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
李孝恭回答道:「主公不是嘲笑,只是玩笑。他這樣對我,是與我親近,我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生氣?」
李孝恭不僅熟讀兵書,庶務也做得不錯。
在蜀郡的這幾月,李世民徵收到了足夠多的戰船。雖然這些戰船也就起個運糧運兵的作用,不可能直接在江面上打水戰,但出蜀足夠用了。
「那之前,你要好好讀書習武。」
原本李世民打算讓李壽和柴紹一同鎮守蜀郡,但見李壽完全跟不上長孫無忌和李孝恭的工作節奏,不由嘆氣。
把柴紹和李孝恭丟到成都后,在臘月來臨時,李世民再次拔營出征,沿著長江出蜀,前往巴郡,然後順著長江南下。
李道玄家境不好,聽到族兄當了郡王,還梳著兩個小揪揪的他就想來投軍,被他娘拎了回去。
李世民:「啊?你說什麼?」
李世民抱著手臂道:「我是皇帝,無論他怎麼不高興,難道他還能在我面前誣告成功?」
李玄霸和李世民不是急行軍, 遇到路難走的情況便就地安營紮寨,一切以安全為上。
李玄霸背著手搖搖頭,對這次跟隨他們出征的堂兄李孝恭道:「二哥就是這個性格,如果他嘲笑你,你別生氣,只要不理睬他,他自己就沒趣了。」
李玄霸:「……有道理。」
隋朝的基本土地政策是繼承自北魏的均田制。不過隋文帝喜歡聽人吹牛逼,一畝地當作五倍甚至十倍吹噓,隋朝統計的耕地面積比完全開發了東北、兩廣、福建和新疆的新中國建國初期都高。
然後李玄霸看見他哥站在船頭,迎著湍急的長hetubook.com.com江水展開手臂喊「啊」,並帶得一群部將跟著展開手臂喊「啊」,連李靖和李壽都被帶傻了。
李玄霸嘆氣:「你可以別這麼損。你倒是不怕得罪他,但別人還是需要顧忌他宗室的身份。」
李世民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嘴真損!」
蜀郡的範圍不止成都平原,西邊和南邊的山區都時常有蠻夷騷擾。李孝恭和柴紹還得帶兵打仗,也算是獨領一軍了。
李孝恭此刻還不知道李世民的作戰方式,十分自信:「我一定會好好勸說主公。」
李玄霸便將李孝恭送到長孫無忌處,與長孫無忌一起應付蜀郡豪強。
李世民和李玄霸進入西京后,就把滯留在西京的李氏族人都安排了一番。一些逃出西京的李氏族人也紛紛回西京,投奔族中兩位年輕的郡王。
長孫無忌幹了一段時間蜀郡太守的活,待庶務理順后,就將手中的活交給了柴紹。
李玄霸瞥了二哥一眼;【叔父雖率兵先至,未嘗身履行陣。山東未定,受委專征,建德南侵,全軍陷沒;及劉黑闥翻動,叔父望風而破。】
李壽不住點頭。這群豪強!給他們臉反而不配合,早知道先揍一頓!
李世民昂起腦袋。難得一次把阿玄說得啞口無言,得意!
柴紹還把李靖也拉了過來。
李道玄抱著短刀,點頭如搗蒜,雙眼亮晶晶,眼中滿是對李世民的崇拜。
李玄霸先點頭, 然後想起來自家夫人就是孫醫師的弟子。
現在兩人既然為同僚,自然很快就成為了好友。
李玄霸和-圖-書和李世民說過李道玄原本的遭遇,李世民對李道玄也很上心。
李孝恭的祖父和李世民、李玄霸二人的祖父是親兄弟,即他的父親李安和李淵是堂兄弟。所以李孝恭雖然是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堂兄,其實關係有點遠了。
將來坐鎮蜀郡的是柴紹,他會跟著李世民離開蜀郡。
途中李世民揍了流寇盜賊,上山掃滅了幾個山寨,幫蜀郡整頓治安。
李玄霸:【你當皇帝后和李神通說的話。我可不信你會擔憂他,你就是想看他笑話。】
李玄霸常在後軍負責後勤和殿後,不能時時刻刻叮囑李世民。
蜀郡已經開發了幾百年, 不需要打巴蜀,只是從劍門關入蜀,行軍不算太難走。
長孫無忌和李孝恭一個扮白臉,一個扮紅臉,把蜀中豪強治得服服帖帖。
他哥可是沒有打過水仗啊,會不會暈船?
李玄霸和孫思邈私下談心是, 孫醫師和李玄霸說了實話——不隨軍,哪來那麼多「大體老師」練手。
大家都是隴西郡王的下屬,四十多歲和二十多歲沒區別,都能成為朋友。
李玄霸想到這件事就頭疼,不由再次叮囑李孝恭:「二哥那種帶兵方式一般人學不來,你可千萬不要學。如果你和二哥都在前軍的時候,記得幫我好好拉住二哥,別讓他老是衝鋒在前。」
封建時代皇權不下鄉,基層的官吏仍舊需要用蜀郡當地的人。李世民無意間嚇唬了一番蜀郡的豪強,他們十分配合。
夫人該不會也去軍營一邊治人一邊解剖吧?
