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安排
祝纓道:「你偏心我。」
花姐便去張羅著裁新衣,打扮老兩口。福祿縣的裁縫手藝稍有不足,花姐與裁縫商量了好幾天才定了樣子,工做得很慢,裁縫毫無怨言,說:「要見新刺史,可得穿得好點兒,不咱們大人不能失了面子。」
「小人不知,起先是冷大人在休養,幾位先生在忙碌。大人才養好,又查出一些賬目上的不清楚,大人氣著了。旁的沒事兒。」新官上任,這都是常有的,不算稀奇,信使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
從吏轉官,是不少吏的選擇或者說夢想。誰沒有個做官的夢呢?誰也不會想放過這樣的機會!一是身份提升,二是做官有更多的可能,利益比起做吏也不會小。媳婦兒嫁妝都得多加兩抬。
祝纓心道:好幾年了,我可終於又遇著個可靠的幫手了!
「姐姐、姐夫回來了!」
其實合適的商人也是可以的,不過項樂與項安之前主要是行商、即以奔波為主,祝纓問道:「你們兩個願意去州城經營同鄉會館嗎?」
祝纓知道他們的變化,見他們又恢復了以往的樣子也不對他們多「開導」,事實擺在那裡沒什麼好開導的。一家三口都默默地承受著變化,不同的是祝纓沒那麼多的感慨。
「是。」
「早知大人不會虧待人,我等心甘情願的效力。」
小吳嘴巴咧到了耳根:「是。」
小吳心道:那不跟我剛才說的是一個意思嗎?不對,大人說話一定有別的意思,是我沒想到!是什麼意思呢?
倉督又請示:「不知能不能再建幾座糧倉?今年宿麥收成還能看,將來收成好了,征了稅要常年存放的,就不好再與橘子擠庫房了。」他從來沒想到自己會為倉庫不夠用而發愁,祝縣令辦事利落,不趁此時請示更待何時?
鄉紳們隱約聽到一些風聲,張仙姑和祝大高興的日子里,多少提到了新刺史的來歷,他們沒有特別的保密,鄉紳們也覺得福祿縣的好日子要來了!
花姐驕傲地道:「對啊!怎樣?」
沒得到的人便不樂意,其中一個林翁道:「不做就永遠也沒個經驗,誰也不是落地就會走路的,還不是得練?只要人精幹,什麼人不行呢?」
倉督在一邊陪著,道:「大人放心,麥種另有一處特意放好,這些都是平常吃的,現吃現磨。」
「快!趕緊回去!」林翁道,「酒菜備下了嗎?將我存的那壇好酒挖出來!還有橘子!可算有一樣他也會說稀罕的東西了。」
「哎!」
祝纓后選了三家,常寡婦家得一副、那位王翁家也得一副,正職祝纓沒有選與她更熟悉的趙澤又或者顧翁家,而是另一位張翁。
兩人鬱悶了一陣兒,循著生活的習慣又接受了這個現實——冷少卿成了冷刺史,以後就是正經上司了,得跟鄭大人一樣的供奉著。
花姐與張仙姑敲定了最後的清單,拿過來給祝纓看:「乾娘與我擬了張給冷大人的禮物單子,你看看有沒有什麼要添補的?」
祝纓向來更愛籌劃「將來」,張仙姑與祝大則恰恰相反, 他們對未來更多的是「幻想」, 蓋因他們的大計劃總是很難實現、老是出紕漏, 便只好依靠「過去」的經驗。
小吳被巨大的驚喜兜頭砸了下來,傻了。哆嗦了一下,撲通跪下:「大人!大人待小人恩深似海!」
張翁頭上砸了和_圖_書個餡餅,也樂,常寡婦打一開始便支持祝纓,終於收穫了成果里一顆大的,大家都很高興。
