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兄弟鬩牆
第四十二章 你的名字
備官們接管了貴族們留下的空蕩蕩的領地。貴族們的家人、扈從要麼被處決,要麼被攆向埃辛城。唐人的鄉老和移民開始在西部修築木寨,農丞會很快抵達,教堂留下來的土地圖冊會被盡數沒收,大片的土地被重新分配。
走入了帳篷之後,這些羅斯人認準了章白羽,在彼此探看了一眼后,這些羅斯兵取下了頭盔,如同唐兵一樣對章白羽行禮。
在著手接管鄉村、城鎮的時候,唐軍對於尼塔的明珠——埃辛城——卻沒有加緊圍困。
這座城市已經唾手可得,章白羽沒有打算為它費神。
幾場大戰之中,雇傭兵和徵召兵的死傷兵並不太要緊,安息人入侵的時候,尼塔就經歷過這樣的損失。但是這一次,唐軍在各地處決了兩千名到三千名諾曼下級貴族、諾曼法官、扈從、稅務官、募兵官、軍需官。換句話說,尼塔西部被諾曼帝國建立起來的統治、烏蘇拉操縱的領主團體、散布在整個行省的司法行政官員,已經全部瓦解。
這一條連接昭城到埃辛城的道路,被都護府稱為官道,被外族人稱為唐人大道。
章白羽跽坐。
與紅披風作戰的困難讓唐軍士兵們想來后怕。除了營兵之外,郡兵和良家子在紅披風面前很難抵擋太久。
若諾曼帝國是一棵大樹,那麼名為科爾卡的樹枝已經折斷、名為布爾薩的樹枝已經焚盡、名為尼塔的樹枝漆黑枯乾,滴落著粘稠的血液。
這些被領主們委派的屬下,當然更加願意靠攏唐軍。
這樣的道路修築起來極為昂貴,同樣長度的一條路,大概要花掉的普通石道兩三倍的工料、人力。
最初只有士兵,後來則是都護府各類官員和他們的扈從,現在,則是平民和商人們在結伴而行。
章白羽輾轉各地,將十二名新唐男送到了臨湖城。
在臨湖城,唐男們需要自置宅院,可以經營生意,但不能購買土地。
那艘船的模樣,也被唐人看得分明:這是一艘羅斯船,它船身纖長,吃水很淺,但航速不滿。
「牧郎可有所求?」
苦澀的勝利帶來了雙重好處:它讓唐軍不至於士氣低迷,也讓唐軍士兵驚醒反思。
現在不一樣了。
奴隸商人們乞求慈悲、乞求帝國援助,或者只是乞求一場大雨。
「塔城以南,拔三堡,置縣。」
陸上道路被唐軍封死後,這些士兵只能通過烏蘇拉人的戰船在各個城鎮之中來回調遣。
城內。
章白羽前往奧斯特斯瓦拉,主要是接到了安息哨點的彙報,他們說在晚上看見了海峽對岸的篝火,似乎有人在傳達著什麼消息。
除了唐軍士兵鎧甲的碰撞聲和皮靴踏步之聲,城內寂靜一片。
領導參勤的家族,卻可以更多地深入領地的各個角落,在徵發民和圖書夫、採集物資、與都護府的交流之中,逐漸成為事實上的「領主」。
章白羽行走在廢墟中,兩側的建築殘骸,時時有碎石爛磚跌落。
奴隸商人們被裝進了鐵籠,懸挂在過去奴隸市場的石柱之上。在奴隸商人們被燒死之前,他們會看見曾經經營一生的城市在腳下燃燒,他們曾經以為永遠不朽的磐石會燒的通紅,他們的家人們在四門封閉的城市裡面來回奔走。
唐軍每隔三十里就會設下一個小小的哨卡,在哨卡周圍安置下歸義人幫忙做活:囤積糧食、清理道路、準備馬匹。
本地一位唐男的參勤之務,就是在這片土地上撒上荊棘的種子和海鹽。
「願歸都護府。」
許多唐營,其實是懸挂著都護府旗幟的尼塔唐人軍。這些小股部隊大都是眼見都護府大軍勝利之後,開始起事的義勇。對於這些軍隊,都護府的官員都對他們進行了接收和整編。願意去東部耕種的居民,義勇領袖不得阻攔。願意留在唐人軍中的,則被唐人的城守、備官們納為僚屬。
許多唐軍士兵甚至以為,過了海峽以西,大多數烏蘇拉、諾曼軍隊都如紅披風這般善戰。
在這種情況下,增加營訓天數就被唐軍各部很好地執行了。
