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乾脆
信里又說,販賣人口的事他知道了,這就讓人查去,只要祝青君這兒有線索,他就抓人。信使又另帶了一封信是給祝纓的,祝青君派人與他同去西州。
祝纓刷地一聲站了起來,身後的椅子被帶得翻倒在地!
蔣婉這才解釋一句:「這兩年雖然抽丁征糧,也都會讓里甲留意有無饑寒,差不多都能吃上飯,也能有衣穿。」
劉昆領的任務就是先指導一下普安州的學校,祝青君道:「娘子帶來的書籍之類,已經在刊印了,但各處都想要,我也不要與他們怎麼爭。只央娘子列個單子,哪些更重要,我先索要這幾樣,讓出另外幾種……」
祝青君道:「不是他的事,是我看他沒有鞋穿,問問怎麼回事兒。」而且衣服也比較單薄,也有兩塊不起眼的補丁。鞋也穿不起,就是太窮,那就得問問普安州現在是不是窮得要讓孩子光腳了。
主僕二人次日就在普安刺史府掛上了號,劉昆帶著小玉就去了州學。州學外面的大路口上,立著一排的石碑。劉昆在碑前站了良久,道:「這裏也有識字碑。」不過數了一數,發現少了一篇,她便問陪同的蔣婉丈夫:「我記得不是這個數目。」
「是。」
劉昆回房收拾行李,對周婆子道:「咱們要去好些地方,把香帶足吧,到了可以熏熏屋子。」
丫環到了安南也略略為自己發愁,她是家僕,跟著主人是必須的。但現在的情況與在中原時全然不同,以往的經驗、人生該走的路都變了個樣,丫環也迷茫。
祝青君道:「不錯。正是這樣。」
劉昆道:「要不,咱們先設個局,抓到人牙子,拷問同黨。拿到名單,讓陳放抓人。」
接下來就沒有劉昆的事了,蔣婉彙報一些情況,劉昆也有閑情四下打量了,很快她就發現有點不對——那個叫白翎的小子,看祝青君的眼神兒跟蔣婉家的那位看蔣婉頗有幾分相似,瞞都瞞不住!
祝纓笑笑,祝重華也笑了:「真的,我生的孩子不止他一個,死了的孩子也不止他一個。習慣了。」
一說這個就生氣,祝重華也小小說了蘇喆幾句:「又吊著,又不給實信兒,她是個什麼打算?這有點欺負人了。她家大業大,不得嫁人,我家也是想娶妻的,不合適就趁早散了嘛!我也不強求。這事兒,不能聽那個傻小子的!」
蔣婉自是高興,她的丈夫也笑:「這下可好了,我們總是擔心州學教得太粗淺誤人子弟,如今來了大家,我們可以放心了。」
祝纓拆了陳放的信,問道:「信使呢?」
=============
祝纓點點頭:「小妹家裡卻只有她一個,打小的脾氣就是這樣啦,沒有誰好誰不好,配的時候不太協調。」
祝青君道:「我給你一個翻譯吧。」
婦人臉上一綠:「回家再收拾m•hetubook•com•com你。將軍,他調皮……」
寫了一封比較客氣的公文出來,劉昆解釋道:「看他怎麼回,若是不理會,又或者無禮,再說明白也不遲。再不濟,與他把官司打到朝廷,這件事不能默默認了。雖然他們要管也管不太多,但要留下一個話頭,以後再有事,可以拿出來說。是先禮後兵,埋條線。」
然後拿著手稿去找祝青君,向她建議頒發到各縣、各寨。雕版印刷耗時,實在忙不過來,西州也是手抄,速度也不快,普安州之前沒搶過梧州、博州,如今終於有了自己的了!
「在外面。」
哪怕祝重華過來討要書籍完了不走,與她聊兒子和蘇喆的事,她也沒有生氣。劉昆跟祝青君走了,雖然祝青君身份不同往日,但都是管著一個州,她有一個女先生,祝重華也就來試一試能不能再討到一個。
劉遨欠一欠身:「是。」心裏又想起了劉昆的信,寫的白翎是個混蛋,她不禁莞爾。以主政這般胸懷,女子這般作派,何須擔心白翎?只看祝青君願意不願意。唉,如果當日十二娘……
祝青雪才走,朱妍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姥!姥!老師!老師在學校跌跤昏倒了!」
「是。」
祝青君道:「勞你再審一遍,這是根本。姥常說,周公孔子最是厲害。既是要發傳下去學的,絕不能有錯訛。」
陳放如何能安心?
