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者:紙筆丹青
法海穿越唐三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三十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成唯識論

第四百三十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成唯識論

而後他表示自己沒跑了全是因為腿腳不方便,然後順勢提出想要跟著三藏法師修行,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讓自己的腿疾恢復正常……對此,三藏法師並沒有拒絕,只是也沒有當即答應。
但小僧更希望能用書聖王右軍的字雕刻。
因為只有半日的時間,故而法海也並沒有講太過深奧的內容……撿一些通俗易懂的來講,畢竟經文天生就是枯燥的,能夠真正聽進去,還是少數。
三藏法師在取經前的弟子,已經被陛下下了特旨,讓他們一同轉去慈恩寺修行,此番便直接留下了……這些僧人當時聽聞了這個消息,紛紛朝著皇宮方向好一陣跪拜。
長孫皇后曾經對李世民說過:「雉奴仁懦,將來為君或有仁厚之舉,為善之政……可其年歲畢竟小了些,只怕羽翼不能豐|滿。」
那麼什麼才是正道,什麼又是歧途呢?
李恪與李泰先是稍愣了一下,稍微反應了一下,才想明白大哥的話……不是出家人就能打誑語了是吧?
只是懷仁觀褚遂良筆跡許久,卻遲遲未曾動工。
釋譯者,又如何保證自己就是對的呢?
大聖入了禪房之後。
一旁早回來些時日的大聖聽了,便道一聲:「殿下似乎……不是出家人。」
「善。」
對此,法海給出了李承乾一個建議:「如果殿下也能如貧僧一般,行過這萬里路途……再與萬卷書中的經義相結合,自能有一番感悟。」
皇帝聽了,便調集宮中所有王羲之的書跡給他送過去,讓他好好研究……並且還專門派出了一隊人馬,在民間收集遺墨。
什麼叫感恩戴德啊?
李恪聽了頓生敬意,他並沒有懷疑大哥的話,李泰就不同了,他們兄弟兩個知根知底,誰也瞞不過誰,直接質疑道:「真的么?我不信。」
李世民自然知道長孫皇后的言外之意,無非就是擔心自己百年之後,李治會被長孫無忌這等權臣裹挾。
這位大殿下,目前正處在與「苦難」鬥爭的關鍵時期,是成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敗雖然還沒有定論……但他的城府,現在在鬥爭中有了顯著提升。
「那為什麼大聖說大哥還不是出家人?」李恪對這一點頗為在意。
後有人詢問緣由,他說褚相公的字雖精妙,但……
可笑著,笑著……他就笑不出來。
「兩位殿下稍等,俺老孫先去通稟了。」
當皇帝有什麼意思?
「賢弟……你看這經文,是不是可以多找些人來謄錄?只靠他們三個,要抄到什麼時候去?」
佛經如此,道經如此……儒經自然也是如此。
剛才就是在消遣我們兩個吧?
「這是自然。」李世民一口答應,「朕親自監督他們。」
李泰才湊到李承乾身邊,好奇問道:「大哥一向在宮中禁足……難道讓你出家是父皇的旨意?」
得知三藏法師要去接掌慈恩寺的洪福寺僧眾們戀戀不捨,跟著一同將三藏法師送到慈恩寺,這才依依惜別。
而且三藏法師精通儒釋道三教,即便是他出身佛門,可對於佛門中的一些糟粕,卻更是不留餘地的抨擊。
還特意遣大聖尋來一塊上好的碑石,形成之後高九尺四寸六分,寬四尺二寸四分。
其實造成這一點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患有足疾……
李承乾聽了反而大笑曰:「哦?那豈不是正好?」
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會兒心裏全無暢快之意,反而生出了些悲愴之意。
而一旁早就跟大哥撕破臉皮的李泰,就毫無顧忌了,此刻指著在提著一隻掃把在院子里清掃落葉的大哥,哈哈大笑——
