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60章 局勢突然生變故

第260章 局勢突然生變故

李世民只能無奈地離開,再不敢多勸一句。
宇文弼笑道:「我心有鬱結之氣,必須紓解啊。」
哦,陛下是你雙生兄長。
侯君集則在緊張地擦著刀,碎碎念晉王殿下居然給自己立功的機會,自己這次定要好好表現,一定要立功。
幾日急行軍,馬蹄就帶了血。若不是張萬歲緊急培養的戰馬,李世民恐怕真的要思考自己帶隊突襲了。
「就是真的十萬精銳,也別想撼動伊吾城門半分。」
但是年五月,局勢急轉直下。
尤其是高昌,心裏特別慌亂。
眾將領只以為李世民出去,只是去收個雕。
半晌,李玄霸開口:「其實我早該發現,老師們與裴世矩、蘇威不同,裴世矩和蘇威是求名,而老師們是……啊,他們是想求一個壯烈的落幕。」
但如李玄霸所說,當他和二哥已經意見統一,誰的阻攔都沒用。
魏徵橫了杜如晦一眼:「你帶過兵嗎?打過仗嗎?我可以披甲,你能嗎?」
但大唐征討高麗要吃點苦頭,難道高麗入侵大唐就能順利嗎?
……
李玄霸淡然道:「二哥御駕親征沒帶我一起走,你們還真以為他是讓我監國?朝中內政有你們三人輔佐太上皇后垂簾綽綽有餘。他留下我,就是防備高麗。高麗拖垮了大隋,除了我,二哥不相信任何人。」
房杜魏三人立刻幻視了陛下的神態。
精銳騎兵需要的戰馬數量不夠的時候,就只能靠精銳斬首。
高麗山多,面積也不小,除非靠兵力碾壓,想要完全滅國很困難。
群臣不再爭執,只能拱手向晉王送行。
大唐雖然已經有釘馬蹄鐵的技術,但很少用。
房喬聲音抖得都快聽不清了:「你、你們早就做好了兩面作戰的準備?!」
杜如晦非常不客氣地抓住李玄霸的胳膊,擼起李玄霸的衣袖:「就你這瘦弱的模樣,還能上戰場?」
高昌國全靠西域絲綢之路養活全國,商旅來往頻繁,所以消息也很靈通。
李玄霸道:「許多賊帥連吃飽都難還能為猛將,我拉不開強弓,正常的弓還是能拉開。我只是通知你們,不是徵詢你們的意見。」
被李世民抓過的始畢可汗等人可能已經失去了心氣,但小年輕們沒挨過毒打,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宇文弼是大唐皇帝和晉王的老師,其孫女是晉王妃。他的身份貴重,所說之話無人置疑。
前提是,大唐騰得出手。
李玄霸道:「是,老師們心向我們,對大隋徹底失望,想要看到一個新的盛世。但是啊……」
杜如晦感覺頭有點暈,不由一個踉蹌。
「隋文帝對我恩重如山,我眼睜睜地看著大隋滅亡,苟活到了現在。若不在閉眼前做點什麼,怎麼向恩主辯解?」
抱著刀的宇文弼從寬大的椅子上站起來,部將們沉默地跟隨在宇文弼身後。
同是瓦崗寨出身的張亮瞪大眼睛。我這個晉王府統領二把手還在這裏呢,劉黑闥你是不是找打?
