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幽冥稱尊
第一百章 閻君看我偃月刀鋒利否
「庫房呢?」
陸之道連忙道:「王上且慢!還有一事容下官稟告!」
突然聽到殿外有聲音傳來:「關元帥!大帝有旨意!」
「王判官出使枉死城,可有消息傳來了?」閻王爺醉眼朦朧,漫不經心地開口詢問。
卻說考弊司中,張牧之寫完告狀的奏表后,又盯著那虎頭師爺安排眾陰差押送生魂回陽間。
同樣打著清剿賊寇的旗號,看其他君王以什麼理由出兵阻攔?到時候直接以大軍將枉死城圍住,還怕小道士不束手就擒?
閻王爺猛地站起來,身形瞬間消失,再出現時已經到了那差官面前,伸手抓住差官胸前衣襟:「且說明白了,什麼叫衙門空了?」
「我仔細問過那些黃巾力士,探明白了那玉羅剎的底細,原來是目蓮尊者保舉她拜城主大人為師的,公主您想,目蓮尊者那等法力無邊的人物,豈會送個禍害過來?」
且說紅袍佐官出了天齊仁聖大帝行宮,駕著陰風沿著登山古道一路下行,僅幾個呼吸便到了古道起始處的關聖廟裡。
「到那小天師要動手時,關元帥可從旁助其行事,這樣也好體現元帥愛護晚輩之心。」
閻羅城王府中,閻王爺正手持金樽飲酒,察查司大判陸之道前來求見。
張牧之點頭,隨後又問那虎頭師爺:「那陰陽通道你等可能關閉?」
陸之道連忙轉身跑回王府,閻王爺剛要再開口說話,卻見赤兔馬上關元帥張開眼睛,伸手一抬,把青龍偃月刀架在閻王爺脖子上:「閻君眼力非凡,看關某這偃月刀鋒利否?」
張牧之帶著玉羅剎走出考弊司,來到陰陽通道處查看,見陰陽兩界果然不再相通,於是滿意點頭:「甚好!你等戴罪立功,可免死了!」
陸之道搖了搖頭,又開口道:「僅目前這十八萬大軍,已經足以鎮壓陰司了,王上不可同時得罪秦廣王、泰山王、轉輪王,因此下官建議還是不出兵的好。」
地府陰司十位君王,無論哪一個麾下都有近百萬鬼軍,按理說這十八萬大軍並不足以逼退閻羅王。
張牧之從書案上抓起一個黑木小印,隨手扔了過去:「且去關了!陰陽兩隔才是正途,私開通道像什麼話!」
錦瑟公主點了點頭:「他自己去考弊司,我確實有些不放心!那玉羅剎叫他師父,我原以為是個忠心的,結果聽劉將軍他們講,原來是個剛收服沒多久的地獄羅剎……」
閻王爺回頭冷笑:「陸判勿憂,第一殿、第七殿、第十殿都出兵相助枉死城討賊,難道我第五殿不能討賊?」
諸多跟隨的陰差都面露歡喜,又聽張牧之詢問:「貧道這便要回和-圖-書枉死城,你等有何打算?」
紅袍佐官低聲道:「此次文丞相讓那位小天師下地府行走,固然是要借天師府的身份行事,細想一下也是對後輩的栽培。」
「轉輪王有何動作?」
陸之道點頭:「第一殿秦廣王也出聲讚歎,說枉死城主出兵討賊是正義之舉,願意發兵五萬協助枉死城肅清陰司亂象。」
玉羅剎低頭抱拳:「都是師父調度有方,弟子不敢居功。」
春燕連忙放下手中的紙筆,過來輕聲安慰:「公主勿要憂心,城主雖然修為不高,但出身天師府,修鍊五雷正法,什麼陰魂鬼物能抵擋雷霆之威呢?」
於是錦瑟公主就鋪開紙張,持筆給轉輪王寫信。
虎頭師爺連忙從地上爬起來,躬著身子道:「小的給城主引路!」說著便領著張牧之又回到考弊司里,轉入廳堂後面一處小院中,指著院子里一個石桌道:「鬼王倉庫就在這下面!」
陸之道躬身站著不再開口,閻王爺喘息兩口,勉強止住怒火:「好好!你接著說!」
閻王爺乘坐大輦,帶著陰差儀仗剛欲往軍營而去,突見門前廣場上金光一閃,一員大將帶著騎兵出現在面前。
「王上不若到在集會之時出手,將之一舉拿下,或者就地格殺!」
