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漣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乘著歌聲的翅膀 第五章 七子

第七卷 乘著歌聲的翅膀

第五章 七子

「那麼,會不會是某個人的手機鈴聲呢?」這次是明石同學提出了猜測。「這首曲子流傳這麼廣,我記得有一些型號的手機,是將它的旋律作為默認鈴聲的吧。」
「是啊。市役所基本就在整個霞浦城的中心,無論到霞浦的哪個地方都不用一個小時的。」
梅山老師婉拒了我們進一步聯繫的要求,接下來的線索便只有從那三位細川亮介的同齡人入手了。梅山老師說,自己留下了一份類似「承諾書」的簽字,只要細川亮介願意出聲,他便可以在任何一次機會站上舞台的最前沿。地域範圍自然是限於小學之內,不過在她即將退休的當口拿出這份承諾,不禁也讓人質疑:這有什麼用呢?但凡她的繼任者要不買賬,這份承諾終究是一紙空文。
「我儘力而為吧。」
「的確。像他這樣能夠嬗變自己說話風格的人,若是想套話,成功的幾率真的很大。接下來,問題依然擺在我們眼前:就算知道了細川先生聯繫的白木家的人住在外地,通過遠程公共交通工具每天上下班,那麼他到底住在哪裡呢?如果把所有的線路考慮進去,恐怕比在霞浦內找還要累人吧。」
「一個經常大音量播放音樂的地方……會不會是露天舞台?」
「到底是吃過他幾次虧了。」電話對面的細川先生語氣變得帶有怒意。「我們起先也是在白天正常的工作時間和他聯絡,但無人接聽。在學校見面時,他推說這是因為自己在市役所上班,那裡有嚴格的工作紀律要求,工作時不允許接私人電話。於是我又估算他的上班時間,市役所七點半上班,我七點鐘打電話沒有人接,六點半鍾也沒有人接,總算在六點逮到了他一次。」
「『流動三輪車』在這個世紀幾乎都不存在了。很難想象,在新世紀已經過去十來年的一個早上,還能在手機里聽到由這種三輪車的喇叭放出的音m.hetubook.com•com樂。」
「嘉茂同學你這一說,我只能承認剛才的想法不周全了。」明石同學慨然道。「我是在電話里聽到過南竹商場的旋律。不過想一想實地音量那麼響亮,電話里聽到的又是那麼細,我也明白自己想錯了方向。」
「可是,還有一個細節在這裏:電話里有嘈雜的人聲,然後是一陣音樂聲,然後靜了下來。如果這裡是舞台,那麼音樂聲就是舞台上在表演節目了。露天舞台並不用顧忌舞台秩序,並且它被設置的本意也是活躍該點周圍的氣氛並吸引更多的人群。因此我想到了兩個疑點:一是《七子》這種慢節奏的童謠並不適合在露天舞台演奏;二是,就算舞台上正在演奏《七子》,如果他當時在舞台旁邊的話,氣氛應該是隨著音樂的響起而更加熱鬧才是,不應該在音樂開始后反而靜下來吧?」
「那我們不妨就換一種方向吧。剛才我們已經想到,在電話里有嘈雜的人聲時依然能聽到微弱的音樂聲,說明現實的音樂聲其實很響亮。那麼,當時聯繫到的白木家人一定在『一個能響亮地播放音樂的地方』,也就是經常需要廣而告之的場所。他接聽電話時,碰巧音樂正放到了《七子》。那麼,順著這條思路走下去,會不會有什麼頭緒呢?」
「為什麼要這麼早便和他聯繫呢?」
「不。結合之前的情況,已經可以確定了。白木先生上車的車站是北茨城市的磯原站,而他就住在這附近。」
「可是,當時的環境很嘈雜吧。在打電話的同時還能聽到音樂,說明實際情況下,鈴聲其實相當大吧。明石同學,你在和其他人通話的時候,有沒有聽到過南竹商場的那段旋律呢?如果聽到過,音量又是怎樣的呢?」
「非常感謝你的回答,接下來,我盡量從您的信息裏面去搜索白木家住在哪裡吧。」
「你和_圖_書們都熟悉《七子》的旋律吧?」
