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王國的建立

作者:秋官
王國的建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率土之濱 第五章 唐福

第九卷 率土之濱

第五章 唐福

萊赫共和國設置在各國的貿易站、自由港,將唐福列為了「禁運商行」,一旦唐福商行在外國擁有了產業,萊赫共和國的商人團,便有義務與它競爭,並且將它攆回唐國國內。
萊赫人的布料遇到破損,更換新布極為麻煩,唐福的布料則可以布破即換;
唐福商號的拍賣行,取代了木料堆積場,成了北港城內最熱鬧的地方。
城守府的模樣融合了萊赫築城術和唐式的外觀,它的基座和堡壘石牆,渾如萊赫人的城堡,但是屋頂則是唐式的飛檐瓦頂。
前來購貨的,一半是唐商人,另外一半,則是常駐唐地的各國商人團。
數百織工、染工、夥計,也一併由唐福安置。
長史府接二連三地接到了伊茲米塔的投訴,不得不派出了吏員協助食貨司在被港城確立抽賦制度。
唐國是一棵大樹,唐福則是盤繞大樹生長的藤蔓。
伊城,是很早就投奔唐人的城鎮,現在倒是享受了類似自由市的待遇。
唐軍對城內的財貨貿易無甚管轄,商販和居民們為了躲避朝廷抽水,便將北港城當成了合法的逃稅地。
居於城鎮中央的城守府,就快要竣工了。
唐人每築一城,必然會在城鎮中心修葺這種城守府。
可以想象,如果唐地每座城鎮的布料都能自行標價,那麼地方行為了賣出布料,恐怕會自行降價,到時候唐地的商人們損失更大。
布料之爭本來焦灼,萊赫人卻自己斷送了商路。
為了還債,這艘船便一直在海峽附近轉運貨物。
唐福商號兩兄弟這些年安置的家人,也作為商號管事開始忙碌生意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北港繁榮后,伊茲米塔城就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章白羽陛下多年前設想的貿易路線,是連接南海城、蘇培科、瑞德城的漫長商路。
瑞德城的吏椽都很好奇。
這些大屋提供床位,也供應簡單的餐飯。
「我會去面見唐王陛下,申請一筆錢。」科倫坡說:「我會為他建立一個商行的,就像唐福一樣的商會——西皮克商會!」
唐福商會的兩兄弟終於在瑞德城再度碰頭。
商人、夥計、小販、挑運工、馬車夫紛紛散去。
這種為工地場社準備的盒子飯,倒是很符合五郡風氣。
兄弟見面,雖有慷慨之歌,不免悲喜交加。
萊赫人的布料四百錢一卷,這些新布料就三百九十九錢一卷;
唐國則將目光投向了蔚藍的大海。
「你說世界是個橘子,」蒂亞斯:「即便是真的,又有什麼用?」
龐城守笑著說:「你們懂什麼。陛下給他家題字『唐福』招牌時,我還是陛下郎隊中的小小一兵呢。」
唐福還供應一種簡單的盒子飯。
唐福每次出布,萊赫人就必然壓價,想要擠走唐福。
李遠忠搖了搖頭:「既然是拍賣,城守就不必憂心了。我們不佔官家的便宜。」
食貨司要求獲得定價權,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從自家商人頭上抽錢。
北港市每天出魚數百桶。
人多手雜,隨意爭搶的人吃得多,靦腆內向的時候什麼都吃不著。
