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奸臣之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三十章 庶子不得承襲

第四百三十章 庶子不得承襲

鄭琰默不作聲,鄭靖業也不強求,換了個話題:「你這個學堂,辦得倒是不錯,只是尚有需要改進之處。」
李幼嘉一個激泠,跟著道:「婚姻結兩姓之好,諸位之女都是許做嫡妻的,韋相公卻為妾張目,賤骨肉而重外人,真是有趣。」說完還意有所指地看看蕭復禮。
鄭靖業對崇道堂的學制進行了改革,把鄭琰某些過於異想天開的地方給剔除掉,對學校的人力資源進行了管理。鄭靖業讓鄭琰多劃百畝田,出息用來維持學校,免得以後經費不足。
當你從更高一點的角度來看,你就不想內耗——於國無益。鄭靖業卻用他那彎了八百道的神經得出了一個結論:「你是說,分而制之?拉一個打一個,確實是好主意,林季興也是世家子,人還是很不錯的。」
前面說了,韋知勉不是個蠢蛋,只因鄭靖業太逆天,他才幾十年沒什麼大作為。鄭靖業一去,朝上就壓不住他,他又是首相,又想洗刷「貪戀權位」的污名,自然有所動作。
李神策鬆了一口氣,當了宰相才知道,朝中世家勢力漸弱,這是力量的對比,是後代的不思進取,整個世家集團都透著暮氣,而草根們卻很有活力。世家必須改變,必須注入活力。
「!」爹,給跪!我真是只想到有些世家出身的人不是那麼拘泥,可以交往的。可是,好像也真是這麼個意思啊!
「我懶得激你,你出門問一問,十個裡面有九個得跟我說的一樣,另一個是看你年老,不忍心,故爾安慰!」
韋知勉收穫了出道以來最多的感佩www.hetubook.com.com的目光,得到了自為官以來最好的評價,僅憑今天的發言,無須再有更多行動,哪怕他立時死了,都能撈取極大的政治資本。
鄭琰卻是欣慰於她爹又煥發了活力,老實說,剛退休的時候,鄭靖業一副「終於閑下來了」的樣子,然而倆月一個,他整個人都有些龍鍾了。鄭琰請他到學校里串串門兒,原是想給他找些事情做,別那麼閑得只想著問自己的棺材壽衣。沒想到,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鄭琰也因此閑了下來,校務她都不用多操心了,更有了串門子的時間。慶林大長公主家又時常能見到她的身影了,慶林大長公主正有事要她幫忙:「阿寧、阿寬老大不小,該娶媳婦了。我取中李神策幼|女做長媳,再定平江王之長女與阿寬為婦。阿寬不甚急,阿寧的事情該辦啦,到時候要幫忙,你可不許推脫。」
朝中許多人的心都跟著劇烈跳動了起來。
這降等而襲與庶子不得承襲,就是壓在有爵人家頭上的一座大山,要時刻擔心自己死了之後兒子沒這品級了,到孫子就混得更慘,曾孫這一輩就徹底成蝦米了。要是跟老婆感情不好不想跟她生孩子,或者老婆生不孩子來,又或者有個疼到骨頭裡的庶子,那這痛苦就更不要提了。
「你少激我!」
李神策的下限再次發揮了作用,主要是他覺得鄭靖業人還算有本事,哈皮地嘲諷著李俊:「當初你被他趕出朝廷,就是你做得不好。現在他到了學堂,你就退出去,你這是怕了啊還是怕了啊和*圖*書?」
池之耳朵一動,心裏也是一熱,又冷靜了下來:不好!韋知勉說這麼多,絕不是白說的,要求情要照顧,也不用大庭廣眾這樣做,反易被嘲諷為造作。果然,韋知勉道:「請聖人許庶子延嗣,許有功之臣,襲爵而不降等。」
就在鄭琰陷入丈母娘模式的時候,韋知勉發動了。
本著看李師弟哭鼻子的美好願望,鄭靖業對科研也進行了調整,用他的話說就是:「有些事情是要看天份的。李獃子也就只會寫寫字、彈彈琴,李神仙倒懂庶務,平江王領兵上的天份少有人能及。你把李獃子留在學堂吧,我要看著他哭,怪有意思的。不用擔心他孫子,你去與李神仙說,自有李神仙收拾他。」
許多勛貴交頭接耳,許多人蠢蠢欲動。
鄭靖業皮笑肉不笑地道:「只怕李俊是被制的那一個。」
鄭琰笑道:「甚好!」已盤算要送什麼樣的結婚禮物了。又思池憲已經定婚,春華尚無著落,崇道堂里小學生不少,左看右看,笨的固然不願,聰明的又恐「小時了了」,直把她愁得不行。
「!」必須說明一下,她雖然參与了許多朝政,然而在執行力方面,由於缺乏實踐——是弱了一點。
李幼嘉也想到了,心道,恩相亦有爵,恐怕也不會反對吧?就算反對,這些人,魏靜淵之鑒不遠吶!他也縮了。
又對鄭琰的「科研」進行了整合,他倒是贊同對提高農業畝產量的研究:「一畝田多收兩成,八分地就可養活一家人,若有良種,又可少用丁力。空出人來,做什麼不好?可以讀和*圖*書書,可以做官,可以做些旁的事情。到時候,朝上都是寒士,李俊之流該哭鼻子了。」
池之的思路飛轉,絕對不能讓韋知勉得逞!降襲有難度,嫡庶卻可以做文章,無論如何,必須給韋知勉潑一頭冷水!
