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舊山河
第五十二章 邊林
不過再怎麼溫和的勸誡,也抵不過惡劣的年歲:當主人家都無法衣食豐足的時候,誰會在乎奴隸們的地位呢?
唐人的官員已經比較熟悉新林郡的情況了,河灘地上,因為反覆的戰火摧殘,本來拒不配合的諾曼人,現在變得順服無比。
安息領主和軍人首領們自然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他們派出了士兵沿途追擊。
在戰爭中幫助過唐軍作戰的部族首領們,正心滿意足地站在一邊,挑選著體格健壯的男人。
每天都有數十上百人的俘虜被捆在繩索上,叫人拖行進入新林城。
「那用什麼賞賜更好?還請郡守教我。」
各種各樣的信仰、各種各樣的軍人在安息高原上彼此攻擊。
一切按照都護府唐人最高規格的禮制進行,祭禮由郡守主持。
布爾薩首領聽說唐人在懷遠郡處決俘虜極多,將大地染成了血紅色,不由得連連搖頭,覺得實在太過可惜了。
當然,也有一些和唐人做生意賠錢的商人也在大加詆毀唐人,不過理由卻多半是:「他們不敬神靈,拆除了許多聖火殿堂,以後肯定會有熊熊大火從天而降,懲罰唐人」、「唐人都是奴隸出身,殺死了許多貴族。沒有貴族的幫助,他們的統治遲早會奔潰的,你們等著吧!」「唐人已經被烏蘇拉商人控制住了,他們的金幣都用的阿涅格金幣!什麼?阿涅格金幣是萊赫人的?我剛才說錯了,唐人已經被萊赫商人控制了。我來跟你們講一講神秘的萊赫商人團,這些人已經控制了許多國家了!」
熊靈均卻有些拿不準:「郡守,我們審了許多諾曼人,他們都說,南下的這批人就是春申賊子的精銳了,之後誰還會從那裡來?」
郡守看著那些別緻精美的女衣,不由得喟嘆起來。
他們只不過利用沙阿沙和大穆護的不和,趁機擴大著自己的勢力。
南部各地,還有列加斯在維持著沙阿沙的旗號;
「小羊皮靴,裏面綴著棉花的,」郡守不耐煩的說:「有多少要多少。」
新林郡守只是笑著不說話。
為唐軍效力而死的布爾薩人,則被唐人尋到了孤兒。
安息社會有許多傳統,訓誡主人們要溫和地對待奴隸,要將他們視為兄弟、給予照顧,安息人善行的首位,就是釋放奴隸。
體格健壯的安息人被唐人補充進了唐軍中,讓他們跟著運送糧食、看護牲畜。
這些遠道而來的諾曼人,怎麼會比本地人熟悉地情呢?
「布爾薩不允許蓄奴。」這一句話,就在無數的安息奴隸心中播撒了希望。
當初新林郡的唐軍主力東躲西藏,都是有山地部族配合的,諾曼人卻只能在山區漫無目的的遊盪,不久就因為飢餓難耐走出山地投降。
舉目無親而又被真誠接納時,移民們是很容易融入到當地的主流之中的。
沙阿沙的統治瀕臨崩潰了。
都護府也不錯,聽說都護府的沙伊,曾經也算得上是沙阿沙的封臣,只不過後來取得了獨立。
唐人統治新林郡的時間不長,還不能扭轉山地部族重視m•hetubook•com.com人口的傳統。
都護府還不是派出主力去進攻,只不過是派出了一位領主,率領著領地士兵就將貿易城邦數千名士兵打得寸步難行。
「我會派人北上尋路的。」他嘆息了一聲:「郡守有所不知,當初林中人南下,天寒地凍,無數林中血肉埋骨路上——」
雖然安息人的奴隸地位懸殊,有些奴隸可以位列宰相、大法官或者赫爾沙依,但大部分安息奴隸的處境卻比較悲慘。
