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

作者:我想吃肉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96章 行路

第496章 行路

祝纓道:「原來如此。不過才經過戰事,不需要休息嗎?」
巫仁慢吞吞地說:「就要徙民西遷了,這樣的路可是個麻煩。」
祝纓道:「知道自己差啦?」
「是。」蔣婉雖然答應了,但看表情似乎沒有去找祝青雪的打算。祝纓一向不愛多管閑事,見狀也不再多問。
蔣婉道:「下官定不辱命!」
「沒、沒有住處,還是住帳篷。」
蘇喆又懇求要去看,祝纓道:「去吧,好好與人說話。」
「我走之後你要受累了,知會名單上的人,讓他們收拾好行裝,準備好收完宿麥就動身西遷,不要耽誤到了西州春耕。分批次,家裡少了壯丁的,要幫他們收割完。他們留下來的屋子,該折價收回的折價,要公平公道。」
如果是簡單的分果子,你一個寨子我一個礦,拿去隨便取利,倒是好分。想治理好,就不能這麼干。
很快,他們就通過了修路的路段,過了這一段,前面的路修得竟有些像祝縣了。年輕人驕傲地結巴:「是、是晚生說,咱們祝縣就是這樣的。」
「是!」
祝纓吃了一驚:「修什麼路?」我沒安排啊!
正想著,蘇喆回來了,還帶了一個灰頭土臉的年輕人過來,道:「是此地縣令下令修的路,我看過了,工地上的人,也不算很狼狽。」
意外之喜!
「是。」
祝纓又問本地學生如何:「不能讓他們覺得咱們是敵人,咱們人又少,被敵人包圍,不但危險,還容易發瘋。」
===============
眉毛鬍子都攥一塊兒了,整天焦頭爛額。
祝纓看著這個奇人,覺得他人不錯,道:「很好。我印書、立碑,原就是想要更多的人不做睜眼瞎。」
祝纓道:「來同你們一起過年呀。怎麼樣?」說著,眺望遠處,新城的城牆已經砌出了一大截。
蘇喆行軍之餘還有力氣說:「要是路再好些,還能更快。」
蔣婉讓保姆抱出孩子來,是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兒,一直睡著,蔣婉猶豫要不要將他叫醒。祝纓是不在乎小嬰兒理不理她的,她更希望小孩兒和-圖-書別吱聲,因此也不抱孩子,就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延年」,蔣延年。
年輕人道:「縣令確實有些安排,也不算太艱難。」
安南節度新設,之前大部分地方都很「蠻荒」是比梧州還要「獠」的存在,要做的事太多了。但不能急,民力已竭,需要修養生息,不能再大肆徵發了,得一樣一樣的來。
祝纓道:「好呀。」
「才接手,已經不錯了。」
在戶籍統計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各寨的情況、徵發,都得靠他們的信息。
祝纓點點頭,年輕人的臉紅了。
林風道:「要是趙大哥,或者阿煉,一定能做得比我好。」
因此祝纓也就格外的上心。
蔣婉會意,對祝纓道:「大人,能否為小兒賜名?」
「縣令說,路總是要修的,趁現在沒活干,輪流出人,把路再整一整,以後人員往來也方便。通往西州的那一段路,已經修好了。正在伐木,只待放干,就能運到西州建房子用……」
「哎!」
「是、是。」兩人說,憋出了一點不標準的官話。
祝青君道:「整個安南也沒地方能夠與梧州的路比。這幾年為了運送軍資,已平整過了,以前更糟。營完新城,慢慢修葺就是。」
這倆人的功課起初是祝青雪教的一點,此時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祝青雪。兩個大人露出這樣表情,顯得有點滑稽。
這個地方是新設的州縣,州名黛州,歸祝纓統領——安南缺乏勝任的官員,祝纓再想栽培年輕人,也不會讓他們一上來就干這麼高的位子。而除她之外,又沒有其他人有這個能力一氣管三州,這個統領三州,是指她要直面三州的所有縣令,因為三州的刺史府,暫時也是沒有的。只有幾個屬官,但是由於沒有刺史府,他們暫時還是寄在西州的節度使幕府下。