祝重華道:「多謝您成全。我也沒別的法子了,這小子打也打過了、罵也罵過了,他要再有出格的事兒,我只好當沒生過他了。」
暗暗將此事記下,等有了住處就寫信給在幕府的姑姑和妹妹,提醒她們也要注意。
普安州城不如西州城之宏大自在意料之中,但普安州城也幾乎是重新規劃的,布局嚴整,城牆高而厚。與西州城的底氣是一個風格,不過西州更繁華一些,不少房屋的裝飾更漂亮一點。
「誒?我鞋呢?跑、跑掉了吧?」
劉昆有了決定,小玉、周婆子自是跟隨,兩個男僕也充作馬夫、保鏢,祝青君又派了一隊人護送她下鄉。
劉昆先到州學,將課本、課程之類重新疏理,發現這裏與西州的毛病一樣——禮儀制度不完備。她理解成因,禮儀制度,朝廷頒布的最完備,但是安南不可以照搬。好在她們之前在幕府已經整理、修訂出了一個大概,現在正好拿出來講解。
劉昆嘴角抽了一下,又是學校的話……算了,先看看學校,如果太差,自己也不忍心。何況從學校入手,她確實更容易做出成績來。出了成績,再同祝青君講要做些別的事,也更容易開口。
將信送出,祝纓伸出食指敲著桌子,推測著京中的情勢。對祝青雪道:「叫晴天過來。」
「讓他捎信回去。」
一行人各懷想法https://m•hetubook•com.com,進了州城。
祝青君與蔣婉等人都很高興:「那可太好了!」
劉昆看白翎的目光就帶了一點敵意,小子,別耽誤副使之大業才好。但她與祝青君的交情也不深,不能「以疏間親」。這事兒也得觀察兩天,再寫到信里!節度副使的婚姻,不能兒戲的!
祝纓輕易不動怒。
祝纓道:「我知道了。這麼著,十七娘,你先透個風聲給他們倆,說要調他走,試探一下他們的反應。是聚是散,不用擺到明面是最好。沒個迴音,你就擬文,給他調回去!」
劉昆已能聽明白一些本地帶口音的官話,對各族的語言還不甚熟悉——語言也多,來不及學——不懂孩子在說什麼,猜測當是圍觀生人。她將下巴一揚,絲毫不懼。
劉昆早就把主意打到丫環頭上了,路上便問過丫環:「我與你放良文書,帶你進衙門,你依舊為我做事,如何?」
普安州的秩序安定得最晚,又軍屯,又抽丁打了幾年的仗,新的一次丈量土地、清查戶口就在眼前。最好用的還是學生,學校教育就很重要了。
劉昆推辭不得,詢問祝青君原委以及要求。安南比中原是窮一些,不過百姓的日子卻很難說誰好誰不好。安南百姓基本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窮,但能活。出了安南,就看命。也有過得更好的,差的就是活不下去。
「他要能跟人家學點兒本事,叫我知道。他就該著配一個沒那麼聰明、沒那麼漂亮的老婆,安心掙錢養家。他偏要好的,好的誰能被他拿捏住?我就說他傻!」祝重華又抱怨兒子,顯是怨念頗深。
劉昆也是一笑:「那個,對升斗小民的用處原也不大,大臣具本,也不用人教如何頌聖,都是寫熟了的,果然無用。」
「我知道怎麼寫了。」
「好。」
劉昆微訝,將這個也記了下來,窮人穿不上鞋子的事情她是知道的,因其常見,一時竟沒想到這些。心道:果然不能因多讀了幾本書便覺得自己有多麼了不起了,也怪不得父兄世交里多少博學之士,做官卻做得很差勁!
劉松年家的哎!
