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畫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堂上不合生楓樹 第十二章 當頭炮

第一卷 堂上不合生楓樹

第十二章 當頭炮

「唰——」「唰!」
「會面倒也有可能,不過敦仁屋是個做麵條的,要是兩人一言不合打起來把店家砸了,那可不是什麼好事情。我們跟上去看看倒也可以。」
只消時間過得若干、細細觀察,海市蜃樓的景象不免就會露出若干破綻。這也是為何幡石慶子會在雕塑蜃景邊上布置大量霧氣的原因:用以掩蓋一些可能暴露的破綻。當然,霧氣也只是形容的說法,真要用乾冰或冰塊製造霧氣一來不太現實,二來反而會因為水蒸氣的冷凝而讓蜃景遭到進一步的破壞。所以這種「霧氣」無非是煙氣,用某種發煙物質就能做到。
首先,幡石慶子是本地人,霞浦的水域上出現海市蜃樓或許她也目睹過,進而她得知了這條情報。海市蜃樓由於投射的是事實存在的景象,並且以湖面水域的有限範圍,也只能投射臨近的區域,這對幡石慶子來說更是有利——她只要觀察出蜃景與現實中哪一帶比較相似,再實地求證一下,便能確定海市蜃樓的時間地點與氣候條件。
灘涂中沒有任何落腳之處,這麼一座龐然大物矗立在那裡是有無數的疑點的。它要怎樣做起來,怎樣運到灘涂當中,怎樣固定下來,怎樣形成圍繞在周邊的霧氣,這都是「雕塑要出現在那裡」面臨的大難題。我無法給出一個能解決全部難題的合理解釋,或者說單憑她幡石慶子一人或數人之力根本無法達成這個事實。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這座大型雕塑根本就不在灘涂的中心。那為什麼順著江戶芳美的視線,會在那裡看見雕塑呢?答案用一個成語就能解釋——海市蜃樓。
沒錯,我想到「這碩大的雕塑突兀地出現在灘涂當中」這一節實在是太過異常,再想想幡石慶子的心性,總算是理解了為什麼會這樣。由於我不願自己踏進灘涂里弄得泥水上身,於是我立即甩出幾根卦簽試圖打斷江戶當和-圖-書前的動作,若是她沒有被之前這兩根卦簽分散注意力,我手裡的這一把卦簽,瞄準的就是她的背心了。
字條的內容,這位女生立刻報告給了我們。我能夠確信她是在將江戶芳美誘導出霞浦高中的範圍,免得讓自己被校方加上壓力。字條讓江戶芳美從霞浦高中轉個身,向南邊那條大路走五百米,會有好東西在等著她。
「江戶芳美會按照那個指示行動嗎?」宇野奈惠問我。
「要不我們跟上去看看後續?有沒有可能幡石慶子約了江戶芳美在敦仁屋會面呢?」
我則留在路口,四處觀察可能給江戶芳美「好看」的東西。然而便如奈惠和我的慣常印象那樣,這個路口無非是個民居之間的普通交叉口,除了滿溢著熱氣的麵條店鋪敦仁屋,其他三側都是民居的牆壁。我倒也來過敦仁屋吃過一兩次這裏的麵條,味道也不是很有特色,所以也沒結識他們。但我瞥向店裡,只見店堂里的店主也在向店外張望,手下壓著一張紙條,顯然也是在等待什麼人的到來。
江戶芳美自然明白,眼前這突兀的雕塑就是等著她的「好東西」。而雕塑的內容不言自明,主人公自然是幡石慶子和赤尾木雅次,目的便是向她下戰書,宣示她已經因年齡原因被淘汰,現在自己才是勝利者。這才導致了江戶芳美的怒不可遏,不顧一切地向這座雕像衝去。
我們大抵都在小時候約略地聽過一些海市蜃樓的描述,長大后也或多或少地知曉了它的真相——光的折射和反射將若干本不在此處的景象投射到了錯誤的位置。海面、沙漠、湖面都是海市蜃樓高發地帶。霞浦是一大片水域,海市蜃樓的確有可能出現在湖面上,沿岸的灘涂也有可能。通過人工手段,雖然不至於像是天然的海市蜃樓那般投射出大面積的景色,但那座雕像的範圍倒是的確有可能人造出來。https://m•hetubook.com.com畢竟對一個人看起來雖然顯大的雕塑,在自然生成的海市蜃樓面前無異於還是小兒科。這個原理我們想一想也能明白:
