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黃巾之亂,雛鳳清聲
第32章 將行洛陽
喬
這便是在劉宏這裏給出的最高封賞。
但喬琰上來便是一句世叔,已將這對話的基調給定在了私交閑談之上,曹操便也沒強求稱呼的問題。
且先抵達洛陽再看吧!
而若是……
他險些想衝上來握住喬琰的手,卻又意識到此舉有些過激不太妥當,訥訥地將手收了回來,「多賴先生謀划,我田氏方有今日,此番大恩田氏必以舉族以報。」
若是張角算是個高端騙子的話,喬琰豈不是該當算作一個比他還要有欺詐本事的騙子?
先前張讓扣押下來的聖旨或許還有餘地,但此刻從中常侍畢嵐的口中,這份對平叛黃巾之亂功臣的聖旨已經被當場宣讀了出來,也就不會再有任何變更的餘地。
他只覺得喬琰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要比她在指揮若定和辯論有方的時候,還有遠超過她年齡的成熟。
劉宏這簡直就差沒把小算盤打得貼到那兩位將軍的臉上了。
且慢……
事實上若以功利一些的眼光來看,以典韋之勇武,比起在她那樂平縣的封地上領個什麼差事,是遠不及去正規軍隊或者是官員麾下當差的。
太行山、太岳山、呂梁山與雲中山之間形成的一串山中盆地,多為兩山夾一川的特殊形態,山中盆地之間彼此勾連又為山脈隔斷,形成孔道之中的險關重重。
或許在此地他唯獨剩下的東西,便是那由他整理出的太平經。
而她隨即又聽到典韋問道:「你先前說的那個,我若是以後有兒子了能拜你為師這事作不作數的?你那日辯倒大賢良師的樣子還真挺厲害,我就沒這個口才。」
喬琰不覺失笑:「可陛下總不至於是指望我這無兵無將之人,能替他去戍守并州吧,算起來這樂平也不在邊防線上。」
一個是陸苑。
再后便是
可在細碎的雨絲落在他頭上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今日好像除卻是他們有的往幽州有的往并州發配而去的時間之外,也是大賢良師張角被處決的日子。
比如說東漢的開國名將,位列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南陽鄧禹,在光武稱帝后官拜大司徒,同時被加封為食邑萬戶的酇侯之時,冊封的詔書中就曾經有這樣的用詞。
只可惜她如今的謀士點是——90。
光武帝劉秀先據太原后北據匈奴,掃平關東,隋末李閥于太原起兵,以至於到宋時,太原已有龍興之地的說法。
在啟程之前,她還有一件事要做。
但這大漢的官員升遷和京城裡的宦官可不同,並不是距離天子越近越好的,最好有外放為一郡太守的歷練。
他問道:「世侄女可知道為何陛下要將你封在樂平?」
喬琰回道:「槐里縣在雍州,錢塘縣在揚州,樂平縣在并州,我本以為這是陛下為彰顯大漢領土之雄闊,但聽世叔的意思,莫非竟然不是?」
一個縣侯,何必要招募一個像是程立這樣本事的謀士呢?
喬琰並沒有猶豫地將她用作論據的太平經上交了上去,只在看向雨停時分的城頭一抹落日餘暉微微愣了愣神。
但一個很特別的情況是,在平定黃巾之亂后的一兩年後,劉宏這位很懂得「精打細算」的皇帝,便著令對因軍功而成為官吏的人,進行一番精選淘汰的操作。
他想進一步地學習知識,而不是做一個只會替人拔劍的莽夫!