「哦,梧州有個老話,識字歌第一篇——無用。」
不料劉遨、劉衍各有任務,祝纓不給。祝重華也不氣餒,退一步,多要點書籍,這個祝纓就得同意了。
但是安南人除了活,也想過得更好一點,於是不時有人出山去做工、販貨,改善生活。時日久了,便生出許多違法之事,走私反而不是最討厭的了。有的人會做販賣人口的勾當。
祝重華道:「我不能說別人的女孩兒太壞。是我自己的兒子不爭氣!他硬要往上湊,我也不能說女孩兒錯得更多。可我家還要這個兒子娶妻生子哩。那一位要不是同我兒子有這一腿,我樂得見她活得瀟洒。輪到自己兒子,我
m.hetubook.com.com得為他著想……」
祝重華笑了一下:「她倒貼心,就是不太伶俐,幾個孩子,一個像我的也沒有。我看外孫還行。」
接著,祝重華想調兒子回家:「讀了這些年的書,該回家教書了。我的兒子,送到大城裡來做學問、享受,怎麼能成人?媳婦兒也……不知道算不算我家的,孩子一準兒是不給我家了。這麼幾年,一事無成,不如回家教書種地,也算個正經生計。」
祝青君將公文遞給劉昆:「還好,陳大郎有眼色。」
這便是答應了。
祝青君留意到劉昆的丫環小玉有點緊張,問道:「何事?」
哪知陳放回復極慢,公文也不是陳放寫的,他只胡亂簽了個名,說:「會檢查往來行人。但往來的人都有安南簽的文書,也不知道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祝青君道:「我想也是差不多。不過這孩子回去要挨兩巴掌了。」眾人一笑。
祝青君那兒開完了會,親自帶劉昆去後面安家,男僕照例在外面,主僕三人住一個院子。祝青君站在院子里,說:「有什麼缺的,只管向我的親兵說。」
這也算是實情。
劉昆出行帶著丫環婆子和兩個男僕,從西州到普安州的驛路維護得不錯,走起來不至於太累,婆子年紀最大猶能分神想一下到了普安州之後要怎麼做。也不知道普安州的衙門是什麼樣子,二十三娘的住處能分到多大?到了之後第一是給二十三娘收拾出卧房和書房,其他的都能再等等……
以前這樣的事是很少的,因為路不通,語言不通。現在這兩條在一定程度上被祝纓解決了。以前都是互相擄掠奴隸販賣,現在是人販子誘騙。
劉昆喃喃地道:「倒也是,是她能說出來的話。但願陳使君的信里沒有冒犯的話,不會惹她老人家生氣。」
祝青君道:「那沒事了。」摸出幾個銅錢來,讓婦人給孩子做雙新鞋。這孩子打不打的,隨便吧。
祝青君勒住了馬,跳到一個小孩子面前,不等他反應過來就將他捉住:「你沒有鞋子?你家人呢?」
祝青君高興地道:「當然可以,只要守法度就行。」
思路在城外被打斷——本州官員出來迎接了。蔣婉為首,男男女女也有二十來號人。
也有正經做工販貨掙到錢的,故而起初並未察覺有異。近來有一個從北邊逃出來的人告到了官府,被騙去販賣、受到虐待,已有同伴被轉賣他鄉,也有逃跑被打死的。祝青君又開始清查人口,核對出數例。人口還沒統計完,總數未知。她已寫了公文給祝纓,自己這裏也要與陳放交涉才好。
「一向如此呀。」祝青君說。
劉昆笑道:「這個容易!就是另幾種,要是討不到,我也能默寫出來,讓學生們傳抄就是。」
她振了振衣袖,出去了。
「先生,請。」
很快,祝青君收和-圖-書到了陳放的回信,親筆,先是道歉,說之前太忙,多有怠慢。接著解釋了原因——陳萌病重。陳萌上了七十歲,見天拆解冼、鄭,不是他不想壓冼,而是皇帝護冼。前有立了個傻太子,後來連這個傻太子也死了。又有國政煩勞,兵戈才息。撐到現在算陳萌身體好。
這是很常見的做法,祝纓當時帶著小吳等人,走的就是這個路子。更不要提鄭府的家僕,金良早就混上官身了。
街上的行人也是各種各樣,說著幾種混雜的語言、穿著不同的衣服。幾個小孩兒赤腳從街上跑過,大叫著:「喲~~~將軍回來啦!」
祝纓道:「他自己的意思呢?」
劉昆道:「我這丫頭,從小也伺候筆墨,也讀過幾本書、識得幾個字。我接下來做事,可帶著她不?我知道安南的規矩,凡要有職事,都要考較一番,尋常書吏的差使她也做得,您只管考她就行。」
正在商量,一個穿號衣的姑娘跑了過來:「博士,將軍有請。」
劉昆的出身也合適、學問也合適,寫的公文與陳放更能和平地溝通。
人剛走,祝纓的迴文也到了,上面寫得簡潔:先與陳放協調,他要不在意,就告訴他,他要不管,安南就自己派人北上抓犯人了。
