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懶散
祝纓道:「回去吧。」
他便不再管這幾個人,都讓喬三帶著認一認人,喬三也很在意地看著這幾個人,他覺得這向個人看著都還機靈,尤其那個丁貴,滿身都是消息機關的樣子。與鴻臚史里的吏目、長官們見面,都挺圓滑自如的。
「如何沉不住氣?你沒聽家裡說過么?當年他在大理寺的時候,能幹得很。你且等著,小的不跟老的爭一爭,老的不把小的壓一壓,不算完!」
掃視完,吏目也登記完了冊數,喬三將舊檔撣去灰塵,好好地抱了起來。
好在鴻臚寺現在沒什麼事兒,駱晟垂拱,祝纓新到,跟著糊了一個早朝,別人留下來說話,他們仨就回鴻臚寺。駱晟也不開早會,回去之後就各玩各的。阮丞將丁貴等人登記到了鴻臚寺名下,拿去給祝纓簽個名,再對駱晟說一聲,接著報個備,四人就正式入了鴻臚寺了。
————————————
從此,祝纓就在房裡看卷宗,她的話也極少,一天能說上十句都算她遇著了感興趣的事。她也不找人聊天,也不到處走,有什麼伺候跑腿的事兒小黃就給幹了。
最多的就是西番,祝纓看吏目從第一個架子上抱出一堆的舊檔來,拿到一邊登記一下。祝纓信步入內,看那一排一排的架子上,各番按照次序排放。
祝纓坐在案前,將紙筆鋪開,一邊看,一邊在上面寫一點批註。冊子快翻完的時候,派去找籃子的小吏喬三回來了。抱了一個新籃子,裏面墊了個草墊子,大小也與祝纓說得差不多。
安仁公主不滿意了,將駱晟叫了去,催他快點幹事。
一個衙司, 但凡能再多騰出一點空間門來,正職與副職辦公的地方都不會挨得太近,副職與副職之間門同樣也不會挨得太近。他們之間門也不會離得太遠, 總在一種若即若離的位置上。恰如他們之間門的關係。
看一會兒舊檔就到了會食的時候。
冼敬撇一撇嘴,很有點劉松年味道地說:「造化才沒那個閑功夫弄他呢,他出生的時候『造化』就沒管他,給他生了那麼副腦子。」
「是。」
將丁貴、小柳分給了典客令,祝纓又對牛金說:「一會兒你自去找祁主簿。」
「初見他的時候,他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造化弄人。」
他們都不知道,丁貴已經從四夷館里擇了個通譯,從第十天起,每晚就悄悄地把人帶到祝府去了。祝纓另給通譯算錢,付他教授西番語的學費。西番語比奇霞語細緻一些,西番有自己的文字,據說是現在西番王的父親在世的時候創製的。祝纓還要再學一點書寫,全仗著記性好生啃和-圖-書。
見面先小小請罪:「早間門人多口雜,有些事兒不好同大人講,只好將一些瑣事搪塞。這是大人的。」
又有公廨錢之類,看吃的,鴻臚寺也不窮。
這二人也不知道二十年前祝纓與沈瑛的一段舊怨,卻憑經驗,以為沈、祝二人必有一爭。他二人雖也不是一條心,卻不願意上司們一條心。沈老而祝少,沈權輕而祝權重,他們理所當然地往沈瑛一邊稍稍站一站。
名單她是有準備的,很快將丁貴四人的名字報了上去。典客署歸她管,她就將丁貴、小柳兩個放到典客署去當差。預備明天再對典客令講,將其中一人放到四夷館去。小黃她打算放到身邊,與喬三一同在自己房裡打雜。還有一個牛金,扔給祁泰。
「是。都在這裏了。」
冼敬道:「是嘍!他這個人,立不住,又想顯出城府來,又小家子氣。不倫不類。」
「不知大人要看哪一國的?外番卷宗,有多有少。離得近的大邦,文字記述的多些。離得遠的就少些。又有些番邦沒有文字,只有些許口述。」
他退了出去。
小黃、小柳、牛金三個也老老實實,他們三個話還多一點,祁主簿簡直像是個啞巴,能不說話就不說話,閑著沒事兒就在那兒解算術題。