見喬琰的臉上閃過了一絲明悟,曹操說道:「不錯,正是你所想的那樣,因為喬公的那句話,陛下決定成全他,葬于并州。」
徐福一時之間也回答不上來。
【既然現在張角已經死了,根據系統保密規則,對應的成就已經可以告訴你了,叫做勸說張角來投,這是一個在任何一個平行世界都沒有人達成過的成就,所以宿主你也不必對此感到沮喪。】
之前她就對這東西頗為垂涎,現在就更不必說了。
薛氏的薛房喬琰接觸不多,但田氏的這位田大公子,喬琰卻可以說是頗為了解,何況此人心性簡單到表情都寫在了臉上,要讀懂他此時的想法委實容易。
車裂之刑。
她必須對劉宏給出足夠有影響力的建議才行。
但這一對比喬琰的反應,他又覺得自己未免太過沉不住氣了些。
「所以你的情況和盧公以及皇甫將軍的又有些不同,」曹操打量了她一眼,說道:「以你的本事,要在樂平縣內拉扯出一支隊伍只怕不難,以你這……驅策黃巾的辯才,說不準還能拉起鄰近郡縣的,比如說旁邊的常山和太原……」
曹操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這地方得你們自己去取,或者和_圖_書得自己去守。
可在喬琰朝著他拱手躬身發起邀請的時候,昨日落雨今日開晴天氣下,自窗欞投入的日光幾乎將這孩子裹挾在光暈之中。
而現在,這一句竟然出現在了給喬琰的冊封詔書之中。
他想了想又問道:「說起來,此番升遷之人並不只有我一個,不知你給出了幾位的升遷預報?」
三位縣侯之下其實還有四位亭侯的冊封。
現在喬琰看陸苑大概就是這樣的心態。
她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看著面前的地圖,走神的時間稍微有點久,便回道:「我只是在想,陛下擇樂平這一安土,實在是寬宏恩厚。」
那麼現在她唯獨還剩下需要說服的人只剩下了一個。
梁仲寧下意識地朝著曲周望了一眼,也隨即因視線中所見之物皺了皺眉頭。
算起來她與典韋此前達成的協議是為期三個月的保護。如今距離三個月結束也只剩下了一個月而已,至多也不過是截止到洛陽之行為止。
「距離解鎖立體地圖還差了不少謀士點。」喬琰端詳著自己的面板,目光久久沒有從那條【謀士點達到100后解鎖立體地圖】上挪開。
而樂平正在五台山與太行山之間,雖地勢不若上黨高,但相距不遠,地形也大體相似。
這可是被後世稱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地帶啊……
倘若為人長眠之所,的確難有人打擾。
無論是在下曲陽之戰中的表現,還是讓他前去邀請佛宗主持的行動來看,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長社之戰為漢軍冒死報信、家族也對平定兗州黃巾有功的田彥。
濟南相的俸祿和權力與太守等價,正是濟南國的最高行政長官。
不過梁仲寧倒也並未看錯,此刻真有兩人一騎正在目送他們離開后朝著曲周城折返。
笞二百,遷烏桓校尉營地,戍守邊防。
更何況,在庶務時政之中的提升,和荊襄名士的遊學見習,在喬琰看來各有優劣,對徐福來說,也未必便是損失了成材中的必經之路。
曹操的後半句話壓低了點音調,不像是在問詢反倒像是在八卦。
但彼時他人都已經在戰場上了,再怎麼因為一時熱血上頭而做出了這個選擇,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這是一種階級的認定!
喬琰伸手指了指揚州說道:「那麼盧公的情況大約也是相似的,他此前有鎮壓揚州九江叛亂的資歷,如今揚州黃巾未平,可見盧公大約要被隨後敕命南下揚州,行攻伐之事。」
而現在……
「……?」
等二人折返回到城下軍營之時,這世上已無張角這個人。
自西漢孝景皇帝頒布了箠令后,長五尺,削去了竹節的竹子主持鞭笞之刑,顯然是打不死人的,尤其是那條不能更換笞刑執行者的命令,讓箠笞過百的刑罰執行到後面往往少了幾分氣力,以他和張梁這種還能算是身強體壯的狀態,這樣的刑罰更不至於造成什麼不可逆轉的損傷。
在喬琰的沉默中,典韋掂量了一番因他協助攻破下曲陽有功,以及長社之戰做出了重要貢獻的緣故領到的賞金,「這個不是雇傭金?」
可憑著梁仲寧的見識和頭腦,他是暫時得不出一個結論來的。
在喬琰從田彥處又旁敲側擊問了問田氏的盤算,朝著營帳方向走的時候,恰好遇上了也正在外邊踱步的曹操。
「但以福看來,喬侯對他們實有活命之恩。」
然而在這一列沉默的人群中,以往此時該當有人說,這正是黃天垂憐,祈雨得成的幸事,現在卻沒有一個人說一句話。
先生這個稱呼自喬琰在給梁仲寧為軍師之時,田彥就是這樣稱呼的,現在也沒改口回來。
京官的比兩千石和濟南相這個兩千石相比,的確相差不多,在印綬的制式上也是同樣的。
如今的徐福雖還遠未曾達到後來的徐庶徐元直的水準,也並不曾經歷過險死還生、改頭換面之事,更沒有為躲避戰亂南下荊州求學,可他毋庸置疑是個潛力股。
不錯,張讓的確是跟她說過的,甚至也提到了喬公祖的那句請葬于邊關。
但想想陛下對她給出的封賞,和對皇甫嵩與盧植的安排,好像還真可擔得起這個評價。
「黃巾之亂余害尤在,要我看來,可不算是世叔的真心話,若非亂治,何以讓世叔大展拳腳呢?」
給你們加封為縣侯是不是挺大方的了?