二人的人生中大部分的歲月是與朱家村的村民打交道,被人排擠的滋味他們從頭嘗到尾。魯刺史不帶祝纓玩兒了,他們罵魯刺史之餘,總是想讓女兒有個同夥才能覺得膽氣壯。
她原本計劃著由縣衙放些小額的貸款給貧戶,也是以官府的力量做保證,既保證發放、低息,也保證催收。無奈底子還是薄,縣衙賬上的結餘現在還幹不了這個事。
小吳猜測是不是要派他去州府了,趕緊把自己洗得乾乾淨淨再換一身乾淨衣服,跑到了祝纓跟前。
「在這裏說這些有什麼用,該像個辦法讓大人知道我們的心,表白我等願供驅策之意。」
項安道:「我不是很想去。」
張仙姑聽花姐說了「他確實是上官,初來乍到想幹事,總有自己的想法」之類的話, 道:「胳膊哪能擰得過大腿呢?他還沒為難老三呢, 幫是人情、不幫是公道。是咱們自己想多了。」
聞說祝纓召見,小吳忙不迭地小跑著過來了。
兄妹倆猶豫了一陣兒,項樂問項安:「你說呢?」
之前沒得到機會的人又喜又憂:好飯不怕晚,可惜搶飯的人太多。
「那也得有個事好叫咱們顯本事啊,什麼事呢?」
「你那是什麼樣子?穩重些!」
祝纓將麥種也清點了,又看了各鄉紳還回來的麥種質量也都不錯。心道:今年縣裡能有一多半的地種稻麥兩季了!還得抽出一批來給鄰縣試種,或許還有刺史府,那位薛、董二位恐怕不會放過這件事。
一般下官接到這樣的文書得疑心自己是不是要被清算,祝纓讀了卻知其意:冷雲必是遇到了事兒著急,問事就是問事。
祝纓扭臉看到了他,說:「你也與我同行。」
小吳用力瞪他,祝纓道:「你別逗他了。你,腦子醒了嗎?」
州城利益不小,他們想地方的人自己去混幾乎是站不住腳的,有縣衙支持就容易得多!多麼好的機會!不為橘子那點有商賈之嫌的利益,單為著「州城」、為這分人脈,就值得一爭!
「這不是沒機會么?」
「還是要讓大人看到我等的本領才好。大人最是公道,不會埋沒人。」
小吳趕緊說:「都懂的!」
祝纓道:「報仇、好好過活,這兩樣我都要,都不能耽誤。」
信使道:「沒什麼大事呀。」
祝纓道:「州城地方大,人事繁瑣,一個人恐怕不夠,我要派三個人去,一正二副。」一下派出了三個人,幾個大戶之前得到了地方就將他們暫剔除,顧翁等人臉上怏怏,別人笑得跟小吳有點兒像。
祝纓道:「你帶了本地口音啦,不過也沒什麼,土話還說得行。州城那裡的話你能聽得懂幾分?」
她都在心裏留了余量。
「把他領去關三天禁閉,再餓他兩頓,醒醒腦子。」
花姐道:「還沒到六月呀,你這要用個什麼名目呢?」
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之後,張仙姑興味索然,將單子往一邊一扔, 賭氣說:「不弄了!頂天了跟魯大人那時候一樣。」祝纓帶回來的冷雲的禮物她也沒心情看了。如果冷雲還跟以前似的,給不給她東西張仙姑都不大在乎。現在更加疏遠了, 給東西她也不覺得歡喜。
晃悠悠地往家和_圖_書裡趕,卻見他的小兒子跑了出來迎他:「阿爹!」
「冷少卿現在是刺史了,你知道?」
小吳又不自覺傻笑了一下,馬上警覺:「能有什麼事兒?都是大人安排的!我還是你們的頭兒!」
祝纓道:「你想得周到,等我估個數,明年給你個說法。」
顧同侍立在旁,將眾人的表情看到了眼裡,心道:這是又養出一起子大戶來了,老師這是什麼意思呢?
