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皇子大團聚
劉盈也沒有幹什麼,只是捧著書籍,默默閱讀。
老流氓喜歡宴飲,喜歡高歌,喜歡熱熱鬧鬧,風風光光……偏偏太上皇這一駕崩,全都做不得了。
但是身為嫡系子孫,劉盈需要守孝三年,這段期間,不能宴飲娛樂,東宮的鼓樂都送去了上林苑。
過去有什麼政務,不管是地方的,還是朝廷的,或者是宮裡的……全都送到相府。
屋子裡的擺設,涉及到大紅大綠的,也都收了起來。
「太子妃?」蕭何萬分不解,一個小小的女娃,怎麼可能拿捏堂堂留侯啊?
只是當人們再度聚集在宣室殿的時候,突然發現,陛下鬢角儘是銀白的髮絲,怎麼都遮掩不住。
王陵嘆道:「話雖如此,但您身上的擔子也是極重的,國事千頭萬緒,比起齊地的政務,多了何止十倍,我現在也是殫精竭慮,只怕熬不了多久。」
至於劉長,他居然也推著一個小車,搖搖晃晃走過來,在車裡有個最小的孩子,還沒來得及取名字。
「阿父……阿父!」
既然成了家臣,必須要事無巨細,決于丞相一人。
說話之間,蕭何扯著張良,大笑離去。
到了相府之後,長史初步處理,再上報丞相,丞相分給諸曹,拿出了意見,再由丞相命令發出……
「王相,按
m.hetubook.com•com照我的意思,需要改革官制……尤其是丞相,政務太多,權柄太重,事無巨細,全都要決於一人,縱然有再好的精力,也是撐不住的。」
蕭何無奈一笑,「我年歲也不小了,這個身體能撐多久不好說……只是大漢的天,在陛下身上,在太子身上,不在我的身上,用不著太過在意。」
身體和精神,都大不如前。
整個長樂宮,莊嚴肅穆,清雅寡淡。
劉盈正打算去未央宮,突然有人來報,說是陛下去了太上皇的院子,正坐在樹下面發獃……劉盈也顧不得什麼,直接趕了過來。
王陵用力點頭,「蕭相,我也贊同,只是該怎麼改,卻是一頭霧水,沒有主意。」
只有緊要的事情,才會上呈丞相。
劉盈心情大好,有張良參与,官制的改革不會有太大問題。
蕭何低著頭思忖。
蕭何道:「太子也清楚,說來說去,還是官制的事情,如今雖然王相也進京了,但政務依舊繁雜,不是我們兩個老叟能承擔的。」
這樣一來,地方事務,還有朝廷的小事,就可以由他們直接負責。
「誰?」劉邦好奇道。
蕭何想了想,沉聲道:「我去見見太子,再商議商議……眼下這時候,他比陛下有主見。」
蕭hetubook•com.com何急忙點頭,笑道:「陛下能振奮起來最好……我回去就擬一份改官制的奏章,遞給陛下。」
難不成是指劉盈?
劉盈笑道:「那好辦,就把諸曹的品級提上來,提到兩千石!」
劉盈道:「阿父,您好好瞧瞧吧!」
劉盈湊過來,看了又看,笑道:「長勢喜人,阿父打算怎麼辦?」
劉盈轉身離去,不多時他回來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劉如意,他手裡牽著一個小傢伙,名叫劉恢,走路尚且不穩。
果不其然,老流氓坐在樹下,盯著眼前的苗圃出神。
劉邦盯著這幾個孩子,嘴角微微抽搐,竟不自然笑道:「都,都是乃公的?」
「留侯?」蕭何著實吃了一驚,他怎麼也沒有料到,張良竟然願意出山。
「丞相……我也是沒辦法,家門不幸,遇人不淑!」張良一聲哀嘆,滿臉無奈。
相府屬臣,都等於是在蕭何家裡辦公。
轉眼之間,一個月過去,太上皇已經安葬妥當,朝中政務也恢復了正常。
劉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以蕭何的老道,自然明白其中的關鍵。
劉盈的意思是什麼呢……改相府為政事堂,諸曹就從丞相家臣徹底變成了正式的朝臣。
