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者:紙筆丹青
法海穿越唐三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三十一章 如來佛祖收取經文,三藏法師復歸靈山

第四百三十一章 如來佛祖收取經文,三藏法師復歸靈山

佛祖這句話傳遍了整個靈山,頓時引得群僧沸騰。
而也一些專精小乘佛法的僧人,甚至會覺著小乘佛法的真正奧義,早就不在靈山了……而是在東土大唐。
交流學術么?
現在只是丟了些麵皮,若真做出這是攜私報復之舉,才是犯了大錯。
「速將經文送去藏經閣——」
「將大唐天子所贈經文收于藏經閣中。」
佛祖穩坐金蓮之上,絲毫不慌:「爾等難道不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既然三藏已經將全套真經取走,我處靈山,便順其自然……況且正如菩薩所言,靈山之中能默真經者眾,記在心裏才是真正的記住。」
路上,伽葉不知想到了什麼,向著阿儺說道:「我二人以後就喚搬經僧人。」
在他們看來,那唐三藏不遠萬里來西天取經,其實是本末倒置。
並非是敷衍,反而寫的極其認真,其中還包含了很多儒家學說的觀點。
眾僧聽見佛祖用「請」字,卻也不覺著有什麼不妥之處,畢竟單以三藏法師這一路上的表現,也絕對當得起這個一個「請」字。
不說藥師與彌勒兩位佛祖,即便是接引佛祖也在修行大乘佛法……旁人自不必多說了。
若非要用金蟬子的身份說事……只怕那唐三藏認不認還是兩說。
經常出入藏經閣,竟多是一些凡間修行得道老僧,反而是諸佛與菩薩們,鮮有光顧。
如今的佛門雖然依舊有大乘小乘之分,但雙方之法門,多也是互通的……便是一些小乘高僧,對於大乘佛法也非常感興趣。
觀音菩薩正是得了其中精髓,號稱救苦救難,普渡慈航,且說到做到,才有如今之格位。
「是極,是極——」
說著法海便自法壇之上起身,而後他門下的四位弟子便也來到他的身邊,師徒五人足下升起祥雲,拖至天空之上。百姓們見了,自然又是好一陣拜見。
跟三藏法師辯經而已,輸了似乎也不是太丟人的事情。
至於三藏口中所言之「還送和*圖*書」,他們顯然不相信的。
不過來都來了……又經歷了幾番「折磨」之後,他們的心態也漸漸放平。
「阿儺,伽葉。」
可這一千多年來,佛祖看的很清楚。
當然,默誦經文絕非是考驗一個僧人的佛法深厚的絕對標準,但也算得上是一個重要因素,故而那幾位老僧還是被佛祖記在了心裏的。
他們乾脆跪地請願。
畢竟在靈山大雷音寺中修行,本身就代表了他們佛法不俗。
而且隨著大乘佛法的傳揚,搶走了很大一部分小乘信徒……畢竟相對於小乘佛法,似乎大乘佛法更加能得到凡俗百姓們的共鳴。
「此等留名之事,自然要快人一步,搶佔先手……否則,平白失了我等這便利機緣。」
阿儺則是嘿嘿一笑,道一聲:「一會兒去了藏經閣,且先看看有沒有我二人會寫的錯漏之處……」
也不知是誰帶的頭,只是幾個呼吸的時間,眾僧便紛紛出列請願。
「阿儺、伽葉。」
至於說這些老僧們會不會因此被菩薩羅漢們,甚至是諸佛惦記……有佛祖坐鎮靈山,他們自然不安亂來……而且一旦出手,豈非更加坐實罪名?
