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率土之濱
第八章 雪原
章白羽聽見了帳外的談話聲。
小部族直接裹挾前進;
築路司的人只是覺得奴工用起來不順手,可心中所想的,是逐漸地削減奴工營的規模,以工匠取而代之。
有人這樣說著。
很快,新林常營控制下的奴工就得到了一個機會:要麼繼續為奴,伐木十年可獲自由,要麼加入六鎮唐軍,憑藉軍功自贖。
噶圖人祈禱著。
奴工們心思已動,勸軍令也已經下發。
不久后,卻有一車車的糧食、草料、布帛被源源不斷地送入了常營之中。
「對於貪圖錢財的部族,可以先以厚賂籠絡,但不能只給錢糧,也要展示軍威、索要人質;對兇殘善戰的部族,就省去了之前懷柔的策略,直接以大軍擊敗就好;對於搖擺不定的部落,可以先威后恩,絕不可返過來,否則對方總覺得可以背叛你,反正你是會原諒他們的。」
冬天來了,噶圖人是無力報仇的。
如今林地雖然被鑿開,可是那崎嶇狹窄的道路,若是沒有人維護,一兩年內又會被叢生的林莽堵塞。
天氣越來越寒冷了。
不光如此,就連春申、清河、歸雲數郡,牢囚死罪之人,也都被押解前往林東。
唐軍的哨騎四處巡遊,卻發現草場已經空蕩無人。
噶圖汗庭西北側。
常營的帳篷已經冰冷無比。
唐軍士兵卻不在乎這些,他們遵從著命令,將這些新釋奴工整編起來。
王鳴鶴跟章白羽爭論了很久。
噶圖在南部的草場也沒有徹底地防禦起來。
一開始唐軍籌策吏員還盤算建立一支輜重隊,後來卻發現,林東常營的糧秣只夠軍隊抵達而已。
噶圖部。
林東常營。
章白羽命令王鳴鶴繼續在草原各部宣揚唐國威儀,將噶圖部的腦袋明碼標價,與此同時,他也對各部發出了邀請「來年秋前,約眾部滅噶圖部。」
「面對草原各部,一碗水端平的策略是不行的,必須有所偏向才行。草原部族的勇士剽悍,快意生死,看重的是幾年之內的享樂和榮譽,不會看重幾十年後的事情。對這樣的居民,一碗水端平,無法叫他們的看到歸附的好處。對待草原部族,要一手提刀、一手給錢,對忠順的部落,不能苛求太多。」
這些奴工們看見唐兵依然害怕:要去撒尿拉屎的時候,一定要徵求唐兵的同意;在索要飯食的時候,一定要向伙夫展示乾淨的空碗,表示沒有第二次取食。
鎮民的帳篷更加輕便,但空間卻更大,甚至可以在其hetubook•com.com中生火。
越來越多奴工脫離了奴籍,紛紛湧入林地東邊。
之所以損耗這樣大,就是因為林間道路崎嶇難走,沿途運送極為不便。
王鳴鶴極為聰明,他一看見唐王派來使者,就料定唐王在搖擺不定。
可是號角響個不停。
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草原上的唐人和其他部族混血很多。
有那麼一兩天,章白羽甚至想要將唐軍撤回來,便派出了使者前去尋找王鳴鶴。
鎮民初來的時候,都很擔心冬天的糧秣問題。
章白羽在林東暫居的時候,就安置了三百多唐部寡婦、少女嫁於唐軍郎官和吏員。
章白羽在修築林東常營的同時,派出了大批哨探朝著東方探索。
築路司自然願意如此。
墨軍成軍之日,便是遠攻之時。
章白羽本來覺得軍力或許不足,等到新釋奴們抵達軍前之後,章白羽反倒有了突襲的打算。
