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有教無類
第一章 身影
「文具店可是個好地方呢!」不比我的遲疑,奈惠倒是直接對這個地方有了反應。
「我感覺我能理解淵子你說的話,但我絲毫看不出這些東西有什麼關聯性。」
「這樣啊……我或許能想到什麼了。」我在這頭不斷補充著便條上的記錄。「那麼,附近的設施,河內同學能不能確認一下呢?比如,我現在很想知道,這家『聞鶴堂』文具店的門口,是否是一個監控攝像頭的拍攝範圍?」
「為什麼選擇上學高峰來盯人?自然是由於學生上學高峰只持續半個小時,而放學卻因為歸宅和社團活動的區別,要瀚海尋珠地找到某人,每天起碼要花上三四個小時。那麼,她為什麼敢於確定目標『上學和放學走的是同一邊』,排除『走聞鶴堂上學,放學走另一邊從事打工等活動』的原因,自然是她在畫面中盯著的不是學生,而是接送學生的家長。」
「為什麼不可能是學生拿走的呢?」
「我的問話不會那麼鑽牛角尖啦。」我先給她定了定心。「我先問個問題,既然河內同學有意識地避開了那位老太太,那麼老太太給人的印象,你能描述一下嗎?」
「這應該沒問題。她身材偏胖,身子骨還豐|滿,臉上也沒見太多皺紋,只是髮絲有些凌亂。那三天一直穿著一身褪色的深藍與白色交錯的格子衣衫,隨身帶著供她坐下的馬扎,以及提著一個裝一瓶水的手袋。」
「這些信息,在好事的同學與聞鶴堂老闆進行議論的時候,老闆都已經說明了。這位老太太每天在聞鶴堂老闆開店后不久就出現,到了第一節課上課的時候就離開,三天都是這樣。這段時間是我們上學的集中時段,聞鶴堂門口也只有學生經過,偶爾會有汽車、電動車經過,而且這些車輛也是因為『順路送孩子』的目的才會出現m•hetubook•com•com。」
「文具店啊……」我不知道怎樣評價將「文具店」作為「古怪故事」
「刻了十年碑總也會寫字了。」河內同學在聊天窗口中發出一個「訕訕」的表情。「倒是嘉茂同學,快些把你的答案告訴我們吧。」
「文具店怎麼就好了?」
「因為監控里是家長一方,老太太確認的是『另一方』。」
「嗯,嘉茂同學,我想和你講的第一個故事,就是我們學校附近的文具店發生的一件事。」
「熟悉,我覺得我應該可以當得起這個評價吧。」由於河內同學既不確定我將要問到哪些問題,又了解我提問向來匪夷所思、角度刁鑽,於是,她的回答也顯得底氣不足。
「原來是這樣。那確認是家長之後呢?」
「嘉茂同學,我覺得你的推理完全正確。」河內同學在屏幕上對我發送了無數個表示佩服和肯定的表情。「在這件事情發生不久,我們學校里的一個一年級學生就被勒令寫檢查。我不清楚具體的來由,但這個一年級同學由家長接送,性子有些嬌生慣養,又愛貪小便宜,我覺得,和嘉茂同學你的敘述,是再契合不過了。」
「河內同學方才的描述,可以看出老太太的個人行動能力非常強,帶一個馬扎一瓶水就能在聞鶴堂前盯住上學高峰持續的半個多小時。我覺得這應該能排除老太太遭受人身攻擊的可能性,於是我對她的目的更傾向於判斷為『經濟損失』,也就是她在這裏被人偷了、搶了,或是自己不注意遺失了錢財。對於上升到被偷被搶的案件,倒不需由她親自出馬,警視會去偵破案件,於是我認為,是她自己不注意遺失了錢財,發現過失后,才調取監控找到這裏。由於監控是系統網路,最終她把盯人地點選在這裏,我想,這裏和_圖_書便是當時的事發地點。
「設想一下這樣的情景:老太太無意間在聞鶴堂門口遺失了一些錢財,她發現后報案到警視廳並調取監控,發現是這樣一位家長拿走了錢財……」
「咱們霞浦高中旁邊的文具店裡,我還有很多的東西想買!」
「嗯……連續三天,坐在文具店門口同一個位置,盯得人渾身不自在的老太太。」我將有用的信息篩查出來並在便條上做下記錄。「河內同學,這是你上學的地點,周圍的環境你應當挺熟悉的吧?」
「這裏的判斷就要聯繫到我方才說的『默認是我國的高中制度』這樣一條了。我們都知道,監控畫面雖然覆蓋面積不小,但憑藉監控的解析度,想要分辨出面部特徵那是不可能的。而所有進出同一所學校上學的學生,衣著又都是統一的校服,頂多確認一些高矮胖瘦的信息,要從監控里就鎖定一個學生,以她老年人的視力來講,那是不現實的。就算她這三天把人盯得再不自在,一個符合她目標的學生經過時,她也未必就敢確認和監控里是同一個人。所以,她能夠憑自己的眼睛確認的,便是一位接送學生的家長,而且家長騎的是電動車。因為轎車是封閉空間,她更無從確認內部情況。」
「憑的可不止這幾句話,還有諸多的背景。畢竟,我們要知道,我們所處的是這個和國,在這個國家的教育制度下的高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才能得出我們最後的結論。我先說結論吧,這位老太太要確認的,是一位由家長接送的小孩。儘管在我們國家,學生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上學的,但也有少數依然由家長接送的個例。」
「『這個老太太肯定是有什麼事不對付。』我心裏這樣想著,認為她八成是想妨礙學生途經『聞鶴堂和-圖-書』上學,也就是用不自在的視線盯著學生,讓大家像我一樣繞遠路,這樣就沒法進『聞鶴堂』買東西了。但我下午離校時,卻發現這個老太太已經不在這裏了。按一般去文具店買東西都是放學後去買的判斷,她似乎並不是在干擾聞鶴堂的生意。