在喬琰之後前去洛陽的路上,他可以先行折返潁川一趟,告知母親自己想要繼續跟隨喬琰的盤算。
夏日的陣雨並不少見,今歲也不像是去歲一樣是個可m.hetubook•com•com怕的大旱環境。
喬琰在先前離開曲周的時候,跟皇甫嵩說的理由是,車裂之刑到底過於酷烈,何況張角並非是喬羽夫婦身死的直接罪魁禍首,倒不如去看看這些被流放邊關的黃巾。
曹操想了想劉宏平日里的作風,又想了想喬琰給出的這個「寬宏恩厚」的評價,一時之間不知道要不要糾正一下她的認知。
若是系統問起的話,她可以說她想糾正程立的一些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獻策之法,也可以在董卓之亂前,和程立彼此交流成長,可這種回答是不能作為她拉攏程立的法子的。
好在他該當慶幸的是,自文景之治時期廢除了肉刑后,更對諸多酷烈刑罰進行了修正替代,這些刑罰制度也延續到了如今,加上劉宏批准對他免除死刑,以讓未平叛之地的黃巾渠帥有直接棄械投降的可能,最終對張梁的處置是——
曹操這到底是對她有了個什麼奇怪的印象,非要來如此明確地與她強調一遍,她不必和皇甫嵩與盧植一樣,在領縣侯之餘,還需另領平定的職責。
「難得見你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以騎都尉官職支援皇甫嵩,廣宗之戰也一併親入城關的曹操。
但也或許,就跟這位陛下行事作風出人意表一樣,他在寫就這封制詔的時候,其實也並沒想那麼多,只是想要加上一個語氣詞而已?
也或許是因為雨勢過大,而讓他的眼前變成了一片模糊而已。
就這一點來說,這謀士系統並非無用之物。
在行到距離曲周城十里的地方,這冀州境內忽然下起了雨。
以她曾為下曲陽縣丞夫人的身份,起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她都不可能和喬琰存在什麼利益糾紛,那麼留著她就要比強行將她趕走有用得多。
事實上喬琰也當真只看好曹操的升遷。
「……你要說是也不是不行。」喬琰都被典韋的邏輯給整得有點無語。
不知何故,他忽然想起了自己那個泰山捧日的夢境。
樂平的地理條件註定了這地方無論是經營治理還是布兵行防,都需要一個更加精準的立體地形展示。
有了這樣一個能打的下屬,她的許多想法就更有了執行的可能了。
但此時再去計較喬琰與張角的三辯之中,起到的認知傳輸結果到底是真是假,顯然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有自願的打工人,可能還是只包食宿不用管工資的那位,為什麼非要人家把身份證拿出來?
