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畫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虛筆見真容 第九章 先遣和風報消息

第三卷 虛筆見真容

第九章 先遣和風報消息

——題出白居易《潯陽春三首·春生》
但竹森信子總歸也需要社交,在她和她的狐朋狗友交流的時候,一些人穿金戴銀、花天酒地的炫耀讓她產生了自卑感。然而她也知道,自己纏上的這株小樹苗並不能提供如斯程度的寄生養分。為了在這些狐朋狗友面前長臉,竹森也投身於不斷找尋收入來源的行動當中,並且在最近的機緣下和水商賣搭上了線,並且因此被她的生身父母捕捉到了她後背上的胎記,也就是我們近來所接觸到的故事。
當時身在土浦的渡邊夫婦,打探到了霞浦有這麼一個百貨大樓在舉辦上述的活動,他們便想著享受享受這個便利。兩家人的老人都在遠處,身邊只有六歲的女兒渡邊汐美,所以他們只能享受七折的優惠。
在人頭攢動當中,領取了「三餅」卡片的渡邊夫婦不得不抱著女兒擠來擠去,挑選好自己需要的貨品,然後到櫃檯去結賬。結賬時,百貨大樓在每個超市的收銀窗口配備了兩個店方的工作人員,他們穿著統一的圍裙,很容易確認。這兩人一人清點商品逐一消磁,另一人則進行裝袋,最後按照卡片上「餅」的折扣最後得出應收金額。渡邊夫婦在排隊等待付款的時候,渡邊先生碰上了自己單位里的上司。這個上司是夫妻二人加上兩個子女同來,因此領的是「四餅」的折扣卡。熟人在隊伍中見面,為打發無聊便聊了起來,而他的上司突然提出,想用自己「四餅」的折扣卡和渡邊先生的「三餅」換一換,這讓渡邊先生很詫異。
這個詭計使渡邊的上司可以炮製出無數張「四餅」折扣卡。其餘的折扣卡,這上司自然是在購物后並不當即離開,而是在店裡尋找隱蔽處(因為店員大多分配在了百貨大樓的出入口和收銀台,在其他地方的秩序就很難管理了),把這些「四餅」折扣卡兜售給其他只手持「一至三餅」折扣卡的hetubook•com•com人。畢竟收銀台並不管你進來時有幾個人,只是最簡單的「看點數給折扣」來收款罷了。簡單來說,這就是讓自己的四個相關人不停排隊,把他們排隊的時間套現而已。上司看到渡邊,也不過是出於袍澤之誼而給了他一張,打著「交換」的旗號做了個順手人情。就算是沒有兜售完的折扣卡,他也可以將它藏在百貨大樓里的隱蔽處,這裏一張、那裡一張再離開,清場時被發現也基本會被認為是某些顧客的無意遺失罷了。
好在事情總算是有了轉機——既然確認了這個明顯的胎記,渡邊夫妻就可以正式向警視提出,我們發現了走失多年的孩子,目前就在某處某地。這樣一來,警視也可以藉著化解多年積案的由頭,一鼓作氣把這件事解決了。警視既然正式地介入,也不再需要我這狗頭軍師。在我上學與放學的當口,我依然能不時碰到遣興的老警視,也依然保持著對事情的關注。在警視進行調查后,我便得知了渡邊夫婦的女兒的過往故事。
但我卻不這麼想。因為在我了解這個機制后,我卻深深知道它其實是有隙可乘,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只不過,快二十年前的時候,人們的心緒還沒有現在這般浮躁和貪圖利益,誠信還是彼此公認並被大多數人始終堅持的標準,所以這個促銷計劃才得以在當時比較順利地執行。然而,當時也不是完全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專門貪便宜、鑽空子、圖利益的人也還是存在的,比如渡邊先生的這位上司。
這一招,真是貪慾的極典型體現。