「蓋聞二儀有象,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矧乎人倫有識,寧不緣慶而成慶?方冀真經傳布,並日月而無窮;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也歟!」
「啊這……」李泰稍一思索,便知大哥信口胡來,便也順著說了www.hetubook.com.com一聲:「當不了和尚,也可以去當道士嘛……大哥何必只著眼于眼前這一條路?」
而那些能玩明白的,自然不會自己出頭。
況且祖父高祖稱帝時,還追認老子李耳為先祖,更是將道教定為國教……等頭髮長出來之後,便去向太史令請教一番。
當然了,對此法海也是樂得成見,總好過自己孤家寡人去當住持……雖然他不認為寺中新招來的僧人會對自己陽奉陰違,但有熟人可用,總歸是順手些。
說來也是有趣,這兩位都也是李世民心中曾經的太子人選。
還別說,李承乾聽了之後,還當真在心裏認真思索了一下,並非沒有可能。
登台講經。
事情已成了定局,即便是心有不甘,輕易也不敢妄動。
不過剛才那兩句話……倒頗有些出家人的狡黠之氣了。
不過此法畢竟有局限,為了以防萬一,懷仁已經還準備了一份備案,若是集字不成,便還是用褚遂良的字雕刻碑文就是。
「不用讓你皇叔解釋,朕做主讓你留下。」不知何時,李世民已經進了大殿,開口說完這一句稍停頓了幾個呼吸,才向李承乾又說了一句:「等你抄完經文之後,朕便還你一個自由身,放你去民間走一走……如何?」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兩個人達成了共識,那麼朝堂裏面便幾乎不會有什麼反對的聲音……至於那些武將們,造反的已經死了一波了,剩下自然一個個都明哲保身,誰當皇帝無所謂……反正絕大多數武將的本事都在戰場上,這朝廷的事情也玩不明白。
而李承乾也從三藏法師通釋經文的過程中,明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經文的解釋權歸屬,對於這些經文內容的走向,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李世民今日對待李承乾,頗為和善……以往都是決定了直接通知他,現在竟然還詢問他的意見。
最起碼這會兒兩位皇子看到他們大哥這一副光頭僧人扮相,都霎然失態。
轉眼到https://m.hetubook•com.com了第八日。
人間的至尊富貴,就讓老九自己享受吧,大哥我要去修仙了。
「一萬五千余卷真經已經翻譯完了。」法海向著李承乾說道:「你的字寫得如何?」
都說天家無情,其實也不見得。
開篇寫下「成唯識論」。
法海翻譯經文的速度很快。
且不知出於什麼目的,李恪與李泰回宮復命之後,也再次來到慈恩寺,要在皇叔身邊打雜……李承乾仗著自己先來,便安排他們兩個打掃庭院,自己則留在三藏法師身邊,時時刻刻聆聽教導。
但什麼?
其實李承乾之前說,要拜入三藏法師門下,也並非是胡言,只是話述稍有不同。
「是。」李承乾點點頭,還另外說了一句:「今早父皇親自送我來的,這煩惱絲也是父皇親自剃了的……這才剛過午時不久,便讓你們兩個來了……嘖,父皇這是殺雞儆猴啊。」
吳王李恪,因為他母妃乃是隋煬帝之女,因而是庶出的皇子……在幾個嫡出的兄弟都健在的情況下,想要奪得太子之位,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李承乾看著根本沒有完成多少的工作量,嘆一聲:「皇叔休要取笑小侄,這一萬五千多卷原版經文,與譯文……何其海量,恐沒個一年半載做不完了……父皇此前讓我今日滾回大明宮去,恐要抗旨不尊了,還請皇叔見了父皇,代為解釋一二。」
「因為……」李承乾開始自由發揮,「因為三藏法師說我六根不凈,即便是剃了頭髮,也當不了和尚……」
「自然是可以的。」法海點點頭,但還是說了一句,「只是三位殿下,還是要完整的,且認真的謄錄一遍。」
到最後,這太子之位反而落在了始終「不爭不搶」的晉王李治的頭上。
但不要緊,自己這個當爹的,自然會手把手的教好他如何當一個合格的皇帝。