「我想是會的。咱們都是本地人,學校附近的地形都是一清二楚的了。學校往南是一片民居,只有一條道路稍微寬闊些,站在校門口一眼就能肯定她所指的『大路』是哪一條。順著那條路往南走五百米下去,應該是一條東西向的橫貫路從民居間穿過,所以她將江戶芳美導引過去的方向,其實是做麵條敦仁屋所在的那個路口,對吧?」
但她這麼一鬧,又正值放學時間,通過在校門口逗留的學生,這個衝突倒是很快傳到了校內。校方本著一貫的做法,以「息事寧人」的要求,對他們眼中的校工后木下了令,要她妥善處理這個爭端。得到指令的后木似乎也想到了這一步,自己沒有出面,而是又叫了那位勤工崗位上的女生,讓她將一張字條交給門衛室里怒氣不息的江戶芳美。
幡石慶子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許多年,單靠一個「月蔥蘢」的繩結是嚇不住她了。
我在遠處不緊不慢地跟著這個老婦人,倒也不但心她會懷疑我的跟蹤——她自己本就是「獨踹唐營」地來到了霞浦,早已將整座城市都當成了敵人,並且之前出現在她面前的勤工崗女同學、敦仁屋店長都已實證了這種角色。我在她身後,就算她留意到了,她也會一意孤行地向前走的。
在最佳的時機過後,雕塑的蜃景也在光線的變化下成了光怪陸離的一團幻影,不再是隱約可辨的擁吻雕塑的形狀。這樣一來,總算是讓江戶芳美冷靜了下來。她茫然地回身看著我,卻因為腳下已經陷入泥淖而無法快速地回到岸上。她在十數年前迫害幡石慶子時也是個心狠手辣的人物,現在讓她自己吃點苦頭,慢慢蹭上岸來也不為過。這一驚嚇,也足和-圖-書以讓她從完全的憤怒情緒中解脫出來,展開冷靜的思考,也不用我再多廢話什麼。所以,我轉回店裡接回吃完麵條的宇野奈惠,向她講述後續的始末。
「是啊。那個路口別的幾個方向都是不起眼的小屋子,倒是因為敦仁屋才有點知名度呢。」奈惠點頭道。
江戶芳美這麼想著,不禁深深為自己當年沒有趕盡殺絕而後悔。現在自己已經老了,人微言輕,不再如自己在筑波藝校時那般有那麼高的威望。然而,這口惡氣她是無論如何咽不下去的,眼見赤尾木雅次雖然表面上一直和自己生活在一個屋檐下,但暗地裡還和幡石慶子保持著聯繫,顯然是他已經看不上人老珠黃的自己了。
不多時,兩邊的建築物逐漸消失。在一排留有開口的護欄之外,便是大片保留自然風貌的灘涂。順著開口處的水泥階梯往下,尚是一片堅硬的土地,但我深知,再要往前走若干,足底就要被泥沼纏上,再也無法順暢地行走了。
我假意走進店裡,點了一份普通的麵條。店主轉頭看了我一眼之後,雖然答應,但他卻不轉身下廚,而是從店堂里叫出來一個夥計伺候,自己依然保持向店外窺探的模樣。這更加驗證了我的判斷。等到奈惠折返回來,我把她安排在這裏,一面請她消滅我點單的這一份麵條(我已經付過了錢,她吃嗟來之食,彼此兩廂情願),一面給她下一個「設法套到店主手裡字條內容」的任務。而我則走出了店門,準備跟蹤江戶芳美。
然而,江戶芳美卻像是對這些地形上的危險充目不聞,徑自向前行走。我順著她頭部的朝向看去,不由得大吃一驚——原本應該是一片水草,別無一物的灘涂,赫然立著一座白蒙蒙,裹在一層霧氣中的,類似於雕塑模樣的大構造物。按理說,在城市的土地上立起這麼大一座構造物定然要先行獲得批准,但這座大構造物卻是兀立m.hetubook.com.com在一片灘涂之上,周圍了無搬運的痕迹。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忘年情就是如此,一旦一方先行老去,那猜疑、妒忌和醋意之盛,都遠不是適齡相戀所能比肩的。在這些負面情緒的驅使下,江戶芳美來到霞浦高中,將門衛室的玻璃桌敲得震天價響,把幡石慶子的列祖列宗整個問候了好幾通,到底也沒被門衛放進來。她盛怒之下可沒有幡石慶子冷靜而縝密的思考,終究是從快遞的位置知曉幡石慶子在這霞浦高中便找了過來,如何繞過霞浦高中的門衛等等盤算她是一點沒打。所以,現在她唯有被攔在門衛室里,見她這德行,門衛哪敢放她進去?