唐人部族中,許多人的相貌已非黑髮黑眼的模樣了。
章白羽發現使者不曾返回,只能命令增派哨騎。
唐軍士兵則安靜得多,他們迷路了,最晚抵達戰場,可是一旦抵達便最快地列陣完畢。
這些哨探大部分都是唐人部族之中的少年。
他憂慮地抬起了頭。
獨特的髮髻,反倒叫唐國的官吏更加容易驗看頭顱:只需要將腦袋后的那幾條鼠尾巴剃光,驗看頭皮顏色即可,隨便丟來幾顆人頭,是無法矇混過關的。
瓮聲瓮氣的聲音在雪幕後傳來。
「以利誘人,可使諸部蜂擁殺噶圖之人。」
大雪變成了暴風雪。
墨軍士兵就如同拾荒的人一樣,站在堆積如山的破損甲胄之間挑選個不停。
紛紛揚揚的雪片從天而落。
視線完全斷絕了。
章白羽過去都以為王鳴鶴是穩重之輩,不料一回到草原上,王鳴鶴立刻就變回了當初那個仗劍橫行的豪俠。
墨軍士兵破衣爛衫、彎劍鈍刀、長矛歪曲。
這等邀請發出的同時,墨軍已經準備出發了。
號角聲四下傳來的時候,噶圖人也都以為是哪一部的牛羊受驚奔走,有牧人在追回牧群。
不遠的距離,熊都尉的面龐卻在頭盔下晦暗難辨。
可惜,等熊靈均接到章白羽的提醒時,遠征軍行程已經過半,除了繼續向前別無他法了。
針對噶圖部族牧兒的腦袋懸賞,不必將其全部擊敗,只需要打得對方膽戰心驚,噶圖帳民就會逃離部族,噶圖部自然潰敗。
奴工組成的新釋軍,被稱為墨
和_圖_書軍,或者罪軍。墨軍的夾衣多半脫線破損、漏棉灌風,並不保暖——唐軍士兵在替換夾衣的時候,經常會把裏面的棉花摳走,領取新夾衣后,再把多出來的棉花縫進去,這樣可以保證自己更加暖和。
接著,唐軍在林東常營設忠烈祠。忠烈祠中有祭郎,主持祭祀西遷途中死難的唐人先靈。
西部草原上的部族,若是遷徙到了河灘草場上的,便能從噶圖部取得過冬的草料,若還是滯留在草場上,哼哼,這個冬天可要死不少人的。
王鳴鶴仔細挑選的一批年輕人就是這樣:他們保持著草原人的發誓,但心思卻極為機敏,也自認為唐人。
草原之上,馬匹將會逐漸由肥轉瘦。
唐軍士兵們在疑惑之中等待了兩天,唐王的命令終於下達了。
唐旗被風雪打得垂落委頓。
噶圖人有許多武士、使團正在各部駐留,催促年末的貢金。
若是按照如今奴工的訴求,那是十有八九的奴工都想要從軍了。
河灘上密密麻麻擠滿了帳篷。
該死的雪。
他直接的參與制定了對草原各部的策略。
六鎮唐人立刻表示,願意派出男丁工匠協助開拓林間地。
一旦告訴這些奴工,軍功可換自由身、乃至榮華富貴,這些奴工的作戰意志會非常驚人。
「殺噶圖部一人,賞布十匹、鹽十斤、善鐵兩斤。」
噶圖人按照往年的傳統,也會收縮遊牧範圍,聚集在南方的河灘草場。
「下雪了。」
噶圖部的人蜷縮在溫暖的帳篷中。
各個奴工營中,都有唐軍的典籍官前來。
這些年唐人諸部屢遭攻擊,男丁數量銳減,每個部族之中都出現了女人多過男人的情況。
對於奴工營,王鳴鶴也建議將這些奴隸釋放,令其加入軍中。
河面從今天開始,便會一直有人撥弄河水,防止它結冰。
唐軍尾隨而上。
斑駁黑黃的地面,逐漸被雪色覆蓋。
「忠烈祠相見!」
最近倒霉的事情頗多,叛亂的唐人正在大放厥詞,貶損著噶圖部的威嚴。唐人竟然吹噓說明年秋天前來挑戰!不需要到冬天,春日一來,噶圖沙伊便會親自前往白鬼林,剿滅那些該死的唐人!