李恪稍克制些,撇著頭讓自己自己的視線盡量能夠遠離大哥,但看他緊握著的雙拳,以及不斷抽搐著的嘴角,便知道……他已經m.hetubook.com.com很努力的在腦子裡不斷循環往複自己所經歷過的最悲傷的事情了。
而魏王李泰……當年也正是他跟前太子李承乾奪嫡,雙方鬧得水火不容,幾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才讓李世民一遭發狠,將他們兩個全都排除。
對於這個結果,李恪並沒有什麼不滿,畢竟這個位置本也不是他能夠輕易覬覦的。而李治的兩個嫡親兄長對此也沒什麼話說,一來是他們兩個之間雖然你死我活,但相對來說跟李治的關係就要平緩親近一些……再加上這大唐說了算的本也只有一個人。
對此,三藏法師表示支持。
這幾日里,李承乾也很老實。
反倒是李承乾十分坦然,面對忽然到來的兩位弟弟,除了腿腳不靈便之外,始終沒有什麼失禮之處,他聽了三弟李恪詢問,便將手下的活兒稍稍停了停,笑著回應了一句:「正如你所見,如今小僧已經拜在了三藏法師門下,渡遁入空門,再不理會塵世俗務,一切紅塵紛擾,再難亂吾之心……阿彌陀佛。」
「八日之期已到,賢弟之言說的講經台已經備好了,僧人與百姓們,也都尋了位置……隨時可以開壇講經。」這一句話,自然是李世民向三藏法所言。
而且……也是他們的舅舅長孫無忌公開表示支持李治,才讓李世民真正下定決心。
即便是他日後起事造反,最多也是掀起些波瀾,不說能不能傷到大唐的筋骨……能傷到許些皮毛,便已經是他的能耐了。
「尚可。」
用師父之前的評價就是:苦難或許會將人打倒,但如果反過來,人若是戰勝了苦難,將終有所成……
「也可。」
「善。」法海點點頭,讓李承乾把另外兩位殿下叫進來,「請三位殿下在此謄寫經文。原版經文,與貧僧翻譯過的經文,各錄一份。」
李世民當日沒能再出宮,是派了三兒子吳王李恪、與四兒子魏王李泰,一同來請三藏法師往慈恩寺去。
只是說了,要等這八日過後再做決定。
很多時候明明就是一句話,卻因為https://m.hetubook.com.com各種各樣的原因,能給出多種不同的註釋。
這也是李承乾為什麼能老老實實提著掃把掃院子的原因之一,他絕不是一個安分的主,最起碼不是在三藏法師面前表現出來的表面上的恭順。
李恪與李泰也想起正事來了,向大聖說道:「大聖,父皇讓我兄弟兩個請三藏法師移駕慈恩寺,擇日升座。」
他們三個謄寫,法海則是取出無字真經,要在上面寫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經文了。
當時他父皇走後不久,李承乾就要偷跑,但還沒出寺門,就被大聖提溜回來。
或許是受到了李泰的情緒感染,李恪也略帶擔憂的看向了大哥,頗為關切的問了一句:「大哥怎麼這般模樣?」
不過往後這慈恩寺就開寺了,他們想要過來,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的限制。
「院中的兩位殿下呢?」
法海向著李承乾問道:「殿下這幾日用心,不知可有什麼感想?」
李承乾則是看向了三藏法師,只是從三藏法師的身上,他是一點提示也看不出來……仔細斟酌片刻之後,李承乾才開口道:「多謝父皇成全。」
這是《大唐三藏聖教序》乃大唐天子為賀三藏法師成功取經歸來所作,書法大師褚遂良執筆,一經送來洪福寺,寺中住持便喚來了寺中工書第一沙門僧懷仁,讓他親自出手雕刻碑文。
不得不說,三藏法師果真非凡,往往幾句簡單的言語,便蘊藏著令人深思的大道理……這都不用專門教導,李承乾便覺著自己收穫良多,比之前東宮的那些老師們可強多了。
「家師正在翻譯經文,不知兩位殿下此來所為何事?」大聖沒有多理會這個暫時跟著師父修行的大殿下,他一雙火眼金睛,更兼得一顆玲瓏之心,自然能看出這位大殿下的表裡不一。
李承乾雖然表面輕浮,卻心思深重,似乎什麼大圖謀,但這在法海看來,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一篇聖教序送到了洪福寺寺中。
當然,這話他沒敢說出去。
「出家人不打誑語。」李承乾一臉虔誠,似乎當真看破了紅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