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威震江南
第二百一十二章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轉世
張牧之剛欲回話,陶小六又大聲插嘴:「道長換了這一身行頭,倒是更像神仙了!」
陶老漢、鐵牛等人臉上同樣現出興奮之情,顯然對張牧之進南京之後的經歷感興趣的很。
泥人張突然開口大叫:「這種情況我遇到過!這是雷神問罪!咱們之中誰做了傷天害命的事兒快快出去受罰,免得連累了旁人!」
韓員外拉著張牧之的手拍了拍,探著頭朝張牧之臉上看來:「道長長高了,臉也白了許多。」
眾道人跟在張牧之身後,都側目望著跪在山道旁的王蘭,只是沒有一人出聲安慰他兩句。
雷祖宮正殿自然供奉雷祖,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終於,廣場東側殿堂屋檐下衝出一個身材高大的白須老者,大步跑到廣場上朝雷祖殿跪地連連叩首:「我有罪!我有罪!請雷祖降下神罰!」
「張師兄閉關兩年終於成就陽神境界,如今確實是陸地神仙之流了,韓老爺賢婿就在師兄門下修行,有暇時一問便知。」
左夢魚、玉羅剎等眾道士見這位「趙師叔」也認了,於是一齊下拜:「恭迎雷祖轉世之身在此顯聖!
趙拙言不經意間抬頭往山下一望,連忙邁步迎了過去:「韓老員外,陶叔,路途這般遙遠,又隔了一座山,您倆怎親自來此?」
趙拙言點頭:「我已發了帖子給張師兄,師兄也答應了會來給雷祖像開光。」
雷者,陰陽二炁結而成雷,既有雷霆,遂分部隸九天雷祖。
趙拙言在雷祖宮前後轉了一圈,滿意地笑道:「師兄畢竟慈悲,讓我憑白得了這處道場,日後我憑此開宗立派,當將師兄也算作祖師之一。」
正在此時,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陰沉了下來,厚重的烏雲遮蔽了日光,雲中時而有沉悶的雷聲響起。
宮觀佔地三十余畝,山門、廣場、正殿、東西側殿、後殿、廂房、碑廊等一應俱全,共計聘請了近百名匠人,數千名力夫歷時兩年有餘才修建完畢。
「那哪兒行呢?正因我家多受雷祖庇佑,所以這次雷祖宮開光,老朽才要親自來此!」
全國各地道觀、包括各名門大派供奉雷祖、雷神者多有,但至多設一殿堂。
本著張牧之所言,不必為和尚省錢,多讓工匠得利的主旨,這座宮觀修建的極為氣派。
韓老爺看了旁邊自家女兒一眼,搖頭嘆道:「我那女婿自然是好的,只是終究是個練武的……也罷,不說了,指望他跟著張道長能長進些吧!」
「那感情好!」眾人大喜,隨著趙拙言一起進入雷祖宮中。
「雷祖!您也看到了,非是弟子不敬,實是鄉親們不講理啊!」張牧之和圖書在心裏哀嚎,只感覺自己百口莫辯……
韓老爺說著朝後一指:「看看!香火錢都帶著呢!今兒老朽要上頭一株香!」
其中包括張牧之解救丟失嬰兒,驅逐妖僧,圓覺寺和尚報恩建雷祖廟等事。
九天者,乃統三十六天總司也。
張牧之說完后便不再理會王蘭,騎牛往山上行去。
眾鄉鄰依舊是那般質樸熱忱,張牧之就在眼前,他們卻不再提那些妖魔神仙之事了,只是家長里短的閑談。
趙拙言覺得這話不太好回,於是笑道:「我來領韓員外和眾位鄉親進去等候,一會兒師兄到了之後我讓他去尋你們說話。」
這些來自周邊村鎮的樸實百姓見了趙拙言,連忙恭敬的還禮,口稱「趙道長,趙神仙」等敬語。
張牧之伸出大拇指由衷讚歎:「長者造像形神兼備,真可稱大師也!」
這兩年張牧之閉關,趙拙言代張牧之號令三位龍神操弄風雨之事,著實為他積攢下不小的名聲。
今日的趙拙言穿了一身青色道袍,頭戴木質五嶽冠,因為忙碌雷祖宮修建之事,面色較兩年前晒黑了一些,又蓄了短須,更顯幾分沉穩氣度。
「現在可撤去法壇了,稍後趙師弟可請眾鄉鄰依次給雷祖上香。」