她就只好再從鄉紳出擇人去擔當此任,春耕未完,她且不公布這個計劃,先去查看了一回存放麥子的倉儲。福祿縣的倉庫比同等的縣要多出一些,為的是存放橘子。到了春季,橘子已清了大半的庫存,春季收穫的麥子正可放在裏面,讓這倉庫不至於空閑大半年。
祝纓道:「你收拾收拾,過一陣兒到州城裡去。」
已得的想要更多,沒得到的反而沒有「等一等」的想法,想現在就得到一些。
小吳內心稍有猶豫,跟著更大的官兒,當然更有前途。可冷少卿?那是個什麼人呢?必不如祝大人可靠,冷大人萬事不操心的恐怕也不知道他這號人。不對!我是跟著祝大人的人,可不能這麼容易就改投他人。
林翁道:「思城縣有什麼事是與咱們有關的嗎?」
祝纓道:「知道要看什麼嗎?」
接著便是召來小吳。
小吳回歸之後縣衙又熱鬧了回來。春耕也結束了,租耕牛之類的賬目也入賬了,只等著秋天收穫的時候再結清。
地方官無故不得擅離轄區,祝纓之前離開,是因為有魯刺史的要求或者繳糧之類的公務。現在這個時候兩個條件都不存在,故而花姐有此一問。
小吳道:「大人要派小人什麼差使?小人好有個數兒。」
祝纓道:「彙報春耕,同鄉會館。是該在州城裡也開一間同鄉會館的,橘子賣到了州城裡,局面才算是打開了。咱們橘子賣得貴,州城裡有錢人多啊!」
顧同趕緊收斂心神:「是。」
他說:「大人,您是派小人的差使還回來么?要不然,小人可不想去,你可不能不要小人呀!」
祝纓道:「哪來那麼多的廢話?他身邊能缺了能人?派人去救個急。你到了那裡,多動眼睛和耳朵,少動手。明白?」
祝大因為女兒的關係,自己也是個封翁了,可以配車馬,驛站也會給他提供便利,一行人順順噹噹地往州城而去!
——————————
「不如托老封翁?」
「什麼?」林翁吃了一驚,「出什麼事了么?」
「是。」
「父仇」是無法靠言語勸解的,他們也不肯因為利益而放棄,祝纓道:「好吧,你們的心意我知道了。」
項安也說:「就怕時候到了,我們趕不及回來。」
花姐將東西收好, 取了其中幾件新花式的料子、佩飾之類好給祝纓穿戴, 再來勸解。
花姐笑道:「還說呢,今年橘子就有些風言風語的。」她常在外面走動,也有把風吹到她這裏的。無非是有鄰縣人冒充福祿縣的橘子啦、有些人家恨橘子囤得不夠多沒有能賺更多啦、報怨同鄉會館只便宜了幾家人家啦,等等。
等所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她又讓項樂去把王翁叫回來,吩咐道:「去州城,帶上你女兒女婿吧。」
幾伙人各自商議也沒商議出個什麼結果來,林翁心裏晃悠悠的也沒個準頭,一m•hetubook.com•com時想「前面肯定有更好的」,一時想「大人是不是沒看上我?」
祝纓問道:「你的官話是不是有點不對味兒了?」
祝纓掃了一眼,道:「還行。」上面不但有常送的錢帛之類,還有數簍大橘。祝纓出了眾重金懸賞,自然有人拿更好的橘樹出來領賞。這是祝家自己留的好橘子,品相好、味道甜,難得是能保存到了現在。
祝纓見問不出什麼來也不強求,仍是按照計劃初三這天動身。
如果「紅人」地位受到了挑戰,收入也會跟著減少。這心思看看整個后衙,竟無一人可以訴說。看看前衙,也不適合吐露出來叫人笑話。
她看了一眼身後,項家兄妹還如之前一般安靜地站在身後,他們鬧著要報仇的時候響動不小,一旦認準了路便沉寂了下來,但是只要一回頭,他們又總是在那裡。
「我看不如大娘子說話頂用。」
————————————
兄妹倆短暫地交流了兩句,便向祝纓道:「若是大人用得著我們,我們便去,若還有旁人,我們還請留在大人身邊。」
「是。」
祝纓對此比較滿意,抓了一把麥子看了看,說:「要好好保存麥種。」
祝纓噗嗤一笑:「對啊,又怎樣?他們自有別人偏心,我也不羡慕別人。」
祝纓道:「我有數。州城我是必得親自去一趟的,那裡水比別處都深,並不是我一封帖子就能辦成的。再說,冷大人……」
祝纓叫了一聲:「項樂。」
小吳近來心裏一直七上八下,又想自己不至於被拋棄冷落,又不太甘心自己不是祝纓面前頭一份兒了,一時患得患失。
「怎麼才能向大人表白我等也願為大人出力、分憂呢?」
此時小吳的眼裡,項家兄妹不大與衙役們交往,也不與他們閑談,真是一項大大好的品質哩!他打定主意,以後得跟著兄妹倆多套交情。
祝纓將時間定在一個月後自有算計,一則彼時春耕也結束了,二則她手上的雜事也處理完了,三則也好與蘇鳴鸞等人再溝通一下——山上的宿麥種得如何,她也是很關心的。最後還有一樣重要的事務,她要再擇一個合適的人到州城裡開同鄉會館。
有好事,萬不可提前告訴同僚呢!小吳心想,同僚裏面,壞人最多!