部將們沒有對主將懷念先朝的事有任何評價。
「又要並肩作戰了,好好表和_圖_書現。」李玄霸摸了摸烏鏑的腦袋。
大唐的戰馬有簡易版馬蹄鐵, 如麻布和皮革製造的馬靴子,還有木頭替代版本的馬蹄鐵。
魏徵:「……」
在出征之前, 李世民召見了張萬歲。
只有大唐強盛,他們才會忠誠。
大唐的三位丞相皆不再言語。
除這四個「歷史名人」之外,還有堯君素等隋朝舊將,野心未泯的羅藝與舊部眾。
可她攔不住兒子們,只能在兒子們都挂帥出征的時候,為他們守好大後方。
朝中一二品基本為虛職, 中書省被稱為「宰相」的實權長官也不過正三品。蘇定方還是在長安當折衝都尉,負責部分京城巡邏。
他正生病著,聽言笑得咳了起來:「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中,恐怕有吐谷渾和東|突厥的手筆。」
裴世矩也覺得此戰很棘手,請往高麗勸說高麗王退兵。
高熲瞥了部下一眼:「你也認為我已老?」
這雕被陛下當親生孩子般看顧,陛下有這樣的行為很正常。
李世民道:「沒什麼,只是……」
但此後蘇定方就沒了聲息,一直沒撈著上戰場的機會。後世史學家扒拉了一大堆陰謀論,最後得出一個無奈的結論——貞觀朝能打的將領太多了,沒輪到蘇定方,唐太宗恐怕把蘇定方「忘」了。
張萬歲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李世民也要兌現承諾。
由此可見,唐太宗對蘇定方確實是破格提拔,十分看好。
魏徵掐了自己一把,強裝鎮定:「把李靖叫回來。就算李靖鎮守嶺南回不來,至少把陳鐵牛叫回來!只有陳鐵牛拉得住你!」
高熲白了李世民一眼:「你是在侮辱我嗎?」
李玄霸頷首:「是啊。我現在才想明白,想明白他們絕不會在京城安享晚年。若沒有一個壯烈的收尾,他們與大隋其餘苟活的無能老臣何異?」
他梳理了一下寒鉤的翅膀,抬頭看向東邊。
高熲用帕子捂著嘴又咳了幾聲,笑道:「高熲已老,已經震懾不住西域諸夷了。」
中原王朝和周邊蠻夷的關係永遠都是這樣試探不休,高熲從來不相信他們有真正的忠誠。
如果大唐徹底掌控西域之路,那麼肯定想將最大的利益握入自己手中。高昌等國現在憑藉在絲綢之路上的關隘位置獲利頗豐,大唐會不會順手把他們滅了,自己吃獨食?
在魏晉時,守將反覆自立,後來建立了高昌國。高昌國即使受了突厥許多影響,仍舊說漢話,用漢字,百姓官員也多是漢人,基本延續漢時冠服。
李世民拔營離開,高熲繼續鎮守伊吾城。
此刻只有太上皇后能管得住李三了!
張萬歲忐忑不安地入隊,本以為會遭到秦瓊等人的排斥,沒想到收到了超規格的待遇,簡直和關係戶似的,誰砍了腦袋都要分他幾個。
竇建德像個老好人調解張亮和劉黑闥的矛盾,對張亮道歉,說自己的老鄉兼好友只是人魯直了一些,沒壞心思。
只要聽話,能打,自己身邊拴條小狼狗都能立下大功勞。李世民要兌現和-圖-書承諾,只需要把張萬歲帶在身邊為副將就行。
東部草原雖然已經被分割,已無突厥大可汗。但總會有姓阿史那的人想要再現隋末東|突厥的輝煌。
這本是一場大唐君臣都認為必勝的戰爭,百姓也不因大唐出兵打仗而擔憂。
但他不會告訴任何人,連小五都不能告訴。若軍中將領知道高麗可能犯邊,士氣必定會受影響。
房喬、杜如晦和魏徵陪著他站在宮苑中,不是賞花,只是遠眺天邊雲彩。
晉王剛滅了林邑國,就算滅不過高麗,擊退高麗應該綽綽有餘。
他的部將們都對探子傳來的戰報一言不發,一如宇文弼一樣平靜。
張萬歲是李玄霸特意提醒李世民的養馬達人。李世民承諾張萬歲,要是他真的養馬出色,光憑養馬就能讓他封爵。
他本以為弟弟有危險,但細思之後,或許只是阿玄太過煩惱,無人述說,十分想念自己吧。
竇慧明泣不成聲:「你們兩個孽障!是不是要我擔憂你們一輩子?!大唐難道缺了你們沒有能帶兵的將領嗎?為什麼非得你們出征!」
部下焦急道:「齊國公!你現在正在病中,如何指揮戰鬥?末將可沒有信心在十萬大軍的圍攻下守住伊吾城!而且陛下有令,我們可以棄城!」
沒有任何來由,李世民突然感到了巨大的心靈悸動。
房喬心有不忍,勸慰道:「大德,你怎麼會如此想?高公等人是心向你們的。」