就連大殿中眾位道士,包括左夢魚,玉羅剎等人都想起雷部眾神真身下界助張牧之煉寶的場景,也忍不住心生懷疑:「或許主持(師父)真的是雷祖的轉世之身?」
「今日雷祖宮神像開光,待稍後必然會有雷神顯聖,你一身業力,又奪舍他人軀殼,按理自當受雷擊之刑而魂飛魄散。」
韓員外、陶老漢等人原本想上前尋張牧之說話,看到這架勢便識趣兒地退了回去,和眾多鄉民一起站在殿外觀看開光儀式。
張牧之下了牛背,讓黃二郎和胡馨兒牽牛置一旁等候,然後便帶著眾道士進入雷祖殿中排好班次。
張牧之身為正一教下嫡傳弟子,下任天師承位之人,對這科儀自然輕車熟路,只小半個時辰便行法完畢。
「實不相瞞,小老兒祖輩上原來是龍虎山下來的,專門做造像生意,真算起來和張天師還是本家嘞!人家都叫我『泥人張』!」
始因東南九炁而生,正出雷門,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諸司府院之印,生善殺惡,不順人情。
泥人張頓時唬了一跳,雙手抱拳就欲下跪:「小老兒口沒遮攔!小天師恕罪!恕罪!」
張牧之拍拍水牛犄角停下前行,見前方有一身著錦衣之人帶著幾個僕人跪在道旁,於是道:「你是何人?怎地奉貧道之命在此?」
韓老爺又探過頭來問:「今天張道https://www.hetubook.com•com長會來吧?」
似此處雷祖宮這樣專門供奉雷部眾神的宮觀,蓋天下之大,也唯此一處而已。
韓老爺顫顫巍巍地跪下來:「我早料到小天師不凡,原來您是雷祖轉世啊!」
「我們也聽說了他在南京城裡傳出來好大的名聲,又是雷神顯聖,又是降妖伏魔,穿的跟活神仙一樣。」
圓覺寺普智老和尚倒也大方,為了兌現當初承諾,出錢,出糧,最後又將寺廟名下大半田地折價賣了,才勉強湊夠修建雷祖宮的耗費。
一時之間「小天師下山伏妖僧,圓覺寺謝恩建祖廟」就成為了橫望山下的一件趣聞。
當初張牧之作老君觀主持時名聲只在橫望山南麓幾個小村之間流傳,真正名聲大噪還在進南京城之後。
「你之前作惡致使業力纏身,斷無可能再得修仙的機緣,貧道念你奪舍后累有善行,索性指點你幾句,你可願聽?」
張牧之更加欲哭無淚:「趙師弟你添什麼亂啊……師兄我要被你害死了……」
橫望山南麓老君觀主持一早起來收拾妥當,背著桃木劍早早來到雷祖宮,望著面前巍峨氣派的宮殿感慨不已。
玉羅剎聞聽此言,忍不住冷笑著搖了搖頭:「那王蘭原本是病秧子,此獠奪舍后調養幾年,如今身體有所改善,難怪開始痴心妄想。」
連同外圍聆聽的眾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場中氣氛越來越壓抑,密集的雷神猶如鼓點,聽的人心裏發慌。
極遠處又有一道電光轟落,張牧之暗道:「後來這一雷才是那王蘭的劫數,這老李頭身上卻是另外的因果……」
鐵牛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幼童來給張牧之看,那童兒還不太會說話,只是咿咿呀呀地叫。
這雷祖宮儼然是一座雷部衙門。
「居然是殺孽之氣?一個鄉野老頭能做多大惡事?」
和尚出資為道士建公館,有人好奇問起其中因果時,圓覺寺的眾僧也未隱瞞。
張牧之眉心天眼只看了這殘魂一眼,陽神中便推衍出此人的種種過往,其所行善事惡事無一遺漏。
大殿之中,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高坐神壇,身著金甲,赤足披髮,手持三十六節金鞭,眉心天眼炯炯有神,座下乘坐一匹墨麒麟。
「您老造像確實是極好!日後貧道若建宮觀,定然還讓趙師弟找您!」
張牧之意味深長地看了王蘭一眼:「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奪舍了之事縱使做的再隱蔽,也瞞不過天人兩道諸神法眼。」