現在就剩下一個事情,需要讓劉邦振作起來……貌似www.hetubook.com.com這事還有點難度。
蕭何看了看王陵,默默嘆息。
王陵當即答應,由他負責相府事宜,蕭何則是前往長樂宮。
這還不打緊兒,劉邦時常出神,獃獃看向一個方向,群臣的話也聽不到……而且這種情況,越來越多,看得很多人都憂心忡忡。
陛下確實老了。
「師父,弟子絕無冒犯之意……將相府改為政事堂后,各地奏章題本先送入政事堂,由諸曹接手,分門別類,進行初步處理,然後再由丞相裁決,或許就會好很多。」
雖說太上皇駕崩,朝臣守孝一個月。
劉邦道:「我……盈,你說我乾脆就退位算了,就在這個院子里,種種菜,侍弄花草,說不定太上皇他的魂還沒走遠,也能看到我在這兒忙忙碌碌。」
劉盈沉吟道:「師父,我也想過了,您看這樣行不,我打算改相府為政事堂……需要麻煩您老人家,從相府搬出來,住在私宅,然後定時前往相府坐鎮。」
「太子!」
蕭何怔住,「太子,這樣一來,改動可是不小……需要陛下聖斷才行!」
原來相府既是蕭何的私宅,也是朝廷辦事機構。
這種公私不分的情況,很容易讓相府屬官,變成蕭何的家臣。
張良無奈道:「我豈敢哄騙丞相!枉費我挖空心思修道,卻不知https://www.hetubook.com.com道法自在天地之間……太子妃少年睿智,才情過人,我是五體投地。所以只有聽從太子妃號令,出來做事了。」
「當真能飛升?」蕭何吃驚不小。
蕭何皺著眉頭,家門不幸他倒是清楚,主要指的是張不疑,他也從蕭祿和蕭延的嘴裏聽到了。
蕭何眉頭一皺,似有所悟。
他本來身體就不好,現在還要肩負這麼多政務,工作量直接翻倍。
儘管朝臣們不願意接受,也不得不承認,或許要不了多久,大漢朝就要換一位天子了。
「幫手?」蕭何遲疑之間,張良從外面走了進來。
張良輕嘆一聲,「太子妃將紙張糊在竹篾上面,做成燈籠形狀,然後在下面點燃一塊松脂……這一盞紙燈就可以飄飄搖搖,直上九天!」
劉盈笑了,「師父別忙……這是涉及到我大漢根本的,我給你找個幫手。」
「您忙裡偷閒過來,只怕有什麼大事吧?」
劉盈連忙請蕭何坐下,然後給他奉上一杯茶。
「師父!」
劉盈點頭,「這麼大的事情,確實要阿父負責才行,只是他這些日子太過消沉……我會想辦法的。」
「非也……是太子妃!」
哪怕增加了一個副相,也不過是增加一個屬吏而已,不解決真正的問題。
「蕭相,您可要保重身體,不能再有閃失,不然大漢和圖書的天就塌了!」副相王陵關切道。
說白了,就是拆分相府權柄,把丞相的相府,變成若干個朝廷正式的官署衙門。
蕭何怔了好半晌,才無奈苦笑,「我一直以為留侯之才,冠絕天下。如今才知道人外有人……看來你留侯沒法逍遙自在,還是老老實實,跟我埋首案牘吧!」
遇人不淑?
劉盈長嘆一聲,「阿父果然孝順,孩兒五體投地……按您這麼說,孩兒也不好反對。但是我想請阿父見幾個人。」
劉盈沉聲不語,過了片刻,他才問道:「師父,有什麼不方便?」
蕭何一笑,「沒有,我只是在想,如果這麼安排,諸曹只有區區六百石,面對各地郡縣,還有朝堂九卿,怕是要吃虧,政務上也會有不順暢的地方。」
劉邦年過花甲,又多年征戰,身上有暗疾,太上皇這一死,可謂是重重一擊。
他們都是同一輩的人,誰也不比誰強多少。
劉盈提高了聲音,劉邦怔了片刻,才勉強扭頭,「盈來了……這些都是高粱侯帶回了的種子,太上皇討了一些,種在了這裏。」
劉邦狀態差了,最艱難的人就是蕭何。
隨後是劉恆,他的懷裡抱著一個更小的,叫劉友。
到底該怎麼讓劉邦走出傷心呢?
基本上丞相一人全權負責進出,不累才怪。
一雙眼睛,熬得通紅流淚,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