這種盒子飯本來是給唐福自傢伙計吃的,米飯、魚湯、蔬菜、瓜果按照時令供應,也按照各地特色風味加餐。
瑞德城的布料生意大戰中,萊赫商人團很快就被唐福擊敗。
烏蘇拉進攻都護府時,也派出了艦隊寇略蘇培科,但因為蘇培科軍民奮力抵抗,海寇基本都是上岸即死。在蘇培科之戰中,唐福商會耗盡了人力、財力,唐軍走到哪裡,唐福商會就運糧、送葯、轉運傷員到哪裡。
北港城內一時多出了許多種類和_圖_書的小販:腌魚工、剖魚人、刮鱗人、熏魚人。
拍賣行周圍,則是唐福商會的六七幢大屋。
這些家人都已改姓李,入了李家籍冊。
李遠義連連搖手:「我們兄弟兩人,賴陛下得活。如今產業興旺、妻子在旁,這都不算照顧周到,什麼叫呢?」
唐福設置了貨棧、倉庫、鋪面以及一個露天的拍賣行。
「忠哥兒,」李遠義拱手,作別自己的兄弟:「一路保重。」
這種新式的城中要塞,逐漸成為了唐地新城的標準建築。
船長做了幾次生意,結果虧錢越來越多。
賬房們則在內屋中撥弄算盤,小聲地彼此討論今日的得失;
這之後,朝廷開始授田、擴軍。
至於盒子飯如何燒制,唐福兄弟倒很有心得。他們最初做的生意,就是攤點茶鋪,他們最知道如何烹飪這種簡單的飯食。
唐國的財貨、男女,將會在唐旗和福旗的掩映下,破開波濤,直達大海的盡頭。
李遠忠即將前往伊城,從那裡他會乘船前往埃辛,再換船返回蘇培科島。
魚肉貿易帶來了很大的繁榮。
兩兄弟各自有了幾男幾女,身邊也有這幾年精心挑選的「家人」。
萊赫人的布料推出了六七種紋路,唐福的布料便允許買家自行選擇布樣。
這塊招牌如今出現在唐福的每一個鋪面中。
在城守府的北邊,會有一片貿易區,稱為某某市。北港城的貿易區,就叫做「椽市」。唐軍和民夫採伐了大批的雪松、柏樹運入城內。如今是貿易區的地方,木料曾堆積如山。小吏和送木料的民夫在此交接貨物,此地便得此稱呼。
幾年的時間裏面,蘇培科唐福積攢了大量的金銀。
萊赫商人團到了那個時候還沒真得弄懂,唐人的朝廷並非西部邦國。
兩兄弟都笑:「正有此意。我們聽說,有許多烏蘇拉賊產要拍賣。其中有家布料行,過去常從我家收麻料,我挺熟悉他們的生意。若是能承下這些鋪面,便是萬幸了。」
這一下,瑞德城內的布料作坊、場社就分成了兩派。
萊赫人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如果能夠成立布料行會,那麼未來布料生意就在商人手中,如果跟著食貨司,那若是有一天的君主橫徵暴斂,商人們便會第一個完蛋。
蒂亞斯和科倫坡閑聊著。
留在蘇培科的李遠忠,傾盡家財支持島上唐兵作戰。
許多唐國朝廷不方便出面的交易,尤其是面對羅斯地區的貿易,都會選擇在伊茲米塔進行。
北港內,木料、石料交易逐漸讓位於魚市、皮革交易。
古河郡西北部的鹽場、漁村、皮子工匠、肉商、奶品販子,很快就將北港作為了他們交易的集散地。
唐福幫這艘冒險船還清了欠款,也藉此成為了這艘冒險船的東家。
春夏之季,西部列國行齋,魚肉供不應求。
如今,在春申河口以北,所有的布料上都有一個小小的「福」字。
唐福最值錢的東西,就是章白羽陛下題字的招牌「唐福」。
「這唐福是什麼人?」他們詢問城守:「大人竟然如此看重?」
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打尖、住店,有時候只想找點東西果腹便出發去下一個地方。
