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地有情
第十四章 虛空漸逝,春夢一場
「日期是平成25年,就在不久之前,應該可以相信此時的科技含量。後面的105為何另起一行,或許這就是我作出判斷的證據吧。它和書名、作者等信息同樣重要,又是一個嚴肅的場合,它代表著什麼呢?從信息角度的涵蓋面來考慮,有了時間,有了人物,有了具體的物品名稱,還差什麼呢?只有這些要素所在的地點了吧。105是地點的代碼,如果是經緯度就不可能這麼簡略了。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間房舍,能夠具體到人的。
「道理是這麼說沒錯,嘉茂小姐,但這個人敢於這樣留下條件,肯定也是有原因的。讓我先講完我們收購這本書的情況,嘉茂小姐,你再決定是否接受賣書人的挑戰也不遲。」
「築川先生。」我轉過身,雙手按在了櫃檯上。「前些日子我買回去的那些書籍,在『私貨』里幫我找一找。」
我正欲伸手翻開書本時,築川先生卻叫住了我。「嘉茂小姐,請稍等。這本書的賣出者是不允許翻看其中內容的。」
「這次我不是讀書,是找線索的。那些書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讀。」
「嘉茂小姐,你幾天前才從我這裏推走一車書,還把我們的推車都借了去。那麼多書,你這麼快就讀完了?我可有點不信啊。」
「那麼,這本書是怎樣轉到您手上的?」
「原來如此。賣書人在考較買書人的眼光啊。那麼,我現在能看到的是封面和封底,能讓我看看封二和封三嗎?」
「他說,這幾本書不能放在任人翻看的地方。如果有人問起,也只允許翻看那幾頁。而道出其中價值所在的人,自然會給出足夠讓我滿意的購買價。嘉茂小姐,你和你爸爸算是我們店的常客里眼光最好的人了,現在你正好需要這方面的書,我便拿出來給你品鑒品鑒。當然,我最後還是沒忍住,自己先看過了書里的內容,所以在你問和*圖*書到這些的時候,我敢推薦這本給你。可以告訴你的是,書里有關於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
「請您將那個年輕人的三本書一併給我,每本三千元,您覺得如何?」
所謂「私貨」,就是舊書店並不會擺上書架的一小部分存貨。一本書成為「私貨」的可能性有很多:比如某一本書被主顧提前訂購,那麼書店在收到願意出手者的書後,就會把它預留起來並聯繫提前訂購的主顧;又比如某一本書同樣是書店老闆的摯愛,老闆在閱讀完之前,不想將它售出。甚至還有一些希望自己的書本能夠流入真正的愛書人手裡的人,僅僅讓舊書店作為中介的,這些人賣出的書也同樣不會放在公共的書架上。
「這也有些過於荒唐了吧?如果不讓看內容,又有誰敢只憑封面封底的信息,就決定是否買下一本書呢?更何況,知道書名作者,到新書店裡不也能看到這本書的內容嗎?」
拿著這三本書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那本《焦點轉移》來翻看。築川舊書店離我家並沒有多少距離,可我卻連這段路都沒走完,就因為書中的內容而呆立無法動彈。
「可以,不過得由我為嘉茂小姐翻開才行。」說著,築川先生戴上了白手套,為我翻開了封面。封二同樣是硬紙,但是是完全的空白。櫃檯上有鑒定書本時常用的放大鏡,我順手拿了起來,細細觀察著這片空白。