折衝都尉可不是個小官。
戰馬一般三歲開始服役。四五年的時間, 張萬歲給唐軍拼湊了近五萬的好馬,還有六七萬的馬駒正在欄中。
高熲深知這些小國狂妄又自卑的心態,知道他們的愚蠢,所以一直防著他們趁著大唐追擊西突厥起兵反唐。
李世民帶著寒鉤回到大帳內,繼續部署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魏徵面無表情道:「他們可能對大隋不在乎,所謂求個壯烈也不是為大隋殉死,而是為了自己明知道大隋有難,卻袖手旁觀十幾年,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收尾。」
房杜魏:「啊?!!」
大唐豎起了「晉王李玄霸」的旗幟,五千精兵押送著支援涿郡的糧草,浩浩蕩蕩離開長安城。
如果西突厥失敗,大唐會不會也對高昌國說「這裏本就是漢家舊地,你們該回家了」?
高熲沒有問李世民有沒有想到這件事,只默默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房喬不斷大喘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高麗也只有趁著大唐皇帝親征西突厥這一個機會垂死掙扎了。」
他們現在雖然臣服大唐,但估計不會願意大唐真的征服西突厥。
這等玄奇之事,他告訴其他人,其他人一定會信。因為他和阿玄就是這麼神奇。
秦瓊等人不會分其他將領的戰功,但自己砍的腦袋送給張萬歲,其他人總不可能有怨言吧?
李玄霸白了他們所有人一眼:「說什麼呢?高麗犯邊,我當然是親自去涿郡挂帥。」
部下道:「是否立刻向陛下求援?」
他調整了一下披風的系扣,馬鞭一揮:「m.hetubook.com.com出發。」
侯君集,張亮,竇建德,劉黑闥……真是眾星雲集啊。
大隋三征高麗就像是一個魔咒,讓朝堂上一半是隋朝舊臣的大唐群臣很是不安。
房喬想說什麼,但還是在魏徵倨傲自負的眼神中閉嘴。
李玄霸拱手:「謝老師。」
「李三,你要在京城等著嗎?」杜如晦嘆氣,「那我就要自請去涿州督軍了。」
等大唐能抽出手來揍這群年輕人的時候,東|突厥的老貴族們絕對會迅速出兵,幫大唐鎮壓叛亂,比忠臣還忠臣。
李玄霸伸出手,烏鏑落在了他的手臂上。
杜如晦將手兜在袖口,平靜道:「當然知道。他只是不忍大隋敗落。大隋許多臣子都是從北齊、北周而來,但統一了天下的大隋畢竟是不一樣的。他們付出的心血太不一樣了。」
彷彿心有靈犀,幾千里之外的西域群山峻岭中,剛離開伊吾城不久的李世民突然停下了講解自己的作戰意圖,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起身走向大帳外。
「老師們對大隋鞠躬盡瘁,真的對大隋毫無感情嗎?」李玄霸嘆氣,「以高老師的聰慧和謹慎,能在隋文帝晚年的猜忌中全身而退,難道不知道說什麼話會讓隋煬帝殺了他嗎?」
李玄霸也知道自己滅不了高麗。
高熲步履緩慢,但很沉穩,就像是沒有生病似的。
但李世民拔營的時候,私下告訴高熲:「若有不長眼的打來了,高老師辛苦一些,請拔營來尋我。伊吾小城,等大唐軍隊回師,輕易就可奪回。」
李世民伸出手,未有呼應,寒鉤便落在了他手臂上。
李玄霸笑了笑,手臂一揚,烏鏑再次飛入高空。
大隋征了三次高麗是自己作死,但高麗蹦躂到現在還活著,可見除非中原王朝拿出全力,要征服一個地形複雜的國家很困難。
三人不理睬李玄霸,轉身朝太上皇後宮中走去。
戰馬有多重要,為將者不可能不知道。你們都是國公,不需要再賺爵位。張萬歲這功勞本可以封爵,但朝中將領沒有你們通情達理,眼界遠大,看不到繁育戰馬的功勞,所以朕只能彎道完成承諾,你們要幫朕做好這件事。
即使他說他要馬革裹屍戰死沙場,也一樣。
太上皇后也沒用。
高熲道:「確實可以棄城,但若不棄城,給蠻夷的威懾更大。」
如果皇帝還在長安,皇帝「戰無不勝」的光環或許能沖淡他們的不安。但現在皇帝御駕親征西突厥,大唐的主力在西突厥。大唐怎麼能陷入兩面作戰?
