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八十二章 右翼軍潰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八十二章 右翼軍潰

再觀察前方戰況,果見齊人中軍奔出千騎直撲乙弗亞,而乙弗亞也不示弱,兩股馬隊就在坡面上纏鬥起來。貌似不能立判勝負,可誰知周人面對的竟是齊人的并州重騎!不同於其他的齊軍,這支騎兵特意使用了漆成黑色的鐵甲和兜鍪。更令人驚懼的是,馬上騎士都帶有黑色鐵面,馬兒也用鐵面簾遮面,只露兩目。齊軍騎士從坡頂直衝而下,雪亮的大刀和槊尖閃耀著寒光。猙獰的面目,如從地底冒出的索命使者。雖然乙弗亞率領騎士們勇猛奮戰,但輕騎遭遇重騎猛衝,結局已無懸念。
周軍只顧尾隨驅逐齊人的騎兵,並沒有覺察到提前退出戰陣齊人後隊的去向。坡頂的東面是一處緩緩的下坡,連綿的野柿林一直延展到坡腳,而齊人的騎隊就在柿林中下馬等候時機。當周人的軍陣已如拉伸的麵糰,不僅變得稀疏,而且大大小小的空洞已有導致前後斷裂的危險時。約有上千的齊軍騎兵從柿林中飛快地衝出,自東向西橫擊周軍軍陣。步陣對戰騎兵,最忌就是彼此鬆散沒有陣型。齊人騎兵呈縱隊,就像一把尖銳的刺刀,切入周人軍陣柔軟的頸部,並不斷向西延伸,有將周軍前隊切割包圍之勢。
達奚武聽到來人稟報,心中不快,對來人說:「觀察敵情,照實說便是了,是不是上不了山,不由你來做主張!你一個小小少年,知道什麼!」見來人哂笑不語,雖然只有十來歲模樣,面對達奚武卻毫無懼色。不知為何,達奚武的火也消了不少,他問這少年道:「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那少年拱手答說:「在下是史儀同的長子,名萬歲,今年十五歲。」
周軍右軍以步兵為主,居中突前的將士身披厚鎧,戴鐵兜鍪擋箭,手持長槊身背斫刀,https://m.hetubook.com.com用於正面沖陣;兩側和居后的將士則身披皮甲,足穿皮靴持弓矢,以射箭阻擋齊人騎兵的襲擾。宇文憲留柱國大宗伯鄧國公竇熾及大將軍乙弗亞在陣中,又命柱國寧州刺史韓果揮黃旗督戰,其餘身邊眾將,如大將軍竇和、万俟雲,侯莫陳堅等人,都率軍衝殺在前。
達奚武的擔心很快就變成了現實,不久周軍儀同史靜派一少年騎士來報說:「齊人中軍出騎兵迎戰,我軍騎兵恐怕上不了山了!」史靜原是高平軍李岐豐帳內親信都督,後來轉入駐同州的府兵中,保定年間升為儀同,並移防蒲坂。這次史靜所部隨達奚武東征,兩軍遭遇太和谷,達奚武命他擇高處觀察敵情。
周人之所以先出右翼,一則齊國公宇文憲率重兵居右,中路達奚武所帶的兵不多;二則顧忌齊人段韶的并州軍在中軍,齊左翼既然是蘭陵王的鄴城兵,就不如從這裏著力。將齊左翼很快擊潰后,再以右翼為錘向內旋轉,張開左翼為砧,將齊軍擠壓擊碎。
出乎齊人預料的是,周軍顯然更不願在此地對峙不戰,很快就從右翼發動了進攻。
見左右都奮聲響應,乙弗亞就帶著僅剩的騎士逆流上山尋戰。一路的齊人都在忙著前進,竟無人對周人進行阻攔。乙弗亞遠遠望見了段韶麾蓋,雖然不知道是段韶的,但料定必是大將無疑,於是帶領殘部照準段韶本陣衝來。