祝纓一路西行,沿途也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一般的。似祝重華這般的鳳毛麟角,祝纓也不著急。
祝纓在心裏划拉了一下祝重華的過往經歷,沒有什麼瑕疵,再回憶一下與她相處的短暫時光,也沒有什麼不https://m.hetubook.com•com好的徵兆。所有安排下來的任務也都完成了,並沒有「好大喜功」這一條。但是此時修路,也確實有點急了,祝纓是有點擔心她干不好。
祝纓問道:「怎麼回事?」
他們中途遇到「縣衙」之類也會停下來進去,這些「縣衙」也都是新設,裏面的官員越西越新,籍簿、賬目之類也是越往西越稀薄、做得越艱難。即使是蔣婉等做得順手的熟練工,手下的縣衙也比不上祝縣,甚至不如阿蘇縣。本縣的衙門是原頭人的大屋改的,頭人不識字,原本沒書房,更沒有存文檔的地方,識字的人也掃不出半簸箕來。
「是。牲口、腳力也會準備好的,項樂還是能幹的。」
祝青君勒馬上前,護在祝纓身側,胡師姐也摸上了刀柄。祝纓擺了擺手,道:「不急,胡娘子,咱們看看去?」
同行的兵馬也不多,行軍速度頗快,打仗打了三年,一行人在不甚理想的道路上疾行,預期不到十天就能到達西州。
安排得都比較合理。營建西州需要建材,這個她也想到了,又組織人進山伐木。
「一個人能幹的事有限,沒有事事都能如意的。她忙,家裡你多擔待。」祝纓說。
祝纓在其中又看到了兩個被薅到她的大營中「進修」過的人,出言詢問:「回來功課有沒有落下?」
年輕人上前行了一禮:「姥。」
「我明天就動身了,家裡你多照看。」祝纓對趙蘇交代。
祝纓站在她那存放檔案的房裡一看,攏共放了一間屋子零兩個書架。
本地的縣令又是一個祝纓起了名字的人——祝重華。
==============
趙蘇躬身道:「是。山外顧家他們要是再來詢問,我該給他們什麼樣的答覆?是應付著,還是給他們個餌?」
「是,我明白了。」
祝纓看了看祝青葉,祝青葉點了點頭,悄悄地咬耳朵:「已經告訴她啦。」
祝重華道:「正因才經過戰事,您減了租賦,日子就好過了,正在興頭上呢。我問過他們小孩兒了,說,以後收租都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麼少。可咱們以前收得重呀!現在多干一點,是不覺得苦的。等到慣了少幹活,再讓大伙兒多干,可就要費勁了。慢慢給大伙兒減,不成么?」
「行,那就這樣吧。」
趙蘇道:「凡這個時候,總會有些小口角,都是見慣了的,有經驗,您放心。」
蘇喆等人都吃了一驚:「瘋了?才閑下來。」
蘇喆自告奮勇:「我去看看。」
「那還不過來,趕緊多干點兒?發什麼愣啊?有事交代給你!」
誠然,頭人們在的時候,奴隸沒有一天能休息的,但祝纓覺得自己跟頭人還是有點區別的。
蘇喆問道:「前兩年也遷了些人,很難么?」
一行人再往西,又是王九接待,王九這兒比蔣婉也好不到哪裡,戶籍的進度也不如蔣婉那裡。因此不得不動用了一些當地的「能幹」之人,相幫著維持秩序。這些有平民、有奴隸、有商人,有一個比較共同的特點:記性比較好,知道得比較多。
胡師姐不贊同地道:「這裏迴轉不開,您再等等。」
祝纓頓了一頓,道:「即使做事,也不要忘了學習。」
祝纓道:「你在甘縣做得好好的,我又將你遠調,新到此地又無根基,自然是難的。」
這個就很難堪了,新、舊兩城他兼顧不過來。要說,舊城好好的,扒拉出個住處來不難。問題是祝纓的計劃是,新城這邊有牆之後就拆舊城,他又不好再在舊城裡安家。新城呢?牆都沒好,一個大工地,怎麼住?因此他都住帳篷,反而是舊有的西州百姓,不講究住處,簡單搭點窩棚又或者就住原留下來的兵營,更有甚者回舊城尋個窩,都比他自在。
祝纓道:「多問候路果家,他與喜金年紀相仿,又病了。」
「要捎信回去就找青雪。」
問到最後,她的聲音小了下去。
這兩件辦完了,就是關卡、水利。
林風心中悔得不行,早年在祝纓身邊的時候,只道歲月靜好,哪怕有事兒也從來沒有怕的。即使是上戰場,也從來沒有擔心過任何事情。這就么胡亂地混著日子,當年多麼好的機和*圖*書會,能夠跟著學多少東西呀!
