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靜至岩深處,隱約有蟬聲
第五章 海賦篇中似宿流
「這個問題到也不難。在店家人開始吃飯的時候,店堂里就算有客人也只會坐在已經基本空置的一樓。換句話說,二樓在閑暇時是定然不會用上的。倘若你的奶奶躲在飯店的二樓吃午飯,照顧她的店家人就必然要將碗碟送上樓,並且出於禮數,要安排幾個人陪著她一起吃飯。餐飲店有兩層樓,說明規模就不算小,僱用的人數也不會少。這樣的規模,分了一撥人到二樓,你們在路過時觀察一樓就餐的人數,也是能察覺到『明顯少了人』的吧。再不濟,我們還可以把這些發現向警視力量報告,爭取他們的協助。」
「現在,我們不就是在做實驗的路上嘛。既然你認為我的觀察力過高,那麼我自己就不作為參考標準好了,接下來由你來做個實驗。」
柳河直子的父母是為整個霞浦提供原材料肉製品的大供應商之一。她只消打電話給父母,需要的肉類大抵都可以找到最為質優價廉的去處。於是,她這邊的任務進度完成得相當快,奈惠這個干力氣活的也沒顯出疲態。於是她們二人便決定,分頭去找各自的同伴,再一起到集合點匯合。
這個熟人是體操社的社長曲直院真帆,作為社團負責人,她和我這個學生會負責人自然打過不少交道;而柳河與湯谷兩人又都在一入高中便加入了體操社(儘管後來柳河直子因為家中的緣故退出),社長曲直院也是個待他人極好的性子。所以,這個提議也贏得了其他人的贊同。而奈惠這頭的實驗,我則這樣向她解釋:
我與奈惠來到霞浦的街上,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街道,沿街的店鋪所涵蓋的餐飲、工藝、文具、服裝等等生活領域,我們在長期的觀察當中也逐漸形成了反射般的認知。與河內同學等人的行動同時,我們也出現在了霞浦街道上的餐飲店附近。
「那就是了啊,若是她被其他顧客擋住www.hetubook.com.com,或者淵子被另外的顧客攔住,我也不會注意到吧。」
這時候的我與湯谷祐里還在不同的商店購物。我在收銀台排隊結賬的時候,便已經看到站在商店正門口的奈惠正在揮手,這個動作顯然是看到了我的視線也朝向她的方向後所作出的反應。而在我們回到集合點后,那兩人也沒有立即出現,以至於奈惠都不耐煩地向四周張望起來。不過這次,由於我沒有告訴她這一對後輩去往的方向,奈惠的找尋便也摸不著邊際。過了好一會,還是湯谷祐里從我們身後向我們搭話,我們才反應過來。並且,在隨後的對話中,我們也得知了湯谷祐里其實也沉浸在了購物當中,直到看見了走到超市外的柳河直子,才意識到約定的時間已到,所以在慌忙結賬后趕來,到底還是遲了一些。
「那我們換個例子好了,你在我們四人會面前,就能繞開人群把柳河同學與湯谷同學拉到我身邊。人群也是能阻擋視線的,而你卻能準確找到這兩人,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當然不用。像這樣直截了當地挑明來意,就算是問對了人,對方也會因為心裏有鬼而不會吐露實情吧。所以,我覺得還是得用點其他的辦法。」
這一點終於說服了奈惠,而這也不枉了我刻意設給奈惠的這些局。不過,我們這一番活動過後,估摸著河內同學那頭也該有了反饋。而在我們回到住處,拿出手機翻看河內同學發來的郵件時,一股茲事體大的感覺驟然濃烈起來。郵件的內容只有四個字:
「希崎同學真會有這麼敏銳嗎?說淵子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倒是能相信,其他人我覺得也未必都有這樣高水平的觀察力吧。」
「那不就是嗎?」正當我看著沒有任何反應的手機屏幕遲疑時,奈惠卻早已揮起了手。作為我們的同校生,兼又和我們