長孫無忌忍不住向李世民抱怨:「早知道我就和李神通和*圖*書先去剿匪,再和他們商議了。」
李世民覺得壓力很大。
他默默扭頭回船艙,逃得飛快。
巴蜀也一樣。朝廷中央檔案室里的戶籍檔案簡直沒法用。
李世民倒也沒想使壞。他只是藉由這群人的恐懼,讓他們乖乖配合李玄霸重新統計戶籍和土地而已。
李世民原本還和李玄霸嘀咕,擔心笨笨的堂叔被孤立。沒想到李靖這麼會做人,他鬆了口氣。
李世民驚得駿馬前行的速度都變緩慢了,躊躇著不敢向前。
李世民捏了捏下巴,笑道:「也對,雖說他們支持賊寇只是為了在天下大亂時自保,但換句話說也能叫私藏兵甲,是謀逆的大罪。我現在是大隋的隴西郡王,如果想要折騰他們,一頂謀逆的帽子扣給他們,他們就只能家破人亡了。」
孫思邈的年紀雖然已經較大了, 但他老當益壯, 比李玄霸看著還要壯碩許多。李玄霸認為自己身體沒事了, 讓孫思邈在大興休息,孫思邈堅決不同意,開開心心繼續隨軍。
「大體老師」是李玄霸的話,孫思邈學了去, 認為這個稱呼很好,要教給弟子們。
大隋的士大夫大部分時候是不下跪的, 遇到上峰也就是拱手作揖。李世民看到豪強們跪在地上, 有點摸不著頭腦。
他們在成都重開了官學,讓蜀中豪強把家中子弟送來讀書,明明是拿這群豪強子弟當人質,蜀中豪強還高興無比,對他們感恩戴德,認為長孫無忌和李孝恭在提拔他們。
李世民只給他們留了五千人,剩下的兵要他們自己收編隋朝鷹揚府的舊兵卒。
柴紹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李孝恭在跟著李世民入蜀的時候學了些練兵和領兵的本事。現在李世民讓他們自己帶兵,他們雖然忐忑但也很興奮。
李世民:「哦,這樣啊。」
李玄霸話沒說完,李世民就翻身而起跑得沒影了,留他弟弟一人在原地磨牙。
長孫無忌和李壽一直留在成都,已經做了一部分事,替換了部分蜀郡的官員。
李玄霸還找到了李道玄,但李道玄現在只是個十三歲的小少年。
他比李孝恭還長一輩,居然被個晚輩比了下去。
入蜀后,孫思邈給李玄霸等人配了些驅蚊蟲和防暑熱的草藥。他們出發時已經入秋,天氣不算炎熱,只是偶爾有些秋雨,讓山路變得濕滑難行。
李玄霸瞥了他哥一眼,不想評價二哥臉上的壞笑。
李世民沒有安慰堂叔和妻兄,而是笑得超大聲,笑得長孫無忌和李壽都想捶他。
李壽也覺得很尷尬。
最終李世民只好給李壽和李孝恭換了個位置,讓李孝恭和柴紹一同鎮守蜀郡,恢復蜀郡的社會秩序。等騰出手后,就去名義上已經臣服,但仗著自己山高路遠想當國中國的巴郡轉轉,讓他們乖乖當個老實地方官。
雖然隋朝的長江商路已經很繁榮,每隔幾日就有江南的船隻在成都停靠,李玄霸還是有點擔心三峽江水過於湍急。
不知道二哥又要使什麼壞,別拉上自己就成。他的事還多著呢。
現在巴蜀是他的地盤,那就是從亂世脫離了。百姓該重新分田的重新分田,該種地織布的種地織布,社會運轉得恢復正常。
走走停停兩月, 李玄霸和李世民才到達和-圖-書成都。
李玄霸語重心長:「所以你要改,不能教壞小孩子,你……」
李玄霸扒拉李氏族人中的人才時,就親自把還在猶豫的李孝恭親自請了出來。
李靖想了想,拜訪了李壽幾次,把李壽也拉了過去。
等李世民到達成都的時候, 蜀中有名有姓的豪強在成都城門口排成一排, 紛紛跪迎隴西郡王駕臨成都。
李玄霸點點頭,他又給二哥找了一個「監工」。
李玄霸:【大概是因為你之前剿的流寇山賊很多都是他們支持的人,所以他們以為你在敲打他們。】
現在看來,自己不在意,蜀中豪強挺在意。
李玄霸嘆了口氣, 讓隨軍的其他軍醫好好照顧孫思邈。
李世民:「……」
他確實知道賊寇背後有人支持,但他和阿玄不也支持了王薄和翟讓嗎?只要沒有做太殘暴的事,他就沒在意。
他用胳膊肘悄悄撞了一下李玄霸:「阿玄,他們跪什麼啊?難道是有什麼冤屈?」
李世民會在成都停留一陣子,把巴蜀的戶籍重新理一遍再離開。
李世民將腰間短刀送給了李道玄,說等李道玄十五歲,絕對會帶他出征。
這輩子李道玄又學他親為先鋒帶兵衝鋒怎麼辦?
原本時空中李淵登基后,把隔了好幾房的族親都封了王,甚至父子都一起隨意封王,李世民一登基就呼哧呼哧削爵,累得滿頭大汗。不過李孝恭未來的郡王爵位,倒是名副其實。他是李氏族人中難得的將帥之才。
柴紹和李孝恭年紀差不多,又同住大興城,雖然以前關係有點遠,沒有過多接觸過,但大興城的勛貴圈子就那麼大,兩人還是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