有爵位的人,誰不想一直這麼傳下去呢?只要不降等,就年年有俸祿拿,兒孫即使不爭氣,也有國家養到某一代出了爭氣的人重振聲威為止——在這期間,生活還能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還是統治階級,還能結有力的姻親,好處大了去了。
爹!給跪!解放生產力你是怎麼想到的?
果然,聽了李俊要把孫子帶回家,李神仙想敲他的腦袋:「當初家裡人說,士庶不相交通,你非要領著阿捷去,如今又要帶回來?」李神策的咆哮聲傳得很遠很遠。
崇道堂方面,鄭琰提出了「兼容並包」的主張,用她的話說就是:「真金不怕火煉,孰是孰非,辯一辯、試一試便知曉了。」鄧爺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前世飽受政治課摧殘的鄭小七同學,開始收穫果然了。
李俊越挫越勇,居然就賴在學校里不走了。對於鄭靖業接管了學校,他也只當沒看見。他沒發現,一次一次的辯論中,一些嘗試進入崇道堂的世家小孩子在他的逄之中越來越被鄭靖業給洗腦,連他孫子,都……
池之確定了:「他這是要反撲,要拉攏人,要市恩,要洗白名聲,此事若成,他就是所有有爵之人家的再生父母!誰還會說他戀棧?不能讓他得逞。」
李俊與李神策磨了半天牙,最後氣鼓和圖書鼓地道:「我才不怕他!」他又回去了。
李相公補得一手好刀,他是個補刀黨,專業補刀二十年,一直給鄭靖業打下手。讓他自己挑頭略難,有人開頭他給擴大戰果,熟練度已然滿級。
聽說鄭靖業去當老師,原本猶豫的人都扎堆兒地想把孩子送進去好嗎?鄭靖業幾十年的宰相,能學他一半本事,就夠孩子橫著走的了好嗎?你知道有多少人後悔當初沒把孩子送過去嗎?李俊與鄭靖業有舊怨,大家都知道。但是,李捷是個好孩子,不可以耽誤啊!
其時九月,宮廷朝廷都從熙山遷回了京城,行李剛剛放好。韋知勉當朝念了他的奏疏概要:「臣驚聞豐昌侯、熙侯等之後鶉衣丐食,慘不忍睹,此實非國家待遇功臣之意。細問緣由,乃知昔年豐昌侯之後降等而襲,又連逢喪事,一降再降,前後三十年前,至為白丁。又有熙侯無嫡子,乃至奪爵,死後無享祭。此外,又有燕國公、亦同此。其狀之慘,臣、臣,實不忍聞!請聖人繼絕嗣,恤功臣之後。」言罷老淚縱橫。
旋即,他又苦笑了起來,他想起來了姐夫吳熙跟他說過的話,吳熙就是擔憂自家爵位會降,想盡辦法想提一提爵位,上戰場拿命來換的念頭都動過了。現在如果有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你吃是不吃?
先前,魏靜淵在老皇帝的大力支持之下,以一片為國為民的熱忱,以身家性命為代價,改世襲為降等,又除庶子之繼承權,大大打擊了世襲貴族的勢力,同時為國家節省了許多資源,也為土鱉上進之路搬掉了一些障礙。由此造https://www•hetubook.com.com成了不少人家的衰落,世家固然受到極大衝擊,勛貴也付出了一些代價。
鄭靖業的功課居然還沒拉下!這個,就要感謝朝堂上凡是有什麼事兒,必要扯到禮法,想把功課放下都困難。還有就是,有顧師兄在,不敢不學無術。鄭靖業善開拓思路,李俊基礎紮實,同門師兄弟的辯難給學生們以很多啟發。也學會了許多朝堂吵架的技巧。
池之站了出來道:「敢問韋相公,熙侯無嫡子,卻有庶子,庶子難道不給生父奉一碗飯么?難道祭祀父親,也要有好處才肯做嗎?此等孽子,真是讓祖宗蒙羞!」他死咬了嫡庶來說話,並不說襲爵之事,「長此以往,相公不怕天下婢妾要謀害嫡子么?先帝時嫡庶之爭言猶在耳,相公其言諍諍,如今這般反口,究竟所為何事?」
這給許多人造成了心理的壓力,李幼嘉搖搖欲墜,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鄭靖業在位,一直是壓著這種恢復所謂世襲罔替的呼聲的。他倒是想反對來著,以鄭黨的草根立場來說,這是必須反對的。以鄭黨的源起來說,他是必須反對的。但是他不能,也不敢,否則就是個「群起而攻之」!韋知勉那慈悲的表情在李幼嘉眼裡顯得是那樣的惡毒。
韋知勉使人盯了京城許久,又翻了許多舊檔,終於讓他找到了時機。
傻人有傻福,發現了真相只會氣著自己。
韋知勉他孫女可不是做妾嗎?因女兒做皇后而進位應國公的顧鼎使一眼色,自有顧氏打手上前跟著反對。勛貴&世家陣營出現了小裂縫兒。李幼嘉和池之開始打太平拳,偏幫著顧鼎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