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明夷
第七十章 歧豐選妻
春雪還沒有消融,原州軍儀同李玄策就帶著隨從數騎,穿越白雪皚皚的馬髦嶺和彈箏谷,自涇陽道直趨長安。他們一路趕到李岐豐府上,風塵僕僕地跳下馬來,那馬腹的障泥上塗滿了一層黑色的泥漿,人們的褲腿和皮靴也是如此。李玄策脫了靴子扔在門口,一頭鑽進溫暖的屋內,坐在鋪了皮絨的地上,同李岐豐稱兄道弟地閑聊。至於善於周旋長安顯貴的李璋,則只能在旁邊為他招呼酪漿,安排酒食。
柱國獨孤信的四女兒,十六歲。獨孤信在軍中早有俊朗的美名,他的女兒也個個都出落得亭亭玉立。長女嫁給了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獨孤四妹正值豆蔻年華、待字閨中。不過有傳聞,說四妹長得不如她姐姐,人也較瘦。
李澄聽說李玄策來了,穿越廳堂跑進來,一頭扎到李玄策的懷裡。玄策哈哈大笑,說:「好賀蘭,又長高了,等你高過馬背了,我就帶你到高平山裡去獵鹿。」又問:「白狼呢?怎麼不過來。」李澄說:「弟弟病了,還在靜養,我在給他煎藥。」玄策聽了拈鬚讚許道:「嗯,手足情深,不辜負你母親一番心血。」
此後https://m.hetubook.com.com,李玄策果真住在歧豐府上,同歧豐篩選勛貴家中適齡女子,考慮提親的合適人選。
玄策聽了笑著搖頭說:「這個不妥。換了二十年前,賀拔岳、寇洛這些名字,自然是呼風喚雨。而今他們早就死了多年,子孫又不爭氣,門庭日漸冷落,其家如夕陽之漸入暮色之中。這種女孩,娶來有何用?光憑絕色?做妾還差不多!」
另外,大將軍、昌寧公長孫儉也有女,早年嫁給大將軍、司憲中大夫權景宣的兒子如玟。如玟早死,長孫氏不滿二十,就成了寡婦。歧豐多次參与東南事務,與長孫儉熟識。長孫儉也頗想結下這門親事,雖然女兒有過婚配,但想想李岐豐不也是喪偶嗎?抱定這個想法,他也派人來打探。
晚間,兩人對酌。玄策本沒有喝醉,卻故意藉著酒勁說:「實不相瞞,當年在原州的時候,老使君就想把女兒配給你。只是聽說你們夫妻恩愛,又不想讓女兒做側室,才斷了這個念頭。後來,老使君的兩個女兒都出嫁了。可惜了,錯過大好姻緣!」老使君就是當年的原州刺史李賢,受封和_圖_書河西郡公,仍鎮守原州。
其餘四女,應以宇文貴之女明珠最為適合。宇文氏替代元氏,只在這幾年了。如果結親,歧豐也可算半個宇文泰的女婿了。李家的人私下裡面都最贊同娶宇文明珠,只是李岐豐的意見還不見完全明確。
李岐豐喪妻后不久,朝中各方顯貴都在偷偷琢磨他續弦的事情。冬去春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借各種名目前來試探者絡繹不絕。歧豐不勝其擾,有時乾脆稱病不見,或者託詞外出狩獵。這個時候,都會讓他的庶弟李璋代為周旋。
李玄策回頭用力拍了一下李璋的肩膀,表示贊同:「需為子孫計畫,誰可獨善其身?」
已故司空、秦州刺史若干惠的二女兒,今年十五歲。若干惠乃是西魏立國之名將,東西大戰無不參与,且每戰均先登。擒竇泰、復弘農、破沙苑、河橋鏖兵、邙山對決。他功名赫赫,位置遠在大將軍楊忠等人之上,可惜早死了。其子若干鳳,襲爵長樂郡公,娶宇文泰之女,頗得眷顧。六官建立,任左宮伯,不久擔任洛州刺史。家業仍然興旺。
西魏公主,當今天子恭帝的同胞姐姐清河公主。https://www•hetubook.com.com清河公主自視很高,一直未嫁,而對歧豐仰慕良久,事在前傳。廢帝死後,公主已出俗為尼,供養僧侶,為父母兄弟追福超度。但她仍念念不忘歧豐,聽說歧豐喪妻,竟萌發了還俗的念頭。而西魏元氏,也很看重這次機會,宗室長者,如臨淮王元育(此時已降爵為臨淮公),都曾以商談文學的名義造訪李府,旁敲側擊,試探歧豐的心思。
歧豐只得說:「我明白,當下也正在物色之中。」
基於各方考慮,同元氏結親,很不恰當。歧豐雖然難忘清河偷偷遞給自己絲絹的事,但卻無法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亂世之中,雖貴為隴西郡公,也不得此等自由,只能遺憾作罷吧。
這樣,在家庭條件不低於大將軍和郡公一級的情況下,共列出較為適合者九人。其中,其家人前來試探或委託他人來試探者,一共有五人。另有四人,其家中沒有任何反映。柱國於謹就有待字閨中的女兒,但於家行事低調,很少串列高門之間,也自始至終不來試探。歧豐估摸,于謹應無結親之意,也就不再考慮了。
這五人是:
玄策卻正色道:「你父兄都早逝,https://www.hetubook.com.com你如果還認我是七兄的話,還是要聽我一句勸:早點找個高貴人家的女兒結親。」說罷,玄策斜躺在暖和的墊子上,半是揶揄地笑著說:「我這次來,就是來物色弟媳的。」
李璋鮮卑小字阿須拔,他身形高大、面容俊朗,頗善於交際,經常出入顯貴府中,長安人稱之為大野四郎。因為他長的像他母親,眼大明亮,又被諧稱為大眼四郎。
李璋插嘴說:「今日剛來了一個,是賀拔元帥家的。賀拔元帥有一個遺孤女兒,寄養在寇洛老將軍家,今年有二十多了,絕色。來提親的多,卻都不應承,只是想著咱們這個親呢。」
歧豐也借酒力,黯然說:「我早過而立之年了,再同十來歲的女孩結婚,實非兩情相悅,日後恐怕也生出些抵牾來。只是身在漩渦,不可超然於世外,不得以為之吧。」
雖有李璋代為料理家務,周旋客人,不過勛貴和故舊來訪,歧豐仍不得不出迎相見。
歧豐敷衍道:「還在考慮。」
勛貴宇文貴的獨生女兒,也是十六歲。宇文貴此時代替尉遲迥,任都督益潼等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因其宇文氏出身,被宇文泰當作兄弟看待,頗受提攜,和-圖-書聽說馬上就要加小司徒了,聲望日盛。宇文貴僅此一女,珍愛無比,視作掌上明珠。巧的是,女孩的小名就叫明珠。
突然,他見李澄似有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知道提到他母親,孩子傷心,連忙岔開了話題。過了一會,孩子出去了。玄策直起身子,對歧豐說:「弟妹過世快一年了,這家中還是要有女主人的。聽說來打探的人很多,你是怎麼想的?」
李璋在下首作陪,大著膽子說:「本就是聯姻,古來如此。」
玄策又藉機說:「宇文太師深知聯姻的重要,所生的女兒,全部嫁給左右勛貴,相當於多了很多兒子。至於他的兒子,也有妙用。太師雖然沒有能和老使君結親,卻把老四和老五兩個兒子,一個叫彌羅突,一個叫毗賀突,給送到原州老使君家寄養,養到六七歲才回長安。這不是都為了讓兩家以後更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