史萬歲連忙俯身拜別達奚武,策馬奔回本陣。他撥馬靠近父親史靜,抓住他的馬轡頭,小聲耳語道:「右翼敗像已定,齊人中路一舉衝下來,我們勢必無可抵擋。請收治好輕裝馬兒,準備伺機西走吧!」史靜聞言大驚,問他:「鄭公對你說了什麼嗎?」萬歲搖頭和_圖_書不答。
宇文憲也很慌,急命大將軍乙弗亞出陣,並把僅剩的預備隊騎兵都交給了他。由於緩坡前面擠滿了周軍右軍的步兵,乙弗亞的騎兵只得向左側迂迴,沿著兩軍對戰的中線上山,試圖逼近橫切周陣的齊軍騎兵,並將之擊敗。
段韶身邊左右不過百餘人,不曾料會有周人出現,眾人一時大驚。段韶雖感意外,但面色仍如平常,不露任何懼色。他指揮眾人圍攏為一個圓陣,密集射箭攢射,外圍則用長槊阻擋靠近的周騎。周人連沖兩次,都被殊死搏鬥的齊人打退了回去。周人正要發動第三合的進攻時,循聲前來救援的齊人已從兩側逼近。乙弗亞眼見取勝無望,遂帶僅剩的三十余騎向右折頭,衝過齊人圍堵,騎入坡側的柿林之中。
但齊人並無正面對戰周軍之意,也沒有這個力量。前頭的騎士只來得及零星射出一排箭,就被周人陣中還擊的箭羽給射退了回去。周軍前隊朝前追擊,很快淹沒了零星中箭落馬的齊人和他們的坐騎。隨著前隊的前移,周人原本密集的陣型被向前頭拉扯,中間變得稍顯稀鬆。後面沒有接戰的大隊便跟隨著前移,力圖彌補這個空隙。不過齊人的騎兵並沒有逃走,他們很快返回繼續用弓矢襲擾周軍。就這樣且斗且走,齊人把周軍向右側往外拉伸,周軍的前隊已經攀上了小山頭,而且向右彎曲,其後隊則還在山腳下面。
就在乙弗亞的增援騎兵被并州鐵騎打散的時候,滯留坡頂的周人經不住齊軍兇猛的反擊,突然間,發出一陣山崩般的聲音,紛紛掉頭奔逃。沿途裹挾後面的周軍,形成聲勢更大的洪流,一路奔潰而下。周軍諸將勒兵禁止不得,卻被這股奔流所帶動,一起回身奔逃。洪流越滾越大,一直衝和-圖-書過右軍統帥宇文憲的本陣。此時周軍右軍已呈瓦解之勢,柱國宇文憲、柱國大宗伯竇熾,以及大將軍竇和、万俟雲,侯莫陳堅等各部各軍,都在奪路奔逃。
幾乎與此同時,原本與周人反覆糾纏的齊人輕騎紛紛撥馬朝兩側橫跑,很快就退出戰陣不知所終了。周軍的陣前突然換成了齊人的下馬騎士,其陣型密集排成若干橫排。齊軍將士已將重鎧披上,用鐵兜鍪護頭,前排手持長槊,後面則持大刀。齊人下馬等候多時,此時精力充沛士氣正旺,就聽齊陣中發出搖動山嶽的怒吼,重甲齊軍朝向當前周人洶湧地撲來。
周軍中軍由達奚武統率,周人精銳都在左右兩翼,尤其在宇文憲的右翼,中路兵不多,沒有出擊的打算。達奚武見乙弗亞的騎兵繞到中路上山交戰,不禁憂慮起來,他對左右說:「右邊沒有決出勝負,倘若把齊人中路捲入戰鬥,下山來戰,我們如何應對?」
周軍約萬人一起密集湧出,蟻群般撲向齊人佔據的山頭。大軍出擊,卻沒有人嘈雜喧鬧,只聽得皮靴踏過略潮地皮的聲音,以及此起彼伏的鎧甲兵器撞擊聲。憑此就可判定出擊的周軍絕非烏合之眾,而是平時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齊人立於小山上面,就見周人如同決堤的巨浪,快速地翻騰上來。一方面金鐵之聲不絕於耳,而腳下的山頭,也開始微微地顫動。齊人騎士面色凝重,手持武器不動。將士們若非久經戰場,見此情形恐怕早已怯陣,遑論迎擊了。
