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雇傭貓
大明嫡長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百二十九章 火槍二代

第八百二十九章 火槍二代

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早期的火繩槍就是這麼來的。
然後用個鐵鉤固定住,把這個鐵鉤固定到放火藥的葯室旁邊,每次要發射了,就按一下鐵鉤,把燃燒著的火繩按進葯室點燃火藥。
一、火繩需要燃燒,所以下雨天用不了。其實大風天也用不了,因為火槍里的火藥會被吹走。
一個官銀走私案也仍然沒有講清楚,為了宗室改革,朱厚照暫時引而不發,不過心中並未真的要把這件事輕輕放下。
朱厚照今天帶孩子們體驗的倒不是射箭了,而是打槍,火槍。
但這種槍也有缺點。
雖然沒有什麼烈火、獠牙有氣勢,但朱厚照堅持用發明人的名字命名,就是要讓他名垂千古。
正德二十年該上交魚鱗圖冊,下面還不知道又要搗鼓出多少荒唐事。
更不會因為孩子的出身而故意輕賤,比如他的四兒子載基,剛剛十二歲,他的生母是順妃如其其格,也就是蒙古人。
現在這幾個孩兒都大了,可以帶出來陪他一起騎馬射箭,一起跑步運動,甚至是遊船賞湖。
當年永樂皇帝組建神機營,其實就是一支火器部隊,又叫永樂手銃,不過那會兒需要點火發射。
二、射擊過程雖然經過優化,不用一直點火,但速率依然不快,每分鐘最多也就是三四發。不過這畢竟有辦法解決,就是讓士兵多排站列,第一排射完,第二排跟上,依此類推,最多的可以放九排。
因為他這個皇帝重視火器的發展,所以不管是火炮還是火槍,這些年來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這些船隻與士兵到了石塘港以後,全部歸屬呂宋總督朱鳳節制,他負有護衛在呂百姓性命的職責,要是m.hetubook•com.com有一個傷亡,但他卻沒有給皇帝交代,朱厚照要把他的皮給扒了。
說白了就和抽煙似的,搞完一個,你得點火再來一個。這樣的填彈、發射,在打仗的時候是很麻煩的。
朱厚照聽聞他的生母賢貴妃偷偷哭過,不過倒沒和他煩。
現在軍器局正在研發另外一種手銃,便是用打火石打出的火花引燃火藥,這樣就可以不需要火繩,規避什麼下雨天不能這種缺點。
而此次朝廷給出的口號更加振奮人心:保護在呂宋的大明百姓!
不過人類從來都是聰明的,朱厚照早就在視察軍器局的時候提點過他們。
此次呂宋國出現民亂,大明命令兵部侍郎張經、海軍提督加兵部侍郎銜鄭布共同率領大明海軍東海艦隊大小船隻45艘,士兵一萬二千餘人出征。
儘管如此,這種射擊距離可以達到一百米的火槍,仍然是火器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且直接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與此同時,四川也有情況,而朝中呢,立儲風波隨時可能上演,甚至一些黨爭的苗頭也興起了。
「你去?你去幹嘛?」
不過官銀走私的事他還是不合適,朱厚照便下令讓他赴山西、陝西、河南,督辦魚鱗圖冊上交一事。
正德二十年五月十二日,載垚抵達設在寧波府的軍港。
就算是其他公主和還小一些的孩子,也都更喜歡他。
既然點火不方便,
這就是皇帝治下的天下,這就是他們的子民,載垚覺得他大概也不會忘記這一幕。
可現在他就是一個小娃娃,自然是不想那麼多。
剛做皇帝那會兒,朱厚照還總是想著多花點心思,hetubook•com•com哪怕近期辛苦一些,也還是要把事情了結了才好。
而在人聲鼎沸之中,載垚也能感受到一種榮譽感,一種身為大明人、漢人的榮譽。
而為了培養大明的繼承人對於火器的重視,他也在宮裡興建了一處專供射擊的靶場,男孩子千百年來都不會變的,血液里就是喜歡這個東西。
但二十年過去,他現在是明白了,根本就沒有近期辛苦辛苦這麼一說,要辛苦那就一直辛苦。
文人士子有些學識,有民族情結那自不必說,商人小販知道自己做生意也是仰賴著這支威武海軍,那更加奔走相告、呼喊叫好。
嚴嵩說那裡有三萬人,那在中土就是三萬個家庭,所以百姓又怎能不激動、支持?
朱厚照被他逗到了,「就你?人還沒馬背高,你去了你三哥還得顧著你。」
「爹知道,你這麼想去,是想把在軍學院的東西真正用到戰場上去。不過你要明白,到了軍中以後,不要擺皇子的架子。打仗畢竟不是普通的差事,你所面對的是會殺人的敵人,所以你要學得真正的本事,就不能開玩笑。到了戰場上,大明天子的聖旨人家不聽的,所以胡來的話,那個代價可能是許多條人命。」
「我去保護三哥!」
老實說,陸地上的士兵偶爾還會有些『不檢點』的行為,但大明海軍自成立以來就是護衛商船、保護平民,因而在沿海百姓中聲望極高,
中國人就是這樣,關起門來相互打得頭破血流,但是一出國門,那處處都是親人。
載壡的聰明就在這裏,他會看著自己的三哥,見他怎麼操作的,然後有模有樣的學上一番。
就是擔負皇子教育的那些https://www•hetubook•com.com個先生們老是哇哇叫,說皇帝太過分,不注重孩子教育,幾乎是每個月都要臨時召見皇子,說是有事,其實就帶他們玩!