按理說,安息國內沒有太多的動蕩,比起新林郡這種土地貧瘠、剛剛經歷戰火的地方來說,怎麼都更加吸引人一些。
親從官多半是林中大族子弟,從小迎來送往,什麼話都能接,還能接得圓潤無比,結果聽到郡守這麼說,竟然幾次欲言又止,最終問道:「郡守婦人想要什麼樣的東西呢?」
如果大穆護變成了一個「披著穆護長袍的諾曼教徒」,那麼一切都變味了:人們不會在乎諾曼教義是否真有可取之處,人們只會覺得,大穆護是個偽信者。
「好在唐人缺乏馬匹和糧食,這兩樣東西只要運到了邊境就會被唐人要走。光明之神庇佑,希望唐人養不出駿馬,希望唐人養不活居民,否則我們要給唐人賣木材和鐵礦了。」
安息入侵布爾薩半島之後,安息帝國和諾曼帝國簽署了合約,諾曼帝國將安息人占多數的地區歸還給了安息帝國,雙方重新確定了邊界。
這裏曾是安息人和布爾薩人混居的地方。
新林郡是都護府各郡之中,受到破壞最嚴重的一個。
郡守和他們約定:要先在新林郡開拓一年,才能酌情放行。
只是貿易城邦太過軟弱了。
這些諾曼人竟然是春申來的,難道春申的公爵,已經開始籌劃南侵了么?
如今安息帝國的勢力分野,已經無人可以仔細琢磨了。
「這些人體格很好,力氣很大,如果能用來幹活的話。」
如果真的是這樣,新林郡可不容再次有失了。
周圍的布爾薩山民則好奇地觀望著唐人莊重地舉起戰士的棺槨,將死者逐一安葬在妥善宜葬的地方。
不過好在新林郡守已經下令:各地的城鎮、唐市,要妥善安置流民,山地的布爾薩部落不得劫掠流民,違者嚴懲。
郡守說:「布帛這些東西,新林也有出產,便是土布也足夠賞賜了。都護送來的布帛,織造精美自然沒話說,只怕山地人卻要嫌棄這些布料太薄,不能穿著翻山越嶺的。」
潰軍本來指望將科爾卡山脈當做避難所的,不料此地的唐軍更加難纏。
南郡的富庶,疊加在了「富裕尼塔」的傳說之上:高原上的安息人,大多聽說過翠綠平原的傳說,不論這塊平原叫做尼塔還是叫做南郡,對他們來說都是夢想中的家園。
郡、城制度完全崩潰,三處唐市也被焚毀。
聰明一些的安息人則沒有直奔邊境,而是朝著北方先進入山區,躲避領主士兵們的追擊,隨後再折為南下,從科爾卡山脈進入都護府境內。
當南郡開始在郡、www.hetubook•com•com城兩級之間加入州府的時候,新林郡卻只能重頭建立「郡城」統治。
貿易城邦,自然是首選。
這些骸骨讓唐兵看了咬牙切齒,布爾薩歸義人看了也憤怒不已。
一支四百人的大隊已經集結完畢:兩百唐兵、六十山地歸義兵、一百四十布爾薩民夫。
這些在高原上被軍人首領輪流統治過的安息人,統治起來頗為馴服,倒是大大地出乎唐人的意料之外。
些沿著平坦的大道逃荒的安息人,很快就被追了回來。
親從官:「——好。」
曾經,安息的南部將軍列加斯等人還會不斷地派出軍隊北上,幫助沙阿沙平定一個又一個暴亂的城鎮,將擁戴大穆護的軍人攆到了東北部的貧瘠之地中。
親從官舔了舔嘴唇:「可——可了不得。郡守說得這樣詳細,都讓人覺得打了腹稿。」
郡守白了親從官一眼:「可不就是打了腹稿。我家夫人天天在耳邊念叨。她的一個兄弟去過臨湖,旁觀了都護入城禮。山豬吃了精米,可就漲了行市,回來天天說那些鎧甲漂亮的很。這就在我家夫人心裏種下草了,如今她沒日沒夜地找我要鎧甲,煩得很。」
因為氣候原因,夏收之後的高原,穀物的收穫已經無從指望。
