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三十章 天下健兒(下)
這時所有的齊人都在撥馬回逃,要想追射,已不太可能。親信都督楊元子急於立功,策馬泅向河中,截住順流向下的那匹紫騮馬和被射死齊將的屍體。他摘去齊將的鐵兜鍪,用水拽住那人的髮髻,返回南岸。至於那匹馬兒,則順從地跟著已死的主人一起來到了南岸。
齊將被射落水中后,兩旁的騎士都匯聚過來救他。張愷等人搭箭射之,凡欲施以援手者,無不落水而斃。半渡中的齊人有些慌亂,前頭的人一面低頭用鐵兜鍪擋箭,一面放緩了馬兒的步伐,似有觀望退卻的意思。
早上山中的天氣很冷,達奚武披著皮裘,拄著斫刀坐在胡床上不動。十幾日連續急行軍,已使達奚武感覺疲累不適。而楊忠進則前驅、退則殿後,夜趨虎牢如入無人之境,膽氣非凡毫無疲態,著實讓其嘆服。他當著楊忠面自不便說,此刻才對親信左右說:「沒有楊奴奴,我們就要白走一趟了。我平生自認是天下健兒和圖書,從未服人,這次算是服了!」
果如達奚武所言,此次深入齊境,接來司馬消難全軍而返,楊忠位居首功。不久進位柱國大將軍,賜生口五十,絹五百匹,突厥馬十匹。楊忠所部有功將士,也各獲封賜。楊忠世子楊堅因父勛受封侍中,受賜甲騎具裝鐵甲一副。侍中雖然只是散官名號,並無實權,但位居北周六官品秩的第九命,從低位上僅次於大將軍。
楊忠神色不變,對眾人說:「賊眾雖然人多,又是鐵甲鐵馬,若是在平地,同他交鋒或許不利。不過當下兩軍隔著洛水,他若在水中過來,笨重遲緩,行動必定不便。我們用弓矢射殺其首領,其餘人就不敢貿然過河了。」
過了沒多久,有煙塵從北面天際升起。瞭望哨看見了,急忙來報。楊忠並不慌張,問斥候說:「煙塵有多長多高,估摸還有多遠?」斥候說:「看來約莫不到十里地了,小半會必到洛北。」楊忠傳令和-圖-書各部道:「速吃飽飯,無須擔心。賊來了,也不敢渡河。」
恰在此時,突然有一齊人從側面上游越過河中心,伏在馬上順流飄下,他挺身搭弓,一箭射中了張愷的馬頭。馬兒昏厥側倒,把張愷也帶到了水中。那齊人一箭得手,正要挺身再射之際,早被杜贊佛瞥見,又正好是趁手的左手弓,贊佛立刻搭箭飛射。那齊人剛一露頭,箭頭正好從他口中射入,立時斃命墮水。
他把最後半張餅吃完,從奴也把馬鞍給套上去了。楊忠翻身上馬,跟從的騎士有張愷、馮裕、楊元子、杜贊佛、杜贊武等數十人,不久都督韓師厚帶了百余騎跟來,都在洛水南岸的水邊,臨水排開。遠望洛北,對岸已有騎士策馬奔到河邊,看到南岸情形后,又分出數騎北返。不久,更多的騎士從岸后的坡上涌下來,也沿著河岸展開,同南岸的周人遙相眺望。北岸的齊人身著鐵甲,陽光下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芒。https://m.hetubook.com.com
待到齊人半渡,楊忠抖動韁繩,同張愷、杜贊佛兄弟等十余騎先後躍入水中。霎時水花四濺,因為靠岸的地方河水不深,而半渡的齊人接近河水最深處,兩軍所受河水影響自然有較大差別。楊忠等人就抓住這個機會,冒險進入箭程之內,紛紛搭箭一起朝紫騮馬上的齊將射去,第一輪箭,就把那齊將射落水中。
他又略帶失落地說道:「普六茹君做了二十幾年我的下屬,這次回去當了柱國,以後再也不會做我的副手了。恐怕說不定換過來,改由他做元帥,我來聽命了。」
第二天起身開拔,橫在歸途中的就是崿坂戍了。崿坂戍仍有齊人把守,楊忠率騎隊改任前驅,先期朝崿坂奔去。楊忠前驅走的時候,達奚武大隊還在吃早飯。達奚武在泥地上支了胡床,身前的篝火上煮著熱粥,火堆飛起星星點點的灰燼。飄起灰燼的後面,就是正在騎馬緩緩趟過濕泥進入山後林中的騎隊,楊m•hetubook.com.com忠騎在前面,早不見了身影。
但齊人的反擊也很快,雖然困在河中心,齊人仍伏在馬背上防箭回擊。一支箭從河中射來,從楊忠顎下的鬍鬚間穿過,划傷了他的下巴。楊忠側頭望見了射者,也不及扭轉馬頭,就在馬身上扭身抽箭搭弓,對準那人一箭射去,正中他沒有護甲的前胸口,其人頓時倒斃水中。
話音剛落,對岸一陣馬嘶,當前的齊人騎士脫了上身的鐵鎧,只用鐵兜鍪護頭,背了大弓箭袋,紛紛策馬入水,朝河對岸泅水過來。下來的約莫有百騎,後面的人還在觀望中。齊人騎隊中,居中一匹紫騮馬,馬頭除了一點白額外,全為紫紅色。下水騎士伏在馬背上,河水淹及馬腹,看來水並不深。馬兒排水前行,似乎不費力。
且說剛才落馬的齊將,並沒有受到重傷,趁著雙方亂射的機會,他從水中躍出,抓住自己的馬兒將馬頭撥轉,翻身騎上朝對岸回遊。楊忠見了,策馬朝前淌水急追,走了不到六和_圖_書七步,早搭上弓,瞄準逃走齊將的後背就是一箭。這一箭力道極大,飲矢過半,幾乎將之洞穿。
楊忠指著騎紫騮馬的騎士說:「這個人就是首領,待到他半渡后,我們下水射他。」說罷先將一張馬弓握在手中,另一隻手拽住轡頭,立住馬兒就在水旁等候。
楊忠上岸后,休息的騎士都已經披甲上了馬。他指揮騎隊,沿河朝西急走。河對岸的齊人,則在北岸一路跟隨。兩方隔河相望,齊人卻不敢渡河來逼。走至黃亭,周人離開洛水南岸,朝山中隘口而去。對岸的齊人追兵,只能無奈地看著他們漸漸消失在一片暮靄的山中。
當晚,楊忠殿後騎士回到延壽山上。達奚武和司馬消難正紮營構火等待他們的到來。楊忠手持齊將首級以及紫騮馬,一併獻給達奚武。再清點楊忠所帶騎士,竟無一人傷亡。達奚武感嘆拍著楊忠的肩膀道:「這一天一夜,來去虎牢接來司馬,又射退追騎,沒死一人。普六茹公何其了得啊,回去必當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