https://m.hetubook.com.com走得近,人際豐富的奈惠自然記住了她們的大概住址。在我說到她們「可能還沒有到」的時候,奈惠的視線便早已掃描起了她們前來此處的方向,並且在我話音未落之際便捕捉到了兩人的身影。看著她熱情地奔過去,將她們兩人拉到我身邊,我只是拿著手機,嘴角微微一笑。大事不妙。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由,加上其他路段就算是下午也不會有行人,所以希崎家的老人很大概率是在這樣的餐飲店結識到幫助她的人的。」前一日,我作出了這樣的判斷,並且決定讓河內同學與希崎梅子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去這一條開了二三十家規模近似的餐飲店的街上尋找最有可能的那一家。
將食材統一確認,交由湯谷祐里收藏之後,我們各自踏上了返程的路途。當然,我和奈惠心中一直沒有忘記我們還在這個實驗的進行時。在路過一家文具店的時候,我忽然叫住奈惠:「你看那個正在翻書的身影,是不是若葉青同學?」
「可是我們在確認的時候都沒有被擋住啊。」奈惠道。「我站在超市門口,一眼就能看到穿著白衣服和留著披肩發的這些淵子的特徵;淵子看到若葉同學,也是因為她戴著我們見慣的眼鏡和花連衣裙吧?」
「當然,為了做這個實驗,我還約了小我們一屆的湯谷祐里和柳河直子兩人。她們應該也快到了,我們說好了在這個十字路口會齊的,現在還沒見到她們的身影,難不成是因為什麼事情遲到了?那樣的話應該先向我發一封郵件說明情況吧……」
這之後,我們便分頭行動,各自去了不同的商店採買需要的物品。舉辦一次有六七人參加的驚喜聚會,需要的菜色大概也得有十幾樣,那麼要採辦的原材料就得有二三十樣。我因為長年的獨居生活,在食材的斤長兩短上也有一定主見,不m.hetubook.com.com會像奈惠那樣有「花錢買了劣等貨」的風險。所以,這次讓奈惠跟著柳河直子,也有讓她單出力,不出聲的意思在內:若是她跟著我一起,終究是我要在她的攛掇和死乞白賴下買下許多不必要的私貨。
「哦對,是她呢。」若葉青是我們的的同級同學,雖然是個性子孤僻獨行的文學少女,但也因為一些故事而與我們有所來往。這時的她正在店堂的中腹,似乎是沉浸在了一本書的世界里。我們的議論似乎並沒有傳進她的耳中,而我們也並不願打擾她的個人世界。路過這間文具店后,我向奈惠道:「實驗的結果已經很明確了吧?我能認出若葉同學,你能認出我,湯谷同學能認出柳河同學,這不就已經說明了,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熟悉的話,就算是隔著若干視線的阻擋,也是一樣能在相當遠的距離便確定目標的。」
山形市以市民廣場為中心,兩條交叉的主幹道將城市分為東南西北四片。希崎家住在靠近立石寺的北區,那裡開發得不算特別充分,現在的狀況,是以一條東西向的景觀河為界,河南岸是已經活躍起來的街市,北岸則還處於開發商集中壘土築樓的階段。這條景觀河因為疏於管理,沿河堤道上開設的若干餐飲店私自鑿開了通往河底的暗渠,每天將一些浸著營養物的廢水排入河裡,以至於河中棲息的魚集中在了河的南岸。隨之出現的現象便是釣魚者也集中在河的一側,而這個現象也偶然間成了另一樁瑣事的判斷依據。
「我們假設店裡面有人正在享用午餐,而這個人正好是你的熟人的話,你能在這個熟人不抬起頭的情況下認出這個熟人來嗎?我給出的回答是,根據親疏有別,越親近的人,被認出來的幾率自然越大。希崎梅子和她的奶奶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彼此是最為熟識的人。我有理由相信,只要是她的奶奶與餐飲店www.hetubook.com.com的人一起吃飯,就算是視線無法直接到達目標身上,憑藉露出的蛛絲馬跡,也足以讓足夠熟識的人一眼發現她的存在。」