唐福商號在北港的管事,則帶著一份貨單前往北港食貨司。
來到瑞德城的李遠義,則置辦了桑園、麻園、織造坊。
大多數唐貨,都被唐福送入了北港進行拍賣。
許多商號再度緊張了起來,他們擔心戰爭延續下去,加征布料的事情會源源不斷的。
不久后,在埃辛城舉辦了第一次「唐貨拍賣」。
「這家唐人商行,在幾www.hetubook.com.com年前默默無聞,最近卻突然崛起,這背後少不了唐國國君的支持。」
唐福發跡的時刻到了。
這次李遠忠返回蘇培科島后,還要繼續南下。
「商行的主人是兄弟兩人,在唐軍從蘇培科島起義的時候,就成為了『宮廷商人』。這家商戶做生意的時候,非常不在乎商業傳統,他們最大的財產,就是對唐國國君的忠誠。」
等城守聽說是唐福商號的兄弟來,便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命令左右前去邀請貴客。
說完,李遠忠將他這幾年從蘇培科島積攢下來的金銀搬了出來。
朝廷採買的肥差,毫無疑問地落在了唐福商號上。
龐城守很驚訝。
食貨司這樣做,是在拍賣的時候,能夠統一調度唐地財貨,對西部列國抽錢。
「唐漆器,十二包,春申貨,品上。」
唐福商號則是完全遵從都護府令,只使用建元唐錢進行貿易。
龐城守聽完后倒也很好奇:「那你們今日來,是想把生意開到瑞德城了?」
旗幟、彩幅、敬天旗幡、賀字旗所用布料,皆由唐福商號提供。
按照唐福的秉性,這種盒子飯很快就會追隨唐軍、唐商人走遍各個角落。
一旦有命令傳來,即便是叫唐福把產業全部上繳,他們也不會猶豫。
戰爭期間,擠壓起來的萬卷絲綢布帛,在西部商人們的競拍中價格瘋漲。
這段時間,唐福兄弟各自成家,並且招攬了許多「家人」,一般都是寡婦、孤兒、殘疾的兵士。
城守點頭:「這是自然的。你們既有金銀,出身又清白,購置產業之事,不必來找我的。」
食貨司的這種舉動,實際上是將南地五郡的財貨定價分品之權,全數納入了囊中。
對探索南部大陸,蒂亞斯很有興趣,但科倫坡則興緻不佳。
唐福再一次站在了唐軍的一邊。
唐福作為瑞德城內的布料商人,參加了埃辛城的拍賣。
北港城藉此吸引了大批的居民前來。
夜色下。
北港。
為此,唐福雇傭了一艘托萊人的冒險船。
椽市周圍,逐漸有行商坐賈租賃貨鋪,布置生意。
「幾年的時間裏面,倒有不少人來我家桑麻園。其中有些志向大的,學了桑麻織造手藝就要自立門戶,我也給錢讓他們走,願意留下來和我過成一家的,我便讓他們入了我家籍冊。林林總總,終於招攬了上百男女。這些人是定了計不會走的,有了人手,我家才好幫著官家做事。」
這樣的唱貨聲時時刻刻都在人群之上迴響。
船長名叫蒂亞斯,船上有一個萊赫冒險家,名叫科倫坡。
萊赫人悔之晚矣,如今唐福這些商號,已經把持了瑞德城的布料生意。
官家用度石料不計本錢,北港城內的石料都是從托利亞山區千里迢迢運來。
食貨司取得了布料定價權,並且按照食貨司的慣例,將布料分品定級。
五郡的唐人總是行色匆匆,從不在一處停留。
當初覺得跟著都護府不能賺錢的商人,這個時候只有滿腹悔恨:在都護府內,一匹布料賣到兩千錢便是上品;可是賣給西部商人,隨便一匹中等布料便可賣到兩千多錢。
李遠忠也點頭,對兄弟告別:「兄弟團聚不易,但陛下的託付為重,外裏海濤也是要去的……」
不久后,唐福的生意就基本穩固了第一條商路:從欒城購買便宜的桑麻料,在瑞德城北加工為半成料,又在瑞德城內織造為布料。
