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野蒼茫
第十章 金翅中計(上)
想到如此諸多不利,諸將都非常擔憂,尤其聽到元帥吳明徹說:「西賊來攻,我們先出小船接戰。」大家聽了,無不面面相覷,疑惑不解。站在吳明徹深身後的參軍陳思覺連忙解釋道:「諸君聽說過田忌賽馬嗎?就是這個道理。」他又繼續說:「金翅發拍雖然令人生畏,但他船上載的石頭必定有數,只須用小船將他投石耗盡。他又不得回岸重新裝載,那金翅在江上行動遲緩的。我方再出大船發拍,他必死無疑!」
周法慧拔起大刀站到船頭,一手拎著首級的頭髮,一手揮舞大刀沖周圍的船吼道:「出船還可受賞,怯陣就是死路一條!」說罷抬起腳踹向周邊水手,令其入艙發船。
陳軍威寇將軍、員外散騎侍郎程文季在樓船上見此情形,對身邊的親信勇將周法慧說:「形勢危急,這等烏合之眾,若不殺一儆百,就會壞了大事的。別看他們亂鬨哄的人多,不過群羊而已,一人一刀足矣!這是你立功的時機了,還不下去更待何時?」
元帥的急令下來,命小船船隊hetubook.com.com立即從水道駛出去。哪知那些小船的水手,見了西軍大船逼近,氣勢極盛,又聽聞金翅發拍威力巨大,不免心生恐懼,雖然昨日收了金銀,而今卻磨蹭起來,都不願當頭先出。這些小船擠在一起,躲在己方的金翅陣后,宛若一群離不開母親的小鴨,亂糟糟的橫過來擺過去,彼此的船舷不斷起伏和撞擊。
至於陳軍的金翅樓船,雖停泊在前,都得了號令,須等元帥發令才可前進發拍。淳于量的載薪快船,都停在金翅後面待命。
不過,出乎西軍意料的是,陳軍的確出陣應戰了。但來的不是對等的樓船大艦,而是單層甲板的小船。這些小船在金翅的眼中,就像高大的樓台俯視低矮的草屋,完全不對等。眼見無數的小艦,從陳人大艦的縫隙里鑽出來,操動兩側的船槳,輕盈地翻動起江水。要知道小舟的速度是很快的,儘管矮小,但數量眾多,就像沿江遷徙的魚群,當他們都向著一個目標而來的時候,也同樣具有極www•hetubook.com•com大的威脅與震撼力。
很快,西軍大艦出現在江面上。最前面的,正是華皎所倚重的金翅大艦。其餘小船,以及梁、周水軍船艦跟隨其後,漸次起錨入江。前鋒行至江心附近,這個時候陳軍已經出船應戰了。金翅隨即停止渡江,左右展開為橫排,以便發拍攻擊敵船。
眾人聽罷,這才明白。當日就在軍中頒下賞格,募得快船走舸小舟兩百艘,槳手數千。按人頭先賞金銀一錠,令對戰先出,誘使西軍金翅發拍,靠近則可返回。每出一番來回,再賞金一錠。
至於事情的由來,則源於昨日,趁著西軍沒有藉助順風進攻,陳軍統帥吳明徹和淳于量抓住時間召集眾將商議戰法。大家都知道,陳人大艦顯然不敵西軍,如果簡單地兩軍對戰發拍硬拼,則很難勝過對方的金翅。從古之戰例來看,以弱勝強,必須要出奇制勝。
這讓高大金翅上的西軍將士有些驚亂,完全沒有事先準備應戰大艦的從容了。戰鬥的警報沿著金翅傳遞開去,但這些握有大拍重器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金翅,到底用什麼來打擊挑釁而來的陳人小舟呢?
西軍華皎軍的金翅居前,就是挑戰陳軍大艦,準備在對射中勝出。如陳人不應,則金翅繼續划槳逼近南岸,把來不及展開的陳人船隊困在岸邊,再用大拍猛打,那陳人十萬將士就得被打到江里餵了魚蝦。如果陳人怯戰逃走,西軍必張帆猛追,從郢州順流而下,威脅建康的安危,這將直接動搖陳人在東南的統治。
如今西軍果然先出金翅耀陣,按昨日要求,受拍的小船一早就集結在己方大船後面待命。大船之間留有水道,專門給小船出入用的。
江面再寧靜,也無法使人忘記兩岸的二十萬大軍和數以千計的戰艦。
水手們心膽俱裂,哪敢逗留,操了船從金翅的間隙水道駛出。這時就聽得上面一陣唿哨,原來是程文季從上面的船欄間伸下了一根長槊,周法慧拽住長槊,跳離下面的小船,輕巧地回到上面的金翅去了。
這次沿江而上,淳于量也從湖口採得大批薪柴,裝載幾十隻小船,一路晒乾,預備縱火對和-圖-書付西軍的金翅。無奈漸漸入冬了,沿江難得遇見一回東風,因風放火,很容易燒到自家。如果第二天還是刮西北風,西軍鼓噪而來,用金翅臨陣發拍,再用快船順風縱火,則陳軍很難抵擋。
此時陳人的樓船水道間,陸續鑽出無數的小舟,徑向西軍金翅奔去。
周法慧聽了程文季的號令,就提了大刀,在腰間皮帶左右各插了一把一尺長的短刀,然後翻上樓船的欄杆。他全身披著輕便的皮甲,腳下是牛皮靴子。他靈巧地縱身一躍,從高大的樓船上跳到下面的一艘清牙船上。船身隨即一陣搖晃,船上的水手還沒來得及站穩,周法慧跳入船艙,掄起大刀,左右橫劈,將近旁的兩個水手剁倒在腳踏板前。他把大刀插在木頭的甲板上,從容出艙,走近船尾,單手抓住舵手的衣領,將他拖過來摁在船欄杆上,抽出腰間的短刀,硬生生把舵手的頭給割了下來!舵手也是這條船的首領,腰上也別著刀。但是自始至終,他就像待宰的小雞,在極度恐懼中竟然毫無還手之力。舵手屍身流出的血污,從船舷流下去,和*圖*書下面的江水一片赤色。
程文季是郢州刺史程靈洗的兒子,西征前任臨海太守,此次專門乘金翅帶數百將士隨淳于量來戰華皎。他帳下的周法慧、郗慶覺等人,都是以一當百的勇將。
於是很多人都提出火攻的法子。的確,自從赤壁吳人藉助東風放火之後,但凡水戰,無人不先想火攻,也無人不怕被對手火攻。畢竟不管什麼船,都是木頭做的,著火后很難撲救。而且熊熊大火會極大地摧毀將士的心理,這個時候平時武力再強也無濟於事了。
可以說,西軍在沒有頂風的江面上,把順利展開的金翅大艦向前推進,已經有了較高於對手的勝算。
此時的水戰,由於發拍大艦越來越大,發拍射程越來越遠,使得原本兩船抵近船舷,以射箭和槊刀近戰為主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大的樓船,一旦配備了巨大的拍,遠距離上就可以將敵船擊碎,而無須近戰。發拍變得日益重要,甚至直接決定勝負。兩軍水上交戰,必先發拍,互相承受各自的損失,然後再靠近接戰。如果一方損失過重,則不需再戰而勝負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