周人主動上山逆戰,稍稍出乎段韶的意料。看到周軍士氣正猛,又用重甲密集居前,騎士沒有迴旋餘地不便對戰。於是段韶下令舉旗,將陣勢後撤。戰陣之上退兵風險極大,如不能協同一致,將可能引起混亂甚至崩潰。而齊和*圖*書人的撤退,就顯出了主帥的老到——齊人首先分出千騎前出迎敵,利用這個空襠,大軍迅速撥轉馬頭緩緩后移。
「哦!史萬歲。」從這個少年的名字,達奚武立即回想起自裁身亡的李遠李萬歲,二十年前戰邙山,還留有他的身影。他心中感慨萬千,嘴上只對萬歲說:「回你父親那裡去吧。」
周人右軍仍在戰鬥的,只剩下柱國寧州刺史韓果,以及大將軍乙弗亞等少數兵力。乙弗亞身邊只剩百騎,四邊都是亂糟糟的周人潰兵,與他纏鬥的齊人并州鐵騎早不見了蹤影。他對左右說:「齊人大軍都在下山,山上必定兵少。倘若上山,必出其意外。若是撞見齊人主帥,奪取了他的人頭,就算不能逆轉戰局,也比白白墮入山澗而死要強!」
中軍達奚武軍離谷口近,佔住了後退的先機。右軍各軍奪路奔逃,堵在谷口通行不暢。大家就往兩側的山坡跑,朝谷口側面的溪谷裏面跑。為了爭路奔逃,那些涉險下到溪谷懸崖邊的,或者被逼到沒有路的斷崖上的,以及在狹窄道路邊擁擠的周人,不經過戰鬥就紛紛投墜深淵而死去,人數遠遠超過了被齊人臨陣所斬殺。中午還沒有過,周軍殭屍枕藉,所丟棄的軍械鎧甲等物,堆滿了山中的谷澗各處。
這時趕來的齊人步騎雲集,已有千人之眾。齊軍數百騎奔入柿林追逐周人,步卒則沿林外展開,持弓矢圍捕漏網的周騎,就如同圍獵兇猛的野獸一般。過了未時,段韶本陣早已離開朝洛陽去了。稍後時侯,乙弗亞雖被捉住梟首,但直到天黑,他身邊的騎士仍沒有被完全捕殺乾淨。周人雖然只有幾十人,齊人卻不得不動用千人圍捕,這是因為周人如同一根芒刺插在齊軍的後背,並一度威脅齊人的指揮中樞。倘若周人在上午的進攻中,就能使用到這種騎兵迂迴和奔襲的戰術,也許就不至於大舉奔敗的命運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
周柱國竇熾留在右軍宇文憲身邊督陣。他們所處的位置,看不見齊人下馬騎士的反擊,但可以清楚看到,從坡右突然冒出的齊人騎兵正在橫穿周陣。竇熾急忙對宇文憲說:「前軍披重甲上山,筋力早已耗去大半,如今被齊人從後面兜底截住,若再遭前面齊人的反身衝殺,必難支撐。請趕快出騎兵上山,驅趕齊人騎士!」
馬蹄翻起略微潮濕的土地,齊人騎士快馬下山逼近周軍前鋒。周軍沒料到齊人騎兵竟下山迎戰,督將立即號令軍士更加靠近,保持緊密陣型,以免留下空隙被騎兵所乘。這樣一來周人的速度驟然減慢下來。這種減速漸漸往後傳遞,周人進攻的巨浪就如同遇到了堤岸,洶湧地堆積擁在一起,將士之間鎧甲武器互相撞擊,發出連綿不絕之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