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七章 朱涇鎮

第三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七章 朱涇鎮

有了這一件事情。安慶公主有一些不高興。
見何夕等人過來,連忙上前幾步,說道:「小老兒拜見李大人。」
坐定之後,安慶公主先說話了。說道;「掌柜,將你們家裡最好的布匹,拿過來。讓我看看。見了東西,才好說話不是。」
這是封建時代,地方豪強的常態。
何夕看著姚廣孝,心中一動,說道:「這就要看看了。」
安慶公主讓小環搭把手,將布匹扯開一些。安慶公主對著陽光,細細端詳起來。一會兒工夫,就皺起眉頭了。
說實話,何夕並不覺得朱元璋的政策有錯。元末的大戰,江淮之地是主戰場。幾乎打成了一片白地。不管是出於政治目的建立的鳳陽城,還是填充兩淮人口,都不能說是錯的。
大抵也沒有什麼客人。
但是很多命令到了下面可就走樣了。
何夕相信,朱元璋本意沒有虐待江南移民的意思。但是人離鄉賤。本地人欺負外地人。這種事情太常見了。以至於變成這個樣子。
這也是讓何夕做出第一個決策。那就是這一兩個月之內,什麼事情也不要做。因為春耕。
何夕說道:「哦,為什麼?」
何夕說道:「乖,這是國家大政。hetubook.com•com不是我們能干預的。」
這就是為什麼方孝孺等很多人,都支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因。封建王朝的執行能力,不過正確的決策,還是錯誤的決策,只要執行,都會誤傷一片。
何夕與老張掌柜寒暄了幾句,被客客氣氣請到了布莊裏面。走到後院之中。
一個頭髮花白的老頭,早就在門口迎接了。
姚廣孝也嘆息一聲,說道;「這些年,年年從江北有很多乞丐到江南,說的都吳語。」
安慶公主拉拉何夕的衣袖,說道:「我們能不囊幫幫他,好可憐啊。」
何夕不參与這一件事情,就是怕自己參与進去之後,反而成為某些人的槍。畢竟,不管出了什麼樣的事情,一來朱元璋不可能改變這個國策。二來,如果將這個政策廢除,或者讓遷徙出去的百姓還鄉,未必是一個好選擇。
只是此刻隔壁傳來嗚嗚的哭聲。聲音不大。很顯然連放聲大哭都不敢。
張家布莊不小,有兩層高,正門上面有一個高大的牌樓,寫自己家的招牌。幾乎將整個布莊正面全部給蓋住了。甚至遮擋了鄰居的光線。這也是沒有市政管理,否則非和*圖*書罰款不可。
何夕只能引以為戒。
片刻之後,張家布莊,已經遙遙在望了。
這手段,不是真正了解地方情弊的人是用不出來的。
甚至弄出的事情,更多。
今日這一件事情,也給何夕很大的震撼。
但是看到這樣子,依然讓人感嘆。
等一行人靠岸的時候。楊寓已經遠遠地迎了過來。立即行禮說道:「老爺,夫人。管家。我已經打聽過了。這裏的確是棉布的散集地,一般夏秋時分,各處客商都會來這裏買布,遠則北平,近到松江,那時候人滿為患。整個小鎮都住不下來。不過,而今不是時候。所以而今冷冷清清的。」
姚廣孝判斷沒有錯。第二天,朱涇鎮就到了。
布坊後面很大。似乎有數進院落。最外面的自然是店鋪,中間的就是張家的住處。後面,何夕遠遠看上去好像是作坊。不過也沒有細看。有些太失禮了。
這讓何夕決定,先好好想考察一番,等春耕過後,再具體決定怎麼做。
維持現狀,成為這些人看來最好的政策。
不大可能。
豪強這東西的強大,是建立在本鄉本土上的。在自己家裡,人多勢眾,別人給面子,自己族人眾多。說話有hetubook•com.com分量。這才是豪強。不單單是有錢有勢,更重要的是有人。
是的。洪武十六年的春耕,正在綿綿細雨之中到來。何夕出來之前,並沒有考慮過這個因素,而今才發現,這是頭等大事,不管什麼事情都要放在後面。
張掌柜說道:「夫人說的對,夫人說的對了。而今春忙,夥計們大多回家,還請諸位稍等片刻,我這就去拿。」
何夕一邊聽楊寓介紹,一邊目光掃過整個街道。
雖然布業是這個地方絕對的產業支柱。但是布業的興旺,也帶動了其他產業的興旺。故而也有其他產業,比如客棧,酒家。還有米糧鋪等等。
人有錢消費能力就好。
他其實也知道,一二十年前,那個小侄在家鄉的時候,也未必是什麼好角色。倒不是說,他是壞人好人。但是在元代傳承下來的地方豪強,經曆元末明初亂世,沒有衰落。這樣的人家,真是什麼善良人家嗎?
正如楊寓所言,冷冷清清的。整個寬敞的街道,不見幾個行人。臨街的店鋪,有一半以上都是布莊。另外一般,卻是各色店鋪。看得出來,這裏雖然不如後世富庶。但也要比天下其他地方要富庶多了。
朝廷什麼也不做https://m.hetubook•com.com,一個遷徙,就地方上威脅中央的豪強給蹂躪得不成樣子了。
反而變成小兒持金鬧事。很多打壓也就過來了。成了弱勢群體。
何夕嘆息一聲。
老張掌柜說道;「禮不可廢,在下也是敬曹國公一世英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小老兒也是深受恩德。」
何夕對於自己李大人的身份,還不是太習慣,微微一愣,說道;「老人家多禮了。在下沒有官職在身,不必稱呼大人了。」
畢竟,江南人口多,江北人口少,這種發展不均衡。對國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而江南很多豪強,並不是太服從朝廷管理的。在行政手段上加以打擊。也不是錯的。
朱涇鎮並不小。如果放在其他地方,說是一個小縣城也不為過。但是在江南,這樣的集鎮有多。當然了,這說的是這個時代。說起來,朱涇鎮也不過有數條街的小鎮子。還有一條街面對河道。就是碼頭。
他的每一個決斷,都會影響到無數的人。即便正確的決策,很可能也會讓一些人身上碾過。時代的一粒沙,落在一個人身上,都是不可承受之重。而何夕就是推動時代的人。和_圖_書更是要慎之又慎。
或者說,只有有人了,才能有錢有勢。
姚廣孝說道:「我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是其他布莊都太小了。甚至算不上什麼產業。」
何夕心中一轉,暗道:「曹國公領兵來過這裏嗎?」何夕一時間想不起來,他依稀記得,似乎攻打蘇州城的時候,朱元璋大發十三路兵,親臨城下,似乎大明有名有姓的大將,都在蘇州城下走過一遭。而這裏距離蘇州不遠。大抵是來過吧。
張掌柜快去快回,片刻之後,就抱著數匹布回來了。說道:「這都是小老兒布莊最好的布了,還請夫人過目。」
這其實,也是古代特有的招牌文化,非大不足以驚人啊。
不過,這都是小事。
不過,這個時期是淡季。整個朱涇鎮都有氣無力的。一半以上的店鋪,乾脆關了門。剩下的沒有關門,但也沒有人照顧,往大門裡面看,也不過有一兩個小夥計,在打掃衛生。沒有迎客的意思。
「不過,朱涇鎮最大布莊,張家布莊。而今還開著門。我昨天也登門拜訪了。張掌柜早已等候多時了。老爺要置業的話,在下看來,也只有張家布莊可以了。」楊寓說道。
一旦離開他們熟悉的土壤之後,一切都要重來。什麼都不會有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