羅斯兵搖了搖頭:「鍾離將軍自忖往日過失,特地囑咐屬下轉告都護:都護若願結兩家之親,鍾離家四千柄劍歸都護,都護若不願結兩家之親,鍾離家四千柄劍亦歸都護。」
尼塔海峽上出現了驚人的「繁榮」,大批逃難的諾曼人、羅斯人、安息人、烏蘇拉人乘著烏蘇拉共和國的船隻西行,發瘋了一樣地逃離背後的唐人。
唐軍之中逐漸冒頭的驕橫氣被狠狠打擊了,他們重新回到了托利亞時期的模樣,對於外族軍隊憂慮重重。
許多難民被船長們欺騙,說基於同信兄弟的情義,免費將他們送過海峽,只要他們在一份船契上簽字就行。
沒有慈悲,沒有雨。沒有帝國,沒有神。
舊有的領主家族擁有正統稱號和都護府的承認,無人可以動搖他們的地位。
羅斯沿海的許多城市,新生的拍賣行遍地都是。
「埃辛以北,收民三千余家,歸義二百家。」
白帆越來越近了。
章白羽沉默了很久:「願意回來就行,一切都好說。」
穿過了奧斯特斯拉瓦,章白羽很快抵達了海峽邊。
奧斯特斯拉瓦城,是諾曼人不被允許自由歸義的城市。所有的市民,都被強制遷徙到了懷遠。他們會在那裡被打散,分開安置到林中人的鄉寨之中。他們的餘生都會被充作苦工。
所有的海灘,都擠滿了諾曼人。
就在諾曼人紛紛的猜測之中,唐人大公的旗杖出現在了奧斯特斯拉瓦。
都護府對西部領地和圖書的蠶食,對烏蘇拉來說,已成雪崩之勢。
這個奴隸集市最輝煌的時候,曾有兩千四百多居民,其中有六百多奴隸,即便在尼塔行省,也算得上是個異類。奴隸占市民人數的比例之高,恐怕只有蘇培科島能與之比擬。安息大軍抵達奧斯特斯拉瓦的之後,對於唐人奴隸的情況並沒有過問,只是派出了新的市長,將貿易所得的金幣,從流向西部轉而流向安息大軍。塞米公爵曾經短暫地掌握過這個奴隸市場,但很快就將它轉交給了烏蘇拉人,免去了一筆欠款。
章白羽從空氣之中嗅到了焦糊的味道。
一道小小的帆影已經出現了。
這些羅斯人開口之後,帳中人都沉默了起來:鍾離家歸義人,是哪種歸義人?
許多新唐男承擔的第一任參勤,就是分段修築道路。
都護府對於新投奔的唐男更加苛刻,要求唐男本人前往臨湖城任職,這就讓貴族們開始不滿了。
章白羽在十天之內,接到了幾批不同的備官發來的報告。
帝國行省最後的組織,已經被唐軍瓦解殆盡。殘存的貴族,要麼被唐軍連根拔起,要麼就被唐軍納入了參勤體系。
安息哨兵們說,昨夜對岸又出現了稍縱即逝的篝火。
每一個村莊,諾曼的旗幟都會被唐兵撕扯下來,丟在爛泥之中,其中珍貴的旗幟,則會被送到臨湖城。
這條道路在修築的時候,就採用了都護府鑄路術的最高標準:在修築道路之前,會掘下兩尺多深的地基,填入一種特製的泥灰漿,在泥灰漿凝固后,在上面鋪上碎石子,碎石平整后,再鋪上燒好的土磚胚,磚胚的上面,才使用平整的圓盤石整密地平鋪。
章白羽看了一會羅斯兵:「牧郎現在何等打算?」
章白羽走過的漆黑的街道時,似乎還能從腳底感受到烈火焚城留下來的熱力。提前出城的諾曼平民也被集結起來,最後一次參觀他們面目全非的家鄉。
在都護府各城鎮之中擔任備官的年輕人,開始走上了和前輩們一樣的道路。他們開始進入諾曼村莊,將諾曼村莊之中殘存的貴族爪牙連根拔起。重分土地、籍名歸義、安置移民,唐人的土地一寸一寸地移向了西部。
南郡之人遷懷遠、懷遠之人遷南郡。面對諾曼人佔據多數的地方,都護府會提高布爾薩官員、郎官的比例,面對布爾薩人占多數的地方,都護府則會提高諾曼官員的比例。
接著,這支唐軍士兵開始西行了。
尼塔海峽淡淡的霧氣騰起,烏蘇拉人的戰艦了無蹤影。
羅斯歸義兵的頭目唐話說得最好,他奉上了一份地圖。
在海路被烏蘇拉徹底斷絕之前,章白羽就經由萊赫人知會過鍾離牧,如果有一天,唐軍在尼塔再無敵手,就會縱火焚www•hetubook.com.com燒奴隸城。見到大火,不論千難萬難,鍾離牧都要派人越過海峽,對章白羽稟報。
