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第四十四章 袁燕倏與20世紀女裝服飾研究(中)
1968年5月2日,巴黎西郊的楠泰爾大學(Universitéde Nanterre)的學生在「3月22日運動」(Le Mouvement du 22-Mars)的組織下展開了一場反戰遊行抗議,一些課程被迫停止,校方決定將學校關閉。
這也是為什麼「太陽殿下」被稱為「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的原因。
1971年,袁英掀起「迷你」旋風,一舉將巴黎服裝界的危機明朗化。許多時裝店也紛紛進軍成衣領域,高級時裝店的傳統結構徹底改變了。也就是從這一刻起,從沃斯創設以來,擁有百年歷史的巴黎高級時裝店,將其對世界流行服飾的領導權拱手讓給了多元化的美國時尚巨頭。
在這期間,搖滾樂一掃古典音樂的沉悶,以嶄新的音樂語言表達出年輕人的心聲,因而所向披靡,大受歡迎。
1952年她推出了被《世界報》主編艾瑪·普利策女士命名為「新面貌」的著名式樣,宣布了「像戰爭中的女軍服一樣聳肩的男性外形服裝時代結束了」。這件「追回失去的女性美的偉大藝術作品」也使其再度成名。
10日白天,五萬人在巴黎街頭遊行,其中有五千中學生加入,國營電視台報道示威的節目被禁播。晚上,警方在聖日耳曼大道和聖米歇爾廣場封路,試圖包圍學生以便進攻。學生於是開始建造街壘,圍起「自由區」——指示牌、柵欄、汽車、工地上的建材、水泥袋、腳手架等等,都被學生用來築街壘。
同一天,學運領袖達尼埃爾·科恩-本迪(DanielCohn-Bendit)被司法審查,這些事件促成了學運的蔓延。從3日起,抗議活動便一浪高過一浪。學生們多次和警察發生對抗。
1952年,二戰的餘波剛剛平息,袁英就高調宣布復出。這一次,她把當時追求兩性平等的時尚觀念賦予了新一季的時裝。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袁英的服飾、珠寶和皮飾都出現了6個「Y」組成類似雪花的LOGO。
1971年9月,紐約的太陽粉和兩千多華裔留學生為保衛釣魚島和慶祝紅色中國加入聯合國上街散步,還用國標漢語打出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三是「新面貌」樣式以挺胸、蜂腰的線形特徵塑造了戰後女性的新輪廓,與香奈兒平窄纖細的輪廓相比,提倡了另一種強調女性腰胸構造、強調女性身形曲線的服裝典範。它為整個20世紀下半葉的服裝輪廓線形奠定了基礎,以m.hetubook•com•com至於20世紀下半葉的設計師們只能在袁英勾勒的廓形線中作一些填空。
戰後袁大師認為手工定做服裝已經不適合大眾需要。出於對兄長的信任,雖然袁英手頭上有包括她妹妹蔣落桐(袁淑貞)在內的,當時保持最佳穿著近三百位知名女性的訂單,她還是決定投入成衣市場,這讓袁英品牌成長壯大,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時尚奢侈品企業。
這些學生用典型的資本主義的方式,迅速賺取利潤,然後開始購買槍支彈藥。三十年後,想出這個主意的人在電視上接受採訪時表示,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槍杆子裏面出政權。
促成這些動蕩和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戰後嬰兒在袁大師的「關懷」下已經長大成人,他們人數眾多,精力旺盛。他們的父母正是當年聽著袁版《哈莉·波特》長大、後來走上戰場和工作崗位的男孩女孩,袁大師的第一批「果實」。
熱門音樂歌手對年輕一代的服裝,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相對的,由電影明星帶動潮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高級時裝店——電影明星——大眾女性」的傳統服裝傳播方式,在創造服裝的重要來源巴黎高級時裝店的權威遭受打擊的同時,也隨之完全崩潰。
袁英用「一件服裝可以從正午穿到午夜」的設計理念,徹底顛覆了這個不適應現代生活的傳統,特別是解放了那些需要大量外出和旅行的職業女性。要知道,50年代之前的歐美,對上流社會有身份的女性而言,上午、下午和晚上都有不同的著裝要求。
戴維斯說:「我參加共產黨,是因為我相信在目前的社會制度下黑人幾個世紀以來的苦難是不能解除的。資本主義建立在巨大的經濟機器歸一小撮私人所有的制度之上。國家的財富掌握在不到500家的大公司手中,如;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美洲銀行、大通曼哈頓銀行。但它們的財富是哪裡來的呢?他們的財富是由千千萬萬勞動人民創造的剩餘價值構成的。」
書店老闆的兒女恰好也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他們乾脆在校園裡召集華裔學生和這些黑豹黨黨員合資開辦了一家小型印刷廠,專門翻譯印製從中國大使館獲得的書籍材料。
