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界大天師

作者:玄素君
三界大天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威震江南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條褲子引發的血案

第五卷 威震江南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條褲子引發的血案

眾人聽完陶老漢的講述,場中出現了片刻的安靜,然後又開始喧鬧起來。
所幸張牧之感覺背後那三道審視的目光已經消失了,於是忍不住在心頭鬆了口氣。
「我若是早早走了,哪還有什麼雷霆之災?這小道士還哄我跪在此地等死!」
一旁趙拙言連忙引著眾鄉民排隊,同時大聲喊:「眾鄉親勿要擁擠,拜神講究心誠則靈,倒是不必在乎進香先後!」
「如果我之前在山上時能夠靜心修鍊,不被世俗繁華誘惑,或許今時今日我也能成就陽神真人了……」
小尼姑哭訴了自己的遭遇,又說天色已晚,懇請王陶氏讓自己借宿一晚,並借一條褲子給自己遮遮羞,待明天回去洗凈晒乾后即來歸還。
這時候突然有個人從人群里擠到前面,卻不進雷祖殿上香,而是來到張牧之跟前:
豈料那小尼姑性情剛烈,身體也靈活,一邊掙扎扭動,一邊大聲叫喊,李奎強扭了半天也不能得逞。
韓員外、陶家莊眾人等距離較遠的鄉民則安頓在正殿後的廂房裡,準備明日再行往回趕。
小男孩正是心思質樸的年齡,便一五一十的把什麼和尚夜間留宿,借了褲子天未亮就著急走了等等詳細說了。
「不是和尚,是個小尼姑,夜裡遇到了強人迫害……」王陶氏連忙開口解釋。
「另外胡三郎麾下諸多狐精都留給你使喚,我如今倒是用不到他們了。」
而當年橫望山南麓的老君廟尚未修建,山上卻有個供女尼修行的『慈航庵』。
張牧之和趙拙言隨意地在宮觀中行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後院鎮魔井前。
張牧之點了點頭:「我見你雷法修行的也算紮實,今日我便把五雷正法中陽屬雷法的修持要訣書寫成法本給你。」
天空中雷雨漸漸稀疏,頭頂烏雲緩緩散開。
「如此便好,我感覺這天下又要多事了,陰司之中也不太肅靜,真是一刻也不得閑!」
王陶氏心中焦急,連忙分辨是尼姑不是和尚,怎奈李宗慶疑心一起,哪裡還聽得進去絲毫解釋?不分青紅皂白把自家妻子打了一頓。
此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當時的丹陽縣令徹查下得知了前因後果,只是尋不到那夜間對小尼姑施暴的男子是誰。
說來也是命數合該如此,李宗慶打的勞累,身上又疲憊,於是就脫了衣服上床上睡了。
待小尼姑走後李宗慶一把抓住幼子一頓痛打,只是怒急時下手重了,直把一個機靈的孩童活活打死在亡妻的棺前。
這李奎乃初次作案,又想到這李家村畢竟是自己的老https://m•hetubook.com•com家,事情暴露后恐怕沒法見人了,於是手中力道便不由自主的鬆了一下。
痛罵老李頭面忠實奸者有之,唏噓扼腕同情當年一家三口者有之,感慨雷祖神通無量,法眼如炬者亦有之。
地上老李頭的屍身同樣化作齏粉被水沖走,陽光照射下來,雷祖殿前的廣場上一片清潔。
眾鄉親又都激動起來,一起將那早已屍骨無存的老李頭拋諸腦後,擁擠著朝雷祖殿而去。
這時候陶家村眾人也擠了進來,陶老漢清清嗓子插嘴道:「小天師,這事兒還是我來說罷,當年我也是見證者,對事情始末知道的清楚。」
一直到下午申時左右,前來上香的百姓才各自散去。
丈夫李宗慶醒來后悲慟難當,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將妻子屍身收殮停當,準備擇日發喪。