唐男離開后,承擔參勤的,一般都是唐男領地上更小的歸義貴族們。
在各片小小的貴族領地上,唐軍維持了兩股力量:一股是忠於領主本人的力量,另一股則是在參勤之務中崛起的新家族。
羅斯人隱約感覺這些地名另有深意,但卻沒有辦法分辨。
章白羽點了一下頭,身邊的執戟郎將那份地圖收走了。
這些船契都是賣身為奴的契約。
諾曼歸附兵對於自己的地位有很清晰的認識,在作戰最慘烈的時候,他們不願意前往戰場,寧願承擔苦役,在戰爭結束之後,他們又主動地討要了鞭子,開始幫助唐人封君承擔監工的角色。
不過,只要都護府願意給名分,歸義人的使命已經完成。
「鍾離將軍派我等前來時,已置備州郡,一切制度皆出都護府。」羅斯兵說:「鍾離將軍詢問三地之名,都護府尼塔新地何等稱呼?尼塔海峽何等稱呼?鍾離將軍之邑何等稱呼?」
被焚燒的城市,是過去唐人奴隸的集散地,名叫奧斯特斯拉瓦。
每到一個領地,就會駐留下來,要求當地的唐男準備糧秣柴薪。唐男們如果拒絕離開領地,章白羽就不會離開。許多唐男難以承受唐軍過境龐大開銷,只能將領地事務交給信得過的屬下,黯然離開城堡,前往臨湖城接受各種參勤的虛銜榮職。
「都護。」羅斯兵的頭目說:「鍾離家歸義人前來稟告。」
這些峭骨嶙峋的石柱,章白羽並不陌生。在春申的貿易站中,就有這樣的石柱。石柱上安置著鐵環,用來拴住奴隸的一隻胳膊,奴隸們越掙扎,鐵環就勒得越緊,直到許多胳膊發青、傷口流膿、胳膊壞死,奴隸們就會在極端痛苦之中離世。
各地動蕩不絕,不順從都護府的諾曼貴族們被強徵到了河灘上。修築官道需要大量的石、砂,這些人正好拿來使用。尼塔河南岸,儘是嚎啕的哭聲和捶打石頭的聲響。
各個哨卡之間,輪戍而來的唐軍良家子們的任務,也從戍守城鎮變成了拓整道路。
烏蘇拉人自詡能夠封死海峽,但失去了陸地的依託后,烏蘇拉戰艦再不敢四處分散,它們簇擁在埃辛城外,將一批批人口財貨送到羅斯。
唐軍抵達此地之前,所有的奴隸都開始暴動,暴動的奴隸並沒有奪取城鎮,而是砸斷了鎖鏈之後就逃亡到唐營去了。
這裏的房舍留下來的殘骸,也能看出過去的構造。蓄奴的家庭居住在二層或者以上,底層則用來安置奴隸和牲口。許多井邊,還有一些身上沒有傷口的諾曼人,這些擁擠在一起,試圖從井邊逃離,最終都被濃煙熏死,井底塞滿了人。這www.hetubook.com.com些人衣衫得體,面露貴色,他們從奴隸貿易裏面得到的財富和榮耀,如今都已經化為了灰燼。
奧斯特斯拉瓦的大火,其實也是對尼塔海峽西側發出的信號。
讓唐男們派繼承人前往臨湖城是沒有問題的。領主們一般有許多兒子,加上布爾薩半島上的貴族們受到安息人的影響,對於繼承法的執行並不嚴格。臨時更換繼承人的時候,只需要對封君多繳納一筆繼承稅就可以了,所以對於都護府的要求並沒有反彈。
這些唐人在過去的許多年裡面受了苦,但他們的任務並沒有結束。他們還要繼續呆在為奴的城市,只是現在,他們的身份變化了。他們不再是奴隸或者釋放奴隸,他們成為了都護府統治各個城市最好幫手:他們熟悉諾曼城鎮,能夠最快地幫助唐兵接管統治,他們知道哪些人應該除去,也知道哪些人可以招撫。
羅斯兵在章白羽的注視下,驚出了一背冷汗,這個時候終於挨過了最艱難的時候,便呼了一口氣。
這兩批人是天然對立的,都護府則居中統治,對於他們的衝突並不插手,甚至有意縱容。
修築道路、挖掘溝渠、平整土地、修復城牆這種事情,開始被轉交給了諾曼歸附兵們還有戰俘們。
如今,隨著戰局的緩和,唐男開始接到調令,命令他們前往臨湖城接受任命。