趙拙言自然也知曉韓老爺討厭和尚的事兒,只得笑道:「員外家有我師兄開光的雷祖像,在家裡拜拜也是一樣的。」
和圖書伏在地上的老李頭屍身上有絲絲縷縷的黑氣現身,被墨麒麟一口吸進嘴裏去了。
焚香上表,踏罡步斗,念咒焚符,請下雷祖法意入駐神像……
「咔嚓」一聲,一道閃亮的電光劈落下來,轟在老李頭身上,老李頭叩首的動作一停,然後「啪」一聲趴在地上沒了動靜。
「師兄常說我輩正一道士當求名望以修身,我索性助師兄認下這名頭……」趙拙言眼睛轉了轉,然後也跪在地上拜道:「恭迎雷祖轉世之身在此顯聖!」
張牧之被唬了一跳,連忙伸手扶住韓老爺:「員外你誤會啦!貧道哪裡是雷祖轉世……我只是修得幾分神通而已……」
「轟隆!」一聲雷鳴響起,刺目的電光就在頭頂閃爍,好似正回應泥人張的話。
張牧之眉頭一皺,下意識張開眉心天眼,發出金光朝老李頭的屍身望去。
「神像雖然都是木骨草筋泥做肉,但真正的講究是在裝臟上,比如說這雷祖,最好要有雷祖印、經書、五穀、金銀銅鐵錫五金……」
山門前有一座石碑,乃是翰林學士陳書成未及第時撰寫,碑文詳細闡述了雷祖廟興建的因果。
「吼!」一聲長鳴,廣場邊角處那隻大水牛受方才的雷祖法意一激,身不由己顯出墨麒麟真身,然後張開大口一吸!
王蘭跪在地上,聞聽此言心中頓時一震,好似雷驚得蛤蟆一樣目瞪口呆,而後慌忙跪地:「懇求真人指點。」
韓老爺在裝扮成男子的韓文鈺攙扶下登上石階,身後陶小六和幾個僕人抬著成箱的檀香和銅錢。
「若你此刻能跪地懺悔自家過錯,或許雷神會看在你借王蘭之身所行善事的份上留你殘魂轉世投胎。」
在後面陶老漢,鐵牛等陶家村的鄉民也跟了上來。
「世人皆言大興土木乃勞民傷財之舉,唯師兄卻能破此知見障,把這土木之事變成讓百姓獲利的好事。」
正殿和東西兩殿屋檐下豎著立柱,留了好大片空間做連廊,此刻正好供百姓躲避。
蓋以九天之名者,取其陽剛而不泯者之謂也。
「善惡之報果然如影隨形,雷祖顯聖,法眼之下定然無差……」
屍身上又有一道殘魂慢慢飄了出來,被暴雨一陣沖刷便化為了陰氣四散開來。
應元者,仰惟元始祖劫一炁分真,玉清真王應元之體。
張牧之身旁的陶老漢突然嘆了口氣:「是隔壁村的老李頭!哎!」
張牧之老覺得背後大殿中有三道犀利的目光盯著自己,身上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接著脊背就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趙拙言來到山門前,微笑著朝眾多百姓躬身見禮。
又過了半個時辰,大約有近百名鄉民來https://m.hetubook.com•com到宮觀內廣場上等候。
天空中依舊下著暴雨,頭頂烏雲黑的嚇人。
張牧之面對這些純善的鄉鄰,感覺心中一陣溫暖,同時又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幾分。
百來位鄉民剛躲在屋檐下,黑沉沉的烏雲就壓了下來,滾滾雷聲好似正響在耳邊,一股厚重的壓迫感在場中彌散。
韓老爺忍不住撫須大笑:「哈哈!那就好啊!自從張道長去了南京,我們這些鄉鄰可是對他想念的緊啊!」
倒是張牧之先是朝這些熟悉的人報之以微笑,然後才開始開壇做法。
眾人一起嘩然,然後開始彼此相互審視,看看誰是那害群之馬。
原本或是猶豫,或是震驚的鄉民聽了泥人張的話,頓時又呼呼啦啦跪倒了一片。
這是雷祖伏魔之相,寓意以雷法掃蕩妖氛,弘揚天地之正氣。
大體觀之,這一行人卻是好一幅道家高人出行的排場,也是今日為雷祖宮開光,不得不如此做派。
泥人張哆哆嗦嗦地抬手指了指外面那墨麒麟:「乘坐墨麒麟,眉心生天眼……小天師你就認了吧!」
「轟隆隆!」雷聲越來越大,連最後一點陽光都被黑雲遮住了,但是卻沒有雨水降落下來。