「貧道方才以法眼觀之,這老李頭年輕時應該是行伍之人,身上背著許多殺業。」
其餘的百姓也一起點頭,臉上都是「我們都懂」的神色:「是的是的,我們不亂說,只希望您以後多多保佑我們就行了……」
此景就如死囚即將被處斬時屠刀懸而不落,王蘭心中的驚懼和惶恐也就可想而知了。
韓員外和陶老漢等人連忙露出會意的表情:「小天師您就放心吧!我等都是本分人,定然不會到處亂說!」
累了一夜的李宗慶一下把自家妻子推到一邊,來到床前詢問自家兒子昨夜發生了什麼事兒。
那慈航庵距離這李家村還有三五里地,這尼姑經過此事心中驚懼,卻是再不敢獨自一人往回走了,於是便往村裡求助。
孝陵衛的將軍帶兵早已回返回了紫金山大營,縣令縱使心中有所懷疑,也沒有去軍中窮究根底。
王陶氏自思夜間之事也沒個鄰居能作證,這是無法自證清白了,於是越想越覺得心中委屈,便在自家屋后樹上繫上繩子上弔了。
「咔嚓!」王蘭剛走了幾步,空中一道粗大的電光轟落下來,正打在王蘭的額頭上。
卻說橫望山北麓山腳下,上山的道路旁邊。
王蘭的屍身被雨水一衝,連同身上衣物一起都崩碎成了粉末,順著溪水不知道流淌到哪裡去了。
後來兩人年邁離了軍營,陶老漢回陶家村安享天倫,倒也沒想過去揭發李奎。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縱使一時不顯,也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漸漸地,王蘭心中的恐懼壓倒了懊悔之念,然後突然覺得又靈光一閃:「不對,我被那小道士坑了!」
「對對對!雷祖如和-圖-書此靈驗,快快進去給雷祖上香!」
「說的也是,但憑彼方有多少算計,我當以力破之。」
「老李頭孤身一人,無兒無女,平日在我們村也是老實厚道的人,小人是想問問他到底做了什麼惡事才引得雷祖降罪,連個屍首都沒留下……」
李德生拱拱手:「小人來是想問一句那老李頭的事兒,實不相瞞,這人是和我乘一輛車來的。」
而李奎終究心中有愧,回李家村后也沒有娶妻,平日里老實巴交的過活,誰家有事兒還搭把手,倒是落得個忠厚的名聲。
古往今來的百姓喜歡聽些秘聞乃是天性,此刻見「雷祖轉世」的小天師要解說當年因果,許多人乾脆先不去上香了,一起圍上來聆聽故事。
李奎和陶老漢倆人是軍中斥候,營帳安扎在軍營最外圍,地點正在李家村附近。
「我的劫數要來了……也是,我倚仗邪法做了那麼多惡事,受雷擊之刑原是應該的。」
「嘩啦啦!」瓢潑大雨自空中落下來,山道兩旁形成兩條溪流。
張牧之記得這人是在丹陽鎮上開食肆的李德生,於是輕笑道:「原來是李掌柜,怎地不進去拜神?來尋貧道可是有事兒?」
這位圓滑機靈的生意人此刻鼓起勇氣來詢問因由,其實心裏十分慌亂,連說話的聲音都有點顫抖:
遠處墨麒麟沒來由的感覺周身一寒,心頭生出一種即將大禍臨頭的感覺。
隨著時間流逝,軍政中心也漸漸轉移,這「孝陵衛」因為失去了軍部的督管,軍紀也就漸漸鬆弛了下來。
王蘭呼一聲站了起來,胡亂拍了下身上泥土轉身往山下走去:
「我今日該是死期到了,你們去各謀前程去吧,不必再理會我了……」
來人是個身形敦實的中年男子,圓臉上堆滿笑意,手中提著一個籃子,裏面裝著香燭等物。
「過幾日我便要帶門人離開南京,這橫望山附近便有你們二位多費心思了。」
衛所中的將領閑來無事帶著軍中士兵四處遊盪,打獵乃是尋常之事。
「這孩子倒是個有福氣的,長得也精神!」
「不過大軍征戰,總有殺戮虧心之舉,業力也大多由主將承擔,但是除此之外,他身上還背著一家三口的孽債……」
自永樂帝將都城遷往燕京之後,原本拱衛南京的諸多軍隊也隨之北遷,而「孝陵衛」作為守護明太祖陵園的軍隊則不在遷移之列。
故而當年之事雖最終被定成了懸案,唯軍中李奎聽聞此事之後心中愧疚,某次醉酒後向同營的陶老漢訴說了事情的經過。
趙拙言笑www.hetubook.com.com道:「胡三郎自修鍊了師兄傳給他的練氣法門后修為精進的飛快,據說已經有力壓天下各處狐精的意思。」