佛祖是用神識看過他適才在空白經卷上寫下的經文的,不出所料……大聖國師王菩薩自然默不出經文來,他寫下的就是自己對於佛法的一些感悟。
至於羅漢們,尚且還走在專修之路上,並沒有到廣博之境……看得經文太多了,其實也並非是好事。但凡事總有例外,比如降龍羅漢……他是眾羅漢中,少數幾個常去藏經閣的。
佛祖看著三藏,以及他手中的那些典籍,覺著這事情的發展的,是愈發脫離自己的掌控了。
開壇講經即便是對那些成名已久的僧人來說,依舊是個技術活。
因為這三藏法師連天蓬都敢超度,連天劫都敢硬釭幾道……那舍利子更是說不要就不要……
大雄寶殿之中的諸佛與菩薩們,以及排在前列的羅漢們m.hetubook.com.com,自然知道怎麼回事……寺中,與寺外山中的那些僧人,可沒那麼快就能搞清楚狀況。
李世民下令讓禁軍護著百姓們有序撤離之後,這才擺駕回宮。
「請入殿來!」佛祖當即開口。
若有誰看他是個文弱書生,便覺著他好欺負,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子輿先生乃是那位夫子的門下,當年那位夫子橫行中原的時候,即便是太清聖人的化身李耳,也盡量都退避三舍。
「善!」
相對比起來,金吒所寫……反而是道經的內容更多一些,甚至還在經文之後,附上了一門修鍊金槍術的修行法門。
若是當年的金蟬子是個愣頭青,做事只憑心性不講道理;那麼如今的三藏法師,便是打也打不過,說也說不過……若非佛祖相招,他們見了三藏法師絕對是要繞道走的,怎還會來靈山赴會?
道家在西洲本就留存著不小的勢力,儒門最近在那位子輿先生的講學之下,也愈發興盛了。
還是觀音菩薩好心腸,出列代替眾僧向佛祖請教了一句:「阿彌陀佛……佛祖,靈山之中不乏能將全部經文默出者,何不校對無誤之後,再將經文填入藏經閣中?」
「請佛祖校對經文之後,再行入閣!」
說這些話的,大多都是修行大乘佛法的。而這些真經,其實也都是大乘佛經。
以往這些經文的所有權歸靈山,他們只有借閱的權利,無靈山准允,並不能擅自傳播。這也是小乘佛法在西洲說話聲音越來越小的原因之一。
不過他對此也不是太在意,道家與儒門在西洲傳播之事,他也從來沒有出手限制過……只是任由他們發展。
主要是此刻在靈山中的僧人太多了,偏偏也有不少分到了冷門經文,還能默寫出來的……尤其是久在靈山大雷音寺的一些老僧,他們甚至連個羅漢果位都沒有。
法海稍頓了頓,說道:「此皆是小僧譯文。」
眾生平等,救度一切眾生……這是大乘和*圖*書佛法的根本精神所在,而這也正是三界眾生最欠缺與最渴望之物。
三藏法師口吐蓮花,開演諸品妙經,當空異象頻生,顯現一天瑞氣,萬道祥光……
佛祖也更沒有想到,他此番竟然也來參加這次佛門靈山之會……
大雄寶殿之中才靜了片刻,便聽了有四大金剛齊聲呼呵:「三藏法師復歸矣!」
眾僧聽了這話,心中一時陳雜……這大唐天子,似乎不像是個好人啊。
把這道家與儒家的經文送到他們靈山來做甚?
師徒五人再上大雄寶殿,向佛祖與菩薩見禮之後,三藏法師雙手合十,向著佛祖說道:「小僧送經文至大唐,且將三藏經卷具以翻譯完備……」
「弟子在。」兩位尊者連忙出列。
但這會兒聽到大殿之中傳來的動靜,一個個的自然也都坐不住了,畢竟能讓那麼多的真佛與菩薩開口相求,怎麼可能是小事?
這就更讓那些菩薩與羅漢們沒有什麼解釋的理由了,畢竟說再多,聽起來也只是借口了。
可有畢竟些僧人沒有全記下來,行文之間難免有錯漏;還有一些乾脆一字未動……也有一些覺著交白卷說不過去,便將自己對佛法的感悟寫了上去。
不過人家既然來了,還是用大聖國師王菩薩的名號,靈山自然不會將他拒之門外。
就這樣人物,即便是在場的一些菩薩也自嘆弗如。
靈山。
這本也是陽謀,李世民只是請法海將這些經典翻譯了送到靈山,至於靈山眾生看不看,他又管不著?
