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激情歲月
第六百五十九章 初喝普洱
「西藏那邊主食是牛羊肉,高寒地區,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是過多的脂肪堆積在體內,又缺乏蔬菜,導致體內燥熱。唐宋時期,茶葉傳過去,藏民發現茶葉能解油膩,除燥熱,把茶葉和酥油混在一起,做成酥油茶,每天都喝,起到平衡體內的作用。但是西藏不產茶,他們馬很多,內地缺馬,於是這個生意就產生了,持續了幾百年。」
稍微等了一會,方記者端起小茶碗湊到嘴邊,小口喝著,「這茶要趁熱喝,冷了就等於解渴。」
「不過,還有一種理解也說得過去,就是茶和馬交換的道路,這條路上有一些集市,叫做茶馬互市,主要交易就是茶和馬互換,這條道路的主要作用就是我的茶換你的馬,西藏的馬換內地的茶。」方記者說道。
人也是這樣,不論男女,在歲月中慢慢轉化,既要小心經營,也有大胆行動,還需要一定運氣,然後到達自己的黃金歲月,展現生命的豐美與醇厚,就像眼前的茶水一樣。不過,要形成這樣燦爛深沉的湯色,不是那麼容易的,時間一長,各種風險和阻礙都會來,最終能抵禦風霜的侵蝕,轉化成如此色澤的和*圖*書,終究是少數吧。
方記者說,7542是大益茶的標杆,喝這個茶靠譜,其他茶包裝可能很炫,故事講得好聽,但真實質量無從知曉,如果不是懂行人,選這個茶沒錯。
「茶馬古道,就是古道上行走的馬幫,上面馱著茶葉。」徐暢然說道。
兩人進了一家茶館,女服務生過來,方記者翻著價目表,問道:「你們7542是哪年的啊?」
原來如此,喝茶不僅是口感上的享受以及解渴,還是一種生存需要,正是這種強大的生存需求,才造就了唐宋以來「茶馬互市」和茶馬古道的持久繁榮。
「7542,兩個人。」方記者把價目表往桌上一扔,服務生點了一下頭,轉身離去。
明洪武年間,上等馬一匹最多換茶葉120斤。明萬曆年間,則定上等馬一匹換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至清代,茶馬治邊政策有所鬆弛,私茶商人較多,在茶馬交易中則費茶多而獲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營茶馬交易制度終止。
女服務生被問住了,斜著眼睛想著,「大概……有三年以上吧。」
「試試,有點味道。」方記者微笑hetubook.com.com著說道。
「今天晚上我們吃得油大,喝點普洱茶可以刮油。你信不信?我以前也不大信,有一次下午四點喝了不少普洱生茶,結果在晚飯前餓得不行,從此我相信普洱茶可以刮油膩這個說法了。」方記者說道。
「去過,今天不想去了。」徐暢然回答。
從麗江機場出來,徐暢然和方記者找了家酒店,洗了個澡,商量接下來的行動方案,又睡了一會,晚上去一家蜀州餐館炒幾個菜,喝點啤酒,肚子吃得飽飽的,走在麗江新城的街道上,開始感覺到一絲愜意。
「暢然,我問你個小問題啊,茶馬古道的茶馬,指的什麼?」方記者往公道杯里摻開水,放下水壺,轉頭笑著問道。
「現在回酒店早了點,要不我們去喝茶吧?」方記者說道。
「喝起來有綠茶的一點影子,但是味道和綠茶完全不同,有醇厚的感覺。」徐暢然品味著說,經過剛才這一刻,他感覺自己已經喜歡上普洱了,至少是生茶。
這次既然是行走茶馬古道,喝茶其實也算工作,徐暢然當即同意。
「你說得對,必須放一段時間,才能說醇厚,酒和茶都是這個道
