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五十九章 敵人是誰?

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五十九章 敵人是誰?

朱元璋既然以待將來了,現在就好聲好氣一些,也不算什麼。
宋訥摸著桌子上的鐵絲,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真想再活十年啊。」
「這幾家,也都是讀過書的人家。」
何夕真正明白大儒的境界,也真正摸清楚了藏在四書五經背後巨人的骨架。
「因為一旦開始,就沒有迴轉的餘地。沒有第二次機會。」
而今也是如此。
從這一點上,宋訥對朱元璋的忠心無可挑剔。這種話,都想通過何夕告訴朱元璋。
今日之後,估計沒有人敢對何夕指手畫腳了。
因為,太赤|裸裸了。太利益化了。太不符合儒家所倡導的忠孝仁義了。
不過,那是當初北方初定。而今孔家並沒有那麼重要了。
不僅僅是劉三吾,而是以宋訥。劉三吾為首的一幫儒臣,全部打發去下面當學政了。可以說,何夕在國子監折騰這幾個月以來,對何夕敵意最大的一批儒臣,全部被牽連趕出京師。
但是他也敢說出真心話了。
之前雙方各自爭鬥,何夕根本沒有明白雙方爭鬥的要點在什麼地方。也不能進行針對的反駁。而今一切放在明面上的時候,何夕雖然感受到壓力之大。也明白了朱元璋為什hetubook•com•com麼一年了都按兵不動。
「或者說,儒學已經被所謂士大夫地主們綁架了?」
「用他們的話來說,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這個共天下樞紐就是儒學。用你的話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明的經濟基礎就是小農經濟,而上層建築自然是地主階級了。而他們都是。」
「要慎之又慎。」
對於自己人,朱元璋嚴刑峻法,凡是犯我法度者,皆殺之。但是對於敵人,在有些時候,是可以很溫柔的。比如朱元璋一度寫信給陳友諒,客客氣氣的,就是想緩和雙方關係。
何夕說道:「我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只是我覺得宋大人,你太知道天高地厚了。一門學說,必須具有生命力。必須有推陳出新的能力。你說這些內容,大抵還是公羊學派的吧。你不過是總結補充出來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你這話說得俺愛聽,只是明顯的歪理邪說。不過,你放心,俺要做的事情,沒有人能攔得住。只是高築城,廣積糧,在打天下的時候是這樣,而今也是這樣,天下大事落子無悔,才更要精心準備。」
轟隆隆外面雷雨大作,頃刻和圖書間大雨傾盆。一會工夫就有人來報,宋訥死了。被雷擊中風箏,被劈死了。
「可惜宋老夫子您看不到了。十年之後,我定然讓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大明。」
很多時候開誠布公,才能觸及靈魂。
宋訥是一個真正的儒生。他忽然有些期待何夕能給他帶來一些什麼。因為他忽然覺得,儒家或許真需要變革了。
朱元璋嘆息一聲,說道:「宋訥是一個方正君子。沒有想到這麼誠實。」他看向何夕說道:「你不要以為朕不知道這些嗎?朕怎麼能不知道啊?朕很早就知道了。當年打下定遠城后,俺就發現一件事情。俺打下定遠城,是要兵馬,是要錢糧。但是兵荒馬亂之餘,哪裡有錢糧。要屯田也要一年才有守成,至於劫掠大戶,俺也做過。殺一兩家可以,再多其他家都跑了,什麼也撈不到。有什麼辦法,只能讓他們支持我。安定地方。緩和關係,引他們弟子入俺軍中。於是俺就有了兵馬錢糧。」
何夕聽了,頓時明白。
什麼是不傳之秘,這就是不傳之秘。
何夕轉身關門離開。
「馮家,吳家,梅家,等等,都是各帶曲部在俺麾下征戰的。」
何夕聽了,心中輕和_圖_書輕一嘆。朱元璋臉上也有幾分落幕。說道:「來人,傳令。宋訥學問不精,其德不修。引上天震怒。天意示警。奪其官職,追回出身以來文字。貶庶民。令其子收拾屍骸,即可離京,不得有違。」
其實大明的學政很晚才有的。而今雖然朱元璋派儒臣出京,掌一省之教化。但是學政這個官還是沒有的。朱元璋從何夕那邊知道的,既然知道了,那就拿來用吧。
宋訥冷笑一聲,說道;「不知天高地厚。」
何夕沉默了很長時間,他內心之中複雜之極。說道:「宋夫子,聽了你這番話,我覺得我比你更像儒生。最少我一直秉承著夫子愛人之道,我從來覺得,生產力不斷進步能給人們帶來福祉。而不是相反。是的,我的做法,會給朝廷帶來很多問題。但是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將會有嶄新的天地。」
何夕沉默了一會兒,將一切告訴了朱元璋。
百代皆行秦法,百世皆用公羊。
但是這依然不算完。
朱元璋幾個來回,想了好一陣子,才下定決心,說道:「傳令,以孔家不敬,奪曲阜縣令。令浙江巡撫代朕拜會南孔,祭祀至聖先師。」
劉三吾在翰林院是天下中樞,天子近https://www.hetubook.com.com臣。一出江西,即便官職不變,但也是貶官。
也真正明白了,自己的敵人是誰?
何夕起身行禮說道:「告辭。」
宋訥沒有說話。
何夕大聲說道:「那已經是一千四百年前的人物了。天下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當今天下的問題,與漢代有很大的區別,難道非要用老辦法來解決新問題嗎?」
朱元璋說道:「我就知道,你會忍不住去找宋訥,宋訥告訴你什麼了。」
何夕來到乾清宮。
「傳令。」朱元璋繼續說道:「翰林學士劉三吾。學問精深,令其出京,任江西學政。」
朱元璋為了收復士大夫之心,對曲阜孔家也是非常優容之。甚至孔家的爵位,也是辭了好幾次,甚至孔家內部之中,還有人以大元忠臣自居。但是朱元璋忍得住。甚至將曲阜縣令,讓孔家派人擔任。形成了慣例。一直到清朝。
不過,朱元璋這邊給了體面。將罪過推到宋訥身上,其他地方也有雷霆。
何夕沉默了一會兒,說道:「陛下,臣以為皇帝是沒有階級的。因為皇帝代表著天下人。」
朱元璋不想與士大夫們撕破臉。是的www.hetubook.com.com。以朱元璋權力,撕破臉其實也沒有什麼。不過多殺一些人而已。但是在朱元璋看來,毫無意義。如果朱元璋準備依靠士大夫集團來統治天下,那定然要對這些人修修剪剪。但是朱元璋此刻已經沒有這個心思了。
何夕這一段時間,也是下了功夫了。正因為下了功夫之後,何夕才能將宋訥很多說法找到出處。不得不承認,董仲舒在儒學上或許有一些問題,但是一個天才的政治家。他開出的政治解決方案。一直成為儒家國家制度方案。
但凡能悟出來的。就是對儒家學問本身有足夠的認知,不也就是如宋訥這般,學問根基就在儒學之上了。不可能改換門庭。而如果學生沒有這個認識,老師教了,反而容易錯亂思想。
也可以看出來儒生士大夫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何夕離開宋訥這裏,本來想回家好好想想。但是一出門,就被徐正攔住了,徐正微笑說道:「駙馬爺,這邊請。」
以待將來。
不過,何夕也沒有自己嚇唬自己的。因為有這樣理解與覺悟的人本就不多,大多少數所謂的讀書人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地步。而且大儒們也不會將這些東西隨便交給學生,只會讓學生去悟。
「皇帝也做不了快意事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