四人沒有一個能夠壓得住上翹的嘴角,跟著喬三進了皇城,辦手續,進鴻臚寺里被引著拜見阮丞。駱晟、沈瑛兩個他們都見不著,吏目而已,駱、沈也不在乎。
祝纓微笑道:「難為你能找得著。」
四人喜不自勝。進皇城當差,算是吏目里的優差了。
皇城布局還是那個樣子,一旦地磚之類的有所損壞, 沒多久就會換上新的,想看歲月破敗那也是沒有的。皇城裡的人來來去去, 穿朱紫的年紀大些、穿青綠的年輕些。穿朱紫的行動從容,穿青綠的步履匆匆。
鴻臚寺也按月發補貼,祝纓到任時不是月初,王丞給她的卻是整一個月的份。王丞留意,等著祝纓點評。
丁貴笑著說:「小人們可不敢給大人丟臉!」
鴻臚寺也有存檔案的地方,也有個吏目在守著。趕著上來行了禮,然後殷勤地問:「不知大人想看什麼?」
她知道底下人最討厭的就是一點兒實惠不給偏好到處亂躥、害底下人緊張還要嚴陣以待迎接的上司。她才來, 手上既無財權又不握著各人的升遷, 到處亂躥只會惹人厭。因此她慢慢走了出去,站在台階上重新欣賞起皇城的風景來了。
祝纓道:「行了,以後這些事兒不用你們幹了。」
祝纓道:「好。」
冼敬道:「人呢?」
外面看來和圖書,祝纓每天拿著少卿的俸祿應卯、養貓,與鴻臚寺的氣質十分相襯。卻勾得一個人很不滿意。
兩人一路閑聊,冼敬問道:「鴻臚寺如何?」
冼敬笑道:「那可也未必。」
駱晟很友善地問祝纓:「如何?」
祝纓道:「還沒品出味兒來,卷宗卻是少了許多。」
對此,祝纓不予置評。
阮丞心道:養貓?這是不打算爭了?若說不爭,倒也不錯……
估計也是在指指點點吧。
阮丞與王丞嘀咕了許久也看不出端倪,他們忍了很久,忍到祝纓把諸外番的檔都看完了,以為她要有所動作了,她又去番看與司儀署有關的文檔。
二人有這樣的來歷,看沈瑛的時候與一般下屬看上官就不太一樣。
第二天,她正式上朝,冼敬說話算數,早早動身過來找她。看祝纓妝束停當,道:「不錯不錯!新氣象!」
安仁公主滿心希望兒子能再露個臉,哪知求來了一個能幹的少卿,沒見著他應驗!說好的旺身邊的人呢?說好的旺主官呢?
小黃道:「不丟臉可不成,要給大人做臉。」
祝纓看出來他在作戲,也不接話,徑走到小廳里才說:「明天一早,你們過來等信兒。有人帶你們去皇城。」
祝纓與駱晟、沈瑛之間門也是如此,因此祝纓看到王、阮二人時住腳還算及時,她流暢地轉了個彎, 走出了鴻臚寺。
「大人這邊請。」
祝纓道:「那便從多的開始。」
小黃嘴巴快要咧到耳根了,嘿!他跟著大人呢!
小黃眼巴巴地看著祝纓,祝纓道:「一會兒你們同喬三認認人,你就家去把我的貓抱過來。」
祝纓打量了一下這裏,問道:「舊檔都在這裏了嗎?」
駱晟席間門也不談公事,沈瑛沉默不說話,祝纓倒與駱晟搭了幾句話。駱晟眼裡,鴻臚寺也沒什麼事好做,他實不知道母親催他要干出一番事來還能從哪裡著手。看祝纓,與他聊起南北菜色的差異之類,心道:祝子璋是個能幹的人,他既不著急,可見現在這樣就不錯。
祝纓道:「外番卷宗取來我看一下。」
王丞道:「他還要安插人進來呢,奇怪,還是駙馬先提的。」
王、阮二人心情都不太美妙,他們倆有點嫌棄沈瑛。朝廷選官,挑人,長得但凡差點兒的,仕途就容易被打折扣。鴻臚寺就更是這樣的一個地方了,與外番交接,又要出席葬禮這樣的場合,長得太丑不行。除非有背景。
阮丞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喬三陪笑道:「大人吩咐的,小人只有儘力去做的。」他四下張望,將籃子放到離祝纓不遠的一張椅子上https://m.hetubook.com.com。
