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給你找個活計罷
郭氏與蕭氏則是很哈皮地八卦著,你一言我一語地提供最新情報。郭氏道:「太子妃這會兒也知道怕了,她沒想到事情會鬧這麼大,我估摸著你也不用多勸她什麼了。咱們又不像外面官人,還要應卯站班,別太認真了。」
鄭琰一一記下,笑道:「比起那兩位來,我還生嫩得很,就是想,也得有那個本事呀!朝廷還講個論資排輩兒呢。」
「我去陪阿娘。」
怪不得那個奸滑老頭兒問東問西的,大概還算計到她爹是太子的挂名老師了吧?
「啊?」
鄭琰鄭重地點了點頭,為了讓杜氏放心。
「不說煩心的事兒了,你跟池小子過得怎麼樣啊?家裡怎麼弄的?」
後宮仿前朝建制,凡前朝之朝在後宮皆有影射。而這個女侍中,大概與宰相差不很多的官職,主要是入侍皇后,幫助皇后,職責範圍差不多就是幫忙處理與命婦有關事宜。外命婦的事情是她們的本職,內命婦的事情也可以摻和,還有權力上書言事。
鄭琰也就東拉西扯,什麼屋子收拾了,準備過兩個月,天氣涼爽了,她也不算太新的新媳婦了,就開個宴會什麼的。她很大方地承認自家不足:「親戚也少,認識的人也少,怪孤單的,交些朋友唄。他有不少同僚,人家都有家眷,以前承情受了不少款待,也要謝上一謝的。」
鄭琰想了想,梁橫就是現在想生事,他也沒那個資本,也沒那個環境,更沒那個條件。
「那是。」
鄭琰一點頭:「好。」
「不是什麼大事,太子妃經此一事也該知道收斂了。有什麼事https://m.hetubook.com.com,讓楚氏、郡主多說話,你跟著聽就是了。回去好好準備,風風光光地受封。好啦,」鄭靖業像是很開心地拍拍女兒嬌嫩的臉蛋,「去看你阿娘,讓她也高興高興。總念叨你呢。」捏捏閨女的鼻子。
「你倒不謙虛,既然這樣,我再給你找個活計罷!」
皇帝很開心地瞄準了鄭琰,左看右看:「就是你了!」
「就是去送了些酒,乘車的,還好。」
沒有意外地,被敲了,杜氏道:「你這丫頭,說話也不小心!天色也不早了,不要讓女婿回家沒飯吃。」
「又有什麼煩惱了呢?」
直到接了聖旨,鄭琰才知道這是什麼「好事」!她被皇帝封做「女侍中」了!與她一道受拜為女侍中的還有兩個人,一是蔣進賢的妻子楚氏,一是文昌侯侯宋遠的妻子永安郡主蕭氏。這兩人的資歷、出身都很不錯,比鄭琰要強不少,鄭琰居然與她們同日受拜,非常地不可思議。
鄭琰心說,這三個人裏面,永安郡主是宗室貴女,又是皇帝他舅媽,光輩份兒就能壓倒一切了,只要不造反,太子也得讓她三分。老子爹是宰相,還是太子太傅、太子眼裡的好人,老師是太子姑父,我吃飽了撐的去生事兒。唯一不安心、想表現的也就是這位楚夫人了,她跟淑妃是姐妹,可是鐵杆兒的魏王黨,如果想轉換坐標的話,這還真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江陰大長公主還是知道了徐瑩與蕭令先的矛盾,不顧病體親自找上了皇帝:「我原意並沒有想到她能做太https://www.hetubook.com.com子妃,當時太子只是郡王,丫頭做個王妃還是可以的。一應教導,也不是照著國母來的,她不適應,我也不適應啊!」
「很好啊,我們還說,過兩天休沐了回來給阿爹阿娘請安呢。」
皇帝好像更老了,鄭琰不免嘮叨了兩句:「小酌宜情,大醉傷身。什麼都是假的,身體好才是真的。」
「哈?」
鄭琰抱怨了一聲:「阿爹也不跟我透個消息。」
「現在不是沒有皇后么?太子妃身邊,若是品級低了,說的她未必肯聽。再高,與太子妃身份不符。只好這樣權宜變通了。聖人先拜了女侍中,將來……你們也接著是女侍中,接著襄佐吧。」
「哈?到底是什麼事兒啊?」
而且皇帝還弄得很鄭重,還要舉行一個儀式,派了內侍來通知時間。
鄭琰被皇帝指名拜為女侍中,鄭家女眷欣慰異常。杜氏這等跟著鄭靖業一道拼殺、生養了七個孩子都教養成人的女人,政治素養起碼及格,她又知道前陣子東宮裡的家暴事件,對於皇帝的意思也猜得比較明白了。這是皇帝對她閨女的好評!
