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支棱起來的劉邦
劉盈笑道:「先生果然博學,這六官之制,天官治國,地官安邦。春官執掌禮法教化,夏官負責征戰,平定四方。秋官執掌刑罰,處置違法之徒。冬官負責營建宮殿,城池河工……周人為何以天地春夏秋冬區分六官?」
劉邦忍不住責問。
劉盈眨眨眼,「難道不是您剛賭錢回來,贏了不少嗎?」
叔孫通偷眼看了看劉邦,發現天子臉上含笑,立刻明白過來,陛下也是這個意思!
劉盈笑道:「這就是了,在周朝,做事是要分季節的。可是到了春秋戰國,禮壞樂崩,時刻都要征戰,有時候一場大戰,曠日持久,已經不是以月來計。為了總攬事權,必須設置丞相,又為了總攬兵權,才設了太尉。叔孫先生,你以為我說的可對?」
我怎麼聽說您還去拜訪信陵君門客張耳啊?
劉如意牽著老五劉恢上前,拜見劉邦。
叔孫通剎那之間,感覺自己彷彿被放在火爐上的肉塊,身前背後,無數刀槍,要把自己穿透變成篩子。
劉邦終於點了點頭,然後道:「友和建都小,抱他們回去,別凍著了。」
蕭何跟張良站在最前面,他們手裡捧著官制改革的方略。
「還有……種田!」
劉邦拍了拍屁股,在太上皇的院子里轉了一圈,而後長嘆離去。
劉恆欣然點頭。
劉盈笑道:「是啊,所以才讓如意當了楚王,等過幾年,他長大了,就能造福楚地百姓樂。」
劉恆怔了下,「阿www.hetubook.com.com父,我聽皇后嫡母說,您小時候不識字的,吏考也很勉強,您讀過書?」
劉盈笑道:「阿父,若是他能將博物之學研究明白,千年之後,您的名聲都未必比得上他!」
劉盈道:「大兄急著去齊地,他的使命不輕……不只是他,如意他們也都是一樣。您老人家打下了江山,日後傳到我的手裡,還要他們扶持。」
畢竟任何權柄上的改變,都會牽連無數。
劉盈沒有反駁,劉邦高興了,「恆,你要多用心,超過盈,當個咱們家的學宗。」
蕭何主動站出來,「陛下,臣老邁昏聵,無論心力還是體力,難以支撐繁重政務……更何況百官盡數為陛下臣子,如今諸曹官吏,卻在相府,如同臣之家臣,很不妥當,臣斗膽諫言,請陛下改丞相府為政事堂,諸曹直接承接政務,不必盡數決于臣一人。」
相反,眾人都是一陣長久的沉默。
劉邦拉過劉如意瞧了又瞧,隨後伸手把劉恢抱起來,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又從劉恆手裡接過老六劉友。
劉恆鼓足勇氣道:「阿父,我想養動物,什麼都養……雞鴨鵝狗,豬牛羊馬,虎豹熊象,有什麼養什麼!」
「什麼?乃公都比不上?」劉邦大詫,「這麼說,你這個豎子也比不上恆了?」
說話之間,他伸手把劉友放在小車裡,又抱起劉建,看了老半天,頗為滿意。
「養動物……」
朝堂
和*圖*書
的那些傢伙,還要自己擺弄才行。該怎麼辦?
叔孫通怔了下,道:「天官輔佐天子,地官治理百姓……春季祭祀先祖,夏季興兵,秋季掌刑罰,冬季閑暇,可以發動百姓,營建宮殿。」
他立刻附和道:「太子之說,當真是高妙,存周禮之精粹,用秦制之利落……妙極,妙極!」
劉盈點頭,「應該,應該,您說什麼都應該!」
「第一……」
劉邦扭頭看向劉盈,「太子,你怎麼說?」
叔孫通忙搖頭,「臣,臣沒有……臣想起太子的話,秦能統一天下,必是做對了什麼,或許官制也有可取之處……總之,還請陛下聖裁!」
劉盈白了老流氓一眼,「阿父,就算你想不認,史官也不答應啊!」
劉邦繃著臉道:「也就是說,除了京城禁軍,都是太尉做主?」
「那不就是會讀書嗎!不用謙虛!阿父小時候也和你一樣,很會讀書的!」
劉恆客氣道:「是阿母謬讚。」
「那還不錯,算他知趣……當然了,你的凌煙閣也有功勞。」劉邦道:「相府這邊動了,太尉府那邊,你打算怎麼辦?」
劉盈搖頭,「周制固然可以參考,但我們想夏天出兵,可匈奴還要秋冬入寇……可見純用周制是不行的,我朝當兼容周秦,取長補短!」
劉盈笑著答應。
劉邦逗弄兩下劉友,就問劉恆,「聽你阿母說,你很會讀書?」
劉盈眉頭微微挑動,用力頷首,「孩兒謹hetubook.com.com記於心!」
叔孫通瞪大眼睛,立刻道:「太子可是建議恢復周禮?」
「你精通禮法,也應該知曉官制大事,有什麼諫言?」
