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很慘
韋知勉用自身的經歷,詮釋了什麼叫什麼「犧牲自己照亮別人」什麼叫「雷鋒精神」什麼叫「只有付出沒有回報」什麼叫「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好好的「為權貴服務」生生被弄成了「晚節不保」。真是嗚呼哀哉!韋知勉倒也堅強,還沒有被氣病,掙扎著又起來了。立誓要扳回這一局——堅持、再堅持,只要把這事辦成了,有的是支持他的人!
顧益純反問:「忽拉拉湧出這麼一堆人來,要怎麼安置?出身比別人好,哪怕無爵,落地就有蔭封,都這樣還能變成白衣,可見人有多蠢了!誠如韋知勉所願,站班的人就會越來越多。賢愚相雜,你有那功夫跟傻子吵架給蠢人善後嗎?那樣的人立在朝上,不是成笑話了嗎?」
蕭復禮道:「他們吵呢。」
顧皇后略著急,她還想等蕭復禮去前面處理政務,然後找人商量事情呢!她雖然背有家族,還有鄭琰、慶林大長公主等人支持,幾位美人家世也不弱的,韋美人的祖父還是當朝宰相哩!韋知勉還當朝說出那樣的話來,怎麼著也得商量一下啊!
然而問題也擺在面前,就像蔣卓說的:「此事甚不易辦。韋知勉惹火了些人,」他說得略含蓄,「必會招致反對的。」
蕭復禮的治國理念是鄭氏父女給他灌輸的,鄭靖業比較務實,鄭琰還有些後世思想的影子,兩人站在蕭復禮的角度去考慮,早把利弊給分析得清楚了。鄭靖業是靠老皇帝的政策起家的,當然不能拆自己的台,也要防止自己下台之後被反攻倒算。鄭琰更
m.hetubook.com.com是希望打破世家、世襲勛貴的壁壘,也是防止蕭復禮有蕭令先那樣的思想,清算了她。這兩人的影響之下,蕭復禮腦筋又很清楚,自是不肯站到韋知勉那一邊。
「這公道可不好主持。」蕭復禮對女人的看法倒是很開明,朝上的事情難免與妻子說一說,一長一短說了韋知勉的話。顧皇后聽了也是心中複雜,這襲爵呢,她倒寧願贊成韋知勉——她娘家現在也有了個應國公的爵位,自然是想襲下去的。可這嫡庶呢,顧皇后心裏感激起池之李幼嘉來了,又覺顧寬這個叔祖年輕詼諧也頂了大用了。
韋知勉的話也得到了一些贊同之聲,嫡妻無子也是一個問題。這一點連池之都曾經苦惱過。
可蕭復禮打定主意在昭仁殿里回血回藍,一直呆到吃飽喝足,又親親老婆的小臉蛋兒,還說了:「這兩天別讓我見韋美人了,頭疼。」
韋知勉被池之破防,被李幼嘉補刀,他都認了,顧寬個乳臭未乾的毛孩子也敢來鞭屍,他怒了:「令尊倒是禮法大家,汝何其不學無術!我說無嫡子,方立庶,你獨拿庶子言事,真該回去讀書了。」表偷換概念。
「我是深宮婦人,又年幼,不敢妄議朝政,更不敢向聖人遊說什麼的。只是,我卻知道,這樣的大事,又不是緊急軍務,您寧可慢些琢磨,千萬穩妥才好。聖人一舉一動,干係萬千,朝令昔改,于威信有損呢。」
顧皇后道:「那我就不打攪你了,這裡有好茶果,你先嘗嘗再去想事兒,」又請示,和*圖*書「你總在我這裏,怕後宮不自安,你……」
顧鼎哼了一聲,這讓楚椿非常頭疼,世家愛裝X,有什麼事兒好打個啞迷,今天在朝上偏偏讓人把韋知勉的心事給捅破,顧氏對幾位美人的家人難免抱有敵意。
蕭復禮忍笑忍得快要抽風了,腦袋上的珠串發出輕微的響聲,勉力開口:「事關重大,又有諸多細節有待商榷,韋相列一條陳仔細奏來,我看過再議。諸位然與不然,皆作條陳。五日後,廷辯。」
饒是李神策這樣的激進份子,也不好說太激進的話了。他發狠的時候也說,就該讓這群不事生產的小東西去受點罪,長進一點,看還挑剔不挑剔了,出個門見個人就像上刑場似的,只因為對方出身不夠高!毛病!世家子弟是需要被磨練了,但是這種被別人把保底收益拿走的情況顯然與自家人刻意讓孩子吃苦不是一回事兒。
這個,還真不好說話啊~
蕭復禮道:「你還用自己動手嗎?」
這話連顧鼎都有些不太開心了,含糊地道:「子孫有賢與愚,其賢者,居逆境而可成器,其愚者若無劣跡,也實可憫。」
雖然池之只以嫡庶說話,蕭復禮也知明著反對的艱難,便道:「事關重大,亂嫡庶則不可。」
馬蜂們也在開作戰會議。先是各家內部有了一個統一的口徑,然後再互相通個氣,別到時候說岔了,目的一樣卻不小心互扯後腿。大家避過了韋知勉,主要是世家現有的幾個當權派對於庶子的待遇問題看法相當傳統,怕韋知勉再提。
「卧槽!你歷史www•hetubook•com•com學那麼好做什麼?」
流氓,顧寬是流氓!還在朝上說這個,不用韋知勉來說,楚椿先跳出來指責顧寬:「斯文掃地!朝堂之上,居然、居然污言穢語!」李神策也覺顧寬太刷下限,出言斥退了顧寬。
蕭復禮擺擺手:「你不明白的,凡事要防微杜漸的,她最好無辜下去,彼此還留些餘地。」真要讓韋氏生了兒子,你說這賬要怎麼算吧,一家之主就得明白個輕重啊。
顧皇后也不問吵了什麼:「他們吵,您聽著,總歸要您來主持公道不是?」
這要是不看臉、不聽聲音,聽看文字表述,還以為這是一群女同志在討論婚姻家庭法。事實上,朝廷就是這麼個不嚴肅的地方!