李奎被風一吹,酒意清醒了些,於是不敢再追,自顧自地回營帳歇息。
這天深夜,李奎多喝了幾壺酒,只覺得小腹膨脹,於是出了營帳放水,正見一美貌小尼姑自小徑上走過。
王蘭邁步的動作一停,嘴巴張了張似乎要說什麼,然後「噗通」摔倒在地上沒了動靜。
「師兄勿要煩憂,您如今乃是陽神真人,許多事情直接以神通鎮壓便是,倒不必向先前一樣小心謹慎。」
「我也是蠢了,就算不得正法也還有幾十年富貴可享,我還養了陰鬼聽我使喚,何苦非要在這裏等死?」
這婦人剛欲解釋幾句,床上孩子奶聲奶氣地開口:「昨晚來了一個和尚,穿了一條褲子走了!」
原來李宗慶是在鎮上做更夫,一般要次日凌晨才回來歇息,此刻家中只有其妻王陶氏和一個四五歲的孩子。
山上雷祖宮正殿前,張牧之好說歹說,又強令跟著瞎起鬨的眾道士出來幫忙,總算把諸多百姓攙扶了起來。
張牧之連忙低下頭來讓孩子撫摸金冠,眾人見此情形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王蘭跪在地上,心中滿是惶恐:「原來我多年辛苦謀划,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報應,我之前也是道家弟子,應該早料到才是……」
「雷祖爺爺……不不!小天師,還記得我嗎?」
法事禮畢收拾妥當之後,張牧之才對眾鄉民道:「雷部各神都已分化神念入駐神像之中,各位鄉賢可以進去上香了。」
也是酒壯慫人膽,當時血氣方剛的李奎忍不住在心中起了淫邪念頭,又見此地離軍營甚遠,於是便拉住那小尼姑欲行不軌之事。
「難道真如那小天師所說,今天是我的應劫之日?他僅僅兩三年就成就陽神,我蹉跎幾十年,最後卻是一個笑話?」
張牧之伸手抱下來那個騎在鐵牛脖子上的孩子,一邊逗弄一邊笑著讚歎。
張牧之隨口感慨一句,身旁玉羅剎、左夢魚以及眾道士,包括鐵牛夫婦、陶老漢等人都忍不住輕輕點頭。
王陶氏心軟,就從箱子里拿了一條褲子給小尼姑,又見她怕得厲害,便讓她和自己同榻而眠。
一個小小的誤會導致妻子慘死,李宗慶心中懊悔不已。
「當然,小人也沒怪雷祖的意思,只是鬧不明白這事兒,心裏實在不肅靜……」
張牧之連忙帶著左夢魚、玉羅剎等人讓至一邊,把正門留給眾鄉親們進香。
鐵質的https://m.hetubook.com.com井蓋上被趙拙言重新描繪了雷符,密密麻麻黃色的符紙上亦有靈光閃現。
大概三十多年前,李奎和陶老漢跟隨將軍來橫望山下「操練」,因白日里打獵收穫頗豐,軍中將領欣喜下令,准許士兵飲酒達旦。
趙拙言鄭重躬身:「師兄放心,這雷法日後便是我門下立派之本,師弟傳法時自會慎之又慎,免得正法落入邪徒之手。」
張牧之不禁以手扶額:「解釋了半天白說了!都是墨麒麟這孽畜,變個牛都變不利索……」
王陶氏打開箱子尋找半天也沒看到自家丈夫的褲子,反而發現自己的褲子正放在箱子里未動過。
僕人們又勸了一陣,王蘭只是充耳不聞,眾僕人無奈只得各自散去了。
「你先將體內法力積累足夠后再觀看法本,免得形成知見障,反而不利於境界突破。」
此時李家村裡只有李宗慶一家還未熄燈。
一家三口就此滅門,起因只是軍營中的一個士兵醉酒後起的邪念而已。
趙拙言和蒼玄子都拱手答應:「此分內之事,師兄(小天師)無需挂念。」
過了片刻后,家中主人李宗慶從外面回來,滿身都被晨露打濕了,便吩咐其妻王陶氏拿乾淨衣服來給自己換。
次日李宗慶剛打開門,就看見一個小尼姑往這邊走來,拿出一條褲子要還給大嫂,並且將手中提著的一籃子糕點遞過來,說是給小男孩吃的。
那尼姑趁機將李奎猛地一推便掙脫了出來,顧不得遺落的褲子,慌忙朝李家村裡跑去了。
第二天天剛泛白,小尼姑擔心庵中師父找不見自己著急,就慌忙穿上褲子告辭離去了。
「另外這雷法畢竟來自天師府,你日後創立門派,定要細細考察弟子心性后才能傳授。」
苦主都死絕了,何必多事?