四處遊盪的部族全部混雜在大雪之中,若不能面對面碰上,根本弄不清對方是誰。
常營之中的帳篷,都生了火,炊煙裊裊。
既然已經追不回軍隊了,章白羽便放下了左右顧慮,等待著前方的消息。
如果不是唐軍起家的時候就重視歸義hetubook.com.com人,恐怕也會和之前的姜氏朝廷一樣心生芥蒂。
他們眼看堆積如山的木材、草料,又進入了豐盈蠻溢的倉房參觀,這才徹底安心下來。
章白羽本來以為,十個軍奴大概有兩三個人會動心。
王鳴鶴和熊靈均終於匯合了。
章白羽與六鎮首領以噶圖人頭盟誓,又賜旗號。
夾衣之外,墨軍士兵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歪劍、折口刀、矛頭扭曲的長矛、彎脊弓、杏仁盾、草鞋、輕皮鎧甲。
這些人如同瘋子一樣最先沖向了噶圖部的草場。
墨軍分為三營,營中節級比起唐軍要精簡許多,官職級別也低一級:主官校尉、尉椽、虞尉,以下各官皆稱郎官,郎隊中不設虞官。
這計策,也是王鳴鶴獻上的。
王鳴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這個有著傳奇經歷的周朝使者奉行著一個觀念:如果要調查異族,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變成異族。
歸義六鎮和幾營唐軍,在林地邊緣開始修築常營。
熊靈均便安排不少鎮民穿過狹窄的林間道,並一直走到了林中常營。
王鳴鶴一邊行軍,一邊派出了六鎮騎手四處遊盪。
「熊郎!」王鳴鶴呼喊:「此戰若敗!忠烈祠相見!」
兩人眉毛鬍子上都是雪茬,身邊的士兵們也都如同埋葬雪中。
王鳴鶴同意快速襲擊噶圖部是最好的策略。
這種強烈的渴望,就連築路司的人也感到詫異。
忠烈祠必居郡治之地,周遭開闢空地,以濟民院、避雨屋、施賑館環繞。
士兵們開始修築更大的帳篷、地坑和簡易的大屋。
無數奴工們摸著手腕上的勒痕,不敢相信已經獲得了自由。
噶圖的牧人盡數殺死,牛羊被掠奪;
他們最好的裝備,就是唐軍士兵換下來的舊夾衣。
大部族則在盟誓之後,彼此別過。
此乃噶圖雅制,若是歸附部族也敢這般打理頭髮,就會招致噶圖部的羞辱和攻伐。
墨軍士兵的裝備很可憐。
噶圖人對待歸附的部族,折辱如同奴隸,即便在髮髻上也是如此。
可就是這種夾衣,也比起奴工們的短衫要暖和許多。
章白羽稱唐王之後,便以朝廷之令,在各郡築忠烈祠。
唐人「敬祖宗、重今世」的思想,已經影響起了城鎮結構。
百里之外。
這個名字是因為奴工們都遭受過墨刑——在臉頰和手臂上各有刺青。
王鳴鶴騎在馬上看了看熊靈均。
王鳴鶴將唐王使者拘押起來,綁得嚴嚴實實拴在馬背上。
許多新釋和圖書兵們領取了夾衣之後,都會開心很久。
牧民都在抱怨。
奴工被送到林東之後,在六鎮居民的面前被解開了繩索。
章白羽習慣穩紮穩打的戰術,對生死決於一戰的打發非常反感。
等噶圖人明白這是有大軍在外集結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大批的奴工們在營地之中購銷了奴籍,然後雙手被捆著繩子,一路送到了林東常營之中。
哨騎傳回來的消息也各自不同。
章白羽同意了王鳴鶴的建議。
風雪呼嘯之中,傳來了恐怖的喊殺聲。
鎮兵們已經移動到了北部,他們裹挾著許多冒險者、牧民、叛亂噶圖部的小部族——這些人只會在得利的時候進攻,否則便會逃之夭夭甚至襲擊唐軍。正因為如此,王鳴鶴命令六鎮士兵將歸附部族帶離主陣,一旦有變,六鎮兵可以防止唐軍側翼被攻擊。
章白羽命令唐軍演兵,又溫言相勸之後,這兩部答應遷徙到古河部,並在三年之內完成改制。
章白羽與他們的首領商議,幾年內將其遷徙到古河郡去。
