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2章 底層
「嘉靖年間代藩奉國將軍朱聰浚曾上疏言:『臣數日一食,艱難萬狀,宗室有年逾三十不婚者、暴露十年不葬者,或行乞市井、或佣作民間、或流移他鄉、或飢死道路,名雖宗室,苦甚窮民。』宗室之苦,可見一斑。」
「正是!」宋獻策哈哈笑道:「這世上從來都是窮苦人多、豪富者少,豪富者欺凌掠奪于窮苦之人,宗室之中又怎會例外?底層宗室生活艱辛,只能依附於那些豪富的親王郡王,有能的,便充作馬前卒,替他們衝鋒陷陣、背鍋擋罪,無能的,便當作家奴僕役,欺壓起來絲毫不念同宗之情,壓迫之狀,甚至遠過於佃農百姓。」
「此策乃飲鴆止渴,與當年削減驛卒之策無二!」吳成當即判斷道:「如今的朝廷,政策制定得再好,到了地方需要執行之時立馬就會一團亂,遼餉剿餉皆是如此,這削宗祿之策制定得再好,到了執行的時候必定會繞過那些真正有錢的親王郡王,和_圖_書只往那些底層宗室招呼,削宗祿前底層宗室多多少少還能分到些錢米,宗祿一削,恐怕是要徹底斷了營生!」
「嘉靖年間,周藩宗室中便有人因為活不下去,故意上疏觸怒皇帝求被發配鳳陽圈禁之事,所謂『法不過廢錮,廢錮乃更得衣食,縣官是汝父。以虛名得罪,實受賜也。』可見周藩號稱豪富,其實只富了周王和一些郡王、將軍寥寥幾人,底層的那些宗室,依舊是窮困潦倒的。」
宋獻策嘆了口氣,似乎是在同情那些窮困的宗室,語氣都放緩了些:「如今大明內憂外患,國庫難以支持,朝中便有言官建言削宗祿以填補國庫虧空,按照爵位,爵高者多削、爵低者少削,被萬歲爺給否了。」
「吳帥猜得沒錯!」宋獻策點頭道:「宗室無權無勢,即便有造反之心,也無造反之能,必須依託於他部,當年是依託于白蓮教,如今為何不能依託于武鄉義軍?」
「https://m•hetubook.com•com但宗室問題已是積重難返了,兩百年的沉痾,不知多少宗室子弟掙扎在生死之間,兩百余年當豬養著,科舉的獨木橋,能擠過幾個宗室子弟?杯水車薪爾!」吳成微笑著接話,心中已是瞭然:「如今世道紛亂,朝廷祿米幾乎斷絕,廣大的底層宗室,哪還等得及朝廷慢慢改革?恐怕都在尋求一條活路,宋先生,你是讓本帥在他們身上做文章?」
「必欲除之而後快!」吳成淡淡一笑:「大明沒了,太祖祖制也就沒了,壓在他們身上的大山自然也沒了,他們可以好好去當一屆平民百姓,總好過戴著宗室的帽子,卻每日都處在餓死邊緣。」
「如此情況下,吳帥,那些底層宗室心中怎會不生恨?」宋獻策微笑著敲了敲桌子:「吳帥,您說這是『制度性腐敗』,那麼受這大明祖制迫害最深的底層宗室,會如何看待太祖祖制呢?」
「這天下的宗藩又有幾個不和圖書是如此?那些底層宗室不像親王郡王,有御賜的房產田地,有尊貴的身份,能私下和官紳商賈合謀插手各地產業、兼并積蓄財富,朝廷拖欠祿米,往往又會最先從他們這些無權無勢的宗室下刀,礙於祖制又不農、不工、不商、不士,無法自謀生路,權勢又少、身份不顯,連貪腐都無能為力,能做個地痞青皮勒索些吃食,便算得上有能耐的了。」
宋獻策朝開封府一指:「好比這周藩,周王富庶天下皆知,聽說當今周王儲銀百萬,與武鄉義軍和農民軍交戰之時,隨手便開出萬兩黃金的賞額,可周藩的宗室人人都如周王這般豪富嗎?恐怕不見得吧!」
「天下之利,只有這麼多,宗室人丁愈來愈多,即便犯法奪利,又能爭得多少?」宋獻策搖晃著茶碗,冷笑著說道:「更別說宗室之中也有上下尊卑之分,上面的多吃一口,下面的就少吃一口,上面若是不想從指頭縫裡漏東西,下面就一口沒得吃!」
m.hetubook.com.com「那些底層宗室,大多是無權無勢、無能無產之輩,領不得軍、治不了民……」宋獻策冷哼一聲:「但他們再怎麼落魄,也有個宗親的身份在這,太祖血脈、皇家宗親大批大批投了反賊,這天下萬民會如何看待龍椅上的皇帝和大明朝廷?」
「正是有吳帥無心善舉,才有在下這番計策!」
「正是此理!」宋獻策點點頭:「當今萬歲登位以來做了不少錯事,但對待宗室問題上倒還算清醒,萬曆朝准許宗室以儒生身份參与科舉,但終萬曆一朝都沒有執行,直到去年,萬歲爺才將此法貫徹下去,才有宗室子弟參与科舉併當了進士。」
吳成眯著眼啜飲著茶水,宋獻策微微一笑,朝吳成一拱手:「拉攏宗室之計,也只有武鄉義軍能行,農民軍將宗女充作營妓,即便他們擺出一副拉攏的姿態,宗室誰人敢信?而武鄉義軍善待宗女,甚至讓她們參軍幫忙,宗女都能受到善待庇護、在武鄉義軍里做事,那些底和_圖_書層宗室難道不行?」
吳成身子微微前傾,雙眼微眯:「宋先生的意思是,我武鄉義軍,就如當年的白蓮教一般行事?」
「正是如此!」宋獻策重重點了點頭:「故而歷來宗室動亂者不缺,如嘉靖年間的朱充灼之亂,便是活不下去的宗室以索祿為名行搶劫之實,嘉靖皇帝怪罪下來,時任代王又不願幫助這些宗親,他們便乾脆入了白蓮教、勾結蒙古叛亂謀反。」
「民心盡失,連自家宗親都不願保這大明、要這皇帝!」吳成冷笑起來:「而我武鄉義軍則是堂堂王師、人心所向,這對萬歲爺和朝廷的皇權威望會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恐怕自此以後,天下的官紳萬民都得好好考慮考慮,大明還有沒有未來了。」
「大明看不到未來,自然就會去尋前景光明的新朝!若大批大明宗親投效武鄉義軍且得到善待和妥善安置,這天下還有誰比武鄉義軍更前景光明?」宋獻策一拍桌子:「武鄉義軍再也不是反賊,而是爭鋒天下的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