當時,渡邊夫婦注意到的這次「特賣會」就是一個現在看來已沒有半點稀奇的促銷活動。規則是這樣的:在百貨大樓的超市購買物品后,結賬時按照買東西的這一群人的「人頭數」進行折扣,比如說一個人買東西就是九折,一對兄弟就是八折,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家三口就是七折,以此類推。但顯然商家不可能傻到隨便十個人湊一團來免費拿走貨物,這個折扣還有一些補充規定。一條是最低只能抵扣到五折;二則是打折的額度僅限於商品正價十萬元,也就是一次性購物超出了十萬元,那就只有十萬元能享受人頭折扣,其餘部分必須正價購買;三則是最重要的,必須是「父母與子」的關係才會被認作「同一伙人」,比如夫妻,父母子女,親兄弟姐妹這些是可以算數的,但爺孫倆、婆媳這些情況卻並不作數。
渡邊先生看到自己和對方預備結賬的商品量,估計彼此間的原價也差不到哪裡去。對方忽然提出把自己的更大折扣讓出來,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渡邊先生不好讓上司多等,只好先承諾著答應,然後在心裏盤算「他是不是藉此機會籠絡於我」或者「他可能需要我下一步去幹什麼麻煩差事」之類的。然而後續的事實是,渡邊夫婦忙於找尋丟失的女兒,而這位上司也始終沒提「還這個人情」的茬。看起來,只是單純的賣個人情,或者說感情投資而已。
竹森信子這幾天來的心緒甚是不寧靜,各種對她足以算波瀾壯闊的事情陸續找上了她。現在她好不容易有了一份足以在自己的狐朋狗友圈中自傲的收入,卻突然有兩個陌生人,自稱是她的父母。她在走失時是六歲,已然對自己的經歷有一些模糊的記憶。再加上之後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已經形成了固化的個人價值觀。客觀地評價,竹森的價值觀受學校的影響小,而受世俗和功利的影響大。比如說,她理當對自己父母的樣貌有依稀的記憶,但出現在眼前的渡邊夫妻風塵僕僕,面色灰黑,這與她的價值觀大相徑庭。於是,她冷冷道:
到了霞浦他們才發現,實際到場的人數還是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料,可見https://m.hetubook.com.com這個讓利幅度在當時還是非常少見的。而店方為了防止這個讓利被人惡意利用,也採取了若干預防措施。最基本的是這樣一個規定:在店門口排隊的時候,店裡的工作人員會詢問每一批客戶「您是幾人前來的?」並且確認同來者的關係。根據回答,向他們發放相應的小卡片。比如兩人同來,這兩人滿足條件,他們就能獲得一張左下角有百貨大樓商標的硬質卡片,主景圖案是白底上兩個圓圈,類似於麻將牌的二餅。又如四人同來,只有三人滿足優惠條件,那麼拿到的卡片就是「三餅」。以此類比,每一批人都按照這批人里符合優惠條件的人數,分別得到「一餅」到「五餅」圖案的卡片。而卡片在結賬或是從出口離開時都會被收走,卡片本身也會觸發檢測,若是想把卡片從出口帶出去,出口的警報器也會有響動。
分析這個活動的用意,顯然是商家有意吸引每一名消費者帶動自己的家庭成員前來以爭取更大的折扣,進而造成自家百貨大樓人頭攢動的場面。按照社會上的消費主力軍是成家的普通家庭,普通家庭又以父母和一至兩個兒女構成為主的話,這個促銷計劃就相當於「賣出一份商品,只有六七折的銷售收入,但給商場帶來額外兩三倍的客流量」。
近二十年前,百姓生活中「商」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也就是買賣兩方面對面議好價格,然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最常見的兩種模式就是人們去市場或百貨大樓買東西,或者貨郎走街串巷去賣東西。百貨大樓便是那個時代的標誌性建築,換句話說是今日綜合大廈的前身也不為過。當時的百貨大樓是整棟樓都由大樓方面經營,盈虧自負,所以當年百貨大樓的格局終究不過如斯;而今日的綜合大廈把門面全都租了出去,大廈的股權方坐地收租,這也讓大廈敢做得有數十座百貨大樓那樣大而不愁hetubook•com.com空置。當年,人們手頭上的閑錢也不甚多,故而百貨大樓雖然貨品琳琅滿目,卻到底沒法無時無刻地吸引消費者。百貨大樓為了彌補自身「沒法移動」的劣勢,便時不時會推出各種花樣的「促銷」活動。折扣、贈品、抽獎……他們把當年能夠想到的手段翻來覆去用了無數遍。