「等等,這裏我不太明白。」河內同學打斷了我。
「是這樣的,這件事嚴格來說並不是發生在文具店裡,而是發生在文具店外的人行道上。我先介紹一下情況吧:我要說的事件是一起糾紛事件。某一天早上,一位老太太來到這家名叫『聞鶴堂』的文具店門口,搬了把椅子,就這樣坐在了門前。到了上學時間,打從『聞鶴堂』經過的學生們都看到,這個老太太就這麼坐在文具店門口,盯著一個個準備進入校門的人。我也從那個方向經過,對這一幕記得特別清楚:老太太就是這樣直勾勾地盯著每一個上學的人,我被盯的時候也是渾身不自在,走到即將從她的正面經過的位置,我生怕她會突然採取什麼對我不利的行動,於是繞遠了些才走到校內。
「宇野同學,山形的德育規定也大抵和霞浦一樣啊。」這次是河內同學向奈惠作了解答。「若是老太太發現穿著校服的人撿走了她的錢,她會拿著這段監控找上我們學校要求學生返還,而不是在聞鶴堂門口靜坐找人了。若是拾金不昧主動上交還好,倘若一直不主動配合,想昧下這筆錢的話,這個人在查出、核實后是要被退學的。」
「但到了第二天早上,老太太又在同樣的位置出現了,還是這樣一個個盯著從她面前經過的學生,讓他們不自在,但到了放學后就沒再見到。這件事情同樣引起了『聞鶴堂』老闆的注意,他是個性格很和氣的大叔,雖然不願意老太太在自家店門口鬧騰,但店外的地hetubook.com.com界他也無能為力,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明白老太太到底想幹什麼。好在,老太太這樣盯了三天過後,第四天及以後,終於沒再出現。嘉茂同學,在聞鶴堂買東西的同學之間,已經有了『這老太太有邪門』的傳言流了出來,但我很清楚,這顯然不是真相。嘉茂同學,若是你的話,你會用怎樣的事實來解釋這個情況呢?」
「她為什麼能夠看到監控錄像?定然是她在這裏遭受到了某種利益侵害並且提出了調取監控的申請。這個監控若是聞鶴堂的老闆私人安裝,以老闆的好人心性,他就能在收到老太太申請時弄明白事情的緣由,然後在學生問及時告訴他們,避免老太太被傳流言。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這個監控是個公用監控,由警視部門管理,老太太看到了監控內容,定然是在這裡有了利益損失。
「家長心裏也清楚,若是自己拿了這筆錢,再接送孩子,若是被失主找上門,孩子便和自己撿到錢不上交一樣討不了好。所以家長拿了這筆錢之後的策略是當即離開,讓孩子自行離校或是由家裡的其他人接送。所以,這才是老太太之所以要等上三天的原因:她要再一次確認這名家長,只能從交通工具入手,因為人物面貌不清、衣裝可以常換,唯一不變的只有固定的交通工具。」
「河內同學的描述非常有用。」我在顯示屏的這旁點了點頭,又打字問道:「現在是第二個問題。這位老太太的到來時間是那三天的早上,那麼離開時間是什麼時候呢?還有,在她出現的這段時間,『聞鶴堂』門前這一段路程,出現的行人主要是些什麼身份的人呢?」
「既然是確定一名家長,那就該很好說了啊?家長天天接送孩子上學,為什麼還要到第三天才能確認呢?」
「就是啊。」奈惠也在一旁攛掇。「淵子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怎樣就憑這幾句話就能猜出這位老太太是幹什麼的呢?」
「奈惠,我們是來聽河內同學講述山形的『奇妙故事』的,可不是來聽你有多麼不知足的。河內同學,你要說的,學校附近的文具店,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我為了把話題拉回正軌,強行打斷了奈惠的胡攪蠻纏。
「看來河內同學的推理能力一樣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呢。」我在霞浦掩口而笑。「連我什麼時候有了答案都被河內同學掌握得一清二楚。」
「家長,也就是一名成年人對這筆錢起了貪心,將這筆錢收進了自己的腰包。但家長也清楚,自己此行終歸會影響孩子。老太太在監控中肯定也查過了家長的行跡,若是家長揚長而去,屬於偶然路過校門口的話,她斷不會固守在聞鶴堂守株待兔,所以家長的目的,可以確認為接送孩子。若是步行接送,在『普遍自行離校回家』的社會裡,家長的臉上是掛不住的,所以家長定然使用了代步工具。之前也說了,不是轎車,那就定然是電動車。
「淵子,我……我更加不明白了。」
「是啊,嘉茂同學你是不是有答案了,感覺這個問題突然就具體起來,像是在印證你已經浮現的某個猜測一樣。」
「嗯,我可能說的是跳躍了一些,那我們還是順著已知條件來講吧。首先,我向河內同學確認『聞鶴堂』前是否是一個監控的範圍,來源於這樣一個事實:這個老太太只鎖定了這樣一個區域,而上學的學生潮,肯定是從校門的兩側彙集過來的。所以,老太太的目標,定然是在走聞鶴堂這邊上學的這半邊人潮當中。為什麼她能在還沒找到人的時候,從兩股人潮中確認一股,刷掉一半,定然是她的目的已經有某種更確定的證據鎖定在這半邊人潮當中。在找尋之前就能擁有的確信證據,我想定然是監控錄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