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文華

作者:風吹陌梁
重生之文華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激情歲月 第六百六十章 探尋香格里拉

第三卷 激情歲月

第六百六十章 探尋香格里拉

「藏語中有香格里拉的說法嗎?」徐暢然問扎西。
徐暢然又問扎西,麗江某個村子說是發現了一個石碑,上面依稀寫著「香格里」幾個字,你信嗎?扎西笑著說,早不發現,遲不發現,偏偏那時就發現了,大家心裏都明白的,徐暢然和方記者也跟著笑了。
徐暢然又問:「宣傳上說香格里拉在藏語中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這是怎麼回事?」
經過分析,徐暢然覺得,希爾頓以洛克的文章和圖片為靈感來源可能性很大,希爾頓本人不便明說,畢竟他是用別人的資料得到靈感,這對作家來說不太理直氣壯。而洛克的行蹤表明,除了中甸,麗江和稻城亞丁也有可能是香格里拉,因為洛克在1928年到過稻城亞丁,寫出《貢嘎嶺香巴拉,世外桃源聖地》一書。
所謂縣城,以前叫中甸,幾年前改為香格里拉,改名后遊客增加不少,不少人都是從麗江過來的。現在,從旅遊的角度看,香格里拉有和大理、麗江平起平坐的意思。
獨克宗古城的重要性在於,它是茶馬古道上的交換市場,通常情況是,雲南的茶葉馬幫到這裏停下和_圖_書來,和西藏過來的馬幫交換貨物,然後各自返回。從這裏經德欽到西藏地區,要翻越好幾座5000米的雪山,開春后西藏馬幫出發,到這裏交換貨物后,趕在11月大雪封山前返回西藏,一年僅能走一個來回,馬幫清一色的藏族小夥子,只有他們才能抵抗翻雪山的嚴寒和艱苦。
從中甸到德欽,不可能再走茶馬古道,只能坐車前往,沿214國道,班車要走4個多小時,徐暢然和方記者不能像旅遊者那樣一晃而過,他們包了一輛麵包車,在沿途一些村寨停留採訪,要花好幾天時間。
徐暢然和方記者住在縣城,往古城跑一趟,再回來休息。查資料得知,唐玄宗時代也買過高原馬,那時還是用金幣買的,到了唐肅宗時代,才第一次以茶換馬。
唐朝另一個茶馬古道重鎮在西寧,西邊的路因亂而停,獨克宗城的地位越發重要,清中葉戰馬的重要性不如以前,從西藏過來的貨物以毛布、麝香、皮毛、酥油等日用品為主。
支持香格里拉在中國最有利的證據是,作家希爾頓沒有來過上述國家,他到過的地m.hetubook.com.com方最接近香格里拉的是巴基斯坦北部某個山谷,後來也被當地人說是香格里拉的原型,世人也不買賬。真正打開作家靈感的,很可能是約瑟夫洛克發表在國家地理上關於雲南行的文章和照片。
這些思緒都可能寫進文章里,但又不能太明顯,那樣會使文章發不出來,發出來后也會得罪人。不過他相信,希爾頓筆下的香格里拉就在中國,就在洛克走過的地方。
獨克宗城和縣城挨著,和麗江有區別,麗江新城和大研古城已經融為一體,獨克宗城和縣城還有兩三公里路程,隨著房子的增多,將來也可能會連成一體。
清雍正元年,為了平定在西藏的羅布藏丹津的叛亂,清政府令雲南軍門提督郝玉麟統兵進藏,順理成章的,這塊地區第一次正式划入雲南版圖,一直延續到今天。
至於把香格里拉說成藏語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可能是這樣個歷程,獨克宗古城以前還是寨子時叫「香各瓦」,對面奶|子河畔的大年玉瓦寨叫「尼旺宗」,又分別叫月光城和日光城,把香各和尼旺合起來,是不是有點hetubook.com•com像「香格里拉」?
麵包車司機是個藏族小伙,中甸人,名叫扎西,很健談,徐暢然問了一個問題,香巴拉和香格里拉是不是一個意思?扎西憨笑著說應該是一個意思。他也是2001年中甸改名后開始跑旅遊的,從中甸跑德欽,跑麗江,生活改變了許多。
洛克走過的地方都有可能是香格里拉,或者說,這幾個地方連成一條線,形成一個大香格里拉,它本來就是個虛構的事物,如果要把香格里拉縣城北面那片草原和小溪,以及歸化寺稱為小說中的藍月山谷,的確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但亞丁三座雪峰前那片景色更具神性。
這個名字的得來經歷了曲折的故事。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其長篇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中,首次描繪了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香格里拉」,這本書在西方成為超級暢銷書,香格里拉成為世外桃源的象徵,許多西方年輕人讀了此書後,希望在東方找到它的原型地區。
扎西囁嚅著沒有說話,徐暢然沒有繼續問下去。他感覺,香格里拉這個名字應該是m.hetubook.com.com希爾頓小說流行后翻譯過來的中文名,真正的藏語讀音應該是香巴拉。
90年代末期,中國一些地方也宣布自己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其中雲南的中甸「搶注」成功,於2001年被民政部批准改名為香格里拉縣,令其他競爭對手大為不服。
香格里拉這個詞在西方鬧得沸沸揚揚時,作家本人說過,這是一個虛構的地方,乃小說中言,不必當真。當然,他可能是息事寧人,不想鬧得太亂。
從民國七年開始,中甸北境的土匪武裝連續4次劫掠了這座富裕城池,並把近半座城焚為焦土。商賈四處逃散,市場蕭條,民不聊生。到了民國十年,雲南省政府又重撥資金修築城牆、碉樓,人們的生活才漸漸復甦。
1971年,富豪郭鶴年進軍酒店業,取什麼名字呢,他的一個法國朋友建議,取名香格里拉,很多西方人到東方來都有一個夢,想找到香格里拉,當然這很難,但住到香格里拉酒店也是不錯的選擇。郭鶴年欣然採納,後來這個連鎖酒店在亞洲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二天徐暢然建議方記者到古城住一晚,這樣可以拍攝到夜景,方記者同https://m•hetubook.com•com意了。晚上,在四方街,人們圍著篝火,手牽著手,踩著簡單的鍋莊舞步,在音樂里婆娑起舞,和麗江古城的四方街一樣,但是人少了很多,氛圍更悠閑。
當年馬幫進藏后第一站是獨克宗城,從麗江走到這裏,和後面的路程比起來,是一段很舒服的路程。
如今,世人都說這裡是香格里拉,如果不跑這一趟,徐暢然恐怕也會這樣稱呼它,現在,他還是願意叫它中甸。
1975年,印度宣布巴爾萊斯坦鎮就是香格里拉,西方遊客信以為真,蜂擁而至,讓這個小鎮在30年間賺了7億美元。那時中國處於文革末期,無暇顧及此事。倒是隔壁的尼泊爾紅了眼,於1992年宣布它的木斯塘也是香格里拉,遊客們也趕著去了。
「有的,格里卓,慢些走的意思。」扎西說道。不過,這個發音和格里拉明顯有區別。
這兩個寨子在心中,就是「心中的日月」,所以,說香格里拉是「心中的日月」,實際上是說「香各和尼旺在我心中」,並非語言上的確切表達,而是後人的一種附會,應該是申報改名時出現的說法,因為這樣一拉扯,就和香格里拉直接搭上關係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