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五十章 印刷問題
何夕說道:「報紙最重要的作用是上情下達,于下情上達。如果按照大兄的意思,這僅僅是上情下達,而且下達到了官員,不及百姓。但是如果想讓朝廷的旨意,下達到百姓這一層面,區區幾千份,一萬張,根本不夠用。大兄剛剛說,幾萬兩,乃至十幾萬兩。想來也是估算過成本的。如果將這報紙的分數,增加十倍,乃至百倍。那成本就不是朝廷可以承受得。」
太子還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說道;「如此一來,一個冊子就一個冊子吧。反正每旬一冊,每年也不多啊。」
何夕有些頭疼,他覺得怎麼與太子的腦迴路搭不上啊。
雖然何夕從來沒有在工部任過職,但何夕對底層工匠的影響力從來是在的。其中關鍵就在葛天工,即便葛天工在國子監讀書的時候,他身上九品官職還是在的。
君主是至陽之陽,百姓至賤,屬於陰。溝通陰陽說的是朝廷與百姓。古人的思維之中,陰陽五行之說,幾乎無處不在。如果不研究一下,有些話,根本聽不懂。
明白古代與現代到底是不一樣的。現代各部門行政體系很完善。即便礙於權力,給其他人做私貨,也hetubook.com.com是要遮遮掩掩,因為是犯錯誤的。但是在古代,下面各衙門給達官貴人干私貨,幾乎是普遍現象。
而在太子這裏,就是教化之利器,朝廷用來控制影響官員的一件法寶。在太子這裏,這個報紙的發行規模,已經確定了。不會擴大了。大明一千多個縣,幾百個府,一十三省,幾十個都司,三百多個衛所,再加上朝廷六部五軍都督府九卿衙門,以及各級衙門,還有各家勛貴,元老重臣等等加起來,這就需要好幾千份了。再加上損失補充,分發給國外等等。一萬份足夠用。
何夕說道:「其實臣已經在做了。」
而何夕要做的也不是私活。他要做的事情,葛天工去與工部溝通,都能從工部下撥款項。可見上面已經被打過招呼了。何夕自然也當仁不讓了。
太子說道;「怎麼?不敢讓我看?」
是潛規則。
好在工部距離東宮也不算遠。一會兒工夫就到了。
更重要的是,朝廷有錢。
太子沉吟片刻,說道:「你的心思夠大。也夠誘人,溝通陰陽之間,上自九重,下及百姓,很好的想法。只是真能做到嗎?」
太子說道
和*圖*書;「成本?這教化之利器。成本高一點也無妨。大不了每年多出幾萬兩銀子,放心,真有用的東西,孤是捨得花錢的。陛下也是捨得花錢的。」
他對錢也沒有具體概念,在國事上花錢並保護吝嗇。每年幾萬兩是什麼概念。
何夕一愣。
何夕說道:「大兄,不管是工部,還是大內印書的地方都是印不了的。」
何夕帶著太子,轉過兩院落,一進來,就看見院落最中間有一個奇怪的機器,而機器周邊,有很多亂七八糟的零件。還有各種各樣的紙張與油墨,一片混亂。
說到底,這是國家的底層邏輯不一樣。後世的國家,是全民的,是公天下。所以給達官貴人干私貨,那是違反紀律的。而今天下是私天下,是朱家天下,何夕作為朱元璋的女婿,天然在國家上層。給他做私活,並不違背國家底層邏輯,甚至理所應當。
太子說道:「何出此言?」
何夕說道:「看看?」這有些出乎何夕預料之外,因為太子承擔了相當多的政務,並不比朱元璋輕鬆多少。一般不會出宮的。
太子說道:「不要小看孤,孤不是一個嬌氣的人,有什麼不能看的。去便是了。和*圖*書」
何夕說道:「不是,殿下日理萬機,沒有想到這一點小事,還要驚動殿下。」
何夕調整一下思路,說道:「大兄,如果殿下覺得,報紙這東西僅僅是存在於官場之上,那麼臣就不說了。但是如果殿下覺得,這報紙的潛力遠遠不止如今。那就請臣一言。」
是的,朱元璋經營十余年,而今大明朝政情況,能讓大明後世之君一個個饞哭了。
這樣的事情太子見多了。並不覺得有什麼。
在這一點上,何夕恍然覺得自己有一些先入為主。
「所以,臣以為必須技術上革新。」
何夕剛剛開始有些不習慣。後來也就習慣了。
太子意味深長地說道;「天下間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父皇交代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大事。」
何夕也沒有說別的,從太子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書,卻是史記中的一卷,裏面還密密麻麻寫滿了批註。何夕說道:「大兄,史記有一百三十卷,五十多萬字,這一卷,才不足萬字,就這麼厚了。而大兄想寫在報紙上的,恐怕不僅僅是萬字就夠了。即便四個版面。前後都要印刷,估計也印不了多少字。」
葛天工說道;「大人,已經差不多了www.hetubook.com.com。大體框架,已經完成了。只有一些小毛病,還在調試之中。」
如此一來,成本什麼並不在乎,須知,朱元璋沒有少做印刷很多書籍,免費發放給百姓,做法律普及。甚至召見各地社學先生,推廣社學,這都是需要銀子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雖然說太子很節儉,也亂花錢,但是太子成長的環境,畢竟是朱元璋已經起勢。太子僅僅為大錢發愁過,為國家用度發愁狗托,從來沒有為小錢發愁過,
何夕說道:「不僅僅是這裏,殿下這裏的書,都是精品,即便是不是唐宋之古本,也是大內精心雕版的。如果用活字印刷也是不行的。常有脫落,漏墨等等問題。而如果用雕版的話,成本就太高了。」
甚至時間長了,是可以確定在幾千份內。
史記一卷,大抵有小拇指那麼厚。在後世僅僅是幾頁字的內容,在這個時間就是這麼厚。卻也是沒有辦法的。印刷的字體,都是厘米見方的。一頁字也就幾十個上百個字。更多就不可能了。
太子說道;「這話說的。你我兄弟,有話直說便是,何須如此。難道我這個做大兄的,還不讓你說話不成,真要如此,我那安慶妹妹和-圖-書可饒不了我。」
太子說道:「那去看看吧。」
何夕帶著太子來到工部軍器局,葛天工帶著丁顯,以及一種工匠已經過來了。行禮問好,自然就不用提了。
是的在何夕看來,報紙就是報紙,是那種可以開合大紙。而在太子看來,卻不一樣的。邸報是沒有具體形式的,很多都是手抄的。所以這報紙的形式,是一張紙,還是一冊子,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而葛天工只承擔上級安排的一些任務。除此之外,就沒有管他了。與其說他的直屬上司在工部,還不如說他的直屬上司就是何夕。
何夕單刀直入,說道;「我要的印刷機怎麼樣了?」
既然太子說到這個份上了。何夕直接領著太子去了。
好在何夕這一段時間也算曆練出來,只要不搞什麼太偏僻的典故,大抵都明白什麼意思。算是擺脫的文盲狀態。
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在何夕看來,報紙就應該是大規模發行的。一發行數萬份,每天都要發行,甚至數百萬份,數千萬份那種。這樣的規模發行,對於成本就非常敏感的。一絲一毫都不能多。
何夕轉過身來,說道;「殿下,這邊請?我們去看看。前面有些髒亂,殿下還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