後世史學家撓破頭,不知道這個名將怎麼橫空出世又突然消失跑去養馬,難道是生性淡泊名利,對養馬情有獨鍾,不愛打仗?
李世民和親信將領道出了事實。
……
「二哥有『戰無不勝』之名,難道你們忘記了我『算無遺策』之名?昔日始畢可汗數十萬雄兵圍困雁門郡,雖然始畢可汗是二哥抓的,但雁門之圍可是我解的。高麗的雄兵還能比得過突厥?」他掃視了群臣一眼,「眾公中,應當有在雁門與我並肩作戰和_圖_書之人。」
陛下是你什麼人,你們這麼像?!
他時常頭疼,需要太醫針灸治療,所以已經很久不束髮,不戴冠。
為震懾東北和高麗,晉王李玄霸于貞觀五年六月挂帥親征高麗。
高昌等國不滿西突厥可汗只顧著擴軍,對他們多加盤剝,沒有盡心儘力地維護絲綢之路,所以多次向大唐朝貢。當初在大唐城門口跳蹈舞禮的人中就有他們的使臣。
在策馬離開時,李玄霸回望西北。
長安的宮城中。
李玄霸拱手:「我和二哥的糧草就交給母親了。」
「……『歷觀製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興也得太公,齊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強也得商鞅,後周有蘇綽,隋氏有高熲。此六賢者,上以成王業,興霸圖,次以富國強兵,立事可法』。」
他如枯枝的手撐著床榻坐直:「我雖然是風中殘燭,但蠻夷不過枯草扎的野獸,點燃他們還是輕而易舉。十萬大軍?」
高熲冷哼一聲,在沉默不語的兒子高表仁的幫助下穿好外衣,緩慢走下床榻。
一些來自波斯甚至更遠的天竺的商旅,將林邑國的消息帶到了高昌國,高昌國王便日日為晉王那句「這裏本就是漢家舊地,你們該回家了」這句話忐忑不安。
「我來伊吾好幾年,修了幾年的城牆,囤了幾年的糧。別說號稱十萬大軍……」
貞觀五年,大唐經過四年的休養生息,一片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
高熲將披散的頭髮捋在耳後。
不到一旬,高熲就得到了高昌、焉耆、龜茲等國皆反,投靠西突厥,集結十萬大軍朝伊吾城而來的消息。
現在,這不過是西域戰場上的一段小插曲罷了。
高昌、焉耆等國背信棄義,集結十萬大軍包抄唐軍後路,攻打伊吾城;
他說出了已經很久沒有在友人們面前描述的「讖緯原文」。
高昌和焉耆等國不同,它本就不是純正的西域之國,而是大漢的邊鎮。
他萬分不願意阿玄上戰場,可有的事,除了阿玄,他誰也信不了。
以現在軍中的刺頭小將蘇定方為例,唐太宗早早看出他是個人才, 哪怕他先後跟隨竇建德和劉黑闥, 戰敗后就歸鄉藏著, 仍舊召蘇定方為正四品的折衝都尉。
自己這個大隋小軍神秦王也只是大隋老軍神齊國公高熲的後輩啊,他哪敢多說?