面對對方一次又一次語氣中充滿誠摯的道謝,我也只能將場面交代成這樣。這個問題,細川家人已經表示出無法協助,接下來,恐怕又陷入了必須我一人獨立作戰的境地了。我轉頭看向等在一旁的明石父女,他們的表情似乎是在告訴我「我們儘管很想知道情況,但看來這是我們幫不上忙的情況了。」
「三個人兩男一女,分別叫新田慎司、白木武雄和浮島繪麻。至於他們的住址……我們只知道新田和浮島的家在哪裡,白木家我們不知道情況。」
「而能夠確定是北茨城市磯原站的原因,則是所選用的曲目是《七子》。因為,將它作為列車的發車音樂的,整個東日本只有這一處。至於為何只有這一處,因為這裏,是它的詞作者,野口雨情先生的故鄉。」
「《七子》的知名度就有點高的過了……我想,霞浦可能播放《七子》的地方恐怕兩隻手都數不過來。對這首曲子,有沒有更具體一些的印象呢?比如是什麼樂器,以什麼音量演奏的呢?」
「樂曲聲?是什麼樂曲呢?」
「嘉茂小姐,您這可就為難我了。我那時正和白木家的人交談著,還得虧是這首歌這麼出名,我才知道它的旋律。」
「我不記得霞浦有這樣的地方。」明石宮司低頭沉吟道。「如果地點不固定的東西也算一種的話,那上世紀才出現的『流動三輪車』或許算吧。有的『流動三輪車』的廣播里就是放《七子》的旋律的。」
「知道了,會不會是職業介紹所或者股票交易所之類的地方啊?這裏也是人多話音雜的地方,但這裏的廣播一旦響起,就是說明有重要消息宣布,周圍的人都會配合地靜下來吧。」
細川亮介的父親在發現自己兒子自閉地失語后,除了公開地通過學校平台要求交涉之外,還想利用在公開交涉時得https://www.hetubook•com.com到的情報。衝動地帶著亮介去幾個同學家向他們的家長討要說法,得虧是被他的妻子勸住。在交涉當時,新田和浮島架不住大人的言語套話,把自己家的地址就這麼說了出來;但白木似乎冷靜一些,並沒有上細川父親的套。於是現在,我們也只能確認兩家的住址。
「在電話里,有沒有能判斷出他們住址的線索呢?我想,如果在電話中聽到了商場特色的鐘聲、列車經過的汽笛聲等等,都是可以有助於鎖定目標住址的。」
就像惠比壽祭時鹿洋商業街搭起了供道樂亭演出的露天舞台一樣,市內其他地方也都會在某些時候用這樣的臨時設施招攬客流或是打廣告。這難道就是正確答案嗎?未必。
「這我也真沒想到。那到底是哪裡呢?」
「但是,同樣有一條信息能夠排除掉這類公共場所呢。」我以手支顎道。「這樣的地方,都是在正常的上班時間才會開張吧?可沒有六點鐘就聚集起足夠嘈雜的人的股票交易所或者職業介紹所吧?」
「非常抱歉。那麼,能告訴我這個電話是什麼時候打出的嗎?」
「我覺得根本無法辦到啊!嘉茂小姐真的可以嗎?」
「細川家對於白木武雄的住址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嗎?」我已經做好了再次前往今野小學,憑藉口舌套出相應地址的心理準備。
「電話里的情形是這樣的:先是嘈雜,再是音樂聲,隨後是安靜。可以認為,音樂讓周圍的人安靜了下來。已經推測到白木家的這個人在電車附近,那麼他的狀態無非就是上車、車上和下車。周圍環境陡然從嘈雜變到安靜,說明這裏不是他途經的一站,而是他從雜亂的人群中上車,環境才陡然變得安靜許多。並且,車外的電話是不可能將車內發車鈴聲如此清晰地傳到電話的另一頭。所以,他是在六點上的車。」
「白木家的人提到過,他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在市役所上班。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裡七點半上班,為什麼六點鐘他就已經在室外了呢?我覺得,從霞浦任何一個地方到市役所,就算是步行,一個小時都足夠了吧?」