「誰才是你親生的呀?嗷!」
小夫妻說完這些話的當天下午,就接到了鄭靖業的命令:「過來吃飯,給你慶祝一下。」
皇帝「嗯嗯」地聽著,他也東拉西扯:「你父親是宰相,你處事也是不錯的。」
杜氏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也不計較眼角的魚尾紋了,摟著鄭琰道:「這是好事,不要辜負聖人的一片厚愛呀!」
「女侍中襄佐皇后,跟太子妃也沒多大關和-圖-書係吧?」
杜氏這才重新快活起來:「女婿現在怎麼樣了?」
「好事兒,好事兒。」皇帝很心虛地打著哈哈。
鄭琰又送了酒來,皇帝頗為開懷地道:「我念杯中君子久矣!」
鄭琰摸不著頭腦,池之只能猜測:「是不是與太子妃有關?」
蕭氏深以為然:「我去了永安姑母那裡,她也只是說應個卯。平日里別勸得太多,有事兒的時候搭把手就行了。我看吶,那一位夫人才不會閑著呢。」最後一句話說的就是蔣進賢的妻子楚氏了。
「就是要教導太子妃規矩,也用不著我呀!」就是給徐瑩弄幾個容嬤嬤唄。苦逼的,我這青春年華,也成嬤嬤了。
現在呢,拜為女侍中,多少能讓這些關心鄭琰的人心裏覺得鄭琰的日子還不是那麼辛苦。
現在宮裡沒皇后,而且女侍中這個官也不像前朝官那樣要打卡上班、有缺必補,這個官職已經消失了好多年了。沒有皇后,命婦不用朝見,省了很多的事情,命婦誥命的頒發,還是要經過前朝的,有沒有女侍中,影響不是特別大。
鄭琰眼中有點憂慮,鄭靖業眨眨眼:「之陪我說說話。不是什麼大事,梁橫又胡說八道了,這事有我們,你把太子妃那頭的事情理順了,我們這裏也會便宜許多。」
杜氏又細細地問鄭琰管理家務的情況,仔細分析著其中有沒有疏漏,會不會有原先的「惡仆」為難。仔細地想了一遍,好像女兒除了管的事情多了一點兒,再沒有別的什麼問題了,這才想起來教導女兒當個好老婆:「對女婿好一點兒。」
不單杜氏開心,hetubook.com.com趙氏、郭氏、蕭氏都挺開心的,尤其是趙氏,從年齡上來講,基本是把這小姑子當女兒養的,鄭琰又不是那種以為難嫂子為樂的小姑子,對嫂子們與對親姐鄭瑜的態度都差不多了,她們也樂得對小姑子關心些。尤其是鄭琰出嫁之後,她們忽然發現,鄭琰嫁的這個丈夫好像不那麼美好,自家的嬌閨女,一過門就頂門立戶的過日子,多操勞啊!
趙氏道:「我雖不懂這些,但是我們娘家祖上也出過幾位女侍中,太子妃脾氣不大好,你先別說話,看看再說。有那兩位老夫人頂著,你只管多學一點兒,她們總是有經驗的,有好的,你學,覺得她們有不足的地方,自己記下來改。多留點兒心眼兒啊!」給鄭家生了好幾個兒子,還都長大成人了,還都要娶媳婦了,趙氏的發言權也是直線上升的。
隨著太子花臉事件落下帷幕,池之也鬆快了不少,至少氛圍輕鬆了。池家本有食不語的習慣的,小兩口人口少,又親密,現在也會吃飯的時候說兩句。扒了半碗飯,池之品評了今天的菜做得不錯,舒了口氣:「你今天出去了?沒熱著吧?」
現在皇帝又把它給拎出來了!不但拎了出來,還拍拍灰塵,洗洗晒晒,他還要拿來用。
杜氏道:「這就是了。有了事兒,咱們也不躲、也不怕,沒事兒,咱們也別生事。最煩那些個沒事嘰嘰歪歪的人了。」
池之捏著筷子:「你再歇一天,明天我問問聖人,他若後天有空,咱們再去請見。」
鄭琰答應一聲,復與嫂子們道別,又與杜氏確定了回娘家的日期,這才復返回家裡。和*圖*書
皇帝其實還算計到了池之,這貨是皇帝留給兒子用的宰相預備役,帶在身邊好幾年當中書舍人,就是不讓他升職,哪裡有事往哪裡扔去鍛煉。
皇帝覺得有理,本來生氣的,被江陰大長公主一說,也就滅了火氣:「再好生教導就是了。」這才有了現在這麼一出,皇帝要抓人家女兒的壯丁,沒跟池之說,先跟鄭靖業打招呼了——命令要得到執行,必須丞相也跟著簽字才行。
池之分析道:「不是教導,是勸諫。楚夫人與郡主都是長輩,年紀也大,太子妃的脾氣,只怕聖人也擔心她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那兩位勸不動了的時候,你還正年輕。聖人也希望兒子家庭美滿呀!打成那個樣子,聖人也心疼太子。」
皇帝沒喝都已經醉了的樣子:「真要是醉得不知世事就好了,也就沒那麼多煩惱了。」
皇帝對鄭琰頗為歡迎,小丫頭長得很順眼,脾氣也很合人胃口,至少不會把老公吊起來抽得想離婚,也不會把老公的臉給抓花。
兩人匆匆直到鄭家別業。鄭靖業道:「接到詔命了?」
「詔書是聖人親自寫的,聖人還跟我聊了一會兒。」
「你懂什麼!」杜氏想暴發,口氣又緩和了下來,「用心過日子啊,有什麼不暢快的,回來跟阿娘說,這裏還有這麼些人呢,不要自己扛啊。」
祁王離婚的事情皇帝頗覺噁心,還有蕭令媛,這丫頭也鬧騰得不輕,不想讓蕭令先也鬧個離婚門。再怎麼樣,未來的帝后不合,它也是個大毛病。鄭琰是皇帝看著長大的,做事也有分寸,人還比較有良心,慢慢成長起來,是徐瑩很好的一個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