都護府的區別對待,也讓尼塔諾曼人看得很清楚。對於進攻布爾薩的外來軍隊,都護府懲罰極嚴,一日不死,一日苦役不止。對尼塔的諾曼人,都護府卻只是申明懲戒,按照「裹挾從賊,本心無辜」的罪名判決,大多數人會得到兩到三年的重役。如果選擇了歸義,那麼重役的時間還會縮短。
一塊塊焦黑的石頭,章白羽都輕輕地撫摸而過。
唐人大道兩側,累死凍斃的烏蘇拉、羅斯、安息俘虜屍體枕疊。
埃辛城外的唐營到昭城之間,越來越多的唐人行走在積雪消融的大道上。
尼塔地區的珍寶也被烏蘇拉人洗劫一空,他們以保護聖物不落入異教徒為名義,清洗了許多教區。貴重繪畫、琺琅器、寶石、書籍、珍珠乃至絲綢卷、金銀餐具,幾乎任何有一點價值的東西,都會被烏蘇拉人帶走。
「尼塔新地置為宣武郡。尼塔海峽改稱洛峽。鍾離將軍之地,稱洛西郡。鍾離將軍領洛西郡守。」
「拔諾曼兩城,焚一城。都護府西疆,延綿至海。」
唐軍屯在城外,城市四面封死,即便有逃出城市的諾曼人,也會被唐兵驅趕回去。
在俘虜之中,很快就有許多人選擇歸義。
唐軍士兵們如今將更多的精力花在了營訓上。
就在十多天前,烈火還在這座城市肆掠。
諾曼人的村長被要求歸義,否則就會被換人。
許多人猜測,唐https://www.hetubook.com.com軍的目的地是埃辛城,埃辛城的守軍也開始徹夜值哨,城內哀聲一片,以為死期將至。
尼塔的諾曼人在懲罰結束后,並不會被歧視對待。唐人的歸義官告訴他們,只要返回故鄉耕種做工,那便與其他人沒有區別。
對於已經進入都護府的外族官員和士兵,都護府每隔半年就會清退一次,所有被清退的人,都是拒絕歸義之人。
體面一些的拍賣行,還有專門的拍賣廳,有木頭座位和石頭屋頂,也有專門唱價的拍賣人。草率一些的拍賣行,則只是幾個傭兵圍起來的一個馬車,上面裝載了來路不明的尼塔貨,甚至是一些哭啼不止的尼塔諾曼少女。
大量的諾曼人帶著歡欣的淚水爬上了船,在羅斯海岸登陸后,就被人用繩子拴住了脖頸,如同牲口一樣地拉到了拍賣市場上。
唐男們得到的職務一般都很清閑,但卻被限制離開臨湖。
售賣奴隸的城市已經化為了廢墟,奴隸們組成的軍隊旗幟飄揚在它的上空,這種諷刺的景象,讓許多羅斯詩人靈感大增。
章白羽不用等到第二天。
不過章白羽並沒有前往埃辛。
為了督促貴族們儘快離開領地,章白羽如同古代的布爾薩國王一樣,不停留在某一個地方統治,而是率領著兩千多士兵四處遊盪。
烏蘇拉可用的守軍不足四千,除開要防禦埃辛城外,這支守軍還要防禦兩座諾曼城市和一個烏蘇拉自由港,兵力捉襟見肘。
奧斯特斯拉瓦城外,唐軍已經下達了命令,方圓三十里的土地被禁止耕種。
唐兵們正從牲口上卸下木杆、繩索、厚布,許多頂帳篷被扎在了海岸上。
來者都是羅斯人。
諾曼帝國的軍人很早就消失在了尼塔,如今,諾曼帝國留下的遺產也當然無存了。
諾曼俘虜們的待遇稍好,雖然每天採石鋪路累的半死,但都護府卻會保證他們足夠的粗糧,讓他們吃飽。
入夜後不久,章白羽在帳篷之中,迎來了海峽對岸的人。
戰爭的破壞,已經讓帝國最後一縷微光從尼塔消失了,從此再也不能複原。
喧鬧和繁華已經永遠地離開了這裏,等到唐軍士兵離開后,此地將會陷入長久的寂靜和荒涼。直到有一天,唐人已經淡忘了這個城市的歷史。直到某一天,或許會有路過的唐人,在一條水溝旁邊撿到一枚戒指,那個唐人會好奇地四處挖掘,然後看見整齊的磚石,那個時候,唐人才會發覺,他腳下可能是一個廢棄的城鎮。
一行的羅斯歸義人終於解甲行禮,口稱賀武之辭。
城郊和鄉村地區,在市民們看來還是冷清了一些,但對於烏蘇拉人來說,這些地方已經成了深不可測的黑暗之地。
諾曼人的統治結束的同時,熟悉諾曼話的唐人備官、郎官、歸義官開始雄心勃勃地西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