70年代,加州的一些黑豹黨黨員,開著汽車從舊金山的中國書店裡一捆捆地購買紅寶書,每本二十美分。再開過金門大橋,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學校園裡,流水一https://m•hetubook•com•com樣賣給激進的學生,每本一美元。
二是袁英準確地把握住當時的時代精神,用她的作品把被戰爭隔離的兩個階段連接起來,尤其是那些誇張龐大的裙子,彷彿是戰前人們奢侈生活的延續。這些作品與戰爭遺留下來的軍裝式女服相比,確實充滿了花朵一般的詩意和氣質,這是好不容易開始具有穩定生活狀態的人們必然的追求。
同一時期,歐洲人民也不甘落後。
隨著麻將的廣泛普及,國標漢語的影響力空前強大,這也是「文化大革命」能夠席捲舊大陸,甚至波及北美的重要原因。搖滾樂、麻將和國標漢語是當時能夠跨越國界、跨越種族、跨越性別、跨越社會等級,而將西方的年輕人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因素。
1970年,美利堅太陽粉舉起賽里斯領袖肖像發動反戰大遊行,從規模上看,很難估計具體人數。因此,人們很能理解尼克鬆總統在北京那位中國老人的書房裡為何那樣局促謙卑。談了一個小時,他連後背都沒敢靠在沙發上。
這一切都給世界各地帶來劇烈的衝擊。這個時代充滿了各種社會動蕩,直到80年代初期才又趨於新的穩定。
安吉拉·戴維斯父母都是教師,她於1961-1967年在國內外學習,后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由享譽世界的袁燕倏教授指導攻讀哲學博士學位。
無論是從美國的反文化運動或舊大陸的「文化大革命」都可以看出這些「袁汁袁味」的年輕人逐漸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也成了社會動蕩的主要原因。當時在社會的主要取向是標新立異,音樂流行「搖滾樂」,語言流行國際標準漢語,娛樂流行……麻將。
事實上,由於二戰的影響,不但老歐洲幾乎化為焦土,北美新大陸同樣百廢待興,以至於戰後對歐洲的援助大為縮水,令歐洲重建計劃捉襟見肘。由此一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紛紛湧入美國,紐約逐漸成為了新一代時尚之都。
這個LOGO的解釋眾說紛紜,一說是袁英的縮寫「YY」的標誌,又說是代表了她和兩位伴侶矢志不渝的愛情,又或者是後來分道揚鑣的袁氏六兄妹曾經親密友愛的象徵。但無論如何,在那之後這個LOGO就代表著一種彼此依賴又相互獨立的平等關係,傳達著袁英不曾改變的不羈情懷。
黑豹黨的多位重要領導人都非常崇拜潤之同志,據說他們更是人手一本潤之語錄,而且不少人都加入了美國共產黨。這其中還包括一位曾經求學于袁大師門下的女哲學博士——安吉拉·戴維斯。和-圖-書
還有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為少數族裔和工人階級解放戰鬥的組織之一,黑豹黨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四、袁大師與女裝設計的裂變(1965-1980)
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在文化上是「反文化的時代」,稱為「搖晃的年代」。反叛權威、卓爾不群、特立獨行,這十五年是20世紀中變化最大的一段時期。
戰後美國初期是一個繁榮的年代,但豐盛的物質背後卻是精神生活的極度貧困。這也是最保守的年代,女性又開始被傳統桎梏束縛,社會被冷戰下的恐共主義綁架。資本主義自凱恩斯主義續命40年後,又一次到了藥丸的邊緣……長達十年的滯脹,不但年輕人心生不滿,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都對前途絕望了。
……
70年代里歐美的年輕人對東方的宗教,尤其是賽里斯道教里一些特別教派的崇拜十分流行。不少年輕人穿上類似道袍的服裝,佩帶道教法器,還模仿袁大師食用昆蟲。
他們只是想天真地逃逸出體制,建立一個虛幻的烏托邦,而不是想要改變捆綁他們的社會結構和政治經濟制度。所以他們創造出的文化與音樂註定被商業體制吞噬,而花之子們(children of flower)也註定會對持續的逃逸感到疲憊與困頓。
我們的袁大師作為二妹時尚品牌最大的代言人,曾有一張照片,就是攝於70年代。穿著白色T恤和李維斯牛仔褲的他,斜靠在一輛哈雷機車上面,口中叼著一支駱駝香煙,正透過哈雷太陽鏡窺視著一位身著白色弔帶背心和迷你牛仔裙走過的金髮女郎,連手中的可口可樂打翻了也不知道。當時這樣瀟洒前衛又略帶一點頹廢叛逆的經典形象迅速風靡歐美,成為年青一代模仿的對象。
此後,袁英每年都會發表極具震撼力和號召力的新作,如A型、Y型、H型、鬱金香型等,這些作品完全領導了世界的高級時裝潮流,使她的名字在當時幾乎成為時尚的同義詞。