這種竭忠之舉,是出於報恩的心思。
唐軍收復春申城后,宣告了朝廷正統。
整個北方,還沒有一個國家重視和_圖_書南部大陸。
伊茲米塔的城市王公,如今已經獲封為唐男。
很快,瑞德城內就湧入了大批布料。
可唐福在官員、軍人之中,卻聲望極高。
大批唐貨南下之後,朝廷食貨司自然要找人分銷。
城守笑著說:「唐地法度頗嚴,誰能欺負你們?」
這份備忘報告,被萊赫女執政交由議會討論。
最早出現的盒子飯,還是在蘇培科島上。
他家集結了許多布料,在埃辛城將胖公主號的船艙裝得滿滿當當。
萊赫商人團飲恨離開。
「這幾年,不知道遠義在瑞德城郊是在做什麼?」
食貨司召集瑞德城的布料商,要和萊赫人爭奪布料的分級、定價之權。
他掀開李遠忠帶來的箱子,只見裏面金銀皆有,大多是諾曼、安息人的金銀幣。
唐人的貿易船隊,正準備駛向遙遠的海域。
在給萊赫執政官寫去的備忘錄中,萊赫商人團這樣描述唐福商號。
「世界像個橘子,那麼唐人故國的東邊,就有一條商路抵達皮克島。」科倫坡很興奮:「你知道香料在皮克島是什麼價么?如果能從唐人故國出發,朝東航行到皮克島,說我們會賺多少錢?」
為了確保物料用度,唐福又給一家車馬行借錢,讓他們購置挽馬、牛隻、大車,但要優先幫助唐福運送布料。
唐福商號使用了最好的布料,匆匆將春申城裝點一新。
萊赫商人團要競爭的,也不是瑞德城內的布料商,而是整個唐地的織造作坊。
蘇培科島要修築碼頭,數百民夫工匠們每天下鍋造飯很麻煩,便只能從蘇培科鎮上提前準備食物。
當初唐人的設想,若是被他人聽了去,只怕會笑掉大牙。
兩兄弟做生意很有一手,但同時,他們也牢牢地咬准了一點:不論什麼事情,都聽從唐軍和官府的號令。
這些唐貨包括漆器、扇子、唐地香料、貴重木材、精美皮具等等。
一派跟著萊赫商人團,希望成立布料行會,將食貨司趕走。
伊茲米塔雖然如今頗受朝廷器重,誰知道未來是怎麼樣的呢?北港則不一樣,它修築目的,就是要集散西部唐海的財貨。它會變成什麼樣,人們心中是有數的。
港口敲響了鐘聲。
這些人一旦習慣了唐福的盒子飯,就懶得再去尋找其他的餐點鋪了。
若能劈開萬里沃野,唐國便再無土地兼并、民口冗餘之禍。
龐城守很快就見到了唐福兄弟。
蘇培科的唐福商號,主要為唐軍縫製軍衣、修補船隻、打造兵器,因為蘇培科與外部隔絕,金銀賤如泥土。
北港。
「唐混香,十六包,林中貨,品上。」
唐福商號今日的拍賣已經結束。
在北港,唐福又找到了一個新的生意。
搶佔烏蘇拉人留下的生意缺口,唐福最大的敵人是萊赫商人團。
萊赫商人團自然不答應。
城守府的功能很多。
面對唐軍的征派,這些商號便猶豫推諉不斷。
最初只有腌制好的魚肉會被買走,最後便是漁販在一旁剖魚、漁販老婆飛快地給魚肉抹上雪鹽、工匠將一盆盆魚倒入大木桶、小工在一旁給木桶封蓋,民夫們急急忙忙地將木桶推上貨船。
章白羽簽署了「授衣令」。
因此,科倫坡更願意朝東航行。
「當然是西皮克了。」
唐福是兄弟兩人起家,最早還是在蘇培科島上,也就是當初陛下起兵之處。
兄弟都知道,唐福能夠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全憑為唐國奔走效力,他們不能為了團聚之樂,違背了唐王的囑託。