和*圖*書理。」方記者說道。
徐暢然聞言,也端起茶碗小口喝著,茶水有點燙,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清香,喝進肚子里,熱絡絡的,那股清香在肺腑中穿行,有蕩滌身心的感覺。
徐暢然認真地點頭,他得到走茶馬古道的消息已經很晚,匆匆找了一點資料,沒來得及消化,意識有點模糊,很明顯方記者思路更清晰。
「熟茶是紅色,跟紅茶顏色差不多,你看這個顏色,金黃色的,是不是很有……歲月感?」方記者笑著問道。
了解到這些,徐暢然不由感慨,清朝後期正是全球熱兵器逐漸替代冷兵器時代,戰馬的作用不如以往,清朝政府覺得這個交易太「費茶」,實際上是世界大勢發生了變化。
「徐同學……哦,暢然,你想去古城看看就去吧,我不去了。」走了一陣,方記者說道。他戴一副眼鏡,有幾分書生氣息。
方記者給兩隻小碗倒滿茶水,坐正身子說道:「這個問題我也問過雜誌的幾個同事,都跟你說的一樣,一種直觀的理解,也沒錯,這個名字是90年代初期幾個人喊出來的,以前並沒有約定俗成的名字,就是拉茶趕馬的意思。」
「茶是好東西,不過https://www.hetubook•com•com沒有時間,以後再慢品吧。」徐暢然說道。
一連喝了五、六杯茶,真的感覺身心通泰,茶馬古道的形象也變得清晰起來,原來總覺得喝茶不過是一種小情趣,比如英國人的下午茶,現在看來認識膚淺了,茶馬古道非常艱險,有很多懸崖上的羊腸小道,一不小心就會滾下萬丈深淵,如果僅僅是喝茶時的一點小享受,是難以堅持下去的。
第二杯水喝下去,方記者介紹說,這是大益茶7542,後面四個數字是生產型號,這茶是生茶,和經過「渥堆」的熟茶不同,完全依靠自然轉化,所以放的時間越長,味道更好。
第二天,兩人前往拉市海附近的茶馬古道,第三天轉往虎跳峽一帶,由於路途有一定風險,兩人請了嚮導和背夫各一名,方記者負責統籌和採訪,徐暢然專職拍攝,留下大量紀實照片和美麗的風光照片。
除了行走拍攝,徐暢然還到當地圖書館和地方志辦公室查詢資料,歷史進一步清晰起來。北宋時代,茶馬交易主要在陝甘地區,即川藏線,易馬的茶葉就地取于川蜀。後期「關陝盡失,無法交易」,茶馬互市轉移到西南,由雲南的產茶地經大理m.hetubook.com.com、麗江、中甸、德欽到西藏,為滇藏線。
徐暢然問方記者,茶馬互換的原因是什麼?方記者解釋道:
到今天,以茶換馬早已絕跡,取而代之的卻是另一個生意,蟲草。徐暢然覺得,還是探詢茶馬古道的歷史有意思,走走停停中,兩人到了中甸,也就是現在叫做香格里拉的地方。
「暢然,喝過普洱茶沒有?」方記者問道。
「平時喝不喝茶呢?」方記者問道。
第一道程序是洗茶,開水淋到茶葉上,很快倒出來,兩個小茶碗也淋了開水,看見茶碗上冒出的熱氣,徐暢然意識到跟喝綠茶不一樣,儀式感多一些。第一道茶出來,小茶碗盛滿金黃色的茶水,從色彩的角度來說,不比綠茶的碧湯遜色。女服務生做了個請的手勢,離開了。
女服務生端著托盤上過來,上面有玻璃公道杯,小茶碗等,茶具擺好后,女服務生抬頭說道:「先生,洗一道茶行嗎?」方記者點點頭,女服務生開始動作起來。
「沒有。」
依靠自然轉化,也就是歲月的沉澱,用時間給茶增添價值,這真是天才的發明。茶在時間和溫度中慢慢陳化,終於達致最醇厚的口感,又不失清香,這是世間真正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