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七十四章 諸王私心
魯王冷笑一聲,說道;「何秘書,你說說,你的意思是什麼?好讓我們簽字畫押。」
好歹還有迴旋的餘地。
是他們沒有看過的地圖。
其實,原本朱元璋是不會這樣做的。而今他學習了民主集中制。決定讓兒子們先討論,反正討論之後,真正決定權是在自己手中。這一件事情,明顯是讓諸王割肉。所以,他們充分討論之後,大概能減少一些怨念。
朱元璋說道:「別的事情,俺就下令了。但這一件事務,你們兄弟們商量著辦吧。俺總就要死的。這天下是你們的。俺如果下令,讓你們不舒服,將來兄弟們鬧矛盾,就不好了。」
在洪武年間,皇子在大本堂接受教育,文武並重,很是嚴厲。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的兒子,大多數都是人才。燕王就不說了。秦王,晉王,楚王,寧王等人都可以安定一方,或能出兵為將,周王,寧王,等數人在學問上也各有建樹。
但是這個地圖,從來沒有見過。
是一幅世界地圖。
「好了。」秦王說道:「你說吧。父皇什麼意思?難道讓我們回京,如唐宋諸王一般,做一個富貴閑人。那麼我們從小讀書習武,又是為了hetubook.com.com什麼?」
何夕尷尬地在角落之中,恨不得鑽在地下。藏在土裡。畢竟,在場的都是兄弟,何夕算得了什麼。
說完甩手就走。何夕連忙跟著,卻被朱元璋一擺手讓他留下來了。
首先,太子對諸王未必沒有意見。
對於朱元璋的兒子來說,這都是常識。哪裡需要何夕來講。不管是何夕講的是柳宗元的封爵論,而是宗周之封建流程禮儀,還是大明的封王正常,他們都熟悉得很。
當然了,朱元璋內心之中還有一個老父親的期望,期望自己的兒子們,可以和睦,不管在他生前還是死後。
秦王一愣,說道:「這還需要講?」
魯王可是很記仇的。
其實太子這一番話,雖然是場面話。但未必沒有真心。
「胡說八道。」齊王說道:「單憑你剛剛說的話,就是離間天家骨肉。」
諸王與太子一愣。看著牆壁上一張大大的地圖。
當年安慶公主壓著魯王給何夕道歉,讓魯王很不爽。
而在後來,幾乎變成了養豬。
而今日這一件事情,對他們的打擊最大了。
秦王說道;「父皇,太子大兄,兒臣明白。只要父hetubook.com.com皇下令,兒臣都服從。」
當然了,太子還是有底氣的。諸王雖然權力大的。都是自己的弟弟。他是有信心拿得下他們的。他很清楚,他的定位,是太子。最需要考慮的不是別的,如果保證繼位。
此刻他卻下定決心了。因為他覺得,他越早將事情理順,說不定將來兒子們還有和平相處的可能。否則這種藩王政策繼續下去,任何一個人上台都會削藩。
「父皇,諸位皇弟。」太子見狀,不想讓冷場下去,出面說道:「今日所議,是國家大事。並無私心。事情已經擺在眼前,總是要解決的。但是諸位皇弟利益,定然也是要保全的。畢竟,大明是朱家的大明的。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這一點都不會變的。」
「太子,你與你弟弟們好生商量一下。商量好了,給俺一個章程。俺就不在這裏了。」
都不說其他沒有封出的王爺。秦王獨佔西北之地,晉王掌控太原府,燕王在北平府,齊魯在山東,潭王在長沙,楚王在武昌。
何夕想隱藏,但是有人不放過他。
為什麼還要將他們全部招來。
太子這番話,說明他這個當哥哥的沒有在主觀上削弱弟
和圖書
弟們的利益。而且也表明了,現在與今後,大明宗室在大明朝廷之中的利益都會得到保護。不過,而今朱元璋提出這個想法。太子本身是很高興的。
當然了,太子本身也不是壞人。在他想來,將來登基之後,這種情況是要調整的。但是決計沒有要諸位弟弟性命的意思。
都是佔據天下險要富饒之地,都有兵權。這裏的兵權,並不是指藩王的三護衛,而是藩王對地方衛所的指揮權。甚至一旦天下有變,一個藩王聚集數萬大軍不是難事。
而今真正有利益損失的幾個老大哥還沒有說話的。魯王就開始發難。
何夕說道:「秦王殿下,你誤會陛下,陛下留我在這裏,是讓給諸位講一講封建之策。」
「請諸位弟弟以大局為重。」
大明皇子教育,是有兩個極端的。
何夕說道;「我知道,諸位殿下,兄弟情深,自然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天長地久之後,又會是什麼樣子。到時候子孫疏遠,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父母之愛子,為之計長遠。諸位殿下,很多都有兒子了,難道不能體諒為父之心。陛下是何等愛護諸位王爺,他為什麼要提這一件事情,還不是為了和-圖-書朝廷親親之誼。」
與其讓小輩動手。不如讓他動手。
但是權力這東西,所有人都不想放棄。更重要的是,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不允許他們當一個富貴閑人。這會生生將他們給憋屈死的。每日寒窗苦讀,習弓馬,歷戰陣,甚至做好馬革裹屍的準備。一心想要做大事業。最後卻要做富貴閑人。
何夕微微一笑。往後走了幾步。將牆壁上帷幕給拉開。
太子見狀,也出來打圓場。說道;「何夕,父皇讓你留下來,必有深意,你有什麼話,就說吧。」
或許朱元璋沒有覺得,何夕在這裏很尷尬的。
這種反覆,真能讓一個人覺得生活毫無意義,生不如死。
秦王作為諸王的老大哥,他一出面,下面的王爺們紛紛說道:「請父皇下令便是了。」
但是太子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作為兄長,他要表明自己沒有要打壓弟弟們的想法。所以才有這樣的表態。
自然是安慶從電腦上一點點等比例描繪下來的。不過,僅僅描繪了地形。又對照錦衣衛這麼多年的記錄,在上面標註出來。當然了,很多地方還沒有發現。故而,是一片空白。
而不是別的。所以,他只能對這些弟弟好。而不能壞www•hetubook•com•com。要兄友弟恭,讓朱元璋滿意。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原因。燕王起兵的時候,合燕王,寧王,依據北方邊軍,加上朵顏三衛,就有十幾萬大軍,能與大明中樞抗衡。
畢竟不管是朱允炆,還是朱棣,在削藩上只有手法不同,沒有目的不同。
對於地圖,太子與諸王都是很熟悉的。地圖雖然在古代很多時候是機密,但是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是從小看到大的。
那麼是因為他們手中的權力。
何夕見狀,說道;「諸位殿下,今日這一件事情,是我給陛下諫言的。但我也是為大明千秋萬世好。同樣也為諸位殿下好。諸位殿下都是飽學之士,七國之亂,與八王之亂,大家都是知道。而且朝廷之中,一直有人上奏。」
畢竟,他們都不是魯王。不會僅僅覺得,朱元璋來這麼一出,是因為未來子孫繁衍,俸祿不夠這一件事情。這一件事情其實很好解決的。限制王位繼承。限制俸祿,然後再設定宗室名冊,也就是與天子出五服之外,就不列宗室名錄。不領俸祿等等。
可以說,而今的諸王大部分都是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畢竟天下都是他們家的。他們難免有想建功立業,垂名青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