兩個人不敢違背,運轉法力,將一萬五千余經卷裹住,送去了藏經閣。不多時,此前被三藏師徒搬空了的藏經閣,便再次被填滿……看似還是三十五部真經,但誰知道裏面多出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
「佛祖,還是將真經填補完善之後,再入藏經閣吧。」
「師兄的意思是?」
阿儺更是感慨了一句:「可惜三藏法師已經取了真經返回大唐,否則這『靈山辯經』,恐怕也得www•hetubook•com•com算在九九八十一難當中。」
不多時,二人便將諸多經文放在了大雄寶殿佛祖金蓮之前,還向佛祖稟報了一聲:「佛祖,收齊全了,不多不少,正是三藏之數。」
佛祖見眾僧擔憂,便又說了一句:「爾等也不必驚慌,若有記全經文者,自可去藏經閣中查漏補缺……且有一點,要在經文上註明修改的時間與自己的法號。」
很多時候,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稀,須知那藏經閣中的經文,對靈山眾僧從來是不設防的,只要想看,隨時可以去借閱。
「弟子在。」
佛祖的目光瞥向了大聖國師王菩薩,這位菩薩的來歷不凡,本世乃是二郎神楊戩的父親楊天佑,而前世則是靈山前任佛祖優婆羅陀佛的關門弟子……前些時候在小西天時,大聖國師王菩薩藉助三藏之大日佛焰,與楊天佑煉化為一體,這也是佛祖此前未曾預料過的景象。
眾僧的表現,佛祖都看在眼裡。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伽葉又說了一句:「我二人不如乾脆晚些回去,或也能避過與三藏法師辯經之難。」
佛祖這一聲吩咐,可把下面的眾僧驚了神,一個個左顧右盼,對視一處時,又面面相覷,尤其是那些沒能完成任務的,更是好一陣提心弔膽。
「是。」
這些僧人,心中難免是生有忐忑的。
兩位尊者連忙上前聽用。
菩薩前一句不僅問出了眾僧心中的疑惑,這后一句顯然還得到了廣大僧人們的支持,說到了他們的心坎里。
至於說萬一靈山的僧人看了道經與儒經之後,要改換門廳,那可跟他更沒有關係了。
但法海對此輕車熟路,即便是當著大唐國都中的君臣百姓,亦能舉重若輕,揮灑自如。
兩位尊者搬著經文就走了。
佛祖說完這一句,卻是看向了另外幾位佛祖與觀音菩薩:「諸位就不必在藏經閣中展露了……不妨就在各自道場各自留存一份真經,如何?」
可即便是她,對這三十五部經文,也並非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門門精通,能背下與能理解其中的真意,顯然不能混為一談。但她能彙集禪凈密律四宗所長,顯然也是靈山之中鮮有的博學者。
「在。」
「且將眾僧所寫經文全都收上來。」
即便是有那麼一天,李世民認為自己那時候早也陰曹地府報到去了,便是尋也尋不到自己頭上。
那些順利完成任務的僧人,自然心中一片平靜,甚至不覺著這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當和尚的不會背經文,還當什麼和尚?
經文就放在佛祖面前,但佛祖並沒有翻看的打算,而是喚了一旁的兩位尊者一聲:「阿儺,伽葉。」
「是。」
說罷之後,法海還從袖子放出一摞書來,一一向佛祖展示:「此乃大唐皇帝還送之經文,有《道德經》《南華經》《沖虛經》《靜經》《黃庭經》等道家經典,還有《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儒家典籍。」
生怕遭到佛祖的問責,不論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沒能寫出來就是罪過。
尤其是幾個修行冷門經文得道入寺的老僧,已經躍躍欲試,要在靈山藏經閣的經卷中,留下自己的名號了。
畢竟三藏覺醒金蟬子真靈的事情,早就在三界傳揚出來了……靈吉菩薩畏懼三藏,而不敢出手救下黃風怪一事,在三界更不是什麼秘密。
但大家並不會因此而取笑靈吉菩薩。
便是阿儺與伽葉兩個也一時呆愣在原地,不知該不該聽佛祖吩咐,畢竟這可不是什麼小事……事關真經,當真能這般草率的么?
「將這些經文收攬了,還送到藏經閣中去吧。」
「是。」
師徒一眾離去之後。
「啊這……」
眼見得到了時辰,法海便適時收了尾,對在場聽經的眾人說道:「貧僧離開靈山時,言說八日之後,便要返回靈山,如今八日之期已至……諸位今日便先散了,等貧僧自靈山再度歸來,將會再開法壇,專門講這三十五部靈山的真經。」
「阿儺、伽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