「寡人要把它打入地獄中,永世不得超生!」
這下春燕也說不好了,畢竟這閻王爺的心思,她一個小丫鬟哪裡猜得准?於是嘗試著建言道:「公主不若寫信給王爺?可是城主似乎不想讓其他地府君王插手枉死城的事務……」
「小的知曉虛肚鬼王倉庫所在,那裡香火無數……金銀堆積如山!小的可帶著城主去取!」
這樣算起來每一位地府君王手中也就二十來萬可調用的鬼軍,第五殿閻羅王地位高些,手中可調用之兵滿打滿算也就三十萬。
玉羅剎剛欲進洞,張牧之伸手拉住:「無需進去,在這裏等著便好!」說完后一伸手,掌心飛出一朵拇指大小的青蓮,懸在洞口上方變成磨盤大小,發出蒙蒙青光照進洞中。
張牧之回到考弊司,對玉羅剎交代:「把這虎頭師爺關進監牢,同那陸判一起吃牢飯!這些陰差給孫將軍送去,編入新兵營,日後隨軍出城繳賊!」
虎頭師爺跪在地上,身體抖如篩糠,知曉一個回答不好就要沒命,心中念頭急轉:「城主饒命!饒命!我願意揭發虛肚鬼王!對,我願意作證!」
「也被人拿走了,連片紙張都沒留下。」
紅袍佐官連忙擺手:「這隻是下官私自揣摩上意,豈當得起元帥一個謝字!」
一直等了兩三日,玉羅剎領著虎頭https://m•hetubook.com.com師爺前來稟告:「師父,已經將那些自陽世抓來的生魂都送走了,不曾遺漏一個!」
陰間枉死城中,一襲紅袍判官打扮的錦瑟公主正怔怔出神,也無心辦公,把大小事務都交給手下小判官料理。
如今他們在枉死城中已經待了幾日,早就摸清楚了張牧之的底細,知曉這小道士雖然賣相極好,但是並未如所想的那樣是「成仙」的人物。
「我並非不信你,只是沒必要鑽洞而已!」張牧之又開口向玉羅剎解釋了一句。
「這定然是那小道士在搞鬼!出兵!攻下枉死城,活捉了那小道士!」
閻王爺面上怒意勃發,一把將手中差官攥成了團陰氣,接著周身氣機高漲,整個大殿里都颳起一陣大風:
關元帥帶著隨從起身到殿外接了法旨,又吩咐關平:「去給傳旨官準備茶水!」
關元帥拱了拱手:「多謝傳旨官提點,當年虛靖先生與某家有恩,此次正好藉機報答一二!」
張牧之點頭:「如此也好!之前你等雖然做了惡事,但都是奉命行事,卻還有將功折罪的機會!只是日後在枉死城可要奉公守法,不能再做惡!」
眾陰差抬頭一看,見來者身高九尺,著綠袍金甲,面如重棗,丹鳳眼,卧蟬眉,美髯飄飛,正是崇寧真君關雲長,乘騎赤兔馬,手持青龍偃月刀。
「還有!?」閻王爺大怒:「那小道士有多大的面子,能讓兩位地府君王為他出頭,這還沒完?」
元帥後面關平、周倉二將臉面一黑一白,身後五百騎兵各持長刀,軍容齊整,威勢不凡。
包括虎頭師爺在內的諸陰差連忙跪地哀求:「我等留在此地,定然會被閻王爺抓去打入地獄之中,願意歸入城主麾下效力!」
於是關平牽馬,周倉捧了青龍偃月刀,又調了五百騎兵隨行。
玉羅剎忍不住輕笑:「弟子並未多想!」
閻王爺顧不得去軍營,連忙從大輦上下來,揮手打發眾隨行陰差回王府,然後在臉上堆起笑容,領著陸之道上前拜見:「小王見過關元帥!元帥今年來的倒早,怎不見溫元帥前來?」
閻王爺靜坐不語,片刻后又問:「還有其他地府君王出兵否?」
但是地府君王手中大都掌管著幾層地獄,地獄中除了有無數正受刑的陰魂厲鬼之外,還有諸多永久沉淪的魔物,如各種各樣的夜叉、羅剎、惡鬼之流。
紅袍佐官拱了拱手,小聲笑道:「我泰山府早已不掌陰司,大帝也不能多說,此事關元帥可自行定奪,不過下官倒有點建言,元帥可試聽之。」
虎頭師爺連忙雙手捧著小印告退,和圖書過了一炷香時間又回來交差:「回報城主,那通道已經關了,自此陰魂不能進入陽世,陽間之人也不能再來陰司。」