本來準備逃亡貿易城堡的安息人,只能將目光投向了都護府。
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安息農人開始離開家園,朝著邊境匯聚而去。
唐人在邊境設下了馬市,許多安息商人都在邊境設下了臨時的居所。
「你們若是去過了唐人的馬市,就會看見他們也是極為富裕的居民。他們本來茶園很少,但這幾年出茶越來越多,最早只有托利亞山脈種植茶葉,現在,托利亞山脈的西麓,唐人在許多的丘陵上都種植了茶園。此外,唐人還有很好的布料、瓷器、琉璃器,他們最早不出產掛毯,我們帶去掛毯就能換到彩磚和茶葉。現在唐人變得挑剔了,只要最好的掛毯,普通的他們自己就能織造,可是我們卻造不出來那些漂亮的琉璃瓦和瓷器。還有絲綢,安息絲綢過去比不贏唐絲和烏蘇拉絲,現在也比不過布爾薩絲(都護府)。」
章白羽命令新林郡守,被古河人入侵打斷的釐清土地、設置唐市、安置山民的事情,要儘快著手恢復。
新林郡如今百廢待興,對遷徙來的移民自然雁過拔毛,不允許他們直接南下。
安息西南部地區,一個安息人要承擔的賦稅,四倍于別處,更不用說勞役了。
城守就有兩位陣亡。
若是再等一年多,這些歸義士兵的髮髻,應該和他們身邊的唐人袍澤一個樣子了吧。
各地肅清諾曼殘匪的戰鬥依然在繼續著。
這些人攜帶著糧食、鐵器、火種,他們舉著都護府的旗幟、踩著羊皮靴,越出了北山口,朝著遙遠的林中郡跋涉而去。
新林郡舉行了公祭。
無人知曉,這支隊伍會遇到什麼人。
新林和懷遠之間的聯繫很快就恢復了。
「當初林中人能南下,現在諾曼人能南下,說明北方https://www.hetubook.com.com道路已通。」新林郡守告訴新林的熊都尉:「還請都尉派出一支人馬北出山口,北上尋路。」
四天之後才因四顧無援被擊敗,遭到了古河人的屠戮。
親從官立刻起身拱手:「郡守莫急,我派人立刻去懷遠調來這些軍甲。」說完,親從官試探著問道:「此次來,還帶了六十多車的精美布帛,準備做賞賜用,怎麼賞賜,還需郡守列一個名冊出來。」
沙阿沙知道,過度地依賴奴隸軍人,最終會拖垮他的帝國,但是除了奴隸軍人,沙阿沙已經誰都不相信了:一年之前,他甚至拒絕列加斯北上,不久之後卻又下令列加斯儘快前往首都。
「皮鞭、皮衣、皮靴;精馬鞍、長羽帽、硬角弓;馬胸鈴、馬靴刺、馬鎧,再加上幾幅營兵甲,要打造得小巧些的。」郡守如數家珍。「要她能穿。」
新林城破的時候,這些人來不及退走,便聚集在一處武器庫中抵抗。
在諾曼帝國最強勢的時候,此地屬於布爾薩行省。
熊靈均一笑:「郡守說得好。我這便去準備人馬。」
曾經有許多安息貴人稱呼大穆護為「神聖祭司」,到了現在,同樣的一批貴人們,卻在各地揭大穆護的短。
首都附近的區域,對沙阿沙還比較忠誠,士兵也多半由純粹的安息人組成;
郡守許諾將孤兒們看護在身邊,告訴他們不必再為生計所愁,從此之後,都護府負責養育他們直到成人。
中部和西部地區,各地的安息軍人已經逐漸接受了沙阿沙大權旁落的現實,開始在各種首領的旗下作戰。
所有的城鎮,在七天之內全部光復。
邊境的安息人在生活困苦之餘,自然將目光投向了布爾薩半島。
列加斯很熟悉安息貴族之間的鬥爭:他們無法在戰場上取勝的時候,就會採用宮廷陰謀來剷除禍患。
諾曼人的南下,對新林郡守的觸動卻是很大的。