「唐福初入瑞德,人生地不熟。若是沒有官家照拂,生意哪裡敢做?錢款我們給足和-圖-書,我們也不求欺負別人,只求城守記得我們,叫唐福別被排擠出去了就好。」
唐錢、布帛、商會錢票大行其道。
烏蘇拉人走後,布料市場的交易非常混亂。
北伐之際,唐軍需要轉運布料北上。
寒暄過後,城守詢問兩兄弟:「遠義當初隨同陛下從南海返回,在城外找農丞領了桑麻園,陛下也囑託有事多加照顧。這幾年,卻也不見遠義過來找我,陛下若是問起來,還說我照顧不周了。」
龐城守說:「這個好辦。烏蘇拉賊產,關涉布料生意的有二十多家。官家出面,倒是可以給你們一家小鋪面。」
李遠忠看著這些東西也頗為感慨:「當初不過小小茶鋪,這幾年跟定了唐軍,這才有了這些積聚。到了瑞德來,聽二弟說都護府不用金銀,只用銅錢、布帛。這些金銀,便獻給城守,希望城守酌情發些唐錢,供應我家商號用度。」
冒險船迎來了四十多名唐商人、士兵、夥計。
「尊敬的執政官,我希望共和國如今能夠警覺起來。」
不久后,和唐福打交道的人發現這種盒子飯很方便,唐福便趁機做起了這種生意。
此次,唐福商號還有一個新的目標:繪製南部大陸的海圖,尋找南部大陸上的邦國,如果可能,尋找南部大陸南方的盡頭。
海風微涼。
北港城有很長一段時間由唐軍駐守。
布料、瓷器、香料、土茶、琉璃器、諸色方貨,外國商人團一再被排擠了出去。
唐福商號的夥計們也在清點場社;
「其實也沒做什麼。」李遠義說:「陛下百戰常勝,瑞德城不驚不擾,後來又有林中子弟西遷。我家桑麻園中,許多農事雜活,都要招攬人手過來幫忙,單靠我和婆娘,是忙不過來的。這幾年,我就從過境的唐人、歸義人中間挑選家人。我家多有餘糧,生計不憂。林中子弟初來乍到,若是願意做活,我也不會苛刻待人。」
「哼,做夢,」蒂亞斯嗤之以鼻:「你準備怎麼稱呼那裡?」
「唐福這樣的宮廷商人,絕對不會滿足於留在唐地的。它如今發展迅猛,但只是在唐國國內橫行霸道,等到它在唐國站穩了腳跟,一定會從埃辛城出發,將貿易站修築到西部各國。這需要提前做好應對。」
瑞德城內,烏蘇拉商布料行便被轉給了唐福。
唐福兄弟兩人,一人留在蘇培科島,一人早早地來到了瑞德。
附近的漁村經過一季繁榮,也開始購買大漁網、新漁船。
「西皮克?」蒂亞斯聳了聳肩膀:「我猜皮克人不會高興的。」
偌大的唐福招牌,終於在瑞德城內懸挂起來。
在南方荒蠻海域定居的,只有各國的異教徒、漁夫、破產出海的農夫。
唐福在這種紛爭之中,根本沒有任何猶豫:他們立刻登門拜訪了食貨令哈桑,表示會全力支持食貨司。
每天,成包的唐貨都會被堆積在貨場中,由幾個幹練的拍賣師進行唱價。夥計們在耳朵上插著鵝管筆,匆匆地記錄著唱價。
唐福商號,也隨著唐人大道的延伸,將布料運送到了越來越多的城鎮。
不久后,萊赫共和國發出了命令。
唐福就雇來了蘇培科島上的細木匠,讓他們打造了一種內含方格的食盒,將裏面裝滿麵糰、甜辣醬、魚肉塊等等食物,在吃飯的時候一人一盒,終於杜絕了搶飯的問題。
這些布料,未必是唐福商號親自織造的,但是唐國官員卻對唐福印象深刻。
鵝管筆,在唐地的許多地方都讓位給了唐筆,但在拍賣行、貿易站這種需要速記的地方,它依然被使用著。
南郡的布料紛紛北上,https://m.hetubook.com.com北地的唐貨則南下。
北港的腌魚,也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名聲「血魚」。