跟個拴驢樁子似的!小吳有點敵意地評價。
祝纓道:「還不夠,得再看看他們底下人是怎麼辦事兒的。一天能辦多少公務,各人處得如何,官員都是個什麼樣子。」
他們真心盼著冷雲來,張仙姑準備了不少禮物,用不工整的字寫了一張紙,還拉著花姐商量了好一陣兒,又埋怨祝纓:「走得也太急了,還空著手去, 她小時候怪會來事兒的,怎麼越大反而越回去了?」
只好先召了各鄉紳過來,再宣布州城同鄉會館之事。
祝大道:「三六九,往外走,好日子。」
祝纓盤了一下手上的錢,有點嘆息:還有點少。
祝纓道:「小事呢?不大不小的事呢?」
祝纓道:「怎麼這麼講?」
信使認得祝纓這個魯刺史時期著名的刺兒頭。上來就說:「小人拜見祝大人!刺史大人有請,文書在此。」
項樂應聲閃到了她身前:「在。」
「誒?」
官員不得自己經商,祝纓現在也沒幾個門人奴僕代持發財,不過在次年橘子已下市的時候確實算亮眼hetubook•com.com。單有這個作用,就很划算了。
顧翁道:「大人規劃必不會有錯的。不過州城重要,局面難以打開,不如派個有經驗的人去……」他顧家裡正好有人經驗,讓出現在有的小地方,換個州城,重新開始累是累點,但是血賺。
她從此不再評論冷雲, 不過又將那張單子拿給花姐讓她幫著把把關:「給上司的禮還是得送。就是魯刺史,哪年不得送出一份兒的?他變了心,咱們更得小心伺候著了,他哪是咱們能得罪得起的呢?」
祝纓說了一句便不再理會,也沒派他別的差,小吳到前面值房裡坐下,才算真的冷靜了下來——他還得熬著。衙役們圍著他問長問短:「吳頭兒,三天不見,你去哪兒了?」「吳頭兒,看著項二與你同往後面去,沒出什麼事兒吧?」
小吳道:「二郎等我一下,我都餿了。」換了衣服,又打聽什麼事兒。
祝纓接過文書一看,確實是刺史府召她的文書,行文是那個錢先生的手筆,此人公文上功夫了得,幾乎能掩蓋得住冷雲的口氣了。文書上就一件事兒:快來,有事要問你。
「以往大家一樣,誰也不比誰高明,不過因他住在縣城,運氣好遇到了祝大人就比我們高出一截了,可不是他自己的本事。我來我也行!」
這些祝纓從顧同處、張仙姑與祝大處都聽到了一些,小吳、項樂兄妹也為她打聽到了一些類似的話。
祝纓這裏一走,連小吳等得用的人、顧同這樣機靈的學生都帶走了,縣裡有些人便就「同鄉會館」的事兒又三三兩兩各自抱團走動了。
「唉,他本來就是官長,也不能硬叫人家沒有官長的譜兒,」花姐柔聲勸道,「咱們只做好自己的事兒,對得起自己的心。他不與你親近,是他的損失他的錯!有本事的上司,不傷情分也能有威嚴,是他本事不夠。」
項樂與項安對望一眼,項樂嚴肅地問道:「大人這話,意思是說小人的家仇一時報不了了,是嗎?」
祝纓不弔他胃口,道:「你跟著我有三年了,辦事也妥貼,又識字,也不畏艱苦。唔,今年、或明年開始,我將你的名字報上去,你可以候著吏部批文給你個官身了。」
侯五也在祝纓身邊,看了道:「穿這什麼俏,你這是要發騷啊?」
祝纓看他們的神情就知道,他們還有一種擔心:祝纓能在福祿縣再呆幾年呢?如果到時候仇還沒能報得了,祝纓一走,他們還在州城,這父仇這就又耽誤好幾年了。還是守在福祿縣,能夠見機提醒祝纓,又或者見著了阿渾有機會自己動手,都行。
並且說:「我親自去州城一趟,你們隨行。」
項樂咬一咬下唇,道:「州城這麼遠,同鄉會館要經營起來,不,不說同鄉會館,就算是一門橘子的生意,到一個生地方沒幾年也是做不出來的。有大人以縣衙在背後撐腰,縣裡的橘子買賣才能這麼快做起來的,您要是不這麼管著,讓他們自己做,沒兩天賠個底兒掉,不賠干幾家的家底,這買賣做不起來。時間這麼久,離得又遠……」