「賬冊呢!」
關元帥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大聲傳令:「備馬!調兵!隨我往閻王殿走一遭!」
虎頭師爺連忙恭謹地回答:「下官倒是知曉如何施法,只是需要虛肚鬼王的印信!」
陸之道這才想起,自家這位上司生前也是算無遺策的人物,協助明太祖掃蕩天下,曾被太祖贊曰:「朕之蕭何!」
「第七殿泰山王董和亦派兵三萬協助枉死城主繳賊……」陸之道輕聲開口。
錦瑟公主是心有七竅之人,雙眼一轉便想到對策:「聽聞劉將軍他們正在出兵攻打各處作亂的草頭鬼王,我可寫信叫父王陳兵于忘川河對岸,對外宣傳是配合枉死城剿賊……」
他們也知曉枉死城被王判官順利接管的希望不大,只是在等一個結果,無論是那些使官被殺了,還是被趕出來,都有理由出兵。
錦瑟公主頓時羞紅了臉:「小聲點!你個死丫頭!」接著抬頭觀看大殿里其他官員。
閻王爺撫須點頭:「此言大善!寡人在上界也有靠山,料想能應付張天師他們一家……,也罷,就讓小道士多活幾日!」
「難道就任這潑道士囂張下去?」閻王爺有些不甘心。
「這些金銀財貨按道理該還給苦主,但這事兒辦起來要比送生魂還陽難多了,我也不好在這裏耗太久,不如帶回去交給錦瑟公主處理。」
張牧之笑道:「這勉強算是功勞,但還不足以令你免死。」
因此這些地府君王都將大部分兵力駐守在地獄外圍,防止內中妖魔衝出為禍。
「公主是在擔心駙馬……不是,是在擔心城主大人嗎?」扮作書吏的春燕小聲詢問。
確實如陸之道所說,十八萬大軍已經足以影響陰司大局了,閻羅王就算再惱怒,也不敢出兵同十八萬大軍硬拼。
陸之道聽出自家主上有不悅之意,於是聲音小了些:「下官並非要勸阻王上,只是正要稟明那轉輪王的動作。」
錦瑟公主面色緩和了些:「就算他能拿下考弊司,那閻王就真能因此不來攻打枉死城?」
張牧之哈哈大笑:「你這虎精生前定然是個聰明的!罷了!就讓你再活些時日!且帶我去看虛肚鬼王的庫房吧!」
殿中包括王生在內的大小判官都是原來給孤園的文吏、僕從,此刻一個個的都低頭忙著處理公務,好像什麼都沒聽見。
閻王爺停下腳步:「怎麼?你又要勸寡人?」
其他陰差聽了這話都大驚失色:「這傢伙瘋了!」於是都悄悄離虎頭師爺遠了一些m.hetubook.com.com。
陸判躬身道:「尊法旨!」隨後跟著閻王爺出了王府。
勉強算來,其真實修為未必強的過錦瑟公主,只不過其所修五雷正法威力強大,又有許多法寶護身罷了。
諸多陰差這才知曉厲害,一起跪地哭求起來,張牧之搖了搖頭,只當沒聽見,大步走入果報司衙門去見錦瑟公主。
「下官聽聞關元帥同天師府有香火情誼,此次地府之行可不必著急處置那姓李的閻王,只拖住他不讓其發兵害了小天師即可。」
閻王爺又回到椅子上坐下來,忍不住拍桌子:「那些什麼鬼王亂軍之流,就像野草一樣隨滅隨生,無數年月也沒見哪個成了氣候,值得轉輪王親自出兵剿滅?」
「忘川河距離枉死城那麼近,這轉輪王明顯是衝著寡人來的!」
陸之道大驚,忍不住叫喊:「我王三思啊!」
紅袍佐官忍不住長吁一聲:「關元帥威勢愈發厲害了!不愧為享譽三界的降魔之神!」隨即便出了關聖廟往大帝處復命。
閻王爺面色陰沉:「他們兩個這就是十五萬大軍,真是好大的手筆!這是非要護著那龍虎山的小道士了!?」
關元帥接過奏摺仔細看過之後,皺起一雙卧蟬眉,丹鳳眼中精光閃爍:「某家已知曉大帝之意,這便往地府走一遭,只是不知大帝讓某家何時動手?」