「這裏就很好,我在這裏坐坐。」
顧鼎系小有不自在,對立的勢頭已經扯了出來,放手又不甘心,硬拼又不能把問題擴大化到襲爵,心中非常憋屈。好在顧鼎有個族叔叫顧寬,說話從來都在點子上,人家說個七八分,他就要說到十二分,被耳提面命朝上站班不許亂用成語之後,他有向李神策靠攏的趨勢:「韋相公家中準備好了個庶子等襲爵么?爭得這樣用力!」接著又看幾個勛貴,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怕老婆,家裡有兇悍的女兒,「諸君也是如此?那還娶什麼娘子啊?裝一屋子婢子,誰先生兒子就立誰得了!家中女兒倒可嫁人,嫁了也是帶著嫁妝替別人養孩子,真是高風亮節。」
韋知勉恨了個半死,把尷尬拋到腦後,乃道:「然繼絕嗣可乎?祖先或披堅執銳,m.hetubook.com.com或秉國為民,立下的功勞難道只因子孫嫡妻無出,便要抹殺么?似此,恐多休妻。」
蕭復禮的心思也轉了十八圈兒,年紀雖小,自新政以來受的磨難卻不少,他看問題總是比較深刻一些。蕭復禮很快就與他的祖父的腦電波達到了同一個波段,失望地看了看韋知勉,蕭復禮穿著袞服,袞冕上十二旒遮住了他的目光。
蕭復禮往座上一坐:「我是得好好想想。」
李幼嘉開始專業補刀了:「好像還寫了許多奏摺,聲情並茂的,大正宮裡還有存檔。」
顧益純道:「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子孫綿延,若一直嬌生慣養,不通時務,是要吃大虧的。倒寧願他們知道這爵位不是長在身上的,錢帛田地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你少拍點馬屁會死啊?拍完人家岳父就拍人家女婿,李幼嘉你個馬屁精!MD!要腫么樣才能把那些奏摺找出來毀屍滅跡啊?」
顧皇后道:「在家裡只學了一點兒,做得慢,這才一直做的。閑著也是閑著,就怕手生。大郎這是累著了?」
到了昭仁殿,顧皇后正在做針線,見蕭復禮來了,放下手中活計迎了上來:「穿這一身兒怪沉的,累不累?」看著宦官宮女給蕭復禮除了袞服,也上前給摘幾個小物件。
韋知勉在朝上被卷得很慘,還被人說是為做皇帝小妾的孫女搶上位、為還沒生出來的曾外孫搶皇位,韋相公偉岸、慈善的身影儼然蒙上了一層功利色彩。韋知勉想要的好名聲、政治資本,不能說一樣沒撈到,也給打了個對摺再對摺。想拉攏人沒拉攏上,反倒讓人
和圖書說他這老貨太混蛋,拿大家當槍使。蕭復禮也對他不滿了起來,認為這個老頭有問題。
李神策一想,也是,現在政敵略多,會放大豬隊友的殺傷力。猶豫地問:「或者不復舊爵?只延現在有的爵位?」
他再在困境,也不能代表蕭復禮、鄭黨等人不在困難。
池之挺身而出:「太宗時,諸臣就曾於此諫太宗親近皇后遠離嬪御,彷彿記得韋相之祖,時任御史大夫,以此事直言極諫而揚名?諸君之先人,亦同諫?」
顧皇后開心於他這個決定,還是鄭重地諫道:「韋氏居於深宮,並未發現交通宮外,她也無辜,聖人這……」
韋知勉像個頑皮的小孩子,捅了個馬蜂窩,被大人一巴掌煽到一邊涼快去了,可馬蜂出動了啊!怎麼不被蜇得滿頭包,是蕭復禮與鄭黨這些人面臨的好課題。
顧寬可是在中二期啊,韋相公!中二起來是能夠激發智商潛能的,就只見他伸手擦了擦鼻子:「我不讀書也知道只要夫妻不親近就生不出孩子來,要是寵愛小妾呢,多親近也能生得出來了,諸位要能立一法,管得了此事,那我就不再多言了。你就是立了法,誰又肯首告呢?」目光非常地不懷好意,就差直說不跟老婆XXOO就不會生了。
更兼池之和李幼嘉兩把尖刀戳破了韋知勉「畫皮」,本來對韋美人還有些好感的蕭復禮,心情也複雜了起來。說起來他與顧皇后相處得更多,感情也更好,顧皇后又善解人意,既對徐瑩的挑釁一直回之以禮,又兼而照顧尚在宮外的錢氏,宮務也打理得好,蕭復禮把顧皇后當成知己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