於是,我們匆匆收拾好隨身物品,向門衛確認了江戶芳美的身形之後,匆匆追了出去。霞浦的街巷我們很熟悉,加上從霞高到敦仁屋那個路口這兩個地標之間是個矩形通路,江戶芳美被指引著走上了其中一側,我們便從另一側趕過去。兩個年輕女生的步履比一個蹣跚的老太自然要快許多了,我們來到敦仁屋那個路口,奈惠又折向江戶芳美那一側打探,發現她還在另一側遠遠地走著。
「這就是了,這張字條很明顯就是刻意讓江戶芳美便於照著行動的。你我兩個本地人交流,說那個地方以『敦仁屋的路口』來指稱,若是把這個名字寫在字條上,江戶芳美一個外地人怎會願意去找?倒不如說得更直接一些,她哪怕是轉過身找不到明顯的大路,都還是繼續賴在這裏鬧事情。從這裏看,幡石慶子顯然是連字條的文句都斟酌好了。這足以說明,幡石慶子對江戶的性格也有足夠的把握,所以才能有『字條引導』的成算。」
在這個春夏之交的時機,幡石慶子開始執行復讎的計劃。她將盛怒的江戶芳美引誘到霞浦的灘涂上,讓她看著朦朧的影像而喪失理智,不顧一切地向本就不在那裡的「雕塑」衝去,其結果自然就是陷入灘涂的和*圖*書泥淖當中無法抽身(以她的高齡,等到她冷靜下來發現事態不對,恐怕污泥已經要沒過她半身。而這樣的情況下,船夠不上灘涂,陸地又離得遠了,救援是異常困難的)。而這件事情過去,雕像又不在當場,只要幡石慶子的心理素質過硬,恐怕也能在隨後的調查中矇混過關。
果然,江戶芳美走到路口,左右望了望,便鑽進了敦仁屋。進到店裡不久,就又一次氣沖沖、大踏步地走了出來。我不能從店主手裡偷看到第二步指示的字條內容,但也能推想是下一步引導江戶芳美的行動。只見江戶芳美按照字條,又拐向東邊走了下去。
我一邊跟著她,一邊迅速在腦中調出這片區域的地圖。根據我的記憶,這邊向東走下去,便是我們這座城市得名的原因——東邊便是作為水域的霞浦了。霞浦的水岸是一片淺水,在水岸形成了大片水草和灘涂。這些濕地是禁止開發的,依然保持著相當的自然風貌。江戶芳美被引導著走向那裡,又有什麼「等著她的好東西」呢?
氣頭上的江戶芳美渾不顧及周圍,得是兩股勁風掠過她雙頰,她才陡然一驚,轉過頭來。她木然而怨懟的眼神轉過這麼一個角度,看到的則是一個穿著學生服色,站在最後的一片硬土地上的女生。女生的右手抬起尚未放下,手中依稀有著什麼東西,作出一個彈指發射的姿勢。剛才掠過自己身側的勁風,顯是她之前彈出了某樣東西所致。
還是將它稱作「雕塑」吧。這個雕塑為什麼能引得江戶芳美如此不顧一切地向它衝去?我大抵能猜出個大概:雕塑在一片霧氣當中隱約能辨出是兩個人形,從身形上看是一男一女。二人均是立姿,而動作則是相對擁吻。作為同性,我深知女性的身形隨著年齡增長有著相當的變化,少年、青年、中年、晚年的女性都有不同的體態特徵,雕塑的身形儘管朦朧,卻也一見可知,這折射的是一位妙齡的女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