也有看到劉昆的,好奇地看著她的衣著和面相,大聲叫著:「有好女子來啦!」
「節帥行事這般……乾脆?」劉昆有點擔心,在安南這些日子了,安南固然不錯,較中原實力為弱,她擔心說話太囂張會不會不好。還好,陳使君有眼色,她們不用向他放狠話了。
幾聲傳遞,斜地里衝出一個婦人,到了馬前揪過孩子:「你又闖禍啦?」
劉昆讓周婆子繼續收拾行裝,自己去見祝青君。祝青君見面便說:「你明天走不了啦,眼下有一樁急事——有北人誘拐我們治下的百姓販賣,過北關鐵橋就是陳使君處,我須先與他交涉。此事還請你幫忙。」
「蘇喆啊……」
州學里呆了一段時間,祝青君便要州學里的學生給她幹活了!丈量土地、清查戶口,還要歸檔,都得學問人干。劉昆到普安州,原就是為了干這些事的,此時她卻又改了主意,向祝青君主動要求去各縣的縣學里講一講課。
接著,她給陳萌又寫了一封信:當年令尊休致的正是時候,即使休致,有國家大事也會詢問他的意見。你不如抓大放小,瑣碎的事你已經管不動了,留著點兒力氣,把心思留在幾件大事上,譬如立儲。你也不算辜負天下。
劉昆將「周公孔子最是厲害」在嘴裏念了幾遍,嘆息道:「節帥看得明白。」
祝纓不說他兒子,卻說:「你也有女兒,別家女兒留你兒子,你就把女兒留住。都一樣的嘛。」
===============
「是。」祝重華眼珠子轉了轉,看到祝青雪拿急報來,猶豫了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下告辭出去。隱約只聽到一句「對岸」,就不再多關注了。
「什麼內外,養在家裡就是自家人。」
祝青君隱約覺得不對:「陳大郎一向熱情,現在這倒有點官樣文章在內。放到以前,你這主意,他早想到,與咱們協商了。我親自寫一封信問他,是不是有什麼事了。設局的事,也先著手。」
劉昆道:「已經不錯啦,並非來此享受的。只有一件事,須同您商議。」
刺史府也建得比較正規,前面辦公、後面住人,祝青君也邀劉昆一同居住:「我也沒什麼家人,你也孤身在此,不如咱們同住,我有事也好請教。」
好小子!
祝青君向眾人介紹了劉昆,又為劉昆介紹大家。劉昆看到普安州之蔣婉,更是放心,看來安南女官並非只有幕府那裡有特例。她扶著周婆子下了馬,向眾人一揖,眾人聽到「劉」就先有了一些好感。蔣婉消息比別人靈通一點,更是知道她的來歷,緊張得在身側抹掉掌心的汗之後才還了一禮。
「好,聽你的。」
婦人低頭一瞅,壓不住的怒吼:「你鞋呢?」
祝纓道:「這下好了?」
劉昆給指的路,丫環一聽,也覺可行,當下同意!萬沒想到,侍女也能走「仕途」。
祝纓給陳放的回信很簡單:讓你爹休致吧,別累死了。你呢,要是不行就回去,但是中樞不太穩,你們家兄弟子侄不要都放在京城。派幾個,伺候你爹回老家,又或者在京外哪處安全的地方休養。對了,人販子給捆了送過來,活的不好抓,腦袋到了也可以。
州學里學生是由下面選拔|出|來的,都不笨,更讓劉昆高興的是學生里有不少女孩子。她每天告誡自己要一視同仁,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多關注女孩子,也要多給女孩子功課。這樣倒有一個好處,手抄整理出了十幾份手稿,她都不客氣地笑納了!
劉昆在西州就住幕府,也不介意再住個刺史府,欣然同意。接著旁聽祝青君怎麼與下屬打交道,聽著便隱隱覺得有一股祝纓的味兒。不過祝纓看起來更柔和些,幾乎沒見她生氣,祝青君許是行伍關係,話略直接。
祝青君道:「回府再說吧。如今仗打完了,咱們且有得忙呢。博士這回來,也是姥要她歷練,以後大家有的是機會好好相處。」
最後讓學生把筆記講義整理一下,普安州這兒就算都了解了新的禮儀制度了。
劉昆現在還只是個博士,按職銜待遇不會太高,俸祿也不太多,不過劉家姑姪情況特殊,乾的活遠比這個職銜顯得重要,待遇會有特批。這一點在幕府時就有經驗了,因此周婆子將這一點也考慮到了。
周婆子又翻出一盒來:「只有這些了,要不要再買些?節帥總不能一直給咱們……」
劉昆聽了,不假思索地道:「這是重罪。」安南廢奴,但中原仍有良賤之別,買良為賤是入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