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風起1998

作者:風吹晌午
重生之風起1998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021章 我就是那個名字

第021章 我就是那個名字

可能有點深奧,劉智乾眨巴著眼睛思考著。
等簽完字,匯款單拿到手中,他才明白怎麼回事。
「我覺得他們的書寫得好,寫得很深刻。」劉智乾說道。
楊舒力拿著匯款單,再次往學校後門走去,雖然心情有愉快的一面,但他皺著眉頭,思考著眼下面臨的問題。
錢到手,楊舒力想著買點什麼東西犒勞一下自己,但一時想不起買什麼。
幸好去看了,又來一張匯款單,找老陳拿匯款單時,老陳射向他的目光越發犀利。
下午放學后,楊舒力又看見了那個女生,就是前天在食堂外的林蔭道上,他認定與喊他名字事件有關的女生,在公交站和圖書館都有目光接觸的女生。
學校如果介入,問題來了,你楊舒力是怎麼寫出這些特稿的?你去採訪了嗎?
星期五中午,楊舒力寫完特稿,在課桌前休息,劉智乾見他閑著,兩人又爭論起來。
「我這樣打個比方。」楊舒力面對劉智乾,在空中畫了一個圓圈,「這是一個缸,你說的這些人都在這個缸里,你也在裏面,而我,在外面。」楊舒https://www.hetubook.com.com力在圓圈外的一個位置點了點。
不過,郵箱口很小,樣報筒塞不進去,可能樣報地址還得在學校傳達室。
舒服,也僅限於此。
「那你沒有資格評判,因為你不了解他們。」劉智乾嚷道。
女生看了他一眼,眼神挪開了。
回到學校,想了想,還是到學校正門傳達室看看,這幾天可能是稿費到達的高峰期,看勤一點,盡量不讓自己的名字在小黑板上待太久。
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篇上好的特稿,標題也很好取,很吸引眼球:
既然如此,那就採取第二方案,留家裡的地址。
他發現,楊舒力對很多小說都沒有看過,卻成竹在胸地進行評價。
《高二學生每天收匯款單,他幹了什麼?》
以往的話,楊舒力會走到一邊,靜靜地等著車子到來,這回他徑直朝女生走去,站在她旁邊。
學校其他學生也有匯款單,多是初中部給報紙投稿的作文,稿費不過二三十元。
楊舒力看了劉智乾一眼,他相信劉智乾的思考不會有什麼結和*圖*書果,當然也無所謂,劉智乾如果一直在重慶市這樣的地方生活,不思考或許會更好。
哪些報紙投稿后沒有反應,或者稿費很低,或者寄稿費太拖拉,或者對他的文章刪減太多,他也記下來,以後有好稿子可能不會考慮這樣的報紙。
楊舒力也清楚,劉智乾以前在農村生活,因為父親的關係,接觸到的書比其他同學多,自以為對文學比較了解,但到了重慶一中,他這方面的優越感沒了,尤其碰到楊舒力這個傢伙,簡直是一種打擊。
晚上回去拿著報紙和匯款單對比了一下,報紙上的特稿有4300多字,稿費430元,說明他家稿費是千字百元。
這是東部地區二線城市的報紙,稿費雖然比省級報紙和一流市場報的稿費差得多,但也算不錯了,而東部地區這類城市很多,楊舒力彷彿看見金錢滾滾而來。
沒有,那麼你就是造假!
這張匯款單上的留言欄上寫著一行字,標明這是某一天某個版面上的特稿稿費。
「不,我了解,他們都在這個缸里。」楊舒力平靜地說道。
留家裡hetubook.com.com的地址,匯款單和樣報會放到單元入口處的郵箱,郵箱的鑰匙在楊升元手裡,匯款單也會被他拿到。
世紀之交,是思想激蕩的年代,有很多家長和學生不再把高考作為唯一出路,即便在重慶一中這樣的學校,也有一些不打算參加高考的學生,學校領導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只要他們不影響其他人學習就行。
「我沒寫小說,只是和小說有親戚關係。」楊舒力帶著一絲微笑看著劉智乾。
「對於生活在缸里的人來說,是這樣。」楊舒力說道。
問題不大,楊舒力馬上會讓他知道一些內情。
真正對高考極端重視的,還是秦華玉這種自身處於社會底層,也沒有多少社會關係的人。
第二天中午,吃完午飯,帶著身份證到學校後門不遠處的一家郵局取錢,匯款單寄到學校,上面指明在這家郵局取錢。
這家報紙被楊舒力列入重點名單中,在投稿時會特別照顧。
而且你作為高二學生,不好好學習,編寫特稿賺錢,會在學校造成什麼影響?
由於秦華玉周末才回家,這事可以暫時瞞一陣,最https://m.hetubook.com.com終揭開真相后,雖然她也會認為楊舒力不幹正事,但如果稿費積攢到一定量,可能會引起質變。
想到這些,楊舒力作出決定,即將投稿的第五篇稿子不能留重慶一中的地址。
第二張匯款單也是東部地區的報紙,稿費420元,看來也是執行的千字百元的標準,而且這家報紙的編輯在樣報中給楊舒力附了信件,稱讚稿子寫得好,文筆老到,故事精彩,希望繼續支持他們的版面。
女生意識到了什麼,深吸一口氣,眼睛看著馬路對面,表情平靜,等著他出招。
「那你寫的小說能不能給我看看,我相信你寫的東西和缸里的不同。」劉智乾湊近楊舒力小聲說道,看他表情是想將楊舒力一軍。
針對稿件的採用情況和編輯的反饋,楊舒力在一個小本子上進行了記錄,哪些報紙回應積極,有正面反饋,稿費合理,他都記下來。
他的父親就是他生活中最大的風帆,只要他父親一直不出事且活的時間夠長,他在重慶市的生活就能舒服。
楊舒力準備了一下,開口說道:「你好,我就是那個名字。」
自從和_圖_書上次和劉智乾爭論過小說以來,他總想找楊舒力討論文學,一會問他看過誰的小說沒有,一會問他對某作家怎麼評價,既有點像請教,但也有不服氣的意味。
也不可能花太多錢,拿個零頭30元買什麼呢?作罷,以後中午吃好點吧。
這次,他倒要去問問,揭開那個謎團。
「你沒看過他們的書,就沒資格評論他們,也沒資格小瞧他們。」劉智乾提到一個作家的作品,楊舒力搖頭表示沒看過,也不會去看,劉智乾有些生氣地說道。
一天之內,身上增加了850元,可以實施自己的計劃了。
「你在這個缸里了解再多的東西,也局限在這個缸里。所以不是我小瞧他們,而是我不感興趣。」楊舒力說道。
老陳應該明白怎麼回事了:這個姓楊的轉校生不務正業,給報紙投稿,收穫還不小。
楊舒力的話說得含糊,但又好像有一定道理,劉智乾皺著眉頭思考起來。
從老陳冷冽的表情看,這事遲早包不住火,他是從鬥爭年代走過來的,頭腦里的弦綳得緊,雖然不像到處嚼舌頭的人,但這麼反常的事情,保不齊會向學校領導彙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