皇甫嵩的護軍司馬傅燮,以長社一戰奮勇殺敵,跟隨皇甫嵩參戰冀州更是表現卓著,得了個亭侯的位置。
她直接成為列侯中有以縣建國權力的縣侯,都未曾像他這樣得意忘形,也難怪會在不曾與天子正式會面之前,便得到了這樣高的評價。
未來的情況誰能說得准呢。
但喬琰既然已經爭下了這個列侯之位,即便典韋不願意跟從她,她所能接受的底線也不過是讓對方回到兗州陳留,而不是去資敵。
可大約會覺得喬琰穩重的可不只是田彥一個。
在喬琰問及典韋之後盤算的時候,他想都不想地回道:「我不是早就跟著你幹了嗎?」
至於為何得到冊封的是薛房而非是程立,從田彥得到的是封侯之賞而非是尋常的官職,喬琰多少也能猜出幾分劉宏的用意。
喬琰沒有拒絕她的必要。
現下最要緊的還是儘快處決張角,而後讓喬琰跟隨回京述職的隊伍,去見命在旦夕的喬玄最後一面。
邊關……
曹操就曾經跟她打聽過典韋的情況。
「那倒不是,」曹操回道,「我尋畢嵐打聽了兩句,他說此前張讓也跟你說過些東西,說到在上一次的軍報抵達洛陽之後,陛下去拜訪過喬公一趟。」
它在給宿主提建議上從沒派上過用場,上次宿主讓典韋殺卜己與張伯二人的時候也沒派上用場,總該……
耳邊雨聲淅瀝,更有馬蹄踩踏過原野的蹄踏之聲,但喬琰開口回答的聲音依然清晰地傳入了徐福的耳中,「對弱者懷有憐憫之心的前提是自己是個強者,而我如今還不是。」
這位一手創立太平道,掀起黃巾起義的大賢良師,在劉宏著畢嵐宣讀的旨意中落得更他那位在洛陽暴露行跡的弟子一個結果。
與張梁的刑罰相差不多,只稍輕一些而已。
若是母親想繼續留在潁川,他便將此番參与冀州奇襲得到的賞銀留下,並找人照顧母親。想來以潁川臨近洛陽的位置,在此番黃巾之亂平定之後,應當於短期內不至再有動亂。
「不過您說,為何和圖書那亭侯的位置是給了我而不是給我的父親?」田彥又抓了抓頭髮頗有幾分不解。
但等他再看去的時候,又已經不見那抹身影了。
另外三位分別是——
若是個能力平庸之輩被放到這個位置上,或許的確是不如走京官升遷的路子,可這個人是曹操。
那麼在此之前,他就可以先繼續跟著了。
「不錯,不錯……是這麼個道理。」田彥話說到這裏又忍不住傻樂了起來。
只是對這些被迫起義的人來說,免於死刑和原本的「不起義只能死」局面相比,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程立是一個足夠心智成熟的人,更已經有了在鄉黨之中的人際關係,此前的一路配合和跟隨都還能有合適的解釋,可若是在此時招攬,喬琰怎麼想都覺得還有些師出無名。
盧植雖然有治軍之能,但他本人幾近於淡泊名利,比起帶軍也更樂於做那些個校勘儒學典籍的事情,能穩住這位置便不錯了,不必談什麼進取。
倘若不曾看錯的話,那一片雨幕的朦朧里有一個少年正牽著一匹馬,而在馬上坐著個身披斗篷遮雨的熟悉身影。
孝桓皇帝與當今天子任上的亭侯批發是不錯,但根基不深的豪強宗族與大漢亭侯之間無疑是存在本質差別的。
梁仲寧與喬琰隔著監牢對視了片刻,便聽到了有人宣讀的對他的處置。
「活
陸苑先前協助程立完成的營防布置,成功將張梁派往營中的探子給截留在了當場,無論是戰略眼光還是本身的知識儲備,都讓喬琰很覺眼前一亮。
劉備嘛,他倒是要比原本得到的安喜縣縣尉這個官職好了不是一星半點,因盧植並未貶官,他的戰功都得以如實記錄,故而成了清河郡的兵曹掾史,也就是清河郡府主兵事的官員,正好填補了冀州官員的空缺。
但淳于瓊連帶著張讓等人再如何震驚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
曹操問道:「為何獨你與旁人恭賀的不同?濟南相和騎都尉同為銀印青綬,黃巾之亂余害尤在,濟南相的位置並不好做,反倒是那騎都尉為京官,更有麾下羽林騎傍身,不過算是個平調罷了。」