由於袁大師在1936年的一系列「宗教革命」,1972年,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The Beatles)宣布將飛行怪物麵條教和賽里斯道教的宗教領袖袁大師作為他們的精神領袖,他們讓西方的搖滾樂與無神論和賽里斯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古典宗教道教有了聯繫。
動蕩、反叛和革命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從袁大師領導的美國反文化運動(反戰運動和民權運動),到歐洲的各種激進政治思潮,再到「太陽殿下」發動的席捲東亞、蘇聯和整箇舊大陸,甚至波及到北美的文化大革命莫不如此。
她認為服裝設計的主旨是要突出女性自己本身的美,應該通過服裝來體現女性的自然形態。她的設計就是要使服裝與大眾生活,與街頭文化建立起密切的關係。當時袁大師在採訪中欣喜地表示:「這是一個看懂了這個時代、屬於這個時代、並通過時裝展現了這個時代的傑出設計師。」
美國黑豹黨是六七十年代美國一個活躍的黑人左翼激進政黨。由於黑豹黨堅持武裝自衛和社區自治的原則,多位領導人被處死、暗殺、長期監禁。
受此影響,70年代也是服裝史上空前大變革的年代,世界時裝界的組織,以及國際間的服裝系統均完全改變。從1970年左右開始,成衣業迅速興起,高級時裝的地位受到衝擊。然而袁燕倏先生作為真正能夠學以致用的經濟學家,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高瞻遠矚地預見到了這一變化。
「對黑人而言,此種剝削特別顯著,特別厲害。黑人總是做最低下和工資最低的工作。資本家故意在白人工人間煽動種族主義以便他們可以更順利地剝削黑人。」這也是美國黑豹黨最初的理論基礎。
一個服飾講究的貴族夫人或富家千金,既為「換裝」的奢華排場感到驕傲,也被其繁瑣和不便束縛住了手腳。因此幾十年來,青睞袁英作品的人中,既包括宮廷權貴名門望族,也包括知識精英白領麗人,既有文體明星,更有普通百姓。
由於袁大師的興風作浪和那個眾所周知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足足十二年,比「原本的」長了整整一倍。戰爭時期,男士們血戰沙場,女性不得不更多的走上工作崗位。二戰結束之後職業女性蓬勃興起,因此需較實用的職場服裝,袁英和香奈兒的服裝正好都符合這個趨勢,她們的事業也蓬勃發展。
袁大師在文化領域辛苦耕耘50年終於結出了累累碩果。
袁英1971年發布的「迷你風貌」正契合了這種氣質,堪稱為70年代的女裝巔峰。她把女士裙長縮短到膝蓋以上5cm,讓女性的大腿部分裸|露出來,
和_圖_書勇敢地在高級時裝領域向傳統禁忌挑戰。
三、袁大師與女裝設計的繁榮(1950-1965)
工會代表和學運領袖高舉「太陽殿下」的畫像並肩出現在遊行中,遊行隊伍的標語都是中法雙語的,包括「學生、教師、工人團結起來!」「十年,夠了!」「永別了,戴高樂!」等等。
在校期間,她加入了托洛茨基流亡美國建立的「北美共產主義學習小組」,深入研究了馬克思主義,還參加了美國共產黨。因此,儘管後來她在該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講師時成績突出、廣受學生喜愛,但還是遭到解聘。
過去800年以來一直擔任歐洲,乃至世界時裝樞紐的巴黎,其權威性在紐約為首的新興時裝中心的日漸興起下,開始面臨挑戰。雖然巴黎在其長期的傳統背景下,依然保有最重要的國際服裝中心的地位,但她已不再是唯一的服裝中心了,只能算是相對幾個服裝中心城市裡的頂尖者而已。
從某種意義而言,六七十年代全世界反文化運動的兩條路線正是賽里斯兩大名士的交鋒。一是「太陽殿下」的政治反抗,是對政治和社會體制的改造;另一種則是「愚者閣下」的嬉皮文化(Hippie),追求心靈和生活方式的解放。
嬉皮是二十世紀資本主義體制中的一場「文化大革命」。當然,這場革命註定也是失敗的。因為嬉皮士雖然看到了體制的部分病徵:異化、對自然的剝削,對人類創造性的束縛等,但沒有提出改變的方案。
「新面貌」的歷史意義在於,一是在戰後的國際服裝界確立「紐約的優勢」,使戰後乃至整個20世紀下半葉的國際服裝逐漸開始在紐約的指導下繼續發展。即使這一切功勞未必全歸功於「新面貌」,但不可否認它的確是主要的契機。
在袁大師理論指導和袁英等資本家的巨額贊助下,少數族裔平權運動、同性戀運動和女權運動都進行的如火如荼,並和社會上的左翼團體融合在一起,蔓延得十分迅速。
傳統的文化形態,價值觀念,乃至整個社會的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香奈兒的設計被年輕人拋棄,貴族式的典雅時裝不再受到推崇,年輕人追求的是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新設計。和袁燕倏先生一樣,求新求變與時俱進的袁英女士可謂生逢其時。
5月13日的遊行是二戰結束后巴黎最大規模的遊行,工會方面估計有上百萬人參加了當天的參与,警方則只承認有20萬。
後世電影《戲夢巴黎》就取材自「五月風暴」,真實反映了當時法國青年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