光有客流是沒法給百貨大樓帶來收益的,百貨大樓自然也有把「人數」套現的手段。比如他們可以在大樓外設置很多賣氣球、爆米花、泡泡水、烤香腸這一類「自己人」經營的店鋪,賣價高出成本甚多。大人為了打折而帶來的小孩子見到這些玩物,必然把持不住,而大人在擁擠的環境中,為了自己有更多注意力購物,也多會遷就孩子,買上一份讓小孩息心安分下來。這樣一來,促銷所帶來的利潤損失就補了回來。
在入場時,上司將五個符合要求的人作為一批,領到一張「五餅」卡片;然後一個人帶著這張折扣卡留在店裡,其他人從出口出去(因為他們身上沒有商品也沒有折扣卡,不會觸發出口報警),重新到另一個入口排隊。這一次是四個人,可以拿到「四餅」折扣卡。接下來,這張卡又一次交給了超市裡的人,他們四個再重新排隊進場,又能拿到一張「四餅」。百貨大樓有許多入口和出口,加上排隊的人又多,排得兩三遍隊,就算回到之前的入口處,店員也未必記得這無數人當中有數人重複來過。換句話說,只要留一個人在店裡,並且每次交接折扣卡都沒有店員在旁的話,這個詭計就算是成功了。
竹森的價值觀已成,再要扭轉就無比困難。比如說,她甘願去做出賣體軀的生意,而一般人卻頗為不齒。她將經濟利益看得至高無上,認為富有便會帶來其他的一切。她本就對現在經濟拮据的生活頗不滿意,好不容易找到了這樣對自己不算太累卻又有不菲收入的營生,她哪裡願意相信眼https://www•hetubook•com•com前的這兩人呢?
「我自己有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著,她就甩下了渡邊夫妻,自己拐進了小巷子。
「這倒還真不用灰心。」面對向我們訴苦的渡邊夫妻,我和老警視卻都沒表露出太多的同情。試想一下,我們走在街上,迎面走來兩個陌生人自稱是我的父母,我當然非常生氣,因為這無異於是既占我便宜,又貶損我的先人。若是再糾纏不清,我會直接呼叫警視。這才是平常碰到這樣說法的陌生人後,我們做出的第一反應。像竹森信子這般,只是冷然拒絕並走開的反應,其實是她心中「已知對方確是,無非是不想承認」的體現罷了。
他要怎樣攻破這個計劃呢?方法是「領取多張折扣卡」。換句話說,渡邊先生的上司這一行其實是五個人,他們實際使用的將會是一張「五餅」折扣卡。
竹森信子的人生軌跡大概便是如此。總體脈絡已然清晰,但其中還有不少嘖嘖稱奇的小事值得一提。比如說她與渡邊夫婦走失的那次商場特賣會,就是一件值得說說的事情。
渡邊夫婦這個女兒,在他們撫養成長的前六年裡,名字叫做渡邊汐美;在六歲上走失的原因是當時這一家三口趕一個商場特賣會,人潮湧動中不防有居心叵測的拐子,把女孩給拐走了。拐走之後,這個女孩被賣給一戶姓「持田」的人家,因此在戶籍和人口的資料庫中,這名女性叫做「持田紅」。再後來,這個女兒在大學里的價值觀發生了劇變,變得功利、拜金,並且靠著同樣的涉世未深,成功詐上了算是自己學弟的一個同城後輩,最後的結果便是這兩人在大學畢業后回到了這個姓竹森的後輩的住家,等於說是做了竹森的姘頭(但在家中地位上卻是比竹森本人還高),也因此改名「竹森信子」。這個竹森家有那麼些家底,這兩個年輕人又是自己生活,於是竹森信子就這麼一邊賴著勤勉工作的這個後輩學弟,一邊過自己的逍遙日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