這時候一個白須駝背的乾瘦老者擠過來拱拱手:「這位高功道爺方才給雷祖開光,見小老兒造的神像如何?」
黃二郎剛欲牽牛登山,突聽見道旁有人叫喊:「見過靈威弘道真人!小生奉命在此等候!」
張牧之吩咐完左夢魚和趙拙言后便走出大殿尋韓員外、陶老漢、鐵牛等人說話。
「各位鄉親……有什麼事兒嗎……」
那老頭聽了忍不住撫須,臉上滿是得意:「我們造像從不臆造,祖上傳下一本《造像經》嘞!小老兒七歲時便把那經書記熟了!」
墨麒麟變化成了一隻犄角彎彎的黑色大水牛,黃白兩個童子在前方引路。
張牧之感嘆一句,突然覺得場中安靜的詭異,連忙轉頭朝四面一看,見百余名鄉民都目光灼熱的望向自己。
八月初六,秋高氣爽,天風和煦,正是為雷祖及各部雷神諸多神像開光之時。
東西兩間側殿分別供奉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和三十六位各司元帥。
「咱們道家這次建了這麼大一座宮觀,聽說還是張道長當年贏了和尚得來的錢財所建,老朽怎能不來看看呢?」
趙拙言早已備好開光科儀所需的諸般器物,玉羅剎和左夢魚二人熟練地點燃香爐燭火,擺放各式器具布置法壇。
韓老爺忍不住對那泥人張小聲說:「你平時吹一吹就行了,這位是張天師的親子,未來也是天師……」
「嘩啦啦!」密集的暴雨撒落下來,雲層中卻不www.hetubook.com.com再有雷聲響起。
原本的浮屠塔林都被推平了,只有鎮魔井和那顆巨大的柏樹保留了下來,那是橫望山神蒼玄子的真身。
過了一會兒,陸陸續續有鄉鄰順著開闊的石階往山門處走來,男女老少皆有,多是拖家帶口,手裡提著香籃,顯然是想等神像開光後上香祭拜。
此時左夢魚和玉羅剎正在裏面收拾法壇,眾道士則在雷祖殿中安置香爐貢品等物。
同時圓覺寺的聲望和香火也漸漸冷淡了下去,普智老和尚倒也不介意,只帶著眾僧安心在寺中念經禮佛。
躲雨的眾多百姓都覺得心中惶恐,一個個的閉口不言。
直至午時將近,上山的道路上再無一個人影,張牧之才帶著黃白二童子、左夢魚、玉羅剎及靈應觀的一眾道士騰雲降落在山腳下。
張牧之身披紫袍,頭戴金冠,持如意坐在牛背上,身後玉羅剎、左夢魚都作道裝,身後四十來位道士皆神情肅穆。
韓老爺說完后又忍不住嘆氣:「不過這路確實是遙遠,我尋了七八輛馬車,拉著這些人昨天晚上就動身,繞了半個橫望山才到此地,哎!不容易喲!」
如此除了雷部那些負責文職的神明之外,雷部掌握實權的各路大神皆在此處得享香火。
趙拙言連忙躬身謝過,然後讓兩個來壯實的鄉民幫著將銅錢抬進去。
張牧之連忙扶住,開口笑道:「長者說的本不錯,天下姓張的都是本家,哪裡有什麼罪過?」
橫望山中澄心禪院遺址處興建的雷祖宮終於今年七月底完工。
天上雷雲尚未散去,雷祖神像就在身後大殿里注視著他,他豈敢自認什麼雷祖轉世?
至於張牧之那什麼「靈威弘道真人」的封號和其赫赫威名,下面這些鄉野之人卻沒聽說過。
「兩年前旱魃現世,毀壞農田無數,這些農戶能在這裏做工養家,才避免了不忍言之事,只這份功德便足以傳世了。」
眾鄉民一時半會兒不能進去上香,便圍在門前聽張牧之等人說話,都覺得這個小天師十分平易近人。
那人在地上抬起頭來,卻是個面容俊朗的富家公子:「小生王蘭見過真人!望真人憐憫小生求道之心,容小生日後侍奉真人左右。」
「此事有些古怪,我原本拉來了那王蘭來彰顯雷祖靈驗,難道這些鄉民中還藏了惡人?」張牧之心中暗道。
一提造像,這老頭又來了精神:「小天師找我就對了!這造像別看是個不起眼的行當,其實裏面的學問多著哩!」
張牧之面色一肅:「今日雷祖顯聖,雷雨要來了,眾鄉親快往屋檐下躲一躲!」
而趙拙言在此修行三年,屢屢為百姓求雨,其聲望已經傳播至周邊數十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