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風起1998

作者:風吹晌午
重生之風起1998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30章 不生病

第230章 不生病

「5月份滿20歲。」楊舒力說道。
據報道,美國每年有10萬人死於誤診,也就是說,他們認為自己病了,到醫院去檢查,然後被誤診,接受了錯誤的治療,最後病沒有治好,死了。
等到晚上9點過,給何筱芹發簡訊:「這周末能不能到成都來?」
在發行商那裡,未生工作坊的書已經有了口碑,內容新穎,沒有水分,字數不多,開本不大,定價稍高,利潤也高,每個系列接到的訂單都很可觀。
這導致他們養成了一絲不苟的習慣,非常謹慎,壓抑自己,吹毛求疵,甚至追求完美主義。
自愈理論並非全新概念,而是早已有之,它指的是人或動物,在發生了創傷或這樣那樣的疾病時,許多人和動物不用就醫,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能治愈疾病,只是在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中重新被人們認識,用來對付當前的狀況。
楊舒力點點頭:「價格有點貴,接近6千。」
董禾珊休年假去了,兩個男編輯接到新工作。
楊舒力一興奮,乾脆撥電話過去,安和_圖_書排具體行程,兩人約定,星期六早上何筱芹從重慶市過來,直接在市中心碰面,吃飯購物后回時代南岸,星期天回重慶市。
但是,要注意自愈和就醫的辯證關係,什麼情況下必須就醫,什麼情況下需要發揮自愈能力,要有清醒的認識。
所以,不生病強調的是從源頭做起,從生活方式抓起,很多人並沒有這種意識。
「我比你大5歲。」曹寧妤說道。
這方面的資料其實很多,散落在各種研究材料和論文里,需要花功夫找出來,嵌合到書里。
曹寧妤的電腦在卧室,是台式的,楊舒力用數據線連接電腦,相機開機,向曹寧妤演示傳輸流程,曹寧妤說數碼相機確實方便。
這兩年,國內又興起一波養生潮,養生書籍出了一大堆,教授專家也在電視上講養生,但大多數都結合中醫來講。
又問起楊舒力晚飯怎麼吃的,是不是還經常去買水餃,楊舒力說是的,那家的水餃還可以吧?曹寧妤笑著點頭,說她下班后偶爾順路帶回來。
「我想https://m.hetubook.com.com問一下,這周怎麼有空過來了?」楊舒力笑著問道。
以客廳的頂燈和檯燈作為光源,把檯燈的位置重新擺放,形成側光和頂光。
照片傳入電腦後,曹寧妤坐在椅子上,楊舒力站在一旁,指導她找到存放照片的文件夾,打開后一張張瀏覽。
鄒凱表示他也想把英語補起來,在學校學了十多年英語,放棄了不划算,而且現在工作上確實需要。
曹寧妤也點點頭。
如果他們沒去醫院呢?肯定有很多人會活下來,一方面不會因過度醫療和誤診而死,另一方面人體有自愈能力。
《不生病》這本書有點像兵法書中的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主題是打仗,但講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本書講的是「不戰而屈人之病」,在健康方面,最好的狀態不是把病治好,而是不生病。
這兩本書的撰寫人員也不像前幾本那樣從四川大學找,楊舒力和祁燕燕商量后,打算從四川醫科大學找,本來中醫大學也可以,但為避免把中醫理論過多代入,放棄了和-圖-書
「要不要我帶你去買?」楊舒力問道。
「不用。我照這個地址去就行了。」曹寧妤說道。
星期四晚上7點半,楊舒力又拿著相機去曹寧妤住處。
屋裡很安靜,楊舒力站在她的旁邊,聽到自己的呼吸有點急促起來,連忙控制住。
「過獎啦。」楊舒力笑了笑。
她自己的照片很快放過,出現楊舒力的照片時,停頓下來,照片上的楊舒力帶著一絲微笑,面對鏡頭,由於光源調適得當,人像顯得很有層次,色彩也有所謂的「德味」。
那些有點潔癖,對細節非常關注的人就應該注意了,過度追求不一定是好事,做人還是要鬆弛一點。
大家都認為這兩本書「錢途」廣闊。
「我還是買這種畫質好的相機吧。」曹寧妤關掉了看圖軟體,轉頭對楊舒力說道。
楊舒力先給曹寧妤拍了幾張照片,講解操作步驟,然後曹寧妤又給他拍,拍得不好的當場刪掉。
兩本書字面上沒有中醫、沒有養生,但吸引的是熱衷養生的人群,並擴大到所有關心身體健康的人群。
「棟棟https://m•hetubook•com•com這周末要到他爺爺家去。」何筱芹說道。
這本書需要到網上尋找英文資料,由於董禾珊在休假,交給英語稍好的王清文,王清文表示他要利用這次機會,把英語好好補一下。
這是昨天晚上游泳出來說好的,雖然楊舒力願意把相機借給她,但她沒有提出,而且平時都在上班,借去也沒有機會拍。
「真的。」曹寧妤轉頭盯著照片中的楊舒力,問道:「舒力你今年多大了?可以問嗎?」
比如,有位醫學院的教授指出,多年的臨床經驗讓他發現一個現象,城市中有一群人相對容易得癌症,金融、審計、會計、人事、等職業,還有中小學教師,這些人的工作特點是需要認真的態度,不能出錯。
祁燕燕打算找研二以上的,費用也高於以往,和楊舒力商量后,一本書的稿酬定為1萬元。一本書兩個撰寫人員,每人得5千元,這個稿酬對學生來說相當有吸引力。
進入3月中旬,時間管理系列和拖延症系列都已經上市,每本書的起印數都是兩萬本。
所以神經系統的弦總是綳和*圖*書得很緊,內分泌紊亂,靶器官受不了,癌症就來了。
楊舒力安排了兩本書,兩位男編輯一人一本,一本叫《不生病》,一本叫《病自愈》。
昨天在游泳館,兩人又進行了一次比賽,這次是自由泳,曹寧妤領先10米出發,比賽結果是楊舒力贏了,超出她一個身子觸壁。
曹寧妤倒是乾脆,看了兩次相機就決定購買,也不借去用幾天。
至於《病自愈》一書,是藉助西方剛剛興起的人體自愈理論,首次介紹到國內。
兩分鐘后回信:「好。」
楊舒力也想說點客套話,比如「你看起來也年輕」,但好像不合適,最後沒有說出來。
關掉電腦,回到客廳,楊舒力向她介紹了富士相機的購買店鋪,曹寧妤拿筆記下。
「是嗎?看不出來。我以為你是大學畢業……」曹寧妤仍然看著照片說道。
「不能說我拍得好,是你的形象好。」曹寧妤轉過頭,微笑著說道。
星期一隻是初步了解相機的結構和性能,這次帶了數據線,讓曹寧妤在電腦上看照片效果,今天試機后,基本上可以決定是否買這部相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