不過在她出現在程立面前的時候,還不等她開口,程立已經先問道:「此前喬侯請我一道往冀州一行,聽聽黃巾之言,怎麼現在是還想要邀請我往洛陽一行,聽天子之言,往樂平一行,聽邊關之聲?」
而他的胞弟張梁,雖有倒戈獻城的功勞,但這種「功勞」畢竟是建立在當先率眾奪城,又殺死曲周城中官員的基礎上的,非但不可能給出封賞,反而還應當對他未曾折減的罪名進行處罰。
按照大漢的尊卑秩序,有樂平侯這一封號的喬琰可以說是當真如那營中帥旗一般,地位僅在皇甫嵩和盧植之下,即便是曹操也得對她行禮。
系統本還想問她需不需要提供點心理輔導,畢竟車裂這種刑罰雖然沒有親眼見到畫面,可對一個來自現代的人來說,一個前陣子才跟自己同台競技的人,今日就已經落了個死無全屍的下場,好像是會覺得難受的。
喬琰笑道:「好啊,那我等你給我這個答案。」
「世叔都這般語氣了,難道不是格外滿意這位置?」喬琰回問道,「可莫要欺我年幼而不說真話。」
若是母親也願意一併前往樂平,那便再好不過的了。
若非要算功勞的話,薛房做的事情和他父親叔父所做的也相差並不多。
不過她的這種擔憂可能並不會成真了。
喬琰也同樣壓低了聲音回道:「
雖說這亭侯位置是落在了他們田氏,可子為列侯父卻為白身之事,說出去著實有些奇怪。
可說到樂平這地方,除卻只隔著個太原和雲中就是大漢的邊關之外,這地方的意義可不簡單。
曾經出現過的情況中,莫不是帝王對封賞之人抱有超乎尋常的期待。
「不過這樣一來,為了在前往樂平之前將立體地圖解鎖出來,只怕這洛陽一行,不能只單純走一個過場了。」
顯然並不能因為得到了吃官糧的機會,就覺得可以得過且過下去。
和他需要官員交錢才能走馬上任相比,竟然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個要更加離奇一些。
他的理智告訴他,他的才學並不會因為從東阿縣轉到那樂平縣,就能得到更好的發揮,離開兗州也並不像是個好決定。
喬琰將徐福的那點小心思看得分明,卻也並沒有揭穿他的意思。
可此刻替她牽馬的徐福本就聰慧,在被喬琰和程立刻意引導后,更是不乏對眼中所見情景的分析,如何看不出,喬琰對皇和-圖-書甫嵩所說的並不是真正的理由。
但當他再次見到喬琰的時候,他又有種野獸一般的直覺——
笞一百,遷五原度遼營地,戍守邊防。
邊防守備是個高危職業,但比起直接因為謀逆之罪而丟掉性命,卻顯然已經可以算是個得以保全的結局了。
不過這會兒這種無關痛癢的內涵對她來說也算不上有什麼影響,又聽曹操繼續說道:「但大約陛下並沒有讓你替他去打鮮卑的想法。」
【是用你這種迂迴的方式減少人口損失,還是用皇甫嵩原本的直接將人盡數殺死的方式,其實對於這個陣營來說是沒有影響的,自然不能給你算謀士點。】
琰:……其實你這就挺會說話的。
在此之前他更是因為趙忠張讓在劉宏身邊進的讒言而被削掉了六千戶的食邑,被貶到了都鄉侯的位置上。
這個決定他必須告知母親,而後——
但這卷書的本源既為當朝,也必然要被朝廷統一處置,即便喬琰是駁倒張角的大功臣,也並不能得到留存此書的特殊待遇。
不過不管對於劉宏的用意有何種猜測,喬琰封侯的意外,還是讓隨後在詔書中提到的那些個消息好像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些。
畢竟他並不能確定喬琰話中的「青史留名」四字,是否只是個畫大餅的前景勾勒。
深執忠孝的性質定義,謀謨帷幄、決勝千里這等該當給予上將的評價,以及那句「名冠天下者,當受天下重賞」,組成了這道已不再受到性別所桎梏的封侯旨意。
而在給喬琰的聖旨之中,劉宏更是已經毫不吝惜于對她的誇讚之詞。
言下之意,另外幾位她自然不會在言談之中提及這些。