她問道:「刺史府發生什麼事了么?」
長官面前的紅人是有好處的,祝纓自己不貪,但是無論曹昌、侯五還是杜大姐,都能小小跟著沾點光。三人不收什麼賄賂,路過個攤子有人給塞吃的,買東西算便宜價給上等貨等和圖書等,至於有鄉紳進衙門塞點紅包更是默認的潛規則,無形的好處零零碎碎就沒斷過。小吳是正經的班頭,得到的只有比他們更多。他家是世代為吏的,這方面比那幾個人熟練得多了,也偶爾接受一點請託,稍在祝纓面前提幾句某人某事之類。他一直很小心,尺度拿捏得比較准,不敢犯了祝纓的忌諱,又能為自己撈取一些好處。
小吳道:「看刺史府里的一個個是人是鬼,看看州里的官兒都有什麼本事,對大人都是個什麼意思,要有什麼不妥的事兒,小人先回來稟報大人。看到什麼也不貿然就說嘴告發,免得禍從口出。不能攬事。」
祝纓選了初三日出行,會館是一件事,另有一個非常正當的理由——彙報春耕情況。她先發了公文去請示,哪知公文還沒發出,冷雲的信使先到了。
不過歷來這樣的名額都有限,祝纓給他報上去,他還是得排著隊。小吳現在也年輕,等得起,陪著老前輩們陪跑個三年五載的,祝纓再多給添兩筆好評,三十歲前轉個九品小官不算妄想。
張仙姑與祝大滿心歡喜的盼著冷雲赴任, 祝纓在福祿縣裡混得風生水起,兩人心裏卻總有點兒隱蔽的擔憂。
祝纓道:「唔,我帶回來些冷刺史給你們的禮物,你們也拿了裁衣裳,我看有佩飾,也挑兩樣喜歡的戴著,再過一個月咱們一道去刺史府拜見他。」
祝纓道:「不許飄!」
他女婿是思城縣人,實在是有些奇怪了。
州城不同與別處,是他們的認識知里除了京城之外最重要的地方了。先得了主持同鄉會館的人家扼腕:一家佔兩處是不可能的,好處要被別人佔了。
項樂搖搖頭:「我也不知道。」
小兒子道:「看著不像有什麼壞事兒,姐姐在與阿娘、大嫂她們說話,大哥陪著姐夫,姐夫說有事兒要與阿爹商議。」
祝大也開始啞火,春耕還沒有完全結束,不少人還在忙著,縣城不如以往熱鬧,逛街怪沒意思的。他便與侯五一處喝點小酒,互相吹吹牛。
祝纓道:「就這麼定了,都散了吧。」
「他身邊會方言的人很少,我有意讓你去當幾天翻譯,你願不願意?」
祝纓道:「好。」她家裡米面都吃,吃米多一點,小吳、曹昌更習慣麵食,如今有了麥子,麵粉的價格也下來了,她家還能省點飯錢。
————————————
張仙姑和花姐都坐車,祝大騎個馬,騎一會兒說骨頭疼,張翁趕緊請祝大坐自己的車,自己與管事擠一處。祝大半推半就,祝纓道:「何必讓?前面驛站再尋一輛就是了。」
顧翁等人深恨自己:「一把年紀,眼皮子竟淺了,該等一等的。」
項樂伸手揪著小吳的領子,給他薅到后衙柴房裡真的鎖起來關了三天。小吳第一天興奮,餓兩頓也沒覺得什麼,第二天還有點興奮,關到第三天終於不見人就笑了,被項樂給放了出來:「大人叫你。」
「如果趙蘇不是另有安排,他倒是個合適的人啊!」祝纓輕嘆一聲。
彼此爭執了幾句,最後都望向祝纓,等她的決定。
顧翁咳嗽一聲:「都想岔啦!咱們大人心志堅定,凡是自己做主,不易動搖!還是想想要怎麼求求垂憐大人才好。」
一看,項安不在,項樂抱著胳膊站在祝纓身後。
小吳悵然,既放心又有點空落落的,趕緊答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