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61章 李玄霸豎子人呢

第261章 李玄霸豎子人呢

陳棱看著船上興奮的、完全不詢問自己意見的部將,再次感到無力。
大唐兼容並包,對於對外輸出經濟文化甚至技術都很是樂意,是真正的友好無害的大國,不會吝嗇與瑪雅文明技術交流,補足他們畜牧和鐵器的短板。
堯君素離開后,代替陳鐵牛充當護衛的張亮不悅道:「殿下,他居然心懷舊主!」
只有宇文弼感到了不對勁。
陳棱剛被丟到愛州,又回到北邊,一南一北奔波,被薛收嘲笑「別死在路上」,想著就是一肚子氣。
宇文弼咬牙切齒。
因提前預料到高麗必有動作, 李玄霸提前就從南方從運河調集了糧草。
不過這是長久的計劃,不知道自己看不看得到那一日。
「大唐的商船早就被禁止下海,就算有走私船也該是小船,肯定不是我們的船。擊沉。」
「啊,殿下!前面有一條商船!還蠻大的!」
「好嘞!」
羅藝一刀斬了部將的腦袋,提著部將的腦袋去見李玄霸。
陳棱扶額磨牙:「你所說的教訓,就是大唐海軍去當海盜?!」
也沒有多少解釋的。
果然還是因為高麗不配嗎?
這人的笑容真的很讓人手癢牙癢。
愚蠢的舊部將,愚蠢的自己。
陳棱笑道:「還是不如陳鐵牛,如果鐵牛在,早就給你把披風穿戴上了。」
史書中的宇文弼不知道會不會對大隋愛到散盡家財的地步。但對天下袖手旁觀十幾年的經歷, 讓自己阻止不了老師的「過償行為」。
羅藝剛出聲說聽令,聽了李玄霸後半截話,趕緊閉嘴減輕存在感。
他們已經做好了讓子孫把這個好消息燒給他們的心理準備。
「最近募兵還挺簡單。」
李玄霸看出張亮心中對堯君素的不滿,沒有阻止。
倭國出手是因為筑紫島。
李玄霸道:「現在該蘇伯尼辛苦了。去偵查吧,注意安全。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可能科舉及第。南陽公主鐵了心,他們科舉不能上榜,就不准他們出來做官丟大表兄的臉。等他們終於及第時,你總該奉上賀禮。」
隋末亂世剛過,百姓骨子裡的戾氣m•hetubook.com•com還沒有散去。
但這陌生又很熟悉。大唐的城池和百姓就是如此。
這次又是高麗率先攻打大唐, 涿郡百姓的情緒還算穩定。
為何遠在愛州的陳棱會在此,這自然要從……
陳棱佔據筑紫島后,筑紫島一直是大唐訓練水軍的基地。
「羅彥超,你對涿郡地形最熟悉,由你暫管城防。」李玄霸回頭下令,又在宇文弼開口前道,「宇文老師,請養好傷再上戰場。不看著高麗退去,你閉得上眼嗎?」
對於堯君素等人而言,沒想到自己還能再上高麗戰場。
若說有怨恨, 也是針對高麗。
李玄霸留下的護衛也不語。
誰知道大唐不去打高麗,高麗居然還敢主動來?!
雖然倭國一直不能完全掌控筑紫島,筑紫島對倭國就像是藩屬國一樣,但他們也不會願意大唐佔有筑紫島。因為筑紫島歸於大唐后,想拿回來就不容易了。
李玄霸不僅是大唐的晉王,還是宇文弼的孫女婿。他接管宇文弼的兵權,涿郡的守將們不會有任何不適。
回到故地,羅藝不想搞事,只是懷念。
大炮雖然不能轟塌城牆,但嚇唬人的效果很不錯,如果碰巧打中了對方的木船,也能給他們砸幾個窟窿。
堯君素似哭似笑:「蘇伯尼突然辭掉所有職官……」
蘇威扛著棺材要削減功勛的永業田,宇文弼可是沒有多少可削的了。
他按著額頭道:「你們就是想兩面作戰嗎!」
李玄霸不否認。畢竟是兄弟,李世民天生就被自己牽連。
難道晉王殿下真的只是來督戰的?
隋文帝雖然嚴苛,但從亂世中走來的百姓還能忍受。三征高麗擊碎了百姓只想盼個穩定的夢,發動戰爭的隋煬帝已經死了, 高麗王是不是也該死一死?