縣侯食邑一縣,萬戶之眾,以縣為國,光靠著她一個人是不夠的,多一個人的助力怎麼都比她自己單打獨鬥要好得多。
再者說來,明君也有昏聵之時,昏君也有明智之舉,更或許有一鳴驚人的扭轉機會。
程立。
河流滋養之下的土地肥沃高產,又為層層關隘所封鎖,正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無怪會有「上黨從來天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東」的說法。
喬琰繼續說道:「世叔有治國之能,而非勇武善戰之才,皇甫將軍此番得以從左中郎將擢為車騎將軍,那是他的路,但我觀世叔的路,還是在朝中三公九卿,若能于濟南相任上大展拳腳,五年內必有高陞。」
槐里侯、錢塘侯、樂平侯。
固守東阿、又協助平定兗州的薛氏族長薛房。
皇甫嵩此人的能征善戰,在漢末如今的平輩之中無人能及,其護軍司馬傅燮更是勇武不凡,但偏偏大漢將軍銜中的大將軍位置被何進所佔據,皇甫嵩再如何往上也只有一個金印紫綬、位次上卿的左將軍而已。
徐福從長社之戰便在場,多少也聽聞過一些最開始對這些黃巾的處置措施,現在能從殺死以儆效尤,變成有殺人之行的鞭笞后流放,被迫裹挾的遣送原籍,已實在是好上了太多。
這也是她最沒有說服把握的人。
「昔年喬公為度遼將軍之時,治所在五原曼柏縣,正在并州境內,陛下憐恤其報國之心,同意了他這話,但他又將這邊關的位置往裡挪了挪,免於邊境
何況喬琰之後往京城一行,大約也不會滯留多久,更未必就有面聖的機會,讓她保持這種認知也無甚問題。
梁仲寧當日親眼見到喬琰與張角的辯論,以他本來就不那麼有本事思考的腦迴路,他還真覺得自己彷彿此前都遭到了張角的欺騙。
張角啊……
更驚人的無疑是他在最後加上的那句「敬之哉!」
曹操不知道喬琰這些未盡之言,只想著這世侄女還真沒白認。
程立沉默了片刻。
誰讓他即將走馬上任的青州濟南國,其實還有些作祟的流寇,曹操的武力值么也就那麼回事,還真需要一個保鏢。
除了徐福已經用特殊的方式告知了她這意圖跟隨的決斷之外,還有幾個人是她需要問詢一番的。
在喬琰找上他的時候,他更是毫不隱藏自己對喬琰的崇敬之意。
喬琰讓她自下曲陽跟到曲周,是讓她在冀州平定之後自行決斷去留,但這位依然對自己的身世諱莫如深、頗為神秘的女子給出的答案是,她依然決定跟著喬琰。
交戰禍及喬公未來的墳塋,也正是你這個樂平侯的由來。」
喬琰總覺得,曹操在說到「驅策」二字的時候,前頭那個可疑的停頓,說不定想說的其實是蠱惑或者是教唆。
而後就是典韋。
當日目睹那台上高談闊論,字字珠璣的辯論,徐福只覺和-圖-書自己此前只想做個仗劍行事的遊俠好像並不是個正確的決定,而是有另一條路正在他的面前擺了出來。
田彥還有一種自己尚在做夢的錯覺。
是想讓她將這維繫大漢正統的辯才發揚光大,還是想讓她在那塊封賞萬戶的土地上憑藉著頭腦做出什麼貢獻來。
但現在想不出來對他來說也未必就是個壞消息,他理直氣壯地問道:「等我想出答案再告訴喬侯。」
彼時的鄧禹自旋渡河入關,即將正面對上赤眉軍,光武帝在這封冊封詔書之中對其頗有展望之意。
這麼一想,他也總不能白佔了做人長輩的便宜。
「天子之意,就不是我們該當揣摩的了。」喬琰回道。
曹操尋了個地方蹲了下來,以樹枝代筆,畫出了大漢各州的輪廓,說道:「雍州臨近涼州地界,算起來涼州還隸屬於古雍州,這槐里在雍州的用意是很明顯的,近來涼州隱有不臣之心,甚至聚集起了一批人馬,將皇甫將軍封在此地,大約下一步就要給他往這一側進軍的權力了。」
世叔認了我這個晚輩,我自然說話稍放肆些。」
固然他這亭侯的食邑戶數遠小於傅燮和曹操,對他來說也已足夠滿足了。對田氏來說也夠本了!