「敬告唐主,」王鳴鶴說:「草場極為遼闊,並無山川為界。一旦作戰,便是傾力殺敵。襲擊噶圖部,一戰而已!若是得勝,不需打第二戰;若是輸了第一戰,噶圖人已有防備,勢必再難建功。要滅噶圖,須全軍進發,一鼓作氣襲滅賊部。」
熊靈均告訴各鎮主官:「財貨從新林郡運抵林中常營,五損其一,從林中常營送達六鎮駐地,二損其一。」
唐軍兵士皆以此句互相勸勉。
墨軍士兵授予軍備的時候,都是唐軍士兵從一輛大車上將大批廢舊鎧甲、兵器拋下,在地面堆成一堆,任由墨軍士兵自己去揀選。
六鎮居民將許多紮營的技巧教會給了唐兵。
草原人的大車也相當好,為了儘可能多地攜帶財產遷徙,這些大車也和帳篷一樣,輕便耐用卻又堅固。
發現一件合適的就喜不自禁,若是找不到合適的也不多挑。
墨軍兵士瑟瑟發抖,兩眼發紅看著遠處的營帳:那裡有爐火、食物、美酒和噶圖女人。
章白羽還是拒絕了。
唐城的築城規制終於定型了:從北到南的軸線上,依次是忠烈祠、城守府、市集,兩側輔以居民聚居之地,若是城鎮繼續擴張,則以新市集為中心擴建。
「……殺」「賊……」「殺……賊」「……殺賊……」
軍鼓響起。
也就是說,這支突襲的軍隊若是不能得勝,唐軍連救援都沒辦法。
對王鳴鶴的提議,章白羽考慮了很久
m.hetubook•com.com,轉而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墨軍先行、唐軍居中、六鎮軍民尾隨。以草原唐人管理古河人更讓朝廷放心一些。
兩部首領最初不答應離開草場。
章白羽聽見了尖銳的風嘯聲。
簌簌的雪片越來越大。
王鳴鶴遊歷過草原各部,對各部的了解,恐怕比起六鎮居民也差不了太多,加之王鳴鶴這幾年一直在唐庭效力,對人情世故、人心好惡的理解更為深刻。
章白羽坐起身來,披上了斗篷,走出了門外。
士兵血紅的瓔珞在雪簾中浮現,馬匹踢踏著蹄子,遠處有號角響起嗚咽。
唐國以歸義軍召集六部,又對整個西部草場給出了極高的懸賞。
其中有兩鎮民口寡弱。
冬天快過去吧。
西部草場上,只有噶圖人可以在腦後留出一到三條鼠尾,其餘的部分都要剔得精光。
但為了安撫墨軍,章白羽同意王鳴鶴使用王旗,讓墨軍兵士不至於擔心唐軍將他們拋下。
「唐軍的軍法不可過苛,否則軍心必然動蕩。」
現在告訴奴工們事情有變,非但不能打消奴工們的渴求,反倒會激得不少奴工鋌而走險。
唐軍已經將奴工們訓練得極好了,所有的奴工懼怕唐兵鞭子多過怕死。
這大雪也倒霉。
鎮民依舊不放心。
在古河郡,還有許多牧民聚落未曾接受管理。
「草原荒蠻之地,不比唐人腹地。在草場上揚名,依靠詭計和戰功。有些人放在腹地便是惡少年,可是在塞外卻是英雄豪傑。」
這等懸賞,不看虛無縹緲的戰功,只看噶圖部族人的頭顱。
「取噶圖汗頭顱者封侯。」
大雪讓一切秩序都崩潰了。
草原的唐鎮居民一看見林中常營,便驚呼「王帳」。
不料,各個奴工營中:「奴兒咸願從軍」的報告如雪片一樣地飛來。
草原上建功,糧秣輜重的補給難以維持,即便六鎮軍民貢獻了大批的牛羊騾馬,軍資用度還是不足。
集附在西林地帶的唐人,被分為六部,章白羽設其為六鎮。
唐軍自然未準備好,可是噶圖部同樣如此。
清晨。
若是現在火速襲擊噶圖部,噶圖人是來不及徵發協從部落的。
王鳴鶴不回信,章白羽便命使者直接去找熊靈均。
雪原即將化為血原。
使用六鎮民口開拓林間道路,可謂一舉兩得:築路司可以不再使用奴工,轉而以布帛、錢糧招募六鎮居民,開拓林地會更加穩妥;朝廷也可藉此增加對六鎮的控制,儘快結束目前鬆散的羈縻統治。
草原上落雪,一來便是大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