無尺寸之功,怎可受此重勛!」宇文泰笑道:「他隨你征伐江陵,怎說無功呢?」說罷指著于義,讓他拜受。又授于謹第四子于禮為金紫光祿大夫,鎮軍將軍,其餘諸子都授朱衣直合。
只見高平騎兵呈縱隊,兩馬一行,緩轡而來。卻都穿著平時戎服,身背弓矢,馬鞍上橫放著大刀,馬鞍后或有捲起的皮毯,以及糧袋、水囊等物。騎士和坐騎都有風塵之色,騎士的皮靴上還有斑斑雪泥,坐騎也沒有帶任何的裝飾。如同行軍于武關道的山谷之間一般,就這樣進入了萬人矚目的長安城中。
人們聽他這麼說,想想也有道理。有人就說:「隴西公不求華麗取悅士庶,反而以軍士之真面目示人,這才是真正治軍帶兵的人。」人們議論來議論去,對李岐豐更加敬佩起來。
十二月底,西魏軍挾江陵十萬俘虜返回長安。大軍屯霸陵后,于謹領諸將入城,特選八千鐵騎,擁江陵重臣百人一起入長安。
于謹得書,只得作罷。
見此情形,這些長安士女未免議論紛紛,對高平軍或有微詞。有人卻不以為然,他爭論說:「你們只會看外表而已。須知上陣廝殺,比較相貌的丑俊和馬兒的毛色有什麼用處呢?我看手段兇悍,殺人無數的,恰恰就是這些人。至於前面花團錦簇一般的,只不過是挑出好看給你們看的,真上陣的卻未必在其中呢。」
只見騎隊如雲湧來,當前兩百騎都跨純色駿馬,身著戎服,外披紅色錦袍,持虎羆各色軍旗。軍旗迎風招展,馬蹄輕快地踏著隆隆之聲馳過。再來兩百騎,仍跨駿馬披錦袍,鳴角而進。緊接八https://m•hetubook.com.com百精騎成縱隊而來,都著鐵兜鍪,身披明光鎧,持槊戟,坐騎馬首蒙鐵面簾,身披犀牛皮甲,似天神降落,長長的隊伍威風凜凜地一路奔過。然後無數帶刀捉仗武衛騎士湧來,冬日下,一片鐵刃寒光閃閃,奪人眼目。居中簇擁元帥于謹、宇文護及中軍諸將,氣勢洶洶,如彩雲擁日而出,令人頓生敬畏仰慕之情。
有一天散了朝會,宗懍從宮中返回。走到建陽門口,從旁邊跑來一個下級官吏打扮的人。靠近宗懍的時候,那人突然伸手猛擊宗懍的腦袋,一下子打掉了他的帽子。宗懍猝不及防,伸手格擋,又被那人一口唾沫啐在臉上。那人操著江陵話罵他道:「國賊!食夷狄俸祿,怎不想想死去的江陵老弱!」說罷扭身而去。
高平軍中軍功卓著者,都得以提拔帶兵,其中梁師古、元壽、慕容延等,都各授都督。
高平騎兵轉戰江漢,長安早有傳聞,人們聽說是高平騎兵入城,都不由得睜大眼睛仔細觀瞧。
江陵朝重臣百人,全都身著素衣,被無數背弓矢持槊戟的軍士挾制,站在駑馬挽車之上,緩緩通過大街。見此場景,人群中更是發出歡呼鼓噪之聲,一路目送俘虜們遠去。
朝廷沒有正式賞賜侯幾通等人奴隸,不過就侯幾通而言,經于謹賞賜的和他自己在江陵私掠的,所獲江陵奴婢早已不下千人。自己不養這麼多人,就插標販賣。像他這種情況,征梁各將幾乎都有,以致於長安奴婢價格暴跌。朝廷念其功高,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宇文泰回府後,又令司樂作《常山公平梁歌》十首,使工人記誦歌之。不久元旦到了,朝中群臣大會,席間樂工彈奏演唱《常山公平梁歌》,眾人歡飲。不過那些江陵舊臣聽了,不免心酸,只能強顏歡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