喬琰哭笑不得地拱了拱手,「世叔放心,在清剿黃巾之戰中處處布局謀划實屬非常情況,并州有各郡太守與刺史,亦有雲中和五原郡的駐兵負責拱衛邊疆,如何需要我一縣侯籌謀人手,北上作戰。」
即便喬琰明確表示了她身邊無利可圖,并州地界在隨後數年也未必安全,也並沒能改變陸苑的這個決定。
他旋即想到了什麼,又說道:「不,現在該當叫做樂平侯了。」
于中平五年他確實達到了這個位置,但他心性耿直不懂迂迴之道,與其說是升遷得到這個位置的,不如說是因為當時無人可用。
「你這系統結算是不是太不智能了?」喬琰翻著系統記錄面板問道,「我與張角的這一辯竟然是不算的?」
「此前還未曾恭賀世叔,」喬琰說道:「不過不是因為亭侯之位,而是因為恭賀世叔得濟南相之位。」
說實話,先前冒死送出那封聯合作戰的書信的時候,田彥其實心中也是有過後悔的。
「他只會成為一個殉道者,不會讓自己被人以其他邏輯說服,這不奇怪。」喬琰回道,「你說的也沒錯,我保全的黃巾是出於漢的考慮,卻不是如今的大漢的考慮,不結算點數是對的。」
「被」投降的梁靖。
那便截然不同了。
「世侄女又在想何事?」曹操出聲打斷了喬琰的思考。
【定計覆滅一支勢力】的30點成就,以及六次通過定計實現己方收穫的60點。
張讓不由開始思考,劉宏對這個尚未及笄的女童到底抱有了一種什麼樣的期待。
當然話不能這麼回,她回道:「我非君子,卻也一諾千金。」
喬琰辨認了一番程立的語氣后,露出了個笑容,而後行禮說道:「琰正有此意,仲德先生懂我。」
至於這個建議是什麼……
督促他前行的兵卒又已經迫使他轉回了頭去。
對於宿主已經這麼快從情緒低落中走出來,系統再次生出了自己是個掛件的錯覺,現在聽到喬琰這麼問,它訕訕回道:【這不難理解,張角若是不跟你這樣辯,他既然已經被擒獲,也就只有死路一條這一個結果,甚至可能連帶著他的部從一道。】
「喬侯是對這些黃巾懷有憐憫之心?」徐福想了想后問道。
劉備不若曹操一般到底還有家世支撐,那麼即便有他那與人交往中讓喬琰都深覺敬佩的本事,也或許在兵曹掾史的位置上總不至於出現什麼鞭打督郵、封官掛印而去的結果,但要想升遷只怕也不太容易。
曹操摸著鬍鬚朗聲笑了出來,「天子對你這謀謨帷幄的評價,可說是對眼光之利的絕高評價了。能得眼力與判斷絕佳的喬侯這一句高陞,曹某何德何能吶。」
張讓為揣測劉宏的心思,對歷來的詔書大多熟讀,這句「敬之哉!」即便是在封縣侯的旨意中也並不多見。
想來此時的劉宏還未收到劉焉那個關於州牧制度的雛形,而作為一個還該算是聰明的帝王,他或許想藉此機會試試,若是對豪強給出爵位的封賞,能否限制住一部分容易滿足之人那侵吞人口與土地的舉動。
當然他還是有過算盤的。
他麻木地領完了刑罰后,隨同其他也被流放五原的黃巾罪民一道,在傅燮率領的軍隊押送下往并州而去。
命的活字,難道只是人有一息尚存嗎?」喬琰回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