「所以,我的建議便是,在普通人的午飯點結束后,各家餐飲店開始收拾桌椅,清掃碗碟,最後給自己人做飯的時候,你們利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沿著街邊一路看過去,看看希崎家的老人出現在哪一家的席位上。」
「接下來我就說明一下這次聚會的用意:柳河同學的家裡是我們霞浦的一家肉製品供應商,並且她也在一家超市裡打工做著領班的工作。我想讓奈惠跟著柳河同學去你打工的店裡挑一些好點的牛肉,而我則和湯谷同學去買些點心,明天上午我們再採辦需要新鮮的魚和蔬菜。明天是我們彼此都熟知的某個人的生日,我想在那天下午給她辦一場驚喜聚會,大家覺得怎麼樣?」
「是啊,她站在文具店堂中腹,如果沒這些特徵我也不會注意到她。」
——題出橘直干《秋螢照帙賦》
在河內同學與希崎梅子開始她們下午的行動之後,卻有另一個人對此變得不放心起來,這個人便是奈惠。她提出擔心的理由是:假設河內同學和希崎梅子兩人經過希崎奶奶藏身的餐飲店,若是此時,希崎奶奶的坐向是面對大門,並且她正在埋頭吃飯;而此時坐在她對面的其他人又正好起身,擋住了來自店門外的視線方向的話,豈不是會錯過確認的機會?這種擔憂有它的道理,但若是細心觀察的話,卻也不會看漏這樣明顯的信息。為了向奈惠講明「這樣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我為她做了一個實驗。
「要是奶奶不在大廳里的座位上呢?」希崎梅子問道。「有的餐飲店也有二樓的位置,我們單從大門口路過的瞟一眼,是沒法瞟見店深處的情況的吧?」
「我來做?」
在我這些分析下,這個計劃便開始實施。希崎梅子果然也不放心我們幾個和*圖*書高中女生的力量,還是和自己的父母商量后,將這些分析也交給了警視方面,並且向他們提出了協助請求。警視方面似乎也很認可這些分析,於是便安排了兩位警員進行協助。協助的方式是這樣的:河內同學和希崎梅子在午飯後的恰當時機從店門外經過,藉機瞟向店內確認每家店的店方人員;而警員們則在晚飯高峰期過後,店家開始為自己人準備晚飯的時候逐一登門,以預通知消防檢查的名義進行同樣的確認工作。這樣就是上了雙保險,希崎梅子的情緒也高揚了許多。
「我們現在分成了兩組,並且因為採辦的東西比較多,可能還要進一步分頭行動,可以說是四個人都淹沒在了人流中。你那頭的話語權在柳河同學手上,那麼你身上的任務估計是最輕的,我想有八成機會是你最先回到我們這個集合點。到時候,我們陸續返回的時候,或者你忍不住等待想到其他的店裡找我們的時候,這個實驗就完成了。」恐怕奈惠依然沒有悟到我早已向她證明了我觀點的正確,於是我不得不再多費這番口舌向她解釋這個順路而做的實驗到底要如何判斷。
「沿街有這麼多店鋪,我們要一家家地問過去嗎?」
餐飲店的性質決定了它在一天之內的忙閑是有時間規律的。一般人的三餐飯點比較集中,而這也是餐飲店的忙碌時段,忙碌的時候他們是沒工夫給自己做飯的,勢必要等到大多數人的飯點結束后,他們才會為自己做飯。沿街的店麵店租較高,單靠做早餐是難以為繼的,也就是說,餐飲店至少要提供中晚餐的服務。據此又可以想到,餐飲店的人給自己人做完午飯後,離晚飯的飯點已經不遠;而在自己人吃完晚飯後,差不多也到了散夥回家的時候,可以認為這些開餐飲店的人,在家裡是基本不會備下炊爨所需的諸般用具,也可以認為,他們絕沒有「特意回到家給一個客人專門做飯」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