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鯤鵬振翼
第0123章 天津租界
徐世傑心裏隱隱約約感覺到,如今大明所面臨的問題,似乎並不是換一個皇帝,殺一批奸臣,或者打贏一場戰爭就能解決的。但要讓他說如何解決,他也說不出來。
穿好了衣服出門來,坐上馬車,王管事親自帶路,出了老街沿河而行。路邊海河裡大船小船往來穿梭,遠遠就透過來一股子魚腥的味道。喬惠年和徐世傑都是內陸人,初來乍到忍不住有些犯噁心,王管事微微一笑,就在車裡直接點起一路熏香,這氣味才沖淡了些。
放眼望去,前方竟然無路可走。
洋胖子一聽,趕緊伸手過來:「您好您好,喬先生是吧?我就是尤福思,這是我的名片,您叫我老尤就行。您別怪我多嘴啊,我先問您一句,咱們原來的生意是繼續談還是怎麼著?」
他這話一說出來,就明顯看到尤福思臉上鬆了口氣,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轉瞬之間又恢復了洋人身上常有的那股子矜持的味和圖書道。
過去一直如此。
馬車三拐五拐,進入了王管事所說的核心區,這裏更加肅靜,房屋裝飾顯然也更加奢華。各種五顏六色的小洋樓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天台上還栽種著花草綠植,相映成趣。這裏的馬路平整如同鏡面,車輪子壓在上面幾乎都不會發出聲音,路邊相隔不遠還有高聳的路燈與陶土花壇。
白芷乖巧點頭道:「少爺你放心吧,我曉得輕重利害。」
一夜無話,早上起來吃了飯,徐世傑對白芷吩咐道:「我和四哥出去談事,你要閑得無聊,就幫我打聽打聽附近都有什麼好吃的,但也別走太遠,咱們在這裏人生地不熟的,還是要小心謹慎一些。」
到了其中一處洋房前,王管事叫車夫去和看門人交涉,帶著徐世傑二人走下車來,又給他們介紹了一番周圍不遠的消防局、海關署、領事館各類建築,聽得徐世傑與喬惠年如墜雲霧當中。和*圖*書
穿大街過小巷,走了大約半個時辰,就能明顯感覺到路面平整起來。徐世傑望向車窗外,就看到一棟棟粉刷潔白的西洋小樓,沿著河邊整齊排列成行。路邊金髮碧眼的洋人也多了起來,甚至還有婦女兒童在街上行走,衣著相貌都與大明人截然不同。
喬惠年站起身握過手,禮貌微笑道:「尤先生不必焦慮,我們晉商做生意最重信譽,雖然宋家出了事,但之前簽的合同全都由我們喬家來接手,不會讓您承擔任何的損失。至於我這次來呢,主要就是為了了解一下原來合同的具體內容與細節,然後看看有沒有必要做一些調整。」
王管事連聲告罪,伸手介紹道:「這確實是我們的不是,實在是家中出了一些變故。原來的宋家出事兒了,咱們之前談的生意都轉交給喬家負責,這位就是喬家的少東家喬惠年和他的助理。」
王管事連忙寒暄客套,帶著二人進屋裡來,
https://m•hetubook•com•com
坐到客廳裏面,女僕過來倒上茶水,這洋胖子摘下禮帽拿手絹抹了一把頭上的汗珠,直接開口抱怨道:「我還以為你們不來了呢,可急死我了!歐洲那邊貨都已經上了船了,您這邊突然人沒影了,把我晾在這兒你說這算嘛事兒呢!」王管事介紹道:「這裏便是法租界,再往前走一段路就到了英租界。目前英、法、美、德、俄、意、奧、比這些國家的租界都連在一起,抱團取暖。原本這邊都是鹽鹼荒地,讓洋人這些年建設的也有模有樣了。朝廷本來批了兩千畝的荒地,但因為鬧鬼,洋人們也不敢出門走太遠,最後利用起來的也就是五百畝左右,在此之外還有幾個貨場。洋人在租界里申請了法外治權,說白了就是無論出什麼事兒官府都管不了,當然也是不想管。」
徐世傑對於自家丫鬟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放心的,聽話懂事,不像別人家的丫鬟,整天https://m.hetubook.com.com腦子裡面也不知道裝的都是什麼東西,要麼就跟個泥胎木塑一樣反應遲鈍,要麼就偷奸耍滑嚼舌根子,嘰嘰喳喳好不聒噪。
「你們不要看這邊環境比老城好,其實沿河一帶的治安都很差,有很多水手、雇傭兵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逗留於此。真正可以稱得上安全的還得屬租界核心區,那邊的小洋樓更漂亮,都是有錢人住的,他們自己花錢籌建警察局,招募警察管理治安。你們家以後要是想跟洋人做長久生意的話,最好就在核心區那邊買個鋪面,註冊一個公司。」
明人過去千百年以來,心中總有個期盼聖德明君的念想。不能說他們的想法有問題,因為根據過去幾千年來的歷史經驗來看,只要君明臣賢,政通人和,就一定能夠安定天下,國泰民安。就算有外寇入侵,那也必然會有護國龍姬降生入世,保護炎黃血脈傳承不斷。
沒等多久,就看見洋房裡面一個身穿綠色條紋西裝m•hetubook•com.com和背帶褲的捲毛胖子一路小跑出來,親自推開院門,張嘴就是一口純正的老天津土話:「介似誰啊我看看,介不密斯特王嗎?來來來,都進屋都進屋!我嗦哥哥啊,您可有日子沒來了,不是怎麼著?就為了那倆破錢兒,咱這關係就不處了是嗎?」
徐世傑自詡對於洋人已經有所了解,至少他還見過地球儀,跟桑托斯學過一點歐洲歷史,會兩句洋文。這要在山西自稱一聲洋務專家絕無問題。但到了天津他才發現,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看到那邊那座教堂了嗎?那裡原來是一處行宮所在,叫做望海樓。後來法國的傳教士把那一片的地皮都買下來,推倒舊樓建起來一座聖母大教堂,本地人習慣了還是叫它望海樓教堂。那些傳教士後來又在教堂旁邊興建了福利院、救濟院、育嬰堂,積累了不小的名聲。有很多本地民眾都改信了洋教,據說有的官員私下裡也去拜神……」
但如今的時代卻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