劉邦想了想,才說道:「你這話也有道理……但是你要記著,別讓韓信統兵太久,他這個人啊……把握不住!」
劉盈笑道:「阿父,叔孫先生提到了周之六官,又說了秦之三公……我想請問,這六官為何?」
劉邦詫異看著兒子,「你說什麼呢?」
「這麼想到,乃公這個年紀,還能有這麼多個兒子繞膝承歡……要是你們大哥肥在這裏就好了。」
更何況這種公然改變相權的舉動,不亞於一場劇烈的地震,劉邦掃了一眼,還是把目光放在了叔孫通身上。
劉盈剛說完,令人詫異的是,韓信竟然向前一步,「陛下,臣以為太子之言頗為有理。我大漢比起周朝遼闊許多,又沒有那麼多諸侯,朝中政務多了不知凡幾。三公之制,可以決斷如流,六官分理國事,又能條理分明,不至於昏亂,實在是兩難兼顧的妙法!」
劉邦想了想,「就叫劉建吧!」
劉邦不屑冷笑,「你別當我真的不知道,天下這點事,都裝在乃公心裏。蕭何可是同意改革官制了?」
「沒有!」劉邦哼道:「乃公都不知道當初怎麼就給你起名字叫盈了?」
蕭何說完,沒有人附和。
劉恆還是一臉迷惑,您老人家年輕時候還沒統一吧?
到底要怎麼說?
劉盈道:「我以為和圖書大漢必須有一支強兵在手,才能維護統一,震懾蠻夷!」
張良和蕭何也都站出來,「太尉所言有理,臣等附議!」
哪怕最大的劉盈,也不過是個半大孩子罷了。
劉邦翻了翻眼皮,屬實無話可說。
劉邦滿心感慨,「盈啊,你們都還小,乃公要打起精神才是。」
劉邦居然沒有立刻批評,而是看向劉盈,「這豎子的志向如何?」
劉邦沉吟少許,笑道:「那就這麼辦吧!蕭相依舊為三公之首,太尉和留侯佐之……至於六官,現在就商定人選。」
他不光是大漢的天子,還是這幾個孩子的阿父。
劉邦哼了一聲,「你這個豎子,太上皇走了,朕追思太上皇,難道不應該嗎?」
小傢伙奶呼呼的,很是可愛。
劉邦老臉一黑,梗著脖子道:「讀過,怎麼沒讀過!都是秦朝世道黑暗,貪官污吏橫行,阿父才沒有讀完的。」
「在蒙學考試如何?」
劉邦聽到這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自己這幾個孩子,自然是要和和睦睦才好。
劉盈伸手搭在劉恆肩頭,「沒事的,大胆說出來!」
劉盈長出一口氣,「您總算想起正事了。」
劉盈點頭。
「建?有什麼寓意?」劉盈好奇道。
「對!太子說得極對!」
「盈,如意頗類乃公啊!」
「誰跟你說的?」
「是阿母說的……她說多虧了這個名字,我才能一直贏的。」
劉盈笑道:「難得先生如此贊同……我的意思,我朝設三公和*圖*書輔國,六官治事,自上而下,條理分明,再無壅滯。」
劉盈繼續道:「這就是了,秦國一統天下之後,並沒有及時更改官制,以至於國家大亂……我大漢萬不可重蹈覆轍。」
「哼!滑頭!」
「他還沒名字?」
劉邦輕哼了一聲,「你這麼想也挺好的。」
劉盈微微一怔,隨後道:「阿父,我打算將邊軍,郡國兵,武學,武將考評升遷,悉數交給太尉統領。」
老流氓看著劉如意,說不出來喜歡,這小子就跟縮小版的劉邦一個德行!
劉邦很明顯編不下去,就繃著臉道:「你有什麼志向?」
「什麼?」
劉邦皺眉頭道:「你這意思,說的是秦制不好?」
叔孫通忙道:「天官冢宰,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地官司徒,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撫邦國。春官宗伯,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夏官司馬,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秋官司寇,帥其屬而掌邦禁。冬官司空,帥其屬而掌邦造。」
劉邦懷抱著兩個兒子,又看了看小車裡的。
劉盈點頭,「沒名字就沒法入宗室名冊,還不算咱們家人。」
「都過來吧,讓乃公瞧瞧。」
「啟奏陛下,臣,臣思前想後,覺得周設六官,最是縝密……然秦變周法,以丞相取代三公,總攬天下政務,又設太尉負責軍務,御史大夫,監察百僚,執掌風憲……雖有三公之名,卻又失去了三公之實。」
又過了兩天,宣室殿,群臣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