「105,從房間編號上可以得出是一樓的五號房間。然而這裏不會是酒店那種自由供人住宿的地方,那裡不會對這麼一本書嚴陣以待。所以我想,這裡是『強制供人住宿』的地方,也就是監獄、警視廳這些地方。換言之,這本書蓋上這種印,等於是『閱讀許可』。而且石井慎一郎這個名字也不是作者的含義,而是持有者。再換個說法便是,這本書的作者石井m•hetubook.com.com先生,他自己有過入獄經歷。原因便是這個書名看,築川先生,您將這本僅僅叫《焦點轉移》的書推薦給提出『轉嫁猜疑』要求的我,如果不是它的內容合適,您不會把它拿出來吧?所以,這本書使用這樣一個中庸平和的標題,其目的便是避開獄中的審查吧。」
「看來那個年輕人沒說錯,還真有能從封面封底看出裏面故事的人啊。」築川先生感慨地說道。「我在書里讀到的是,這位石井先生平生有志於各地的地理考察,待到晚年,卻因為在地理考察中發現了過去政府的一些不為人知的隱情,併為之打抱不平而入獄。既然嘉茂小姐你看出來了裏面的故事,那麼,你願意為這本書出價多少呢?」
「我看了看這三本書,當時它們就像嘉茂小姐你看到的一樣。我雖然額外地看了看封二封三,但除了一點印刷的字跡外,其他也沒有別的東西。我心想,類似厚度、品相、材質的書本,新書的定價是一千三百元。如果有人按照書名或作者詢問上來,賣出個六七百元倒是沒問題。於是便給他開了一本四百元的收購價。但我實在是好奇這些書到底要怎麼賣,並且我也在犯嘀咕:這個人這麼一走之後,書里的內容我還不是想看就看?於是我又問了問賣書的那個年輕人:『書本收就收了,可我有兩個問題:一是你為何不擔心我會在之後自行拆開來看?二是如果我堅持你的要求,我到底要怎樣把它們賣出去?』
「那這個年輕人對您的第二個問題是怎樣回答的?」
這些有種種理由不擺上公共書架的「私貨」,大部分是原本的藏書人私慾心理作怪,書本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讀起來味同嚼蠟,比起公共書架上的書本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價值。但也不得不承認,的確有極少數的珍珠,就藏在這些「私貨」當中。知道和-圖-書舊書店存有「私貨」的人不少,但能讓舊書店拿出「私貨」的交情的人並不多。所以,在公共書架區域遍尋無果之後,我只能利用常客的面子,請求築川先生在「私貨」里尋找一番。
「的確,似乎書籍的主人就是抱持這樣的初衷的。」
而這種病便是……
設在我家附近的築川舊書店依然是熟悉的格局:停在後門的笨重卡車和推車,魚陸先生等卸貨的舊書店員工也一樣搬著書本穿梭在通往前門的小道。從小道繞到前門走進店裡,那裡的格局也依然是燈光昏暗,書架高聳,雜亂卻不失章法的陳列中透出舊書店特有的除味劑氣息。舊書店主人築川先生,今天也坐在櫃檯后,一面等待著客人,一面看著自己有興趣的書本打發時光。
「但是,這對於我的付出可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你是店裡的常客,我也相信這三本書到了你手中,絕對能發揮它的價值。」築川先生說著,只收下了我的兩張英世先生,然後回找給我一把硬幣。「我只收回我的成本價。」
「那你說,要怎樣的書?我去給你在珍藏的小倉庫里找找。但是,嘉茂小姐你也明白,進了珍藏小倉庫的書,要出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你是在確認這裡會不會藏著什麼字跡嗎?這個我可以保證,我在之後也細細看過了一次,絕沒有任何隱寫的痕迹。」築川先生見到我在重複他所做的無用功,似乎是出自好心地點醒我。
「『這是我爸爸的遺物。』這個年輕人說道。『他對這三本書留下的遺囑就是——好東西要給識貨的人。具體的解釋就是:誰能不看內容,就能給這本書出一個真正的價,我們就算奉送也是心甘情願。』當時,他允許我翻看的部分就是封面封底、封二封三、加上封二封三同面的兩頁,還有書脊。我給出四百元的收購價,他也沒有任何的反應。」