李玄霸道:「那又如何?」
將領們很是遺憾。他們還以為自己能參与一場超出預料的戰鬥呢。當初雁門之圍中晉王殿下的表現可神奇了。
果不其然,宇文弼揮手就是給晉王殿下的腦袋狠狠一下。
勸宇文弼休息后,李玄霸繼續安hetubook.com•com排帶來的將領接過前線兵權。堯君素等上過高麗戰場的隋將被委以重任。
雖然被迫投唐,但羅藝仍舊有過成為「藩屬國」的奢望。
他與李玄霸進入城門。李玄霸身後的副將中, 羅藝忍不住多張望了一會兒。
張亮曾經是農人,吃過許多隋煬帝暴|政的苦。在他心中,堯君素就是助紂為虐的奸臣,應該和隋煬帝一起去死。
他服氣了:「李三所言極是。」
張亮:「……」
「我就知道你會來。」宇文弼說完正事後,布滿細密傷疤的手如李玄霸幼時一樣, 為李玄霸理了理衣襟和散亂的髮絲,「你真是閑不住啊。」
宇文弼罵道:「你說的什麼話?懂不懂尊師重道!」
我們沒去找高麗麻煩,高麗還主動找上門?!
宇文弼道:「二郎也該試試多信任別人。」
「人呢?!」宇文弼暴怒,「李玄霸這個豎子人呢?!」
此刻,他才笑嘆一聲,將心中的不甘全然嘆出。
大海上,李玄霸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
李玄霸卻只是按部就班地將自己帶來的將領安排好工作,便閉門不出了。城中一切戰事仍舊由宇文弼負責,只是不讓宇文弼上戰場罷了。
李玄霸驚訝:「兩國交戰,我們打他們的船,怎麼能叫當海盜?」
李玄霸揉著額頭痛呼。
高麗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並不大。大唐緩過氣,第一件事肯定是解決突厥。他們以為,或許等自己下一輩,才能看到高麗覆滅的那一刻。
就算對隋朝沒有懷念,不想為先主報仇,就是洗刷自己的污點,也足以讓曾經的隋將們拿出所有鬥志。
陳棱雖然離開了筑紫島,但他經營筑紫島多年。為避免萬一,李世民還是將陳棱偷偷召回,讓陳棱從海路北上,悄悄回到筑紫島。
宇文弼還捐出了自己的家財。
但只是短短的進城這一段路,羅藝的懷念變成了陌生。
雖然仍舊有怨言,仍舊有徭役下充滿血淚的悲歡離合, 至少不會激起民變。
這次高麗犯邊,部將悄悄問他,是否可以與高麗裡應外合割據涿和圖書郡。
「李、玄、霸!還是揍得少了!」
隋煬帝的驍果軍就是一支募兵;李世民出征的時候也有臨時募集驍勇之士補充軍隊, 以免從全國各地調集府兵所帶來的路途消耗。
李玄霸道:「我閑得住,但高麗不想讓我們閑著。」
李玄霸道:「就是給我這兩個心玩野了的表侄授課。唉,我本來想在殿試上嚇你們一跳,誰知道他們居然落第?!」
這裏曾經是他的大本營, 耗費了他許多心血。
他們很好奇,有過諸多神異傳聞的晉王殿下,會以何種方式結束高麗鼠輩的騷擾。
筑紫島靠近南端,氣候不差。薛收好不容易讓筑紫島種滿了水稻,礦山也在偵察中,怎麼能拱手讓人?
自己以筑紫島為根據地,每日揚帆起航,騷擾百濟和高麗的船隻和海港,時不時地去百濟和高麗的都城周邊轉一轉,這不是被宣戰的敵國理應做的事嗎?