反覆無常的沙阿沙讓列加斯也不敢輕易北上了,他擔心沙阿沙已經被首都的貴人們控制。
不久后,河灘上荒棄的田畝、莊園,開始出現了安息農人的身影;
幾天之後。
可是安息流民卻源源不斷地湧入山區。
唐人佔據布爾薩行省后,為了謀求和平,便承認了這個條約,繼續交出了幾塊安息人占多數的土地給安息帝國。
大穆護本人很早就逃離了首都,他有好幾次公開了與沙阿沙講和的信件,只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聽從大穆護的號召了。
可就算付出了這麼多東西,安息人卻也得不到任何安寧:領主們不會去逮捕盜賊;商人們囤聚著糧食取利;所有的軍人都可以隨便去一個村莊之中拉走居民;舊式的聖火殿堂死而復生;新穆護們急於聚斂財產、招攬穆護兒女。
可是南部將軍的努力並未挽救帝國。
他們說,大穆護所謂的新教義,不過是諾曼信仰的拙劣翻版——大穆護早年實際上是個諾曼信仰的教徒,他認識到了「一神」在神學上的好處,試圖將的拜火教中的光明之神改造為上帝,而黑暗之https://m•hetubook.com.com神則被解釋為一個墮落的天使,從而完成教義上的演變。
都護府和烏蘇拉開戰之後,貿易城邦莫名其妙地就被都護府教訓了一頓。
他們遇到唐人、布爾薩居民之後,就自言身份,說是要投奔托利亞沙伊的。
讓新林郡首感到意外的是,陸陸續續有安息流民遷徙而來。
悄悄的逃亡開始了。
新林郡守最初以為安息國內要麼內戰再烈,要麼爆發了瘟疫,結果細問之下,這些安息農夫卻說,這兩件災禍都沒有發生。
可是北方不一樣,北方依然有諾曼人和烏蘇拉人的勢力。雖然具體情況如何,新林郡守說不好,可是敵人隨時會從新林郡發起進攻,這是不能不防的。
裏面有三十多個唐人還有六十多個布爾薩人的屍骸,男人女人都有。
熊靈均見郡守說得有理,便點了點頭。
親從官很好奇:「郡守為何看起來有些不高興。」
安息奴隸們開始朝著布爾薩逃亡了。
安息人再次墮入了可悲的傳統之中:沙阿沙為了對付一部分軍人,開始從草原人那裡招攬奴隸大軍,為了討好奴隸大軍,邊境的土地被分封給這些新加入的軍人。
「這次是諾曼人,下次說不準是誰。」郡守說:「林中和新林之間,這道邊林太危險了。這裏荒廢無守,誰都可以在這裏泊船停靠,萬一烏蘇拉之賊在這裏登陸,我們卻渾然不覺,禍患就來了。這次北上,還要在海岸邊設置望寨,一有海上之賊靠近,立刻就要警備整個新林。」
新林郡守在一份攤開的地圖上,和熊靈均都尉謀划著。
帝國的文官機構幾乎蕩然無存,曾經被沙阿沙打壓而心懷不滿的貴人、奴隸軍人紛紛崛起。
古河人已經被徹底擊潰,布爾薩半島上已經沒有獨立成軍的勢力敢於威脅新林了。
大穆護壓制的許多拜火教的惡俗,正在以更加迅猛的勢頭回歸:聖婚、殺死寡婦、泛濫的祭祀活動、公開招攬信眾的異端信仰、各地湧現的先知。
因為飢荒而產生的逃亡,往往不需要等到收穫之後:在夏收結束后,農人們就能預料到秋冬之季的景象。
潰敗的軍人抵達新林郡后,立刻遭到了一股股唐軍的猛烈狙擊。
親從官以為郡守嫌棄這些東西不夠,便笑著對郡守說:「大人,百鳥綢這種東西,韓夫人和白縣主,每年都不過用一兩匹,是極好的東西了。」
安息農夫和奴隸們都是很聰明的。
破損的城牆上出現了腳手架,安息工匠在附近的幫忙;
唐人官員在各地安置唐人、布爾薩農戶的時候,幾乎不會遇到什麼阻礙。