我意識到https://m.hetubook.com•com自己還站在路上時,腳下已經不由自主地跑了起來。
「焦點轉移、石井慎一郎、平成25年4月2日、105。」這些字跡共有四行,分別是這樣一些內容。我念出了它們,然後向築川先生道。「其實,能夠有助於我做出判斷的,也只有這四行文字吧?」
「這個價格可有點高了啊。」築川先生喃喃道。「記得之前,我在推薦你那批從大學離職教授那裡收來的書本時,你說要問過父親才能決定。可這三本書,你不也給了這麼高的價格嗎?」
這本書成色很新,外面還套著一層透明的塑料書衣。透過書衣,可以在書脊上看到「《焦點轉移》,石井慎一郎著」的出版信息,並無出版社。書名和作者,這兩者我全都未曾聽過。而書本上的「賣上券」,也就是新書店用以統計書本賣出數目的紙簽也沒有被取下,這看起來就像是一本新書店裡剛賣出去的新品書籍罷了。
「這我明白,我希望的書目是兩類,一類是關於『轉嫁猜疑』的論述,一類是關於榕樹利用的最新科研成果。條件儘管開,但願這些書的價值能對得起我解決這些條件的努力。」
「這也是父親告訴我的:『對於獄中流出的書目,但凡有些微價值,盡可收之。』因為,這裏也是一個足以讓人感受到人世間種種不為人知的地方啊。」
於是我放下了放大鏡,又轉頭看向扉頁。扉頁和其他書本無二,用大號字體寫著書名《焦點轉移》、作者石井慎一郎,卻並沒有本應出現在頁面下部的出版社信息。隨後,築川先生又將書本翻到底,封底是一片純色,封三還是一片空白,唯獨和封三對頁的那最後一張紙上,空白中出現了幾行字:
「哦?這不是嘉茂小姐嗎?」築川先生從書本中抬起頭時,陡然在書架間捕捉到了一個身影。那便是我在這家書店中重新搜索書籍了。然而,
https://www.hetubook.com.com
這家書店也就這麼大,作為常客的我也對它的存貨有著大體的認知。前幾天的搜羅已經稱得上徹頭徹尾,這一次,我的目光同樣掃過書架之間的種種書脊,但能停留在我視界中的書名了誠無幾。書中,石井慎一郎說,他在一些地方,看到了幾十年前的政府假託各種名義所修建的一些設施,有的是宗教場所,有的是共濟會,也有的是家庭作坊。可這些設施卻都在共同掩飾一個隱情——某種嚴重的疾病已經進入我國的事實。這些被集中的人都是這種病的早期攜帶者,而他們卻沒有得到政府的重視,僅僅是在嚴加看管下,令其自生自滅。
築川先生點了點頭,俯身探向了櫃檯底。這個地方便是這個築川書店存放「私貨」的地方。櫃檯靠著一個牆角兩面圍成,僅有一塊可掀開的隔板供裏面的築川先生出入。我踮高腳尖,望了望櫃檯下。只見那裡放著一個個小皮箱,築川先生正逐個打開,確認著書中的內容。不多時,他取出一本,點了點頭,將它放在了桌上。
「就在幾周前,有一個風塵僕僕,就像是剛旅行歸來的年輕男性來到我們書店,拿出了三本書放在我們的櫃檯上,向我詢問價格。我正打算翻一翻書,以便定價時,他卻阻止了我。他說:『麻煩您,最多看到封二封三,然後就按這個外表所值的最低價格收購就好。我已經去了好幾家書店,他們都堅持必須要翻看內容。您是否可以就按它的封面給它定價呢?就算是一二百元我也不會介意的。』
「原來如此。書籍已經裝訂,不可能再拆下來單獨列印,而這四行字又是的確是機器印刷的字跡,這就是說,這是用某種印章蓋上去的吧。如果是蓋印,上面的數字肯定是嵌進去的活字,而非每蓋一印就要制一版的刻印。這裏的字跡整齊,角度毫無偏差……上面的書名和作者都是專門制印,恐怕這是很嚴肅的一個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