陸之道想了下,建言道:「據說這小道士是替文丞相來參加閻君集會的,而且下官已經打聽清楚了,那道士雖練了雷法,修為卻不怎麼高明。」
「有陰差來報,轉輪王目前在忘川河畔陳兵十萬,說是要同枉死城一起清剿那些為禍陰間的亂軍!」
他雖然是天齊仁聖大帝近臣,但身份比溫、關這種威震三界的神明差得遠了,因此言辭十分客氣。
虎頭師爺腦海里突然有靈光一閃,大聲叫喊:「小的願意在十殿君王集會時揭發閻王!對!小的願意揭發閻王!!」
這君臣兩個剛商定了計策,就聽有差官來報:「王上!不好了!今日有陰差去考弊司公幹,發現那裡整個衙門都空了!」
關元帥跨上赤兔馬,接著一陣清風吹過,諸多兵馬便消失不見。
閻王爺雖然成神較晚,也沒修成純陽之身,但自思拿下一個未成仙的小道士應該問題不大:「只怕那文丞相事後鬧騰……」
整個考弊司變得空空如也,只剩下這方鬼城裡的鬼民依舊像平日一樣勞作生息,等待陰壽耗盡再往轉輪王處投胎。
關元帥在馬上手撫長髯,眯著眼睛似是假寐,似乎沒看見這閻王,倒是身後關平抱拳答道:「溫元帥另有公幹,天齊大帝只遣我父來此!」
紅袍佐官連忙道:「和_圖_書無需飲茶,下官這便要走!不過大帝還有一件東西要下官交給元帥觀看!」說著便把張牧之寫的奏摺雙手捧著遞給關元帥。
有兩個陰差上前搬開石桌,下方露出一個四五尺見方的洞口,張牧之沉頭觀看,果見洞中有金銀寶光映射而出。
張牧之不再多說,縱身一躍跳上蓮台,而後伸手一指坐下蓮花,青色光雲變大,將考弊司所有陰差連同虎頭師爺一起包裹進去,隨即光芒一閃便消失不見。
春燕忍不住大叫:「公主這招真是高明啊!駙馬爺知道了,定然要感念公主的情誼……」
那差官被嚇得面色煞白,咽了口唾沫后才戰戰兢兢地回答:「就是虛肚鬼王、大小判官、師爺、文吏、包括陰差,一個不剩都沒了蹤影……」
張牧之又看向虎頭師爺:「至於你……虛肚鬼王作惡,你便是幫凶,又有什麼理由讓貧道饒恕你呢?」
張牧之點頭,又道:「此次能順利拿下考弊司,抓住了那閻王的罪證,你功勞不小!」
正在此時,突然場中又有一道黑色法光一閃,一個著黑衣的官員帶著十來個差役現身:「李閻王,有人給大帝上了摺子,你的事發了!」
帝君旨意是說地府閻君集會之日,溫元帥另有差事無法前往,命關元帥獨自帶兵將往陰司一行。
陸之道心中嘆服:「王上高瞻遠矚,屬下好生傾佩!」
閻王爺放下金樽,面上醉意消失,笑道:「扣下也好!那也是對寡人不敬,正好興兵討之!」說著便站起身來,就要去取虎符調兵。
陸之道笑著說:「王上出手果斷些,別給那小道士開口的機會就是了!等那小道士一死,誰還會為死人出頭?」
閻王爺早就知道關元帥一向傲慢,不與人親近,故而也不生氣,只是點頭笑道:「小王去軍營有些小事處理,可讓陸判領關元帥入府。」而後轉身對陸判吩咐:「快備至酒宴招待關元帥!」
幾百個陰差連忙大聲拜謝,雖然知曉今後日子估計也不好過,但至少不用死了。
「地庫也被搬空了,金銀香火一點沒剩。」
陸之道躬身站在一旁,語氣恭謹地回答:「回王上,已經好幾天了,王判官並未有消息傳來,應該是被扣下了!」
陸之道又接著說:「還有……」
關元帥著綠袍金甲,赤面美髯,身形高大,此時正在堂中觀書,周倉、關平二將侍奉左右。
接著洞中金銀珠寶,以及盛放香火的瓶瓶罐罐都被青光攝起飛進青蓮內。
張牧之搖了搖頭,表情不置可否。
關元帥手撫長須,輕聲道:「但說無妨,不必有顧慮之處!」
閻王爺哈哈大笑:「陸判隨寡人來,一起去調兵討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