伊茲米塔每年都要向臨湖城繳納大筆的賦稅,在北港城崛起后,伊茲米塔就感到了危機。
瑞德城守聽說兩個商人要來求見,本來不想搭理的,覺得讓食貨司的人去接待一下就好。
拖萊王國的旗幟被放下,唐旗升起。
南海城外有大鯨、南方大陸有珍奇的香料、當地的土地經過開墾便能耕種。
另一派則跟著食貨司,願意聽從官府定價。
科倫坡被一個古怪的學說吸引了。
他要帶著三艘貨船、一艘冒險船從蘇培科出發,前往南海城。
「唐國每次要侵犯商人和市民行會的權力時,這家唐人商行就會出面支持,最後讓唐人的國君如願以償。」
這樣的腌魚桶被裝入船艙的時候,桶底還會汩汩滲出血水。
唐福旗幟,在空中飄揚。
唐福立刻在南地五郡採買布料、購置布匹、縫紉軍衣供給軍中。
烏蘇拉人圍困都護府時期,兩兄弟就開始發跡了。
大多數漁網,都來自唐福商好。
李遠義、李遠忠兩兄弟站在門口告別。
烏蘇拉投降之後,蘇培科城守破例允許唐福商號的人攜帶金銀北上。
章白羽稱王的時刻,城內裝潢、彩飾、旌旗,全部指名讓唐福商號操辦。
有人估計,唐福商號拿走了四成「北地唐貨」。
各地前來的商人,一旦參与了拍賣,就能得到了免費的床鋪和草料。
那個學說聲稱,世界如同橘子,只要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就能從另一個方向返回。
唐福李家,從上到下都將唐軍視為家人。
一艘貨船、兩艘貨船……越來越多的貨船上面飄揚起來了「福」字旗。
這種做法,在唐地的各處一再上演。
瑞德城,是唐地布料集散之地。
幾年之間,海路暢通,唐人也有了貨船,這種夢想竟然成了真。
這艘冒險船幾年前就滯留在唐地了。
瑞德城的唐福商號主要是從欒城購買蠶繭、麻料、布絨,經過簡單的加工后,送到瑞德城的官辦織造作坊之中。
初說起唐福,大多數唐名都會感覺很陌生。
萊赫商人們這才明白,食貨司才是唐地最大的行會。
「唐扇,三包,清河貨,品中。」
若是布料的定價權被唐人拿走了,萊赫人還賺什麼呢?
北港一切皆新,唐福便將此地當成了古河郡的據點。
商號的門口。
「唐福商行的崛起,也是因為如此:瑞德行會在爭取合法權力的時候,唐福從中作梗,成為了唐國的布料代理人,並在後來的拍賣中發跡;唐王北伐的時候,唐福又不顧其他商人的擔憂,毫無底線地支持戰爭,所幸唐軍快速取得了勝利,不然唐福註定破產;如今,唐福開始將生意的重點放在了北港城。這是一座新唐城,唐福選擇這裏的原因很簡單,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面,唐國的國內貿易,會是南北兩地之間的貿易。唐福在北港城修築商鋪,佔據先機,等到唐國完成統一,它便能更進一步的發展。」
「唐福獻禮」的事情一時傳為美談。
兩兄弟前往了瑞德城守府。
唐地南北的貿易,多半還是在朝廷的主持下,進行「以物易物」。
古河郡。
萊赫商人團如今更是將唐福視為「唐國的宮廷商人團」。
兩兄弟是當初校尉救下來的,兩兄弟所娶妻室,也是唐軍解救的唐民。
如果那個學說是正確的,科倫坡向東會走到迦毒,接著是唐人故國,再從西部接近皮克島。
北港城的自由終於結束了,只是許多貨品的集散地已經遷到了北港,本地的商人也就不願意離開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