一段他在蘇威之事中,才想起來的史家評價。
但沒關係,李世民知道張萬歲雖然不擅長打仗,但當個猛將執行命令還是夠格。
居然能和晉王一同出征,劉黑闥拍著胸脯保證自己一定能代替陳鐵牛的位置,保護好晉王殿下。
為徹底解除突厥之患,是年三月,大唐皇帝李世民親征西突厥。
太上皇后垂簾,接替晉王李玄霸監國。
李玄霸看了一眼身後的將領。
現在伊吾城不僅是大唐與西突厥的邊鎮,也與高昌等國很近。
在中原, 這樣的保護已經足夠。但西域道路崎嶇, 常翻山越嶺,戈壁灘的礫石更是磨損馬蹄的利器。
這一點,他們還真比不上為如和-圖-書今的王大儒收拾了多年爛攤子的魏徵。
李玄霸道:「你當我為什麼非得把陳鐵牛留在交州?忠於我的親衛那麼多,也不一定非要陳鐵牛為珠娘的護衛。」
馬蹄鐵的造價太高, 釘馬掌的技術也還不成熟,需要熟練的工匠。給全軍的馬都換上馬蹄鐵,還不如多養點馬。
裴世矩嘆了一口氣,道:「老臣會替大唐和陛下守好長安。」
東北境內有蠻夷和潛伏的賊帥趁機謀反,靠近東北的突厥人和其附庸契丹人也蠢蠢欲動。
李玄霸道:「就當我和二哥自負吧。」
這一段趣味被隱藏在發黃的丹青中,不知道何時會被人發現。
宇文弼睜開了假寐的雙眼,語調平靜淡然。
「號稱十萬大軍,精兵能有兩三萬精兵就算不錯。就算是最強盛時的突厥人,也不敢帶著三萬精兵來攻打我守的城。」
李世民親征西域時,只帶走了寒鉤。
魏徵的聲音也在抖了:「你該不會想親自上戰場吧?!」
高麗有不臣之心,朝中消極的話甚囂塵上。
以蘇定方的遭遇可以看出,貞觀年間能封爵的人太多了,李世民如果封一個養馬的官吏爵位,恐怕不能服眾。
雖自己不會落到這個地步,但他們也是親手建造了高樓的人,能理解高熲等人的選擇。
「果然來了。」
竇慧明捂著嘴說不出話來。
烏鏑驕傲挺胸:「啾!」
房杜魏再次「啊」了一聲,然後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李玄霸道:「老師們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們親手建造了大隋這棟高樓,卻袖手旁觀看著它樓塌了。我以為他們是不在乎的。」
大唐兩面作戰,人心惶惶。
李玄霸平靜道:「只要我還沒死,大唐的公主的和親都只會是招駙馬。」
李智雲替眾人問道:「二兄,出什麼事了嗎?」
部下道:「吐蕃也想出兵,被長公主堵在了路上。」
草原上那些老貴族們也可能抱有僥倖心理,對那些叛逆愚蠢的年輕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試探大唐的力量。
大唐國公團幫張萬歲刷戰功,張萬歲在此戰後一躍成為郡公,死前還靠著資歷被特意施恩升為了國公,有了名將的傳聞。
按照以往規矩,張萬歲養馬養得再好, 在開國功臣扎堆的前提下,要混個爵位都很難。
但高熲深知這些小國都沒什麼腦子。
他嘴唇動了動,笑道:「沒什麼。」
大唐的大軍離開了伊吾城,朝著更遠的地方跋涉。
高麗趁著大唐出征西突厥,舉兵攻打涿郡;
此後張萬歲一直在河套養馬, 這次李世民御駕親征, 特意把張萬歲帶在身邊。
貞觀五年六月,高麗犯邊。大唐皇帝離開三月後,監國親王,晉王李玄霸挂帥出征。
李玄霸遠眺東邊,神色一如既往的淡漠。
高熲也不相信東|突厥殘部。
又有大唐宗女不知道是自願還是非自願的請命,願意和親高麗,為大唐安撫高麗。
劉黑闥因在瓦崗寨沒走,現在自詡陛下「老部將」,因生病錯過去西突厥的機會,還被單雄信上門嘲笑,正鬱悶至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