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考題

第二卷 山中初聞新鳥啼

第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考題

那就是未來的權臣。
以蜀王以上十幾年紀稍大的皇子都到了。何夕也被朱元璋招來。
而且以朱元璋的意思,這一次調整之後,對諸王與中樞的關係雖然有調整與安排,但是依然不可能改變諸王掌權的本質。也就是今後諸王的權力依舊很大。
不知道是擔心他們胡思亂想。還是別的原因。總之,朱元璋在武英殿召集他們。
不過,朱元璋也沒有讓他們的久留。
但是阻力很少,但並不代表沒有阻力。
畢竟善財難捨。
朱元璋的政治智慧,是何夕難以揣摩的。
何夕咳嗽兩聲,說道:「其實,陛下今日讓我來講解的,是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就是人口的增長速度。」
誠然大明宗室政策,是有大問題的。實在太優厚了。
別的不說,單單說秦王,他之所以最後一個來,與路程關係並不大。是因為整個西北的兵事都是他負責的。他不可能一下子託付出去。交代事務故而有些遲了。
他也不知道朱元璋這種安排,對他是好是壞,甚至是不是朱元璋讓他知道的。
他吭哧吭哧算了很久。
這就從藩王建立初衷來說,可以說自古以來藩王建立的初衷,都是拱衛王室和*圖*書。這個拱衛有兩方面的。一方面是抗擊蠻夷,如周代很多封國一般,雖然說東周就不行了。好像這些諸侯一個勁的欺負周天子了。卻不知道在西周的時候,漢水之畔的姬姓諸侯,為了對抗楚國有多少犧牲。
只是朱元璋積威深厚,這些兒子們都不敢反對而已。但是面對朱元璋的問題。他們一個個都不說話了,都想等待別人說話。自己再想想怎麼應對。
知道朱元璋準備從什麼地方下手了。
「何夕,你來說。」
除卻年長一些王爺之外。其他封藩日短,比如楚王。還沒有一年,讓楚王回京的話,楚王很有可能舉雙手贊同。
卻不是何夕而今可以想的。
任誰能舒服。
不過,這幾日諸王在宮中交遊,其實也都揣摩到,如果不是大事,不會一下子將所有王爺都召回來的。
政治家眼中只有利害而已。
朱元璋讓他說的是什麼,自然是宗室政策的調整。但是何夕也明白,這種調整是很得罪人的。
但即便如此,這已經是每年五十五萬石的財政開支了。
當然了,諸王之後,也只有蜀王年紀最小,政治敏感度有一點低,正在埋頭苦算。
其次https://www.hetubook•com•com,朱元璋的兒子之中,雖然有幾個蠢貨。比如魯王,但大不多少都是人傑。他們不太會解數學題。但是會算政治賬,幾乎在何夕說出來的一瞬間。秦王與晉王,燕王交換了一下眼色。心中已經有底了。
但是,下不去手。
已經封出的王爺,在地面有獨立的機構,當地官員不能管轄,甚至當地的兵權在藩王手中,藩王自己還有三護衛。根本是國中之國。即便將現實擺在他們面前,這些王爺心中,也未必舒服。
這讓何夕不知道該感到歡喜,還是憂傷。
蜀王說道:「沒有?數太大了,一定在一億以上。」
這個會,一看就是讓他們這些藩王割肉的。
朱元璋內心之中輕嘆一聲,暗道:「是我錯了。」
蜀王其實很聰慧的。算得上是何夕的弟子。很快就算出來了。
秦王說道;「兒臣明白了。以現在的宗室政策,不出數代,朝廷就入不敷出了。」
但是何夕更明白一件事情。這是朱元璋早就安排好的。
這個數字,大明後期親王的數量相差不大。
朱元璋拿來蜀王的草稿,看了一眼,只覺得頭疼,說道:「好了,別算了。我的用和圖書意,你們也都知道了吧。」
何夕明白朱元璋要他說什麼。這兩日揣摩到朱元璋的用意了。
為什麼?
但問題是太優厚了,直接威脅到了皇權。
朱元璋之所以要在這個時間解決,就是因為,這事情越早辦越好。而今即便封藩最久的秦王,在秦地也沒有多少年,談不上根深蒂固。也談不上不可動搖。
「陛下生了二十個兒子,趙王已經不在了。就算諸王王爺不如陛下,每一個人有五個兒子吧。請問十代之後,大明有多少王爺,有多少郡王,需要出多少俸祿。」
何夕很明白。朱元璋從這裏已經給何夕安排了這個角色。
這一切都被朱元璋收在眼裡。
家宴並不是什麼正式宴會。一家人其樂融融,說說笑笑,並沒有說什麼大事,真正的大事是等秦晉兩王到了之後才說的。
只有一點,那就是朱元璋只要想要變法,就不會對何夕有所加害,儘管按著朱元璋的安排走,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唯一的問題是將來,朱元璋會不會卸磨殺驢。
朱元璋也不廢話,說道:「這一次將你們全部叫過來。是一件事情,俺想錯了。也做錯了。但是這一件事情,不僅僅是俺的事情,朝廷的大事https://www.hetubook.com.com,還是朱家的大事。這天下遲早要交給你們的。故而這一件事情,也需要你們知道。」
朱元璋這邊對何夕,簡直傾力栽培,幾乎是手把手的教授,何夕該怎麼做?怎麼混官場,怎麼權力鬥爭?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但是此刻朱元璋也將另一面展現給何夕了。
另一方面的拱衛王室,就是對內地,驅逐權臣。
就是秦王本人,也未必不覺得自己不能換一個地方。
首先,他們發現這個題目不好算。就算不去算什麼郡王,單單算親王,大明要十九加上四乘以九個親王,十九個親王,是而今日朱元璋的兒子。四個,是太子如果有五個兒子,一個繼承皇位,四個封王。這總共有五十五個王爺。
雖然,這些王爺一時間不能算出來有多少。但都知道定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管怎麼調整,都是要割肉的。
朱元璋說道:「正是。這既然是一個問題,就不要等到後人解決。讓後人更改祖制,還不如而今就定下規律。如此對大家都好。」
而今日得罪了他們。對何夕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更不要說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的俸祿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加上宗室俸https://m.hetubook.com.com祿。
朱元璋對外人強硬,對自己人。對妻子兒子女兒,還是有溫暖的一面。從來沒有將自己的兒子當成隱患,歷史上朱元璋在生命最後關頭,其實也有所感悟,否則太孫班底之中,有這麼多主張削藩的人。朱元璋不會不知道。
諸王王爺都不覺得,是因為朱元璋五十五大壽將他們召回來的。一來,朱元璋不愛鋪張。二來,他們在外其實也承擔起不少政事了。一下子全部回家,朝廷大事,或多或少都會受一些影響的。
此言一出,所有王爺都皺起眉頭了。
就是,何夕在中樞,怎麼都行。他與藩王之間,決計不可以勾連。因為他與諸多藩王之中,或許個人關係可以好。但是整體上必然是互相牽制的。
朱元璋之所以安排得這麼優厚,一方面是愛子之心,與農家心性,信任自己人,這一點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小家子氣。但是同時,朱元璋感覺到朝廷上文武勢力都不足以信任。用宗室來制衡。
朱元璋也看出來了,說道;「蜀王,你算出來沒有?」
如果說,他們從來沒有擁有過也就罷了。他們在地方有好幾年了,這種權力都有了,都嘗試過了,他們都覺得自己能夠天長地久地擁有。此刻忽然,要奪回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