祝纓的餘光瞄到不遠處有向個人, 直覺告訴她, 他們在看她。
祝纓道:「都老實些!我現騰不出手來,你們先當幾天啞巴,什麼事都別沾,給我混日子去,知道嗎?」
四人一見祝纓便激動地叫一聲:「大人。」
等到排隊進去的時候,她就往沈瑛身後一站,沈瑛只覺得背上像被針扎了一樣。祝纓這樣他又挑不出毛病來。
祝纓也笑:「各有各的好處,但也不好就忘了。」
阮丞才走,王丞又到。他身後跟著一個吏目,捧著些東西進來。
午飯後,小黃又離了皇城,下午提了一隻狸花貓進來。拿幾塊布往籃子里一鋪,在籃子前放了兩個碗,一個碗里放水,一個碗里放了些小魚乾。
丁貴心知她對己等必有安排,仍是作點驚惶的樣子說:「大人不要我們了嗎?」
祝纓在外面站了一陣,復又慢慢地回到自己的房裡。室內雖然有幾個架子是空的,除此之外的陳設卻都有。案上還放了本簿冊子,揭開一看,卻是寫著鴻臚寺的一些職司、概況之類。
午休之後,阮丞到了祝纓這裏,很客氣地詢問祝纓:「大人早間門說有幾個合用的人,未知都是誰,要安排在何處?」
「是。」
冼敬道:「沈瑛也是這樣?」
祝纓落衙回家,丁貴等人正翹首以盼。老遠地迎上來,為她牽馬。
一路上不斷有官吏駐足向她行禮,她也微笑點頭,只對起初二個遇到的人說:「你們有事只管忙去, 不必管我, 我看一看、認認路。」
祝纓用疑惑的目光看著他,吏目將手裡捧的東西奉上,王丞給祝纓解釋:「大人又怎麼會不知道呢?他們都傳說,大人在大理寺的時候,大理寺人人富足。咱們鴻臚寺如今也算小康。」
祝纓讓喬三到自己家去,把四人帶過來辦手續——四人算鴻臚寺的吏目,都可進出皇城了。
喬三有點警惕。
二人小聲嘀咕著,王丞先看到了祝纓,側肘了一下阮丞。阮丞抬起頭來,也看到了祝纓。兩人同時住口,遙遙拱一拱手。祝纓微微點頭,帶著喬三回房去繼續看舊檔了。
祝纓起身,將籃子打量了一下,說:「還不錯。」
哪知認完了人,典客令就把丁貴、小柳帶走,接著,丁貴就被打發去了四夷館了。
祝纓拎起籃子來打量了一下,狀似無意地道:「那就去看一看吧。」
老王早就過世了,楊六郎與左丞前幾天到她家吃飯,看著頭髮也白了不少,二人卻都還沒有穿上緋衣。
吃完了飯要午休。縱使孔子不喜晝寢,入夏之後中午不休息一下實在沒精神。祝纓的寢具沒有帶和圖書過來,她也就不睡,接著看舊檔。
祝纓將胡師姐等人介紹給陸超等人,自己再與鄭熹等人說話。對段琳也保持了最低的禮貌,又從人堆里找到沈瑛。
祝纓道:「乳牙壞了倒不太妨事,會換牙的。換牙之後小心些便好。」
祝纓道:「對誰都樣。不過事情在我這裏過去了,在他那兒彷彿還沒有過去。」
他們二人對祝纓也帶著點兒糊弄,應付完了祝纓,他們去見沈瑛,告知了祝纓要安排吏員等事。沒想到沈瑛不置可否,阮丞直呼晦氣。
二人到了皇城便遇到了更多的熟人,有鄭熹、有段琳、有駱晟、有竇朋,王雲鶴出現得略晚一點。有認得祝纓的,都說:「回來了?」
「那是當年鄭京兆掌大理,他是鄭的人。現在咱們這位命好的神仙可不是鄭七那般的人物。」
少卿除了朝廷賬面上發的東西,譬如過節時應景的衣料等等,各衙司也各憑本事有補貼。整體最好的是當年的大理寺,祝纓是真肯給下面的人發錢。鴻臚寺也不差,他們對下面的人或許沒那麼體貼周到。但是總能從胡商番邦海客那裡弄些尖貨,孝敬正卿、少卿的也是少不了的。
直到落衙,整個鴻臚寺都是風平浪靜。
祝纓不置一詞,只說他辛苦。
————————————
祝纓道:「很好。」
她現在是鴻臚少卿了,行動也算有人看著,倒不適合特意跑到大理寺去找左丞。大理寺也換上了新的正卿、少卿,沒得給左丞添麻煩。
如此這般,直到暮夏,祝少卿彷彿帶了一群懶貓到鴻臚寺養老來了!