新林城內,唐軍挖掘到了一個埋骨坑。
諾曼人不得不逃入了溪谷和深山之中。
這樣的思潮,對於大穆護的教義極為不利:這瓦解了大穆護的根基。
許多年前,大穆護掀起了這等狂潮,如今這狂潮卻要將所有的安息人裹挾其中。
「若是北方有險可守,來年,便要出山口設置堡寨,」熊靈均說:「若是無險可守,山口附近的諾曼舊堡,就要考慮翻修了。」
新林郡守沒有和*圖*書料到,都護府最窮困的一郡,竟然成了安息人的樂園。
「以後會好的。」郡守寬慰都尉:「平定唐土后,邊林便是我唐國腹地,到時採伐群山、闢為沃野,當初殞命路上的林中父老,便算是安葬鄉里了。」
懷遠一戰結束后,新林郡的唐軍、布爾薩山地軍立刻走出山脈,開始反擊。
新林郡守站在山口為這些人送行。
這些安息人在諾曼帝國的治下,是布爾薩行省的三等公民。
唐軍士兵將潰散此地被俘的諾曼、羅斯士兵捆在一起。
回歸安息之後,這些人的地位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新林郡守發現,和唐人埋葬在一起的布爾薩人,許多已經紮上了短短的髮髻。
這種說法增加了都護府的吸引力。
可是那些追隨大穆護的貴族們,恐怕從一開始就不在乎教義的好壞。
他們的去處有兩個:要麼是安息南部的貿易城邦,要麼是火海之中崛起的都護府。
不論唐人、歸義人,全部身著一色的素服。
新林郡守一邊總領著各地的作戰,一邊籌備著一支遠征軍。
安息人抵達新林郡后,歸義的速度明顯快過當地的布爾薩人。
在作戰中,這些山地部族在最艱難的時刻,依然選擇站在唐人的一邊,戰爭結束后,唐人自然按照山地人心滿意足的辦法處置俘虜。
此外,章白羽派來的親從官還帶來了四卷白鳥綢、十二件男女成衣、胭脂、妝粉、銀底玻璃鏡一面、銅鏡六面,賜給郡守夫婦。
除了流民之外,還有許多單獨逃亡的安息人,其中大多數都是奴隸。
安息的軍人首領、大商人、穆護軍、奴隸大軍,都將這些安息人視為無人保護之輩:要麼勒索糧食、要麼勒索金幣、要麼勒索人口。
新林郡。
「就是苦的過不下去。」
郡守立刻反應過來,連忙解釋:「我家夫人恐怕覺得這些東西太過女兒氣。」
不過重建的速度總比初創要快一些。
安息移民們遷徙到新林郡時,已經頗為不易,如今又不被允許繼續遷徙,不由得哀嘆連連。
在安息帝國的西南部,安息人的生活極為惡劣。
那裡自古富庶,糧食豐饒多產,又未曾經歷過戰爭,社會秩序相當穩定。此外,那些地方也是安息人主政,雖然有一些貿易城邦已經改信了諾曼教義,可是當地的安息人教會,卻比諾曼人的要溫和一些。
奴隸們的意志有時候比起流民更加強烈。
大穆護曾經以為,他可以借用一種新的教義,來改善這個帝國,將安息帝國從一個凡人的國度,改變成一個敬神的虔誠國度。
他們到新林郡來,是不打算在這裏久居的,他們希望經過新林郡南下懷遠郡,甚至繼續向西,走到南郡去。
聽安息商人們說,唐人並不像是看起來那樣的兇殘,他們也是做生意的好手。
安息人尤其如此。
郡守搖了搖頭:「我家夫人估計穿不得這些。」
今年的高原,夏收慘淡。領主們擔心到了秋天糧食供給不足,便加大的徵收力度。募糧官進入了各個村莊,將糧食帶走。無數的村莊陷入了蕭條和哭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