最後,為了規範火器的發展,朱厚照不僅抬高軍器局的行政地位,而且加大了人才培育,並對生產的產品進行有序的規劃,比如他現在拿的已經是火繩槍2.0版本了。
而且朱厚照雖然不是專家,但部隊要根據武器的發展進行調整還是明白的。
朱厚照是厚起臉皮聽聽,然後一切照舊,教育么,又不是天天關在屋子裡讀死書。
「好!」
砰!
為什麼不把原來需要用手點著的火捻提前點著?
「你再多吃點,長得壯些,到時替朕去蒙古草原,收服諸部落。」
實際上從小和他玩了很多。
但這種能燒很久的火繩不太好找,那朱厚照就記不住了,反正各種試吧,一會兒泡泡這個,一會兒塗塗那個,
第三個,其實是火藥的問題,朱厚照不是化學出身,搞不懂為什麼現在射一槍會冒煙……如果這是一場戰役,那就是漫天全是煙,相當於自己遮蔽了自己的視線。
於是乎一個大人,三個孩子就這麼站一排,啪啪啪得開始射擊。
實際上是燧發槍的原形,不過說是簡單的,其中的機械結構可不簡單。
十五歲的載垚騎著馬上,扮作一普通將領的模樣隨著張經等一眾主將走過寧波城的街頭,他親眼見到沿街百姓群情激動、伏跪膜拜,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全城的百姓涌動,內心深受震動。
不要說十二歲的載基了,就是十歲的載壡都對這些槍支、射擊分外感興趣。
事情落定,載垚大喜,「謝謝爹成全!」
載垚的確繼承了和-圖-書他母親的『賢』,平時待人都很遵守禮節,而且相比于載垨的粗線條、載壦的悶葫蘆,他也和自己的四弟、五弟感情更好。
載基一下子撅起嘴巴,分明是不服氣的模樣。
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最近被這麼多事情煩得腦袋都疼,哪怕一個個都暫時沒結果,那他也得休息好了,不能事也沒辦好,人也給這幫兔崽子給鬧得倒下了。
三個皇子同時出京,京里的大小官員也開始琢磨起來,不知最終到底誰會辦得更漂亮些。
正德二十年四月二十六日,奉皇帝令,皇三子載垚南下,隨同海軍遠渡呂宋國,護衛石塘港;皇次子載壦一人數十馬,沿路向西南出發,前往四川。
載垚就更不必提了,他在海軍學院學習,射擊是基本功夫,他的姿勢甚至比朱厚照還要標準。
就是窮舉法。
這些地方人口眾多、耕地也不少,人地矛盾相對突出,其他地方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出點事老百姓也能活,這裏則不行。
而它也有一個全新的名字,叫魯密二代。
要都聰明幹嘛?龍椅可只有一張。
再有一個,他們的三哥,載垚要出征呂宋了。
但朱厚照並不因此就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和照顧。
而且他也沒有古人那種什麼『類我』就更加喜歡的情節,像不像他都是他的孩子,而且人本就是有聰明和愚笨的區別,不是因為蠢就刻意的疏遠他。
說起來其實和他玩得更多,因為載基確實沒有多少繼承皇位的可能性,除非他真的有李二那般吊炸天的才能,從蒙古高原開始直接打穿中亞,躍馬東歐平原,那朱厚照是要考慮考慮。
「有進步,有進步。」朱厚照過來揉揉他的腦袋,然後面向個頭更高和*圖*書一些的載垚,說:「這次,我已經將你加入兵部呈報的出征名單了。」
國事總是沒有處理結束的那一天,就算是天平盛世,上上下下的人也要折騰出不少事情來,新疆的叛亂剛剛平定,呂宋又出了事情。
現在,一個純粹的冷兵器部隊要想在正面戰場打敗大明,先得上來用人命填一波子彈和大炮,然後再談別的。
兩個都派了差事,剩下的載垨也不能叫他這麼閑著。
「爹,你瞧!」載壡的聲音帶著幾縷奶色。
尤其像現在這樣的春天,天氣又好,陽光明媚的,那肯定是要活動活動。
載垚立正,行了個軍禮,「請爹放心,我斷不會給您丟臉!」
什麼海上盜匪、遇到別國船隻為難,甚至碰到風浪有危險的,只要能救,大明海軍是必定救的。
最後也試驗出了一種,就是在鹽類溶液中浸泡,這樣每小時能燒大約80毫米,支撐兩三個小時的一場戰鬥還是沒問題的。
兵部那邊已經確定了日期,為了趕上海軍出港的日子,載垚再有兩天就得啟程南下。
「爹!」載基放下火槍,跑了兩步過來道:「我也想跟著三哥一起去!」
朱厚照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朕其實更喜歡當個將軍,馬踏連營,蕩氣迴腸,這總好過天天在這裏批這些不會講話的奏疏。可惜你爺爺沒給我生那麼多的兄弟,沒辦法,只能把這個皇帝當起來。」
其實外人不曉得的是,朱厚照在管理嬪妃和子嗣方面還是蠻有心得的,畢竟是後世來客,在對待孩子方面有一個點要注意,那就是不能夠偏心,至少不能夠太明顯的偏心。
比如說一支部隊放多少比例的火槍兵,又怎麼使用,這些東西的研究一直也沒有停下來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