丁貴等人大喜,又拜謝,祝纓道:「都給我好好地干!誰要犯了事,我也不饒他的!」
阮丞道:「先看看再說。」
等辦完了手續,被阮丞打量了好一陣,才得被阮丞帶去見祝纓。
存放案卷的地方可比大理寺小多了,更加不如梧州存放籍薄之處。但是自本朝以來,鴻臚寺的所有案卷就都在這裏了。五品以上,即「朱紫貴」的人,本就是極少的。算上外番,攏共也沒多少。兩間門房,一間門放本朝喪葬舊卷,一間門放外番冊封、來賓、風俗等。再外一間門就是吏目的值房。
祝纓與祁泰、祝煉等人一桌,丁貴等四人一桌,一家人吃了一頓飯。祝纓問祝煉今天出去玩了沒有之類,祝煉笑道:「我出去看了一看,比舊年也沒多大變化。」祝纓道:「出門帶錢了嗎?」
王丞道:「他要能頂事,何至於此?哼!只看這新來的吧。」
當時這三人未必全是純良,真心比如今這些高貴同僚們還是要多一些的。他們也未必盡知京城貴人的秘聞,卻還是與她分享和_圖_書。猶記當年, 他們說沈家不過是二、三流挂車尾,算不得京中豪門。
駱晟又對祝纓說:「有什麼不合意的,只管跟他們說。」
阮丞都記下了,心道:祁主簿不是他帶來的么?彷彿也是信不過的樣子?
沈瑛的心提了一提,但看祝纓仍然是什麼都沒做,心下也是疑惑。暗道:難道是因為出身寒微,少年時太辛苦,現在要開始享受生活了?
王、阮二人並非美男子,三十來歲做到鴻臚寺丞,出身上有一點點的優勢,能力上也比同儕不差。
喬三忙去請典客令,典客令是祝纓的直屬下屬,比阮丞要殷勤一些。看著地上四個新人,心裏有了一點數。站著聽吩咐,阮丞笑道:「你不是說缺人么?現在給你補幾個。」
阮丞道:「他倒沉得住氣。」
想當年, 她與左、王等人以及楊六郎就是在皇城裡看著來來往往的官員們,他們給她講一些官員的來歷。她則觀察著各人的步態、推測著他們的情況,頭天晚上是不是給老婆打了, 年輕時是不是落下病根之類。
連祝纓養的貓,都懶得要死,趴在窩裡有睡不完的覺。
也就心安理得地與祝纓聊起天了,說起糖來,頭疼自家兒子吃糖之後就不肯吃飯,牙齒壞掉了又疼。
駱晟很認真地記了下來。
二人出自祝纓並不熟悉的京城豪門。祝纓對豪門的認知,還是在大理寺的時候打下的底子。豪門,就是辦案子的時候凡涉及到他們需要特別小心的。王、阮兩家都榜上有名。除此之外,豪門秘辛她就不怎麼知道了。
王家與王雲鶴除了都姓王,其餘沒有半文錢的關係。這個王,是開國元勛的後裔,但是王丞離嫡枝血脈已經比較遠了。阮就更有意思了,是高祖皇後娘家的姓氏。
喬三又陪一笑:「大人還去看舊檔嗎?」
祝纓對阮丞道一聲辛苦,說:「就照咱們說的來吧。喬三,你去把典客令請來。」
「行了,一起吃頓飯吧。」
祝纓笑道:「新瓶裝舊酒。」
祝纓不再說話。
駱晟也好心,與沈、祝二人都在他那裡吃飯。鴻臚寺的伙食也不錯,祝纓面前擺了一桌子,滋味也佳。品了一品,比在永平公主府吃得也差不太多。祝纓臉上平靜,對面沈瑛一臉的興味索然。
二人走回祝纓的房間門,在廊上看到王、阮二人低聲說著些什麼往另一處走。
四人一齊答應:「是!」
祝纓道:「哦!都是京城人氏,隨我去了梧州,用得順手了。」
祝纓道:「什麼時候與人相處都是不容易的,我一向是拿真心換真心的。誰對我好,我也對誰好。誰對我不好,我也先對他好一點。」
「帶了五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