既然李玄霸已經把自己當友人,陳棱說話便不客氣了:「你剛剛才說,如果我顯露蹤跡,高麗便不敢派兵。隋朝三征高麗雖損失慘重,高麗也被拖得元氣大傷,不敢輕易出兵。」
他帶人持刀逼退了李玄霸的護衛,闖入了李玄霸居住的地方。
張亮緊張道:「海風大,郎君趕緊回船艙。」
李玄霸留下的護衛不語。
李玄霸道:「張亮是晉王府的將領,鐵牛是我的家僕,不一樣的。」
李玄霸道:「這可不是我們想要打高麗,是高麗先動手。」
他重新披甲,讓隋軍瞅准與他們對峙多日的高麗軍隊。一旦高麗軍隊出現混亂,立刻出城主動追擊。
李玄霸捏了捏下巴,遠眺百濟的海岸線:「他們不主動出兵,我們怎麼好出兵?難道打著為隋煬帝報仇的旗號?那也太噁心了。」
某個孤立大州上有很多文明,比如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正進入了強盛時期。只要幫他們點亮海上絲綢之路,他們一定付得起購買絲綢和瓷器的錢。
筑紫島就在百濟和倭國之間,大唐水軍做足了防備。
再者,陛下和晉王非常厭惡對蠻夷俯首稱臣的行為,還是隋將時,和_圖_書便聲稱誰給突厥人當狗就先揍誰。
李玄霸嘆氣:「本不想告訴你,但我擔心你死在高麗戰場上。楊侗和楊侑就在京城,參加了上次科舉考試,在會試就落第,被南陽公主好一頓揍。」
李玄霸道:「我相信他心裏惦記著舊主,但也對二哥這個新君主很忠誠。」
李玄霸嘴硬道:「老師們應該都知道,雖然二哥挨罰挨得最多,但確實比我尊師重道。」
只要打開地形圖,就可以看到高麗這地方几乎全是山地,能種地的地方極少,簡直是不毛之地。
宇文弼雖然罵人,但李玄霸解除他的兵權,讓他暫時休息時,他也沒有拒絕。
高麗破除了隋軍常勝的神話,連帶著他們這群隋軍將領都被人笑話無能。
他也沒想做什麼危險的事啊。
防備高麗騷擾, 最迅速也對百姓傷害最少的籌兵手段自然也只有募兵了。幸虧這幾年國庫確實有了些錢,各地地方的庫房也逐漸充盈,能夠募得起兵。
宇文弼也不指望這群人會回答自己的話。
堯君素請求親自帶領五百騎兵去高麗陣前偵查挑釁,李玄霸准了。
漢時就已經征服高麗半島,卻遲遲沒有將其吞併,原因無他,這地方太貧瘠了。
隋朝和唐初雖然是府兵制,但募兵製作為補充一直都在。
李玄霸知道宇文弼對家產的處置。他能補貼老師,但沒有動作。
陳棱:「……」
李玄霸失笑。這人真禁不起逗,都不叫殿下,叫李三了。
張亮小聲道:「那是當然。」不過他還是膈應。
百濟與新羅交惡后,一直與高麗同氣連枝,所以他們斷定這兩個鼠輩也會悄悄支援。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不在長安,他或許會按不住野心。但這個愚蠢的部將,是不是對「算無遺策」有什麼誤解?
宇文弼嘆氣:「是啊。」
只有高麗北端有一點成片的能種地的平原,所以高麗北端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央王朝直管。
宇文弼磨牙:「他走了幾日了?!」
李玄霸搖頭:「二哥當然信任別人, 只是無論誰心中的信任名單, 都是有排序的。」
李玄霸揉著鼻子道:「船和-圖-書艙悶,給我把披風拿來。」
李玄霸笑道:「既然可以,為何不可?」
堯君素垂著頭,保持著抱拳的姿勢:「是。」
羅藝又是后怕,又是生氣。他覺得自己被這個愚蠢的舊部將狠狠侮辱了。
李玄霸安撫道:「我很有自知之明,又不是滅國,只是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教訓,讓他們吃一點小小的虧而已。」
陳棱:「……」
張亮終於跑了出來,笨手笨腳地幫李玄霸系好披風。
如果要讓高麗半島變得有用,李玄霸就要開闢新的絲綢之路——一條朝向某個孤立的大州的絲綢之路。
以後的計劃以後再說,李玄霸現在要做,是先把挑釁的宵小給打服了。
他不僅准了,還告訴了堯君素「小主人們」的近況。
退一萬步,就算要找個靠山,給強大的突厥稱臣就罷了,高麗也配?!
陳棱:「……」他總算知道薛伯褒提起陛下和殿下總是咬牙切齒了。
就算不直管,明清時期,高麗半島遇敵或者災荒,中央王朝也要出兵出糧支援,甚是虧本。
宇文弼罵道:「別說什麼都把李二郎帶上!他挨罰挨得多,一半都是受你牽連!」
張亮趕緊轉身往船艙跑。
如果陳棱大張旗鼓回到筑紫島,高麗、百濟和倭國知道大唐已有防備,估計就不敢有動作了。
涿郡從城池到百姓,都給他以極其陌生的感覺。
李世民出征前與李玄霸推衍戰局,猜到高麗可能會出兵,而百濟和倭國可能會插手,李世民便秘密召陳棱準備。
三征高麗之前,隋朝大軍幾乎沒有大的敗績,其制定的戰略目標幾乎都能完成。
只要把時間拉得夠長,就不會給百姓造成太大影響。
「陛下和殿下何必冒險?」陳棱雖然聽令,但仍舊反對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做法,「我們可以更穩妥一些,等打完西突厥再對付高麗。」
反正朝中大臣彼此之間都這樣,習慣就好。
對封建王朝而言,不能種地的地方都是雞肋。海軍還不能跨洋的時候,高麗又不像突厥那樣有地理戰略價值。
宇文弼前來迎接弟子時, 感慨道。
堯君素抱拳:「辛苦晉王殿下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