蔣婉的笑容僵了一下,道:「我是不能回去了的,他們也是不願意過來的。何苦再為難彼此呢?」
祝纓在心裏盤算著,先干費力的兩件大事:營建新城、修境內的驛路。
原來,祝重華自戰事畢,就開始著手整頓縣內。她自己半文盲,一邊自己學,一邊讓祝纓派來給她的副手、學生等幹活。她對本地熟,哪裡有什麼寨子,一支一個準,可以調度的人手也就更足一點。
從王九處離開,沒走多遠,前隊就回來報告:「姥!前面在修路!」
祝重華在半路上接到了祝纓,祝纓看她比上次略白了一點,也更精神了。雙方問候過了,祝纓道:「過年也不閑著?」
祝重華道:「年已經過完幾個月啦!聽說有宿麥種,但我們沒來得及學會,這幾個月正沒事做。」她們過的年,與祝纓的年不一樣,人家差不多是收穫之後,也算是個豐收節。
各族過年的日子與山下的正旦並不重合,祝縣的年味兒重一點,也沒有玩大半個月的,祝纓離開,從祝縣起,都沒有引起太大的議論。此行,祝青君、蘇喆等都隨行,祝纓把蘇晟、金羽給留了下來。
這名字取得中規中矩,新手父母也挺高興:「好好長大就好。」
「客氣一點,沒事最好。」
祝纓聽著他們討論,一直沒有插言,他們說的,也是她的計劃的一部分——修驛路。
祝纓狀似隨意地問蔣婉:「你家鄉父母,打算如何?」
祝纓道:「詳細說說。」
西州的地,只零星種了一點宿麥。這裡是最後結束戰爭的地方,宿麥沒種好倒也不奇怪。
林風迎了上來有些局促地問:「您怎麼現在過來了?還沒出正月。」
干這些當然也是要有個規劃的,她又看了一眼巫仁,巫仁一無所覺,還在與蘇喆說修路要用多少工之類。
都荒廢了!
林風有點不好意思:「我、我沒幹好。」
軍國草創,便是如此。
男子點了點頭:「是,晚生……」說著,他的表情亮了一下,有點猶豫地看了看妻子。
兩人眼中閃過一絲慌亂——祝纓有自https://m.hetubook.com.com知之明,一般不親自上課,但也免不了去探望一下,略「提點」一些。這就是幾乎所有學生的噩夢了!她對你的鄙視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完成的:「那我再講一遍。」那個口氣,就讓人很怕。
祝青雪咳嗽了一聲,蔣婉才停了口,蘇喆意猶未盡地道:「我下回再來請教你。」
這個年輕安靜的男子顯然高興了,嘴抿了一下,頰邊顯出個淺淺的酒窩來。
蔣婉忙笑道:「這個事兒下官並不敢忘。」說著,看了丈夫一眼。一直很安靜的「蔣婉家的」此時才開口說了學校的事:「寨子里都是不識字的,晚生便想,也不必拘著二十四十的名額,都是從頭學,願意來上課的,我都教。末了要定名額的時候讓他們考試選出來再深造就是。」
叫得這麼自然,一聽就是祝縣出來的。果不其然,就是之前的縣學生。
祝纓道:「走,看看她去。」
蔣婉有些羞赧:「還有三個寨子沒有造冊完畢,是下官無能。」
「姥減賦的令下來,縣令就說,事情成了,可以開始辦了。」
要啟程時獨不見蘇喆,祝青雪出去尋找時,看到蔣婉正在與蘇喆說話,正說到:「新遷來的人分地,要既看人、也看戶,一戶人多、一戶人少,要是分得一樣多,那人多的不敷用、人少的種不來就拋荒了,又或轉租,便生出貧富來。人多者不忿,怨恨、爭鬥也就來了。也不能只看現在的人口,次來他再繁衍許多……」
「呃,兵馬或許要收束一下,我到前面去疏通,暫時只能讓出半條路。」
「看阿煉他們的結果。」
「路上沒有不難的,」巫仁中肯地說,「拖家帶口。西邊的東遷還罷了,本就什麼都沒有,東邊西遷的,都有點家什。路一壞,萬一下雨,太慘了。」
祝纓拍了拍她的肩膀:「各州縣,原就允許有地方上的徵發,這倒不算錯。可要把握好,不要太累了,一年不能超過若干日……更不要誤了農時,就要春耕了。」
「去吧。」
她說得含蓄,趙蘇理解得明白:「他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就讓蘇晟帶兵過去維持秩序。」
「是。」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