李宗慶既悲且悔,便到廚房裡尋了菜刀,在妻兒的屍身前自盡身亡。
隨著李奎身死,陶老漢便是當年之事的為數不多的知情人,當然還要算上以天眼窺得某些片段的張牧之。
小男孩畢竟年幼,尚不理解生死之事,高興的接過糕點指著尼姑大叫:「就是他!他就是前天晚上的那個和尚!」
「各位鄉賢,貧道來自龍虎山天師府,來歷清楚明白,斷然不是雷祖轉世,各位不要亂說,也不要亂傳啊!」張牧之苦口婆心地勸道。
惡事做盡,業力纏身,事到臨頭尤不思悔改,終落得個身化齏粉,魂飛魄散的結局。
張牧之點了點頭:「既如此,那就由陶大叔講述便是。」說著便攙扶著陶老漢在一個支撐立柱的石墩旁坐了下來。
陶小六帶著m.hetubook.com.com幾個僕人張羅著從山下馬車裡抬上來許多米面吃食,然後張羅著生火做飯。
「此事埋在老漢心裏三十來年了,今日當著雷祖和眾神的面講出來,也算彌補我當年知情不報的罪過……」
「雷霆遲遲不落,說明我還有生路!也是,無論是仙籙還是陰司都沒了我的名號,哪還有什麼雷公問罪?」
那孩子也不認生,清澈的眼神望著張牧之,咧開嘴巴咯咯直笑,然後伸著手要夠張牧之頭頂赤金蓮花冠。
李宗慶只感晴天霹靂,這才明白是兒子太小,根本分不清楚和尚尼姑的區別,以為只要是光頭都叫和尚……
張牧之安慰道:「李掌柜莫要緊張,貧道來為你解說根由。」而後在心中籌措了下言辭后才開口:
張牧之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一句,隨後又分別去東西兩殿行了法事,請二十四天君,三十六元帥分化念頭入駐神像。
張牧之又對趙拙言道:「這雷祖宮日後可作為你開宗立派之處,如今你手下人手不足,難以同時兼顧雷祖宮和老君觀,我先留下幾個機靈些的道士幫襯你。」
話雖如此說,不過趙拙言還是讓韓員外等熟識之人排在了前幾位。
「只望雷神念在我這兩年借王蘭之身做了那麼多善事的份上,好歹留我幾分殘魂轉世,來世我也好行善積德,以求再修正果……」
李德生沉默片刻后嘆息一聲:「多謝陶叔和小天師解惑,我進去給雷祖爺爺上香了……」
「轟隆隆!」上方一陣沉悶的雷聲響起,王蘭抬頭見原本晴朗的天空已經完全陰沉了下來。
山神蒼玄子現身來見,三人寒暄之後,張牧之朝趙拙言、蒼玄子囑咐道:
王蘭只覺心如死灰,跪地等待雷霆落下,然而過了好一會兒卻沒有動靜。
「我之所以到此地來是因為那小道士使人傳話給我的緣故!那小道士早算計好了,讓雷公劈死我來顯示他法術有靈的名頭!」
「雷祖除惡果然乾淨利落,連收屍也省了……」
「狐屬精怪遍布天下,我這邊若有消息需傳遞給師兄知曉,正好藉助狐族之力。」
天空中烏雲如墨,其中又有閃亮的電光時隱時現,只是一時沒有雷霆朝他身上轟來。
陶老漢沉默片刻后嘆了口氣:「當年啊,我和老李頭都在『孝陵衛』當值,哦,對了,那時候他叫李奎,是和我是同住一個軍帳的袍澤兄弟……
這個奪舍之人此刻心中升起種種懊悔,幾個僕人都想要拉他起來,卻被他擺擺手勸住:
直至今日雷祖顯聖,神雷在眾人頭頂懸而不落,李老頭迫於壓力出來自行領罪,終受神雷滅身之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