儘管我姑且願意相信梅山老師是出於寬慰和善意許下這個空口諾言,但它的確已不再具有探索的價值。根據我之前的猜想:孩童心性的細川亮介,對於心理創傷的補償期望應該是「所有當事人對自己道歉、消除影響並給予在舞台上證實自己的機會。」梅山老師的行動已經可以解釋為歉意,那麼接下來,同樣應該找那三位亮介的同學。當時,也正是他們將梅山老師所說的「混沌」曲解為「沙啞」,進而「無惡意地作惡」,傳出了不利細川亮介的外號。在細川亮介失聲之後,他們對此是否又有悔意呢?一切都需要見到他們才能清楚。現在是暑假,他們不在校內,所以我們在昨天,向細川家的父母詢問那三位當事人的具體情況。
同樣是由野口雨情先生創作的《七子》,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童謠,由於曲詞不如《紅靴》那樣極盡悲愴,因此知名度反而較後者為高。兵庫縣龍野市有一條「童謠小道」,道路邊有八塊鐫刻著全國公募的「你喜歡的童謠」排名前八的作品,其中便有這一首《七子》,可見其流布之廣。
「沒關係沒關係,請儘管抱怨我們的無力。嘉茂小姐和明石先生願意向我們施以援手,我們實在是感謝都感謝不過來呢。和白木家的那次聯繫,大約是在早上六點左右。」
「很遺憾,嘉茂小姐,我們真是沒有留意這種細節。唯一注意到的是,電話里有嘈雜的人聲,同時還有隱約的樂曲聲。隨後就靜了下來。」
「可以說是沒有了,嘉茂小姐。」亮介的父親用極盡歉意的聲音在電話的另一頭回答。雖然他對自己兒子受委屈表示出憤慨,卻也因此對我們這幾個路見不和*圖*書平的陌生人顯得極盡禮數。「除了在學校里的當面交涉,我們和白木家的人只有過電話聯繫,具體的住址實在是不清楚。」
「原來如此,或許這就是他們在學校里當面交涉時,也刻意提防了不泄露自己住址的吧。否則,以我聽剛才細川先生和嘉茂同學對談時那樣的對話方式,要是他想套話的話,恐怕沒幾個人能在不提防的情況下保證自己不鬆口風。」
「《七子》。」
「那麼,你們對霞浦有什麼地方會固定播出《七子》的旋律,這個問題有什麼頭緒嗎?就是像南竹商場每天正午十二點時那段自創的旋律一樣,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的那種。」
就拿我和千鳥同學、折居同學去購買攝影器材的南竹商場為例,那裡每到正午十二點,就會播放一段似乎是自己譜曲的音樂。我提出這種搜尋線索的思路是這樣的:這段音樂聲在霞浦是獨具特色的,如果白木武雄家人的電話中透出了這種聲音,幾乎可以斷定,這個電話接通時其人就在南竹商場附近。
「這是耳熟能詳的童謠吧?上世紀末的歌曲世紀百選,它也是入選曲目之一吧。」
「為什麼這麼確定?」
所謂流動三輪車,就是沒有固定店鋪的小商販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他們的裝配是基本固定的:一架三輪車,車前裝著播放音樂惹人注意的喇叭,車后則是他們的主業:有的裝滿用以販賣的零食或玩具,有的裝有修理家電的工具,有的則是回收來的各類處理品。在我們對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之下,這些流動商販即時性強但質量差的特點便失去了競爭優勢,逐漸在歷史流程中消失了。在我小時,依稀對它有些印象,但在新世紀后,是的的確確沒在霞浦見過它的蹤影了。
「……所以,我們的答案似乎就出來了。白木先生當時在通